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各地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黄冈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桑维翰论【清】王夫之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1;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2;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1卢杞:字子良,唐滑州录昌(今河南滑县)人。以门荫入仕。德宗时,累官至门下侍郎、同门中书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贤,陷害大臣,搜括财货,任意榜棰,怨声载道。后贬死澧州。2李林甫:唐宗室,权臣。开元中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猾,为相十九年,厚结宦官、嫔妃,迎合玄宗意图,又排斥异己,使唐政日益败坏,酿成“安史之乱”。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是有等级的。祸患天下比较短的时间,就是短时间的罪人,卢杞就是这样的人;祸患殃及一代人的,就是一代人的罪人,李林甫就是;祸患殃及万代的,就是万代罪人,自有人以来,只有桑维翰称得上是这样的人了。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3,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輭4,无难摧拉,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5。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6。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7;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8。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9。3刘知远:五代时沙陀人,世居太原,初从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称帝,以功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后契丹灭晋,乃即帝位,国号汉,为后汉高祖。石敬瑭:即后晋高祖。后唐末,以军功封河东节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为后唐末帝李从珂所疑,惧诛,乃用桑维翰谋,引契丹兵灭后唐,称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六州之地。4李从珂:后唐末帝,为明宗养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为石敬瑭借契丹兵灭之。浅輭:浅薄软弱,輭,同“软”。5契丹:源于东胡,北魏时建国,五代初始强,改国号为辽。后被金所灭。6知远争之而不胜: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后晋纪一。王夫之桑维翰论即据之而发。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8胥:相与,皆。9尸:主。刘知远出谋划策来鼓励石敬瑭谋反,倚仗山河险要,依靠兵马强壮,并且知道李从珂的浅薄、懦弱,势力不难推倒,这样的计谋就确定了。但桑维翰急切地请求折节来侍奉契丹。石敬瑭智力低微、胆子很小,就急忙听从桑维翰的计策,割地称臣,给了契丹生杀予夺的权利,刘知远据理力争但没有胜利。于是把百姓的生命、五帝三王的规矩都付之东流。契丹变弱小,女真乘机壮大;女真变弱小,蒙古乘机壮大;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祸患,百姓都沦落为夷狄的奴隶。这不是石敬瑭当初的想法,恰恰是桑维翰主使他这样。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瑭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瑭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姑不足责;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终始重贵之廷10,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厓山之祸11,势所固然。毁夷夏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12,客死穹庐而已也13。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景延广4,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倾臬捩鸡徼幸之宗社15,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16。义问已昭17,虽败犹荣。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10重贵:石重贵,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为出帝,始终媚事契丹。后为契丹所俘。11景昺:指南宋最末一个皇帝赵昺,迁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也作崖山),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12缧系:囚系。13穹庐:毡帐。14景延广:字航川。石敬瑭时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重贵时,加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景声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愈怒,举兵入侵,延广又闭壁不出。由此结怨。被出帝贬为河南尹。后被俘自杀。15臬捩鸡:石敬瑭之父。16尧封禹甸:意指中华。尧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17义问:或作“义闻”。桑维翰起家于刀笔文墨,是石敬瑭的书记官,本来是后唐教育培养的士子,对李氏有何仇恨,却一定要消灭他?对石敬瑭有何感恩戴德,却一定要拥戴他为天子?石敬瑭如果死于李从珂德之手,桑维翰自有居住、生活的地方。石敬瑭篡位的图谋已经实现,却不能说因为刘知远的计谋而起的。他是一个喜欢祸乱的奸人,暂且不足以责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瑭成功,也可以交给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桑维翰)却力排众议,一心以异族为君父,我不知道是何用心!石重贵在位期间,(桑维翰)只知道把曲意逢迎契丹作为确定不移的策略,使重贵耗费天下财富来侍奉契丹。百姓财产耗尽,民心涣散,后来南宋皇帝赵昺在崖山的灾祸,就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毁坏野蛮民族与华夏民族最大的防线,给世世代代带来祸患;就不仅是重贵被俘虏、客死他乡而已了。议论的人把亡国的罪过归于景延广,(这)难道不是诬陷吗?景延广的失败,只是不幸运罢了!他智慧太小而图谋过大,可以把这个看作他的过错,可也仅仅是倾亡了臬捩鸡侥幸得来的国家,并不是对传统的中华造成了损害。正义的名声已经昭显,即使败了也是光荣的。至于石敬瑭的生死存亡,还哪里值得讨论呢。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18;存中国以授于宋者,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19,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20,殆为秦桧之嚆矢与21?18“事虽逆”二句:安重荣,后晋大将。石敬瑭称帝,拜成德军节度使。颇岂页觎皇位。又不满后晋屈膝于契丹,以为万世之耻。后起兵反晋,兵败而死。因其反晋,故说“事虽逆”。19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20胡文定:名安国,字康侯,宋绍圣进士,南宋高宗时,官至给事中,谥文定。其所著春秋传中,屡称桑维翰功。21嚆(ho)矢:响箭。箭未至而声先至,因喻事物的发端。(在危难之中)维护华夏名义的,是景延广;做事虽然大逆不道,但有正直名声的,是安重荣;保存华夏把它交给宋的,是刘知远。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可以记录。自有人类以来,犯下天地不容之罪过的,只有桑维翰称得上。胡文定写春秋传极力称赞他的功劳,这恐怕是秦桧之流的始作俑者吧?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弱,而女真乘之乘:趁机,利用B贻祸无穷,人胥为夷胥:全,都C何德于敬瑭德:恩惠D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特:仅仅,只是C(德:感激)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为抨击桑维翰罪恶的一组是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维翰当之殆为秦桧之嚆矢与?ABCDB(是笼统地提出观点,不针对桑维翰;是对景延广的态度;评价的是胡文定。)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卢杞、李林甫固然都是历史的罪人,但其带给天下百姓的灾难却远不及桑维翰。