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论文模板.doc_第1页
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论文模板.doc_第2页
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论文模板.doc_第3页
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论文模板.doc_第4页
半导体器件测试技术论文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9级 王朝楠指导老师 伊斯刚摘 要:本论文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构分析。在Windows系统中利用Visual Basic C /C+、SqlServer2000对系统代码和数据库进行具体编写和设计,该课程设计通过需求分析设计一个成绩管理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要求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所有专业信息,学校教师信息以及课程设置的信息。同时还要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学生与课程关系和学生的成绩等,最后还要对一些数据进行查询,如查询学生成绩的各种集合等关键词: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设计 ;C/C+ ;SqlServer2000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analysis, structure analysis. For detailed programming and design of the system code and database using Visual Basic C /C+, SqlServer2000 in the Windows system, thecurriculum design through the demand analysis to design a school management database system, which contain basic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students, all school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set up schools teacher information and course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uch as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lso some of the data query, such as query student achievement of the various sets etc. Keywords: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Analysis;Design;C/C+ ;SqlServer20001 绪论1.1 设计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办公方式、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作为培养高质量合格人才为宗旨的高等学校,总是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成绩管理的计算机化已成为高校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创成绩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成绩管理指学校对学生所获得的学籍资格进行管理。凡经过升学考试或按规定手续被正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取得该校学籍,它标志着学生取得了参加学习的资格。成绩是组织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但传统的成绩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仅大量地消耗人力、物力,同时,还存在诸多弊端,时常影响教学秩序,阻碍教学改革的深化,难以保证该项工作应具有的严肃性。1.2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该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成绩管理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要求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所有专业信息,学校教师信息以及课程设置的信息。同时还要设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学生与课程关系和学生的成绩等,最后还要对一些数据进行查询,如查询学生成绩的各种集合等。我们通过该课程设计,应该达到的目的是把数据库理论知识更加的巩固加深,加强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的结合起来。1.3 设计环境在Windows 环境下,利用C/C+编程语言,使用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与维护2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更新、修改等操作。对于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能更加容易的求得学生的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处理等。2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四大模块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院系、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最后是系统模块。学生基本信息模块成绩管理模块院系、教师、课程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 2-1 系统模块图23 数据字典2.3.1 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即码)、注释、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和是否是主码。第 13 页 (共 13 页)表 2.1 数据项列表名称注释数据类型长度最小值最大值主要的班级varchar(16)16FALSE学号唯一标识学生的信息integerTRUE院系代号varchar(5)5FALSE专业号varchar(5)5FALSE姓名varchar(6)6FALSE性别varchar(2)2FALSE出生年月datetimeFALSE籍贯varchar(8)8FALSE民族varchar(2)2FALSE家庭住址varchar(20)20FALSE入学时间datetimeFALSE政治面貌varchar(6)6FALSE身份证号char(18)18FALSE联系电话varchar(12)12FALSE备注varchar(14)14FALSE课程号varchar(5)5TRUE先行课smallintFALSE学分integerFALSE备注varchar(16)16FALSE院系代号varchar(5)5TRUE院系名varchar(10)10FALSE系主任varchar(8)8FALSE备注varchar(16)16FALSE教师号varchar(5)5TRUE院系代号varchar(5)5FALSE姓名varchar(6)6FALSE性别char(2)2FALSE年龄integerFALSE工龄integerFALSE备注varchar(16)16FALSE专业号varchar(5)5TRUE院系代号varchar(5)5FALSE专业名称varchar(16)16FALSE备注varchar(16)16FALSE学号integerTRUE课程号varchar(5)5TRUE分数floatFALSE课程号varchar(5)5TRUE教师号varchar(5)5TRUE2.3.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为反映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本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组成可根据系统模块(图 1-1)的划分来设计,即分为四个数据结构,分别如下表所示。