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精度测量习题[1].doc_第1页
几何精度测量习题[1].doc_第2页
几何精度测量习题[1].doc_第3页
几何精度测量习题[1].doc_第4页
几何精度测量习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精度检测基本概念内容概要:主要论述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处理等。教学要求:在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正确地表达测量结果。学习重点: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处理。学习难点: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 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9、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二、选择题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E、由于测量人员一时疏忽而出现绝对值特大的异常值,属于随机误差。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_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测量人员的视差。5、 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量块即为长度基准。、可以用量块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载体。、用1级量块可以3等量块使用。、测量精度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精确度,因此测量器具的精度越高越好。、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为示值误差和示值稳定性的综合。6、 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任何一级的量块都有可能检定成任何一等的量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7、 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8、 下列有关标准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有、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越小,测量精度越高。、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值通常为常数。、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 X =/n。9、 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非接触测量。1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测量误差往往未知,残余误差可知。、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当|3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选择: 1.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 2.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绝对误差 、极限误差 、剩余误差 3.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 4.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_。 、 、. 、 5.百分表内装有游丝,是为了_ 、消除齿轮侧隙 、产生测力 、控制测力 6.一列测得值中有一测得值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则该值可取成_ 、 、 、 7. 公称尺寸为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_。 ) 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_影响的程度。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粗大误差 8.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_影响的程度 、系统误差大小 、随机误差大小 、粗大误差大小 9.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 、松紧程度 、精确程度 、松紧变化的程度 10.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配合精度的高 、配合的松紧程 、配合的性质 11.实际尺寸是具体零件上_尺寸的测得值 、某一位置的 、整个表面的 、部分表面的 12.作用尺寸是存在于_,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 、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13._最大实体尺寸是控制其作用尺寸的 、孔和轴的 、孔的 、轴的 14._最小实体尺寸是控制其实际尺寸的 、孔和轴的 、孔的 、轴的 15._是表示过渡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特征值,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规定这两个极限值。 、间隙和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和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和最小间隙 二.判断:(正确选T,错误选F) 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T F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T F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T F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T F 5.间接测量就是使用它的公称尺寸。 T F 6.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 T F 7.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T F 8.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T F 9.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T F 10.一般说来,测量误差总是小于加工误差。 T F 三、填空题。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和_三类。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_,_,_,和_.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_,_,_,_。4、系统误差可用_,_等方法消除。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代替。6、一个完整的测过程应包括_,_,_和_四要素。7、 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8、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_,测量直径为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_mm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_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四、综合题、测量和检验有何不同特点?、何谓尺寸传递系统?目前长度的最高基准是什么?、什么是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举例说明。、随机误差的评定为什么以3作为随面误差的极限偏差?、什么是系统误差,举例说明。、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什么是测量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试用块一套的量块组合出尺51.985mm和27.355mm。、在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35f6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10、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48P7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11、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m和7m,试用测量的相对误差对比此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12、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塞规同一部位时行4次重复测量,其值为20.004、19.996、19.999、19.997,试求测量结果。13、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0.002mm,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67.020、67.019、67.018、67.015mm,试求测量结果。14、用立式光学比较仪对外圆同一部位进行10次重复测量,测量值为24.999、24.994、24.998、24.999、24.996、24.998、24.998、24.995、24.999、24.994mm试求单一测量值及10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15、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20.008、20.004、20.008、20.010、20.007、20.008、20.007、20.006、20.008、20.005mm。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破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分别求出以单次测量值作结果和以算术平均值作结果的极限误差。16、在相同条件下,对某轴同一部位的直径重复测量15次,各次测量值分别为:10.429、10.435、10.432、10.427、10.428、10.430、10.434、10.428、10.431、10.430、10.429、10.432、10.429、10.429,判断有无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并给出算术平均值的测量结果。17、在某仪器上对轴进行10次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