B作者认为石敬瑭最初并没有要屈服于契丹的打算,后来华夏大地不断落入异族之手,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C作者认为景延广固然有自己的过错,但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若将亡国的罪过归咎于他,是对他的诬陷。D文中对桑维翰不遗余力的讨伐,表现了作者王夫之强烈的民族气节。B(“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说法不准确。)12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译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是有等级的。(2)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译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塘成功,也可以(把重任)交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3)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译文: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值得记录。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参考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老大了。荆门市1月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欧阳生哀辞韩愈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会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注】上国:指京城等文化发达的地区。皆化翕然:很快形成了一种好风尚。嶷嶷然:端庄温厚的样子。燕私:指个人的闲暇时间。善谑以和:喜欢说话且话语柔和。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齿:相等B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举:推举C会监有狱会:恰逢D余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詹有名望的一项是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往往闻詹名闾巷间其德行信于朋友观游宴飨,必召与之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AB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他本人也因文才出众倍受时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的常衮的爱惜敬重,成了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人。B文章对欧阳詹进行了评价,他尽孝道,以父母望其成名的意志为意志来孝养父母。虽不寿而终,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现其才华的文章,却是与世长存的。C欧阳詹看重友情,曾率领自己的生徒们到朝廷上去举荐韩愈做四门博士,结果因国子监有诉讼之事,加上自己的地位卑微,举荐以失败告终。D韩愈写作此文,主要在于抒己之哀痛,慰死者之双亲,完成朋友的遗愿。因为担心欧阳詹死后湮没无闻,所以把他的才学、品德写进文章,加以彰显,以永传后世。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3分)(2)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3分)(3)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3分)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詹在 侧 虽 无 离 忧 其 志 不 乐 也 詹 在 京 师 虽 有 离 忧 其 志 乐 也 若 詹 者 所 谓 以 志 养 志者 欤!三、9B10A(是说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是说常衮对当地文人的重视,不仅仅只指欧阳詹一人李翊为之作传,并不能说明他名望之高,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1C(原文中是说“将率其徒伏阙下”,即打算去举荐;“不果上”,结果没有去举荐,且有强加因果之误。)12(1)欧阳詹在那时,超过众人,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出:超过;推服:推崇信服;各1分,句意1分)(2)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大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两人都会忘了想去的地方。(率:大都;移时:不多久;各1分,句意1分)(3)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来抒发我的悲哀,把它流传下去,来送给他的父母。(故:所以;遗:送给;各1分,句意1分)13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襄阳市一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选自后汉书李膺传)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选自太平广记)【注释】亢:高傲。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谢:表示歉意。B考死,妻子徙边考:通“拷”,拷打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语:告诉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坐:犯罪;受牵连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分)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ABCD11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膺接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当时很多人希望能成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一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夹壁墙里搜出逮捕,并依法杀掉。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D李膺为人高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官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因此获罪。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3分)(2)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3分)(3)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一府君先入拜陈曰:“武王轼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选自商芸小说)9A(谢:推辞,拒绝)10C(李膺不畏惧权势,严格执法,李膺不逃避责任,李膺善于识别人才)11D(“登龙门”是别人称他的行为,他获罪的直接原因还是“党事”。)12(1)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得分点:“谒”、“因为”及大意)(2)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得分点:“之”、宾语前置及句意)(3)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得分点:“死者”、“吝色”及句意)13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府君先入拜/陈曰【评分参考】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译文】陈仲举平素很看重徐孺子,他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刚一到任,就要去看望徐孺子。主簿对他说:“大家都希望太守您先举行交接参拜仪式。”陈仲举说:“周武王没等坐暖席子,就急着去拜访商容,我礼贤下士,有什么不可以呢?”文言参考译文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武昌区期末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魏诚甫行状归有光呜呼!予娶诚甫之娣,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不宜病之,又竞死,可悲也。