表 2.2 数据结构清单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的描述班级+学号+院系代号+专业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家庭住址+入学时间+政治面貌+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备注;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的管理与查询管理描述学号+课程号+分数;平均分数+最高分+最低分;学生相关信息学校的院系、教师信息以及课程信息的描述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学分+备注;院系代号+院系名+系主任+备注;教师号+院系代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备注;系统管理对系统中的所有表的更新、删除、修改描述2.3.3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表1-3是描述数据流的数据流定义表,其中包含了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组成、流量与备注等,表1-4是系统中的数据流描述,其中包括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等的描述。表 2.3 数据流定义表编号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组成流量备注L01学生基本信息学生的所有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结构L02学生成绩所有学生的成绩成绩管理结构 L03分类信息同班级学生名单部分学生基本信息结构L04各门成绩学生的平均成绩(包括所有学生和同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成绩管理结构L05科目成绩学生的单科成绩成绩管理结构L06教师、专业、院系信息学生相关信息L07查询结果L04 | L05L08统计分析L04+L05表 2.4 数据流表使用者名称输入数据流数输出数据流数备注管理员L01+L02+L06L07+L08系统管理员拥有所有权限教务处人员L01+L02+L06L07+L08拥有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权限任课教师L02L07可对成绩进行查询与更新学生L01L07查询成绩与学生基本信息2.3.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其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输入的数据流与输出的数据流、组成、数据量,存取频度、存取方式。下表表示了该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存储描述。表 2.5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组成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存取频度存取方式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结构L01L01, L07大顺序检索、更新院系教师及专业表学生相关信息数据结构L06L06.L07小顺序检索、更新学生成绩表成绩管理结构L02L07一般顺序检索、更新2.3.5处理过程该学籍管理系统的处理过程比较少,主要包含了数据的追加,更新, 修改以及删除,还有便是一些查询处理,包括对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的查询,以及一些分类处理。下图显示了这些最基本的处理以及其对应的数据流与说明。表2.6 处理过程列表处理名简要说明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备注添加数据L01, L06删除数据L01,L06更改数据L01, L06,L02L01,L06,L02查询数据L07统计分析L083.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概论结构设计31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3.1.1学生基本信息与课程信息视图 图3-1 学生基本信息视图 图3-2 课程信息视图根据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可设计如下关系图:图3-3 学生与课程关系视图3.1.2专业、教师及院系信息视图图3-4 专业、教师及院系信息视图院系、教师以及专业的关系图如下:图3-5 院系教师以及专业关系图32 系统数据流图系统的管理模块里面包含教务部门(系统管理员和教务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下图为该学籍管理系统的系统流图,教务部门拥有对所有表的查询更新与删除权利(分类信息属于查询结果除外);教师可对教师、专业以及院系信息,分类信息,学生情况进行查询,对成绩单进行查询、更新以及删除等所有操作;学生只可对所有模块信息进行查询,同时可对自己的部分学生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与更新图3-6系统数据流图33 合并部分视图生成E-R 图 合并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中的各个局部视图以及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生成E-R图如下:3-7 系统E-R图4数据库的实施与数据载入4.1数据库中表的设计下图显示了课程与院系两个关系的物理设计其中课程号与院系代号分别为两个关系的住码: 图4-1 课程与院系的物理设计 下图是教师与专业两个关系的物理设计,起中教师号与专业号分别为主码,因为教师与专业均从属于院系,所以院系代号分别是两个关系的外码: 图4-2 教师与专业的物理设计SC与TC关系分别是学生基本信息与课程,教师与课程两个多对多联系合并生成的关系。SC关系描述了学生选择什么课程以及该课程的分数,其中来自两个关系的主码组成该关系的主码同时也是外码;TC关系是教师与课程的联系,其描述了每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关系。 图 4-3 SC与TC物理设计当上面的代码运行成功后后,在数据库的Student中便会生成相应的表,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表、课程表、教师,专业和学院表、以及SC和TC表。数据库中生成表后,可以对其进行设计,如下图便是数据库中的学生基本信息表,我们可以对其每一列以及其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和是否是主码是否可以为空等信息进行设置后或修改。例如下图,该表的初始状态只有学号不允许为空,但是这是很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实际中我们往往还需要确定学生的班级、姓名、入学时间所在院系与所属专业等情况,要求把这些信息也设置为不为空。图4-4 对数据库中学生基本信息表的设计4.2数据的载入 数据的载入是一个非常繁杂和重要的过程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可分为人工输入与其它格式数据文件导入。该系统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系统,所以采用手工输入少量的数据可满足实验要求即可。下面两个表分别显示了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与课程信息的录入。表4.1 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表4.2 课程信息的录入5.设计体会与建议通过两星期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习,我从中受益匪浅,并且对数据库这一门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把这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在所要开发的程序中渐渐融会贯通。虽然我们对这些知识还运用得还不是很熟练,但是相信在现在和今后的学习中会得到更加深刻的掌握。在课程设计中,设计了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其中包含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学生必修课程以及成绩管理,学校教师资源管理,学校专业以及院系等。基本上包含了学籍管理所要求的信息,能够完成一定的数据管理功能。但是这是一个完全不能真正用与实际的系统,它没有操作界面,没有完善的数据完整性的约束,也不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但总之在设计当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东西,用到了很多的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增强了一定的实践能里。 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边设计一边探索,发现理论和实践要充分地结合,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的,这就表明学好基础知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