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l 内容要点一、了解原生质及其概念。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需掌握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二、细胞的小分子物质1、水(多以结合水存在)2、无机盐(离子形式存在)3、有机小分子 :单糖 脂肪酸 氨基酸 核苷酸(此处内容较琐碎,一般会在选择、填空或判断中出现)三、细胞的大分子物质 1、蛋白质的结构有一级结构(主键:肽键;副键:二硫键)、二级结构(螺旋、折叠和三股螺旋)、三级结构(氢键,酯键,离子键,疏水键)和四级结构(非共价键)。理解各级的概念,而相关化学键可能会在选择、填空或判断题中涉及。 2、掌握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主要作用和DNA的功能,此部分可能会在简答题中涉及。 3、掌握A-DNA、B-DNA和Z-DNA,这部分可能会出现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判断或简答题。 4、熟悉RNA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尤其是小RNA和核酶,这两种极可能出名词解释。l 试题预测1、 选择题1.关于原生质,下列哪项不正确 CA. 是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 B.C .H.O.N含量最多B. 微量元素仅占百分之一 D.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2.下列哪种元素属细胞中的微量元素 DA. 钠 B.钾 C.磷 D.铜3.属生物小分子的化合物是 D A.蛋白质 B.胆固醇 C.核酸 D.葡萄糖4.细胞内结构最简单,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D A.氨基酸 B.葡萄糖 C. 甘油 D.水5.构成蛋白质分子和酶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C A.核苷酸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6.关于蛋白质的一段基本结构,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D A.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不同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不同 D.主要靠氢键和二硫键维持7.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D A.氢键 B.磷酸二酯键 C.二硫键 D.肽键8.关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 A.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才有生物学活性 B.空间结构可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 C.空间结构变化可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D.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决定9.关于酶, 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C A.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具有高度催化效能 C.具有高度专一性 D.具有可饱和性10.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B A.氨基酸 B.核苷酸 C.碱基 D.磷酸11.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C A.由若干核苷酸连接而成 B.分为DNA和RNA两类 C.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 D.为细胞的遗传物质12.关于核苷酸, 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 A.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B.由碱基, 戊糖和磷酸各一分子构成 C.核苷酸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D.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13.在DNA分子中不含下列哪种碱基 D A.腺嘌呤 B.鸟嘌呤 C.胸腺嘧啶 D.尿嘧啶14.小RNA不包括 D A.snRNA B.scRNA C.siRNA D.smRNA15.天然核酶不包括 D A.自体催化剪切型核酶 B.异体催化剪切型核 C.锤头状核酶 D.核糖核酸酶 16. 在RNA分子中不含下列哪种碱基 C A. 腺嘌呤 B. 鸟嘌呤 C. 胸腺嘧啶 D. 尿嘧啶17.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区别在于其分子上的哪一位碳原子所连接羟基上脱去了一个氧原子 B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18.关于DNA分子,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 A.所含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的两侧区域 B.具有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C.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单核糖核苷酸链互补结合而成 D.在DNA分子上分布有众多的基因19.维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是 C A.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氢键 D.离子键20.关于mRNA, 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B A.是DNA转录的产物 B.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状 C.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不同基因的mRNA分子量悬殊二、填空题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化学元素是、和。 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般包括、和等。