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常自为群,皆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丛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太学生,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居家,犹日裒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注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太常:诚甫的伯父。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补:补录。京闹: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裒(pu):收集。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知诚甫为深知:了解B自吾妻来归归:出嫁C天不宜病之病:生病D以礼自匡饬饬:整治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3分)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而诚甫端拱自若也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ABCD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诚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后因病早逝,终年39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B诚甫小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训导下,立志于学,规行矩步,庄重有礼,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C因为向善,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书,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不改其乐。D归有光选取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屑之事,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将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分)(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分)(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注】赞成上意。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注】寇忠愍:寇准,字忠愍。(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9(3分)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10(3分)D(表明诚甫精悍;表明诚甫从容淡定;表明诚甫仕途多舛。)11(3分)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的分析与原文不符。诚甫病了很久,他的妹妹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这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12(9分)(1) 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为所动(或“诚甫不被他们动摇”)。(“目”、“异”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2)(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之”、“率”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3) 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生产聚畜”、“膺”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参考译文】呜呼!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因而了解诚甫算是深刻的。谁说诚甫的贤能,仅仅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有时说起她哥哥,就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时至今日已有八年,诚甫的三个堂兄弟,都身体强壮健硕,没有疾病,他们都死了,然后诚甫才死,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以诚甫的贤能,老天就不该让他生病,又最终让他死去,真是可悲啊!诚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苏州人。诚甫为人,早前精明强悍,有所作为,凡是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狂妄,没有人能制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时诚甫做县学秀才,和同辈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四五人常常结为一群,都宽衣博带,规规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态自若。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果想得到它,就不计算费用多少。他乐于行善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悦的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地方叫高墟,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高墟赋,用来表明诚甫的志趣。诚甫补录为太学生,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后来因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我常常前往诚甫家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移动放置得很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有客人来,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等到客人翻看完离开,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龄三十九岁。13(3分)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每线0.5分,超过6处按0分计算。)【参考译文】景德年间,河北发生战事,皇上想亲临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皇上的想法。皇上乘坐车驾刚刚渡过黄河,敌人的骑兵就纷纷涌出,到了城下,人们情绪慌乱,喧闹不止。皇上派人暗中察看寇准在做什么,而他正在中书酣睡,鼾声如雷。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稳定军心,就把他比作谢安。黄冈中学、孝感高中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藉无茵席藉:通“借”,凭借B人以为不可绝嗣嗣:后代C无资得乳媪资:钱财D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第:确定等次10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表明元德秀为政清廉的一项是()食不盐酪,藉无茵席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笥余一缣,驾柴车去家惟枕履箪瓢而已ABCD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德秀曾任鲁山令,上升伊始,即以诚信化民。县中有一入监的盗贼主动请求出去杀死老虎,将功赎罪。元德秀冒着风险,坚决地答应了那人的请求。B元德秀的母亲去世,他一直守护在母亲的坟墓旁边,服丧期满,才出仕为官;因没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结婚,他终生不娶;即便足伤未愈,他依然以对待贵客的礼节对待太守。C玄宗驾幸东都,元德秀巧借歌舞之机为民请命,唐玄宗连连赞叹于蔿于为贤人之言并罢免了河内太守的职务。D元德秀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他将自己的俸禄全部给那些孤儿买衣服和粮食了,他死时家里只有极少的生活用品。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3分)译文:(2)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分)译文:(3)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3分)译文: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9. A藉:垫10. C11.B应是“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12.