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牧业生态经济第一节 区域牧业生态经济一、区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1鲜明的地理特征2鲜明的产业特征3不同区域具有特殊的牧业生态经济规律二、牧业生态经济区的类型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可分为草原牧业生态经济区、山地牧业生态经济区、丘陵牧业生态经济区、平原牧业生态经济区、流域牧业生态经济区。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相统一的角度,可分为城市牧业生态经济区、城郊牧业生态经济区、农村牧业生态经济区等。第二节 草原牧业生态经济一、我国草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阶段我国草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初期(草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草多畜少,牲畜的发展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第二阶段:牲畜的发展达到与草场的载畜量大体相当,畜、草能正常更新,保持草原生态平衡,草原牧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第三阶段:牲畜的发展超过天然草原的载畜能力,畜、草不能正常更新,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草原退化,产草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冬春严重缺草,牲畜的发展受到限制,呈现产品率低、商品率低的低水平运转。第四阶段:开始进行草场改良,进行人工种草、围栏放牧,营造防护林带,提高草原第一性生产力。二、草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草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水、萆、畜的生态平衡水是影响草原畜牧业的主导环境因子,水的多少影响着牧草产量和牲畜数量的变化。据计算,我国草原地区年降水量每增加100mm,牧草产量约增加2550kg亩(鲜重)。草畜平衡是合理利用草原的核心。为此,要确定合理的草场利用率,然后核算合理的载畜量。载畜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草场上适度放牧时所能放牧的牲畜头数,通常以每百亩草场上可放牧的牲畜数量来表示。我国用绵羊单位作为标准单位。严格控制载畜量,减少牲畜集中地点和集中范围,实行季节转场放牧,逐步推行轮牧制、围栏放牧,兴建草库库,通过控制牲畜的饮水点布局来控制放牧量,通过撤盐喂盐引导牲畜离开过牧区,用圆盘耙耙地改良草场,有条件的对草原进行灌溉、施肥、休闲封育,发展人工草场、草粉加工、牧鸡灭蝗、架鹰灭鼠等技术。(二)牧、农、林结构的调整 要建立合理的牧、农,林结构。草原牧区的农业生产应以种植饲料为主,牧区的农田、半农半牧区的耕地应实行草田轮作,提高生态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牧区合理配置林带、林网,营造护牧林、饲料林,实行林牧结合,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优化畜群结构 畜群结构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力。1、畜种组合要与生态环境相适应;2、提高繁殖母畜的比例;3、增加经济价值高的畜种的比例;4、适时屠宰羯羊和阉牛;5、改变畜牧业考核指标(采用“畜产品单位”作为评价草原生产能力的考核指标)。各类畜产品的折算如下:1kg体重为一个畜产单位,1kg净毛为主13个,1张裘皮为15个,1只活重50kg羊的胴体为22.5个(屠宰率45),1张山羊皮为4.5个。(四)牧、工、商协调发展 要大力发展牧区的畜产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要加强产前产后的服务,发展和建立草种供应,畜种改良,卫生防疫,牧业机械的供应和修理,运输贮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网点。提倡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产供销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经济体系,以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力。第三节 城乡复合区牧业生态经济一、城乡复合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一)大中城市郊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1、生产和输出各种畜产品;2、吸收大中城市的工业产品、科学技术,形成城郊工业,商业;3、为城市提供旅游,劳务等项服务;4、城市工业和生活废物的积集地。(二)县城郊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郊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除有大中城市郊区牧业生态经济的结构和功能外,还具有:1、地域分异性大,同大中城市郊区相比较,都处于较低的层次;2、乡村农业人口向县城流动的趋向明显。(三)集镇周围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二、城乡复合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一)边缘效应强烈 城乡复合区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合部。两个系统及其要素之间通过自身的扩展,争夺生态位,为取得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边缘空间竞争也较为激烈。这种竞争一般以两个系统的要素共居一体,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造就新的活动边界而告结束。(二)城乡复合结构突出 城郊牧业的产业结构一般是贸、工、农结构,即以城镇生活消费和区域市场为对象,生产所需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产业结构。这一产业结构中,生态结构弱化而工业结构强化,自给性生产弱化而商品性生产强化的态势,已成为它与一般区域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三)二重循环明显 城郊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在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流动的同时,还有污染物质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前一个流动是维系两个系统繁荣的,相对协调的运动,后一个流动则给两个系统带来经济和生态的负效应,不利于城乡牧业生态经济的稳定,平衡和发展。第四节 庭院牧业生态经济一、庭院牧业生态经济的概念及特征(一)庭院牧业生态经济的概念 庭院牧业生态经济:是以农户为单位,以住宅庭院及其周围空间为特定范围,运用牧业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生产和经营的生态经济类型。简言之,是以庭院为边界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生态经济系统, 庭院生态经济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经济单元,单元中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通过食物链,生产链,加工链进行物流和能流,使之成为一个综合体;第二,以庭院为边界,不能把从事畜牧业的生态农户统称为庭院生态经济,因为“户”的范围比庭院的范围要大。户既包括庭院,也包括农田,果园和山林,以及各种类型的畜牧场;第三,是一个开放系统,既注重系统内部能量和物流,但不是封闭的,既以提供商品的形式将部分物质,能量输出其系统,又从系统外输入适当的物质,能量、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二)庭院牧业生态经济的基本特征 1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不仅对房前屋后的每寸土地要十分珍惜,而且对庭院的各个部分,甚至包括阳台和地下,都应通过合理安排,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立体结构。2实行多项目综合经营 通过巧妙的配置,使各个项目之间相互关连,环环相扣,物质和能量合理循环流动,转化效率高。 3商品生产性强 庭院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产品的目的主要是进入市场,不仅输出产品,为下一个循环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输入了外部的商品信息和科技信息,为系统注入新的活力。4投入少,产出高,经济效益好 由于生产规模不大,项目较多,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市场的变化。 5环境效益好 庭院生态户一般都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能发酵生产沼气,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能源的不足,同时控制了环境污染,改善卫生条件。二、庭院牧业生态经济的类型(一)养殖型 生态户是以养殖业为主,运用植物,家畜、微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转化原理,通过植物家畜腐食生物食物链的合理配置,进行第二性生产,以获得更多的产品。(二)种养结合型 其特点是应用某些植物和动物(蚯蚓、猪、鸡等)共生互利原理,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结合,合理布局于庭院经济之中,相互促进,共生共荣。(三)养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法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钳工国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理1级试题及答案
- 口语启蒙测试题及答案
- 保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数学考查试题及答案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精益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知识产权大数据培训课件
- 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 执业医师法培训课件
- 2024年湖南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模拟数学试题集
- 神经科护士的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
- 托盘车充电安全操作规程
- 全麻手术护理常规课件
- 锂离子电池材料课件
- 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