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涉及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和。 4、氨基酸分子既有碱性的,又有酸性的,故又称为。 5、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常见的形式有和。 6、细胞中的核酸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中;后者主要存在中。 7、酶分子的主要特性有、和。 8、核酸分子是由多个通过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9、DNA分子特有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是由、和等3种小分子组成的。 10、构成DNA的4种核苷酸是、和。 11、根据结构和功能,RNA可分为、和三类。 12、DNA分子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和。答案:1、碳 氢 氧 氮 2、蛋白质;酶;核酸 3、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4、氨基;羧基;两性化合物 5、螺旋;折叠 6、DNA;RNA;细胞核;细胞质 7、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效能;高度不稳定性 8、核苷酸;磷酸二酯键 9、胸腺嘧啶;脱氧核糖;磷酸 10、dAMP;dTMP;dGMP;dCMP 11、mRNA;rRNA;tRNA 12、贮存;复制;转录3、 名词解释1.Peptide bond: 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分别以羧基(-COOH)和氨基(-NH2)脱水缩合而形成,是维持蛋白质基本结构(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2.Ribozyme: 核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它具有高度专一内切核酸酶的活性,也称核苷酸酶。目前已知的天然核酶有五类:自体催化剪切型、异体催化剪切型、第一组内含子的自我剪接、第二组内含子的自我剪接和锤头核状酶。3.miRNA:小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组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家族,它们是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RNA。4.A-DNA:在相对湿度75%时所获得的DNA纤维,由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为右手螺旋,但螺体较宽短,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256nm,两碱基对之间呈32.70角,每旋转一周有11对碱基。5.B-DNA:在相对湿度92%时所获得的DNA纤维,由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为右手螺旋,生物体内天然状态的DNA绝大多数都以此形式存在。6.Z-DNA:是一种呈左手螺旋的DNA分子,细而长,碱基对偏离轴心靠近双螺旋的外侧,容易与外界因子相互作用。其生物学意义可能在细胞癌变、DNA的某些识别活动及基因调控中起作用。四、判断题 1、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2、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3、碱基与戊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酸。 4、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键和离子键。 5、Z-DNA是左手螺旋的DNA分子,而B-DNA是右手螺旋的DNA分子。五、简答题 1、细胞中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上和功能有何特征?答:目前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等二大类,它们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特征。(1)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基本结构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成的多肽链。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其一级结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并且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特有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在细胞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除了作为细胞内各种结构的成分外,蛋白质分子还要参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代谢调节、催化反应、免疫保护等重要活动。(2)核酸是细胞中由多个单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另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基本结构是多核苷酸链。不同的核酸分子所含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各种核酸分子也都会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根据组成、结构和功能,将核酸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DNA含A、T、G、C等4种碱基和脱氧核糖,具双螺旋结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和转录。 RNA含A、U、G、C等4种碱基和核糖,具单链结构,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分为mRNA、rRNA和tRNA3类。mRNA携带特定基因的遗传特点,在细胞中指导蛋白质合成;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tRNA分子的功能是将胞质中的氨基酸运至核糖体上供合成蛋白质之用。 2、核酶的具体作用?答:a.酸转移作用。 b. 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 c.磷酸转移反应,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 d. 