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书-500测量.docx_第1页
技术设计书-500测量.docx_第2页
技术设计书-500测量.docx_第3页
技术设计书-500测量.docx_第4页
技术设计书-500测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宁西街道XX-XX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XX市XX-XX景区规划测量服务项目技术设计书XX市城乡规划测绘院2014年12月1日 广州市欧科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IXX市XX-XX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审 核 人:年 月 日 年 月 日委托单位:审批意见:审 批 人: 年 月 日目录1测区概况12作业标准及技术参数22.1作业依据22.2主要技术参数22.3已有资料情况331:500地形图测绘33.1控制测量33.1.1布网选点要求33.1.2RTK控制点测量43.1.3支导线测量53.1.4控制成果检查63.21:500地形采集与成图63.2.1图根测量精度要求63.2.2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要求63.2.3全站仪使用要求73.2.4野外数据采集73.2.5图层分层113.3质量检查113.3.1检查概述113.3.2检查质量元素及权重123.3.3数学精度检查133.3.4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检查133.3.5地理精度检查143.3.6整饰质量检查143.3.7附件质量检查154仪器设备投入155上交资料165.1纸质文件:165.2电子文件:161 测区概况XX-XX位于广州的东部,它山峰独立,海拨约430米。若神游一马平川的珠江三角洲,悠然可见的高地便是XX-XX了。此时,这块平地耸起的山峰,便宛如珠三角的南天之柱。这或许便是它山势并不险峻,却能跻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所说描述的鼎足南粤的三樵(东樵博罗的罗浮山,西樵南海的大科山,南樵新塘的XX-XX)的一个重要基础。今天的XX-XX,古时又名南樵山,还曾名南乡山和相对于四川大峨眉山来说的小峨眉山。这座秀挺于珠江三角洲平川的高地,因靠近东江,山势突显巍峨,若峨眉耸翠,成为东江乃至珠江航船的天然航标灯,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船桅山。XX-XX濒临南海,山前平坦的珠江三角洲上东江、珠江日夜奔腾入海,其水路、陆路十分便利,XX-XX也因此成为古人较早踏足崇拜的山脉。有史料记载的,在XX-XX上便遗留下莲花书院、百花寺、莲洞书院、湛子洞、宋代探花李文溪和明代尚书霍韬的墓葬等诸多先人古址遗迹,年代可谓历史悠久绵延千年。据百花古寺修碑记,莲花书院始建于东汉永平(公元5874)年间。她是百花古寺的前身,为今天XX最早的文化教育圣地。XX志(明版)记载:未有XX,先有百花。到明初,一代大儒湛若水晚年在此开坛授学,始建莲洞书院,并留下手书湛子洞。XX-XX因此成为融道教、佛教与儒教三教合一的福地。这些先人的神物也成为新塘、东莞等一带当地人的崇敬之物。XX-XX位于新塘镇北部,坐落于增城市的宁西镇,新塘镇境内唯一的一座高山,也是“广东三樵”之一的南樵,海拔434.1米。距新塘镇18公里,朱村镇10公里,中新镇8公里,仙村镇10公里。2 作业标准及技术参数2.1 作业依据1)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GJJ/T 73-2010;;2) 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4) 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实施);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7) 2013年城乡规划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及维护技术服务合同及补充协议;2.2 主要技术参数1) 平面坐标系统: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2)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3) 中央子午线:114度;4) 地形图成图比例尺:1:500;5) 地形图成图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成图;6) 地形图成图软件:XX市规划信息化测绘平台(甲方提供);7) 地形图图名:1:500地形图以图幅号命名;一般选用图幅内最突出有名的居民地名、单位名或其它地理名称等,跨图幅的名称以占主要部分优先;8) 1:500地形图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为0.5米(平地和丘陵地),高程在50米以上(山地)为1米;9) 数据格式、结构要求满足XX市城乡规划和公益项目使用。10) 文字报告: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验报告、工作报告。2.3 已有资料情况1) 2013年1:2000地形图,此数据为EDB格式;2) XX地区广东省国土资源厅CORS转换参数;3) 2013年最新0.5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图。3 1:500地形图测绘3.1 控制测量最新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规定I级及以下控制点测量可以使用RTK方法。由于网络RTK是一种灵活、高效、经济且能保证精度的测量方法,根据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在地形修测区域较集中的地方按GPS动态测量方法布设一级控制点、并由一级点加密图根导线点或RTK图根点,以便进行地形图的数据采集工作。3.1.1 布网选点要求1) 本次测量采用广东CORS和RTK结合的办法布设控测点。采用广东CORS施测二级点或图根点。广东CORS无法使用的时段以二级点为起算点,采用RTK施测图根点。个别隐蔽区域可采用全站仪支导线进行图根控制布设。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2) 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的依据,图根点的密度一般为1000m1000m范围内不应少于16个,并且相互通视。