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doc_第1页
通讯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doc_第2页
通讯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doc_第3页
通讯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doc_第4页
通讯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尔街日报 亲历京沪高铁试运行华尔街日报 2011年 06月 29日 12:01Nelson Ching/Bloomberg周一,媒体记者在试运行期间体验京沪高铁一等座。他们看起来更多地是在与列车合影,而不是在给列车本身拍照。 被政府标榜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象征的京沪高铁也难逃负面报导,其中包括通常受到严格控制的中国国内媒体的负面报导。当地记者一直少有地对京沪高铁的方方面面提出尖锐质疑,从高票价、安全标准,到铁道部不断增加的负债。 周一大部分质疑看来都无影无踪了。周一京沪高铁试运行期间,数百名中外记者坐上了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京沪高铁将于周四正式通车。 围绕京沪高铁的试运行,中国爆发了一场分析人士所称的“舆论战”,公众批评政府过快扩建造价昂贵的高速铁路,而牺牲了作为中国广大工人和农民主要交通方式的普通列车。 京沪高铁常被比作阿波罗航天计划,行程有种航天飞机发射的氛围。在两周前长达两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记者向铁道部官员连珠炮式地提出了大量有关安全和债务担忧的问题,令官员们难以招架。周一,列车向南飞速行驶,穿过农田、小镇和起重机令人应接不暇的新兴城市,记者们只是在列车数字速度计前摆出V字手势、竖起大拇指拍照。中国豪华高铁亮相中国豪华高铁列车公开亮相,它的时速能达300公里。现在的疑问是:投入了340亿美元的中国高铁能否盈利?在此次非凡之旅中,速度计上显示的数字上升到时速300公里时,甚至可以看到理应对此习以为常的外国媒体从业人员大为惊异。 当地媒体提出的安全担忧之一是,在如此高的行驶速度下,在列车内走动时存在的潜在危险。电视台的摄制人员将水杯放到座位上的折叠桌上,对线路的工程设计进行了特别测试。一家大型国有通讯社的记者在录制的报导中指着他的水杯说,你可以看到水很平稳。坐在列车上,感觉就像飞行一样。 高铁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安全担忧。到2020年完工时,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按国家计算的最庞大高铁网络,遥遥领先。业界专家曾对路基所用水泥的强度提出质疑,铁道供应商也抱怨说,由于工期紧,他们没有正常情况下那么多时间来生产重要的铁道零部件。亚洲视点:中国高铁引担忧在中国,京沪高铁的开通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管理基础建设投资的质疑。而在东南亚,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的发展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关系更为密切。Alex Frangos和Andrew LaVallee将对此进行讨论。记者们试乘的是一等座。表面来看,他们对这部分是持赞许态度的。红色皮质座椅完全放下去,就变成一张床。很多人打起了瞌睡,把拍摄器材和笔记本搁在一边。要是自己掏腰包,多数人可能是付不起这个钱的,于是赶紧享受。 这趟京沪高铁的一等座单程票价为1700多元,大约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月度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最便宜座位的价格是555元,相当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 中国预计,随着收入增长、时间更加值钱,国民将逐渐改坐高铁列车。但目前中国物价的上涨比收入的微薄增长更快,所以一些人担心中国的高铁野心可能会让公众对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更加不满。 尽管有各 种各样的问题,但对于一个在二三十年前仍用蒸汽机车输送人员的国家来说,高铁还是值得骄傲的。这种骄傲体现在记者身上,他们兴奋地为高铁拍照,彷佛这是宇宙飞船,也不经意地体现在列车员身上。列车员说,他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运行高铁列车。 列车抵近上海时,一位实习列车员问一位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