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e. RNA内切反应,即RNA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第五章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l 内容要点1.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组成,此外还有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所占比例越大。2.液态镶嵌模型的优缺点。(有序性和流动性)3.膜的特性:1)膜的不对称性:-膜蛋白和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2)膜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 *膜脂的5种运动方式:旋转异构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旋转运动;侧向运动;翻转运动。*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共5种)。3.名词解释:相变(phasetransition); 兼性分子l 试题预测一、选择题1、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 C A侧向运动 B.翻转运动 C跳跃运动 D.旋转运动2、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质双层镶嵌的模型是 D A、片层结构模型 B、单位膜模型 C、晶格镶嵌模型 D、液态镶嵌模型3、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D A、糖脂 B、蛋白质 C、类脂 D、蛋白质和类脂二、判断题1、光镜下可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2、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含量越高。 ( ) 3、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保护,胆固醇有加强质膜的作用。( )三、填空题。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 )、( ),构成膜主体的化学成分是( )。2、膜脂分子运动的特点( )、( )、( )、( ).3、膜蛋白可分为( )和( )两类,膜糖类可分为( )和( )两类。答案1、脂类、蛋白质、糖类 脂类和蛋白质2、侧向运动、翻转运动、旋转运动 、弯曲运动3、膜内在蛋白 、膜外在蛋白、糖蛋白、糖脂四、名词解释1、plasma membrane :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最外层,围绕整个细胞质的一层薄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构成。能维持细胞形状,构成胞内物质与环境隔离的保护性界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biological membrane:生物膜,构成细胞所有膜性结构的膜的总称。3、unit membrane:单位膜,细胞膜和胞内膜等生物膜在电镜下均可呈现三夹板式结构,上下两层为电子密度较高的暗层,而中间为电子密度低的明层。4、phase transition: 相变,温度升高,晶态也可熔融为液晶态的变化。5、cell surface:细胞表面,指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外环境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6、cell coat :细胞外被,也称为糖萼,指与质膜相连接的糖类物质。五、简答题1、生物膜主要由哪些分子组成?它们在膜结构中各起什么作用?答: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1) 脂类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有些细胞膜还含有糖脂。由与膜脂分子可以进行各种运动,使得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胆固醇对维持膜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总之,脂质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 蛋白质在膜中的含量、种类和分布决定着膜的主要功能,按其在脂质双层中的位置可分为外周蛋白和镶嵌蛋白两类。这些蛋白质有些是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载体;是接受化学信号的受体;是催化某种反映的酶。3) 细胞膜中的糖分子与细胞保护、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等重要反映有密切关系。第六章 细胞表面及其特化l 内容要点1、掌握细胞表面,细胞外被以及胞质溶胶的概念。2、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微绒毛、细胞内褶、纤毛以及鞭毛。3、了解细胞间的连接 (1)封闭连接:即紧密连接 (2)锚定连接:黏合带、黏合斑、桥粒、半桥粒 (3)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l 试题预测一、选择题1. 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 CA 侧向运动 B翻转运动 C 跳跃运动 D 旋转运动2.膜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CA 转运分子进出细胞 B 接受环境信号并传递到胞內 C使膜发生相变和相分离 D催化细胞的某些反应3.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的脂类是 C A 磷脂肌醇 B 磷脂酚胆碱 C 胆固醇 D 磷脂酰丝氨酸4.构成膜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类是 AA 兼性分子 B 疏水分子 C 极性分子 D 非极性分子5.首先提出 脂双层中镶嵌着球形蛋白质的生物膜模型是 CA 片层结构 B 单位膜结构 C 液态镶嵌模型 D 晶格镶嵌模型6.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CA 单位膜模型 B 液态镶嵌模型 C 晶格镶嵌模型 D 板块镶嵌模型7.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双层镶嵌关系的模型是 AA 片层结构模型 B 单位膜模型 C 液态镶嵌模型 D 晶格镶嵌模型8.提出各种生物膜在形态结构上共性的模型是 AA 片层结构模型 B 单位膜结构 C 液态镶嵌模型 D 晶格镶嵌模型二、名词解释1.cell coat:细胞外被,又称糖萼,伸展与质膜的外表面,是质膜中糖蛋白和糖脂向外表面延伸出的寡糖链部分。 