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须二第4课.doc_第1页
岳麓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须二第4课.doc_第2页
岳麓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须二第4课.doc_第3页
岳麓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必须二第4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纺织业、陶瓷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及特点;3、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宏观把握】农耕时代的 发展史实:金属冶炼、纺织业、陶瓷业 发展手工业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特点【自主学习】(一、 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树5分)二、 落实课标(一)、落实基础1、中国古代冶金、纺织、陶瓷、造船业的主要成就。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二)、自主完成下列题目1、阅读课本第二目,准确连接下列项目:(5分)养蚕缫丝 明代后期丝国称号 上古时期缂丝技术 汉代脚踏三锭纺车 唐代棉布为主 元代2、结合教材本目内容想一想:棉布为何能后来居上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8分)(提示:从丝织品的不足、棉布的优点、原料的扩大、技术的进步等方面思考) 3、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磨用于粉碎瓷土。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依据材料分析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瓷都”? (8分)4、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阅读教材最后一目,自主填充表格:经营形态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影响(评价)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材料一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所以尽管历代统治者把农业当作“本”来重视,把工商业当作“末”来限制,但由于农工之间的互动特点,古代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材料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遍布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可以引以为豪的手工绝活。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中心也逐渐以南方为主。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地位、部门种类、技术水平、经营方式、地区分布等方面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0分)【当堂检测】1.(2007上海单科)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2(创新题)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3.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A.唐代B.元代C.明清D.民国初年4.(2008山东滨州)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8万余件。包括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青瓷 白瓷 彩瓷 青花瓷A B C D5、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 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6、(2010年浙江卷)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7、(2009广东)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8、(2009海南卷)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乾隆苏州府志卷3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一个纺织业中心城市,材料四中所指的纺织业中心在哪儿?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自主完成】2、想一想: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为什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提示:(1)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2分)(2)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2分)(3)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2分)(4)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2分)3、依据材料分析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瓷都”?提示:(1)这里出产优质高岭土,周围盛产松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的原料和燃料;四周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同时还可为制瓷业提供动力。(2分)(2)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了各地的名师名匠。(2分)(3)景德镇由于高超的陶瓷技艺,多为皇家烧制贡品,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2分)(4)宋代,以皇帝年号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更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2分)【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整体地位: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赞誉。2、部门种类:起步早,水平高,行业门类齐全,部门不断增加。3、技术水平: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密,生产高度发达,4、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手工业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明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广泛,手工业中心随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由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当堂检测】15 CDBCD 68 BBD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