布设RTK控制点应在整个测区的统筹安排下完成,避免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布设RTK点应埋设在水泥或沥青路面上,采用特制钢钉标志。布设的图根控制点按测区统一编号,RTK点实地宜选在通视良好、地面稳定、便于保存、仰角良好、满足观测条件需要的位置。3) 不埋石点在水泥地上布设时需打入铁钉,用油漆写上点号。其它区域可先打木桩,在桩顶打入铁钉,在桩上写点号。4) RTK控制点按测区统一编号,各等级点号区分的方式为:二级点冠“II”,埋石图根冠“T”,不埋石图根点冠“N”。编号原则为:GH(“规划”拼音的首个字母)+等级+流水号,以不埋石图根为例:GHN001。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原有的控制点及其标石,并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标石面点号按原有点号,在成果中注明现编点号和旧点号的关系。5) 控制测量内容未尽事宜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要求执行。3.1.2 RTK控制点测量(1) CORSRTK测量点位应满足以下要求A.点位所在的区域应被中国移动网络信号有效覆盖,确保接收机能够通过GPRS或GSM方式稳定地连接GDCORS网络;B.点位所在的位置应符合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 73-2010的要求;C.点位视野开阔,视场内连续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15;D.点位远离微波塔、发射天线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m以上,尽量远离高压输电线路;E.点位附近不应有金属、水面等反射电磁波信号强烈的物体;F.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2) RTK测量控制点点名应加“V”字轨标识。(3) 接收机在连接GDCORS前应正确设置各项网络参数,包括通讯参数、IP地址、APN、端口、差分数据格式等。(4) 与GDCORS网络连接之后,RTK用户应正确输入本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Ntrip,并选择合适的服务类型。只有在获得GDCORS系统的认证许可之后,才能进行作业。(5) 进行RTK控制点测量时,应使用三脚架并安装基座。对中整平后应分多方向量测仪器高度,并正确设置仪器高类型(斜高、垂高)和量取位置(天线相位中心、天线项圈、天线底部等)。互差2mm时可输入其平均值。(6) RTK测量中数据采样间隔一般设为1s,模糊度置信度应设为99.9%以上。经、纬度记录到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到0.001m。(7) RTK作业中应检测已知点,确保接收机配置、仪器高设置、GDCORS系统和网络信号等均处于正常状态。检核点宜位于作业区域内,且检核较差应满足:平面5cm、高程8cm。(8) RTK测量必须在接收机已得到网络固定解状态下方可进行数据记录。单次测回应满足点位平面残差HRMS2cm,高程残差VRMS3cm。(9) RTK控制点测回间观测记录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一分钟。两次平面互差应3cm,高程互差应4cm。符合要求的取各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10) 3分钟之内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数据链,重启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此外,还可以提高卫星截止角,或选择不同的多路径效应消除模式进行测量。(11) 重试次数超过三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选择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其它位置重新进行测量。(12) 对于测区等大面积的RTK控制测量,每天的作业均应进行已知点检测。此外,还应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分时段的重复测量,且满足如下要求:A.重复测量检核点数量应达到总测量点数的10%以上;B.两次重复测量时段应间隔2小时以上;C.重复测量检核点宜均匀分布于作业区域;D.两次分时段重复测量的平面互差应5cm,高程较差应8cm。(13) 对于小件工程的RTK控制测量,每次作业均应进行已知点检测。此外,还应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分时段的重复测量,且满足如下要求:A.两次重复测量时段应间隔1小时以上;B.两次分时段重复测量的平面互差应5cm,高程互差应8cm。3.1.3 支导线测量当个别隐蔽地区、建筑密集区RTK测量困难时,可采用全站仪测量支导线,加密图根点。支导线最多不多于3条边,且边长不应超过80m,观测时边长应往返测,水平角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在支导线的起始点上应尽量观测2个连接角,同时支导线点必须在实地用铁钉设定,在图上用未埋石图根点表示。每幅图的支导线点数,不能超过总图根点数的1/3,且不纳入每幅图平均图根点的范畴。3.1.4 控制成果检查用RTK技术施测的控制点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检测时精度不低于待检控制点测量精度。各项目检测较差如下表:检测的精度要求等级平面坐标较差高差较差备注二级5cmmm注:L为检测线路长度,以km为单位,不足1km时按1km计算。注:高差是检测时两点之间高程差。3.2 1:500地形采集与成图本期修补测踏勘情况,对于测区分布比较分散的正果、派潭、小楼、中新、朱村、仙村等区域使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式,对于测区分布比较集中的永宁和新塘使用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本项目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和航空数字摄影测量相互结合的方法测区面积:约0.2平方公里3.2.1 图根测量精度要求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平面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3.2.2 数字地形图的精度要求1)平面位置中误差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规定平地、丘陵地不超过0.5米,山地不超过1米,限差取两倍中误差,中误差间距0.8m,参考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中的要求;2)高程中误差 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规定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1米的平地不超过0.4米,丘陵地不超过0.5米,山地不超过0.7米,城市建筑区及铺装路面不超过0.15米,困难地区放宽0.5倍,限差取两倍中误差。