作用:保护,细胞物质运输,决定细胞识别,形态形成和分化时选择性。2.cell surface:细胞表面,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系统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外环境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包括细胞膜,细胞外被和膜内层胞质溶胶。3.cytosol:胞质溶胶,质膜下方的厚0.01至0.02微米的较粘滞无结构的液体物质。维持细胞的极性和形态,调节膜蛋白的分布和运动三、简答题1、说明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因素答:1.胆固醇 其疏水的尾部和磷脂的脂肪酸连相互作用,可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集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防止温度降低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可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2. 磷脂分子脂肪酸链其不饱和度越高排列越疏松,维持膜的流动性,脂肪酸链越短,莫流动性越高。3. 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列,这两种磷脂在结构上差别很大,流动性不同。卵磷脂不饱和程度高,链短,当该两种比列高时,流动性大,反之,小。总之,莫流动性是质膜的一种基本特性,必须保持适当程度的才能保证膜的正常功能。否则,将会发生膜功能障碍或是细胞病变。第七章 细胞膜与物质转运l 内容重点1.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特点?2.passive Transport:Simple diffusion/ Facilitated diffusion3.active transport:Ionic Pump/cotransport uniport/ symport/ antiport4.endocytosis:phagocytosis / pinocytosis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clathrin (网格蛋白) / coated pits (有被小窝) / coated vesicle (衣被小泡) 5.exocytosis:结构性分泌/调节性分泌l 试题预测一、选择题1.不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 A 钠离子,钾离子 B 氮气 C 乙醇 D 甘油2.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A 简单扩散 B 异化扩散 C帮助扩散 D被动扩散3.钙离子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A 简单扩散 B 被动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4.一简单扩散形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 尿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5.内耳听觉毛细胞具有的离子通道扩散属于 A电压闸门 B配体闸门 C离子泵 D机械闸门6.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协同运输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7.能与特定溶质结合,改变构想,使溶质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膜的运输方式 A膜脂双层简单扩散 B膜通道蛋白易化扩散 C载体蛋白的易化扩散 D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8.肠腔中葡萄糖浓度低是,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 易化扩散 B 被动扩散 C通道蛋白运输 D协同运输9.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 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窝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 D有效吸取特定大分子10.通过结构性分泌途径排出细胞的物质是A分泌蛋白 B分泌激素 C消化酶 D神经递质11.细胞吞入较大的固体或分子复合物的过程称为A胞吞作用 B吞噬作用 C胞饮作用 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二、填空题1细胞胞吞作用的两种途径是 结构性分泌途径和 调节性分泌途径;胞吞作用的两种主要类型 吞噬作用和吞饮作用2.细胞排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为 胞吐作用,细胞摄入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胞吞作用,摄入固态的大分子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吞噬作用3.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时,先于 受体 结合,形成 有被小窝,内陷形成 有被小泡,脱掉网格蛋白并与其它囊泡融合形成 内体三、名词解释1simple diffusion 答:简单扩散又称自由扩散,属被动转运的一种。指脂溶性物质或分子量小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在膜内外存在浓度差的条件下沿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现象。分子或离子的这种自由扩散方式的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膜蛋白的协助。2. ionic channel 答:离子闸门通道,在细胞内特定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才能开放的离子通道。例如:当保质中游离的钙离子浓度升高时,作为一种刺激信号会作用于钾离子通道使其闸门开放,在短暂的开放时间里,钾离子可顺浓度梯度从膜的一侧流向另一侧。3. facilitated diffusion 答:易化扩散也称协助扩散,属被动转运的一种。指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的两边存在浓度差以及膜中特定蛋白质的条件下沿着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但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以这种方式通过莫得物质主要是非脂溶性的或带有电荷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4. uniport 答:单运输,转运蛋白将一种溶质分子从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的运输方式5. cotransport 答:伴随运输,一种溶质分子逆浓度梯度进行主动运输的动力不是来自水解ATP,而是需借助另一种物质的浓度梯度为动力。