(1)(3分)元德秀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孤、去、大意各1分)(2)(3分)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恐怕会受到牵累吧?(亡、无乃乎、大意各1分)(3)(3分)河内太守用车载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辇、被、大意各1分)13(3分)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译文:野兽之中有一种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挠个不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老虎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还没有察觉。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附文言文翻译:元德秀,字紫芝,是河南府河南州县人。他宽厚淳朴,不矫揉造作。年轻时就死了父亲,对母亲十分孝顺。参加进士考试,不忍心离开母亲左右,就亲自背着母亲进了京城。考上进士后,母亲去世,他在母亲的坟墓旁边守护,饭食中没有盐和醋,睡觉时没有什么垫在身下。服丧期满,因为贫困而调到南河县任县尉,治理期间施行德政。黜陟使使朝廷知晓了元德秀的事迹,元德秀被提拔、补官为龙武军录事参军。元德秀没有来得及在母亲健在时娶妻,就不肯结婚。有人认为他不可以断绝了后代,他回答说:“我哥哥有儿子,我的先祖可以得到祭祀,我干吗还要娶妻呢?”当年,他哥哥的儿子在襁褓中就死了母亲,又没有钱请奶妈,德秀就亲自喂养他。侄子长大后,将要为他娶媳妇,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因为从车上掉下伤了脚,不能小步快走拜见,但是太守却以贵客的礼节对待他。有个小偷被关押在牢里,当地正碰上老虎作恶,小偷请求打虎赎罪,元德秀答应了他。有个官吏对他说:“那是小偷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恐怕要受到牵累吧?”元德秀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背弃约定的事。即便有所牵累,我应当定罪,不牵连到别人。”第二天,小偷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全县的人都为此而感叹。唐玄宗在东都时,在五凤楼下设宴,命令三百里内的县令、刺史都要拿出歌曲到他那里汇集。当时人们都传言皇帝将要排出优劣,施加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装着几百个演员,披挂着锦绣,有的装扮成犀牛、大象,十分新奇而美丽。只有德秀带了演员几十个,集体唱一首叫于蔿于的歌,于蔿于是德秀所创作的歌。皇帝听到后,十分惊奇,赞叹说:“唱的都是贤人说的话呀!”对宰相说:“河内府的百姓恐怕都生活在苦难中吧?”于是罢免了太守,元德秀更加出名了。元德秀所得到的俸禄都供给那些孤儿吃饭穿衣。任期满后,竹筐里只剩下一匹绢,元德秀赶着一辆柴车离任。他喜爱陆浑那里的高山秀水,就定居在那里。他家里不造围墙,不用钥匙,也没有仆人小妾。碰上荒年,有时揭不开锅。他喜欢喝酒,悠然地弹着琴来自娱自乐。元德秀擅长于写文章,曾经写了一篇蹇士赋来比况自己。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是叹息说:“只要看到元紫芝的面貌,就会把人的名利之心洗涤干净。” 苏源明也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幸生活在衰败和庸俗的环境中,但我不感到耻辱的,是因为我结识了元紫芝呀。”元德秀在天宝十三年去世,死时,家里只有枕头、鞋子和舀水的瓢一类东西。新洲一中、红安一中、麻城一中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马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待。灵帝崩,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事已见卓传。允以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允既不赦凉州人,由是卓将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布与傕战,败,乃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走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术患之。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时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下诸将皆欲图之。布惧,谓杨日:“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傕等爵宠。”杨以为然。有顷,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匹。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布既恃其功,更请兵于绍,绍不许,而将士多暴横,绍患之。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绍听之,承制使领司隶校尉,遣壮士送布而阴使杀之。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夜中兵起,而布已亡。绍闻,惧为患,募遣追之,皆莫敢逼,遂归张杨。道经陈留,太守张邈遣使迎之,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选自后汉书吕布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诣:到去B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谢:道歉C允既不赦凉州人赦:赦免D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德:感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以弓马骁武给并州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DC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布势利多变、为人无谋的一组是()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ABCD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3分)译文:_(2)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傕等爵宠。(3分)译文:_(3)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3分)译文:_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9、答案:D (对有恩)10、答案:C(两个“于”都是表处所的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在”。A、经一个“以”,因为、由于,表原因;第二个“以”,拿、用,表方式。B、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D、第一个“因”,于是、就,副词;第二个“因”,通过、经由,介词。)11、答案:B(是说吕布反应敏捷,是说吕布暴戾恣睢。)12、答案:(1)董卓知道自己凶恶放纵;平时心里猜疑害怕,出门住宿经常用吕布来保护自己。(“每”“行止”各1分,句意1分)(2)“我与您同乡,现在我被杀掉,您的功劳未必很大。不如将我活着献出去,可以大大得到李傕等人的封爵和宠幸。”(“见”“卖”各1分,句意1分)(3)吕布怀疑袁绍打自己的主意,就派人在营帐中弹筝。自己悄悄逃了出去。(“图”“潜” 各1分,句意1分)13答案: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钨冶炼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地源热泵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流动厨师食品安全业务知识考核试题A卷附答案
- 2024年林口县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
- 2024年建筑企业:施工员操作人员安全知识上岗培训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联考上海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脑印刷设计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版义务教育《艺术美术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化工中控操作管理制度
- T/SXCAS 015-2023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介绍
- 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
- 老年照护技能培训课件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冶金产业的应用-洞察阐释
- 2025年盾构机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物业交接方案
- 刻蚀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