6symport 答:共运输,同方向协同转运两种溶质分子的运输方式。7antiport 答:对运输,两种溶质分子共同转运但转运方向相反时的运输方式。8passive transport 答:被动运输,是细胞膜无需消耗代谢能而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一种物质转运方式,其动力来自于膜内外存在的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所具有的能。根据所需条件不一,被动转运又可分为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通道扩单9endocytosis 答:内吞作用又称为入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转运到胞内的方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靠近细胞膜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线将其包围,形成吞噬小泡进入细胞内。10Clathrin 答:笼蛋白,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中参与有被小泡形成的一种特殊蛋白,其单体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所组成,3个笼形蛋白单体常组合成三联体作为组装笼形小泡的基本单位,多个复合体组装成的笼形结构成为有被小泡的包被或衣被。四、问答题1.以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过程 答:血中胆固醇通常与蛋白质结合,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低密度脂蛋白可与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特意结合,诱导尚未结合结合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向有衣小窝处移动来与LDL颗粒结合,并引起有衣小窝继续内陷,形成有衣小窝。这样与受体结合的LDL颗粒很快被摄入细胞,接着有衣小泡迅速的脱去笼蛋白衣被,并与细胞内其他囊泡融合,形成内体,在内体内的LDL颗粒与受体分开,受体随转移囊泡返回细胞膜,完成受体的再循环,LDL颗粒则被溶酶体酶水解为游离的胆固醇进入细胞质,用于合成新的细胞膜。第八章 细胞膜与细胞的信号转导l 内容要点:1.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分子概念,信号分子特性?分类?2. Second messenger?G蛋白 ?概念3.cAMP信号途径 ?cAMP 信号途径组分? cAMP信号途径传递过程?cAMP功能作用?4.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通路的传递过程?l 试题预测一、填空题1.cAMP信号途径包括刺激型信号途径和抑制型信号途径两种,前者与AC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升高,后者与AC结合使细胞内cAMP降低。2.细胞表面信号传导的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3种类型,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膜蛋白。3.细胞表面受体生物学特性特异性、高亲和性、可逆性、可饱和性。4.偶联G-蛋白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类型包括cAMP信号途径、cGMP信号途径、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 Ca2+信号途径 (有待讨论)。二选择题1. 能与胞外信号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介导胞内信使生成,引导细胞产生效应的是 C A carrier protein B channel protein C receptor D ligand2. 由单条链组成的跨膜糖蛋白,具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是B A N-乙酰胆碱受体 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 胰岛素受体 D 氨基丁酸受体3. 属于偶联G蛋白受体的是 D A 胰岛素受体 B生长因子受体 C N-乙酰胆碱受体 D -肾上腺素受体4. 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脂类 D A磷脂酰胆碱 B鞘磷脂 C磷脂酰丝氨酸 D磷脂酰肌醇5. 能使细胞内cAMP升高的G蛋白是 B A Gi B Gs C Gp D Gt6.能激活磷脂酶C,导致分解PIP2生成IP3和甘油二酯的G 蛋白C A Gi B Gs C Gp D Gt7. 动物细胞中cAMP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 A A 蛋白激酶A B蛋白激酶C C蛋白激酶K D酪氨酸激酶8.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 C A cAMP B cGMP C EGFR D Ca2+三名词解释1. 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转导) 答:细胞感受到胞外信号分子的刺激后,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最终使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反应的过程。2. G-protein 答: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作用的蛋白质,位于细胞膜胞质面,为可溶性的膜外周蛋白,由、三种蛋白亚基组成。通过鸟苷酸与其亚基可逆性结合发挥作用。3. receptor 答: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 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胞外信号分子, 产生继发信号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 四简答题1.何为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信号转导的受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细胞表面受体即膜受体,是指细胞膜上能特异性识别化学信号(配基)的镶嵌蛋白质,可使细胞内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或生物学效应。能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称为配体。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药物及抗原等,它们分别与膜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将导致细胞内发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细胞表面信号转导的受体可分:(1) 离子通道受体 细胞表面一些神经递质的受体,自身是一种离子通道,或与离子通道相偶联。(2) 酶联受体 是单条肽链一次跨膜糖蛋白,具特异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3) G蛋白偶联受体 此类受体均有一条多肽链组成,肽链中具7个有疏水氨基酸组成的阿尔法螺旋区段,反复跨膜7次,形成配体结合区。第九章 细胞膜与细胞识别l 内容重点1、细胞识别的类型、作用方式、及其所引起的反应2、了解唾液酸的作用l 试题预测一、单选题1、关于细胞识别的作用方式,下面哪个是错的(D)A、相同受体相互作用 B、受体与细胞表面大分子间相互作用C、相同受体与游离大分子间相互作用D、游离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2、 、名词解释1、 cell recognition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膜受体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识别和鉴别,以及对各种化学信号分子(配基)识别或选择性地相互作用。第三篇 细胞质和细胞器第十二章 内膜系统l 内容要点1 The function of rER and SER2 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与运输过程3 细胞内房室化的概念与意义4 蛋白质的分选、运输5 内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6 内膜系统各细胞器之间的关系7 分泌蛋白合成、运输的途径8 为什么说高尔基复合体是有极性的细胞器?9 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10 溶酶体(及过氧化物酶体)的特性、形成、分类、功能。l 客观题1、 单选填空1 粗面内质网中蛋白质糖基化时糖与蛋白的连接方式是 N连接的寡糖蛋白2 高尔基复合体 O连接的寡糖蛋白3 在细胞的分泌活动中,分泌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顺序为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膜细胞外4 结构蛋白质主要由 光面内质网 合成,输出蛋白质主要由 粗面内质网 合成。5 内质网的标志酶为 葡萄糖6磷酸酶 ;溶酶体的标志酶为 酸性水解酶 ;高尔基体的标志酶为 糖基转移酶 ;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为 过氧化氢酶 。6 过氧化物酶体又称 微体 ,是由 单 层膜围绕的,内含一中或几种 氧化酶 类的7 溶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根据溶酶体处于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和 终末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分为 自噬性溶酶体 和 异噬性溶酶体。8 初级溶酶体来源于 糙面内质网 和 高尔基复合体。9 具有解毒功能的细胞器有 光面内质网 和 过氧化物酶体。10 驻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的分选信号为 C端KDEL信号;输送到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的分选信号为 核定位信号(NLS);输送到溶酶体的蛋白质的分选信号为 甘露糖6磷酸 ;驻留在高尔基复合体的蛋白质的分选信号为 跨膜螺旋信号;输送到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质的分选信号为 C端三肽信号。11 关于信号肽,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D)A 由分泌蛋白的mRNA分子中的信号密码翻译而来B 可与信号识别颗粒相互作用结合C 只有合成信号肽的核糖体才能与内质网结合D 所含氨基酸均为亲水氨基酸12 蛋白质的运输方式有三种 门孔运输 、跨膜运输 和 囊泡运输 。2、 判断题1 COPII主要介导膜性小泡的顺向运输(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COPI主要介导膜性小泡的反向运输(从高尔基复合体到内质网)。2 孔蛋白是线粒体外膜物质转运的通道,并使外膜的通透性较高。3 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与否,主要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4 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完成后被内质网的信号肽酶切除 (,在完成前被切除)5 内质网的高还原状态有利于二硫键的形成 (,高氧化状态)6 肌质网膜上的Na+ATP酶把细胞质中的Ca2+泵入网腔储存起来 (,Ca2+ATP酶)l 主观题一、名词解释1 Endomembrance system 内膜系统:是指位于细胞质内, 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核膜等细胞器以及胞质内膜性转移小泡。2 Microsome 微粒体:是通过人工分离得到的、非生理性的、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似球形的膜泡性结构. 被分离的微粒体(特别是粗面微粒体)仍具备各种基本功能, 可用于研究胞内各种生理功能。3 Molecular chaperon 分子伴侣 是一类在细胞内调节并协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质分子,其中大部分属于热激蛋白家族。此类蛋白多在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表达,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4 signal peptide 信号肽,在新合成的蛋白质N端由15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段可被信号识别颗粒识别的疏水序列.,指导蛋白质到内质网上合成。5 SRP 信号识别颗粒 是指游离在胞质内、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1个RNA分子组成, 含翻译暂停结构域、信号肽结合位点及SRP受体结合位点, 能识别并结合信号肽, 暂时终止新生肽合成, 还能与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 使核糖体到定位到内质网膜上。6 SRP-receptor SPR受体,又称停泊蛋白,是内质网膜中的整合蛋白,有GTP结合位点,由2个亚基组成,可与SRP-核糖体复合体结合,并把它们引导至内质网膜上的通道蛋白。 7 Lysosome 溶酶体: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囊状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直径0.20.8um,包含多种水解酶。8 Autolysis 自溶作用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释放出来,致使细胞自身被降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自溶作用。9 Residual body 残余体 次级溶酶体达到末期阶段,水解酶活性下降,致使一些底物不能被完全分解而残留在溶酶体内,这种含有残留底物的溶酶体称为终末溶酶体,又称为残余体。10 Peroxisome 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microbody)是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的11 Membrane flow 膜流 指细胞的膜成分在质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流动的现象 12 Protein sorting 蛋白质分选 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合成后被运送到细胞的各个部位。细胞通过识别蛋白质的分选信号进行运送。二、简答论述1 细胞基质的功能是什么?(1)对胞内外物质交换有一定控制作用。(2)为维持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必需的离子环境和反应底物。(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细胞分化发挥重要作用。(4)为胞内某些生化反应提供场所(糖糖酵解、戊糖磷酸化、脂肪酸的合成等过程的催化酶是游离在胞质中的)。 2 试比较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RER,又称颗粒内质网,是核糖体与内质网共同构成的复合结构, 多为大的扁平膜囊状, 少数为管状和泡状.SER,又称无颗粒内质网,膜胞质面无核糖体附着,多为彼此连通的分枝的小管或小泡糙面内质网的功能:(1)最重要的功能是合成外输性蛋白质,包括分泌性蛋白、膜整合蛋白以及定位于内膜系统的细胞器驻留蛋白。(2)蛋白质的折叠:内质网腔中含有谷胱甘肽(GSSG)、蛋白二硫异构酶(PDI)有利于二硫键的形成,分子伴侣协助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3)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在糙面内质网腔内发生的主要是N连接糖基化。(4)蛋白质的运输:内质网膜以出芽的方式将其合成的蛋白质包裹形成膜性转运小泡,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光面内质网的功能:脂类的合成与转运、肝细胞的解毒作用、糖原代谢、储存和调节Ca+浓度。3 综合叙述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与运输过程 P944 试述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 P965 为什么说高尔基复合体是有极性的细胞器 P976 简述溶酶体的功能(1) 消化、营养保护作用(2) 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变态和退化(3) 参与受精作用(4) 参与激素的合成与浓度的调节7 细胞内房室化的概念与意义 P1048 试述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 P104第十三章第十五章l 内容要点1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2 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特点3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mtDNA的特点4 ATP酶复合体的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5 电子传递偶联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6 核糖体的存在形式、活性部位和基本功能7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8 细胞骨架各结构的组成、组装特点、各自功能和影响各结构组装的药物和条件9 鞭毛、纤毛、中心体的结构和功能l 客观题1、 单选填空1 关于线粒体,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A 光镜下线粒体的形态可表现为线状和杆状B 形态易受环境的影响,在低渗环境中呈线状,在高渗溶液中呈囊状C 生命活动旺盛时数量多,疾病、营养不良代谢水平下降时少D 在细胞中的位置可随细胞生理活动的变化而发生移动2 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为 单胺氧化酶 ,内膜的标志酶是 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膜间隙(外室)的标志酶为 腺苷酸激酶 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为 三羧酸循环酶系3 糖酵解发生在 细胞质基质 中,乙酰辅酶A的生成发生在 线粒体内膜 中,三羧酸循环发生在 线粒体基质 中,氧化磷酸化发生在 线粒体内膜 中。4 线粒体内膜脂质的显著特点是 含有较多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 5 关于核糖体,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A 多聚核糖体是一种功能性结构B 多核糖体中的核糖体个数取决于mRNA的长度C 核糖体RNA与核糖体蛋白质整合的过程是自组装的过程D 哺乳动物核糖体由4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组成6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除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外)均为 80S ,两种核糖体均有大小不等的2个亚单位构成,核糖体大小亚单位在细胞内常游离于 细胞质基质 ,只有当 小 亚单位与 mRNA结合后, 大 亚单位才与之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7 微管的存在形式是 单管 、二联管、三联管8 中间纤维解聚的最小亚单位是 四聚体9 微管的组装过程可分为 成核期 、 聚合期 、 稳定期 三个阶段10 微丝的组装过程可分为 成核期 、 生长期 、平衡期 三个阶段11 真核细胞鞭毛的主要结构成分是 微管蛋白12 细胞内具有MTOC作用的结构有 中心体 纤毛基体 和 着丝点。2、 判断题1 在药物、毒物和激素等因素的刺激下,线粒体形态发生膨胀或收缩,癌变细胞则显示线粒体数量增多(,减少)2 酸性环境时线粒体膨胀,碱性环境时线粒体凝聚和收缩 3 线粒体内膜主要含心磷脂,这与内膜较低的物质通透性无关 (,有关)4 线粒体内膜上两个呼吸链复合物之间有稳定的连接结构,由辅酶Q和细胞色素C分子连接。(,没有稳定的连接)5 核DNA编码合成的线粒体蛋白质是通过后转移形式实现单向跨线粒体膜转运的。6 体外实验表明rRNA与核糖体蛋白质整合的过程是一种自组装的过程。7 组成微管的组成成分只有微管蛋白和微管蛋白()8 MTOC可促进微管组装的成核作用,稳定微管的负端结构。9 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可抑制微管的组装,甚至促使微管解体。10 鬼笔环肽可通过与F肌动蛋白结合,抑制微丝解聚而促进组装。11 中间纤维与mRNA的运输有关,并对mRNA的细胞内定位和翻译有决定性作用。l 主观题1、 名词解释1 respiratory chain 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可逆地接受及释放电子或质子,并偶联氧化磷酸化反应的脂蛋白复合体形成的功能结构体系。2 Leader peptide 前导序列是线粒体蛋白质前体N端的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一般2080个氨基酸碱基长,在细胞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牵引线粒体3 Porin 孔蛋白是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它构成线粒体外膜的亲水通道,是线粒体外膜物质转运的通道。可允许1KDa一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分子质量为5KDa以下的分子选择性通过。因此外膜通透性较高。4 mt DNA 线粒体DNA为双链环状分子,不含内含子,外环为重链,内环为轻链,裸露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中,长约5um、分子量小,。5 Ployribosome 多核糖体指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由多个核糖体与mRNA串联而成的复合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6 Microtubule 微管 一种无分支的中空管状蛋白质纤维结构,以,两种肌动蛋白结合而成的异二聚体为基本结构单位二、简答论述1 以线粒体为例,阐明细胞中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2 简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P1083 简述ATP合成酶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P1134 简述线粒体蛋白质跨膜转运的特点(1)运送之前,蛋白质大多以前体形式存在。(2)线粒体前体蛋白N-末端带有前导序列(leader sequence) ,不同的前导序列将不同的前体蛋白定点运至线粒体基质、内膜或膜间隙。定位于外膜的蛋白质一般不含前导序列。(3).跨膜时解折叠为松散结构,进入线粒体,导肽被水解并重新卷曲折叠为成熟的蛋白质分子。此过程有“分子伴侣”参与。 5 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线粒体有独立的遗传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mtDNA分子量小、基因数量少、编码的蛋白质有限,只占线粒体蛋白质的10%,而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90%)由核基因编码的,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去。同时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6 何谓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简述其主要类型及结构特征 P1277 微丝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与微管共同形成细胞的支架,以维持细胞形状具运动功能,与细胞质的运动紧密相关构成细胞间的连接装置 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质合成支架8 什么是微管组织中心(MTOC) P128微管组织中心是细胞内微管组装的发源点。中心体是主要的微管组织中心。纤毛基体、着丝点等细胞某些部位均能起MTOC的作用,纺锤丝、纤毛和鞭毛等微管是依靠MTOC组装起来的,在有丝分裂、细胞运动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9 细胞骨架主要成分的比较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成份 微管蛋白 肌动蛋白 6类中间纤维蛋白分子量 50kD 43kD 40200kD纤维直径 25nm 6nm 10nm纤维结构 13根原丝组成 双股螺旋 多股螺旋 的空心管状纤维 极性 有 有 无单体蛋白库 有 有 无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 长春花碱紫杉醇 细胞松弛素B鬼笔环肽 无结合蛋白 有 有 有第四篇 细胞核内容要点1. 掌握间期细胞核的结构2. 核膜与核孔复合体的亚微结构3. 核膜的主要功能4. 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运输的机制5. 掌握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6. 掌握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以及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特点与区别及染色体的亚微结构7. 掌握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及中期染色体的结构8. 掌握核仁亚微结构特点及基本功能。客观题一、单选填空1、运输到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分选信号为核定位序列2、核孔复合体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物质交换通道。双功能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