3.2.3 全站仪使用要求1、 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首先必须进行定向检查,然后才能进行碎部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输入的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成果作废。需用另一已知点进行检查,检查精度平面小于0.15米,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毫米,仪器站标高量至0.01米。测站要测前、测中、结束时均要做好定向和定向检查。定向检查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方式:a) 选另一控制点作方向检查,偏差不应大于2;b) 以测站点与定向点作距离检查,距离较差不应大于10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0cm。1) 地物点、地形点测距最大长度:地物点20米,地形点20米。2) 高程注记点的间距最大长度为20米,且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注记到厘米位,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3.2.4 野外数据采集该项目测区地形图测量,采用全解析法进行,即使用CASS7.1数字测图软件,利用全站仪或SZCORS、RTK等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内业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地形地貌野外数据的采集,在各级基本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或用动态RTK GPS 直接测量。当控制点不能满足地形要素野外数据采集的需要时,一般地区在图根点上发展一级支导线(一条边)作为测站,特殊困难地区可发展两级,其总长不超过200m。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50m。地形地貌要素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控制点、居民地、工矿建(构)筑物、交通、管线、水系、植被、地貌等。1.测量控制点各等级控制点内业编辑时展绘,一律用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相关符号表示,图根点一律用图式。2.居民地及垣栅(1) 房屋以墙基角为准,不得综合,不同性质、不同高度、不同权属的房屋应分割表示。楼房的阳台应准确表示,落地阳台(指最底层阳台和地面直接接触的)楼房主体墙以虚线表示,突出部分按实际位置以实线表示;不落地阳台(指最底层阳台不和地面直接接触)楼房主体墙以实线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附属在楼房等建筑物上的门廊、雨罩等只采集带支柱的;二层以上的突出楼房,底层墙基以实线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居民地内部小于6m2的偏房、单独的小门楼一般不采集,与房屋毗连的小门楼可按房屋综合采集。凡有基础的在建房屋均应采集,并用图式。(2) 二层以上(含二层)的楼房应加注结构性质及层数,注记在建筑物的右下角。对于楼房层数,四周门窗处房檐的净高在2.2m以上的算作一层,低于上述高度的不算一层。(3) 街道两侧用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搭建的不正规的临时建筑一律不采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区内正规的停车棚,大于6m2的要采集,并用棚房符号表示。(4) 室外楼梯要采集,并按图式4.3.4符号表示。地下建筑物的天窗及地下室一般不采集,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应采集,用图式4.1.4虚线表示出范围,内加说明注记,地下商场的入口按图式5.8.3符号表示。(5) 正规的厕所、牲口房要采集,并加注“厕”或“牲”。永久性的固定垃圾台应采集。(6) 前出厦的房屋两侧有围墙的按房屋符号表示,否则按图式符号表示。有柱的檐廊按图式符号表示,拐角处的柱子准确采集,直线部分的柱子适当配置表示。(7) 居民地的围墙一般应采集;与权属界址有关的或沿街道两侧用于亮化的栅栏要采集,当在图上短于1cm时不表示。(8) 加固坎上建有栏杆且无法按真实位置表示时,坎顶线与栏杆线重合表示,栏杆符号上的短线应向岸上地面一侧绘制。(9) 五级以下的台阶一般不表示。(10) 实地大于0.5m的门墩依比例尺表示;其他以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11) 单位、村庄要注记名称,当单位名称过长时可注记简称。(12) 门牌号应注记在大门相应的位置,字头朝北或朝西。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1) 凡依比例尺表示的烟囱、水塔、纪念碑、塑像、宝塔、微波传递塔等独立地物,按着地的几何图形采集外围轮廓线,以地类界或范围线表示,中间配置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应采集在该地物的中心位置处。(2) 宣传橱窗、广告牌一般不表示,但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大型广告牌应表示。(3) 路灯、照射灯一般不表示,但主要道路上的路灯要采集。(4) 居民地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水泥地一律不表示。(5) 工厂内主要的露天设备(包括主要管线)要采集,以反映工厂用地性质。露天设备可只绘出范围,内加注露天设备(图式5.2.9)符号。4交通及附属设施(1) 各级道路应采集,公路按其技术等级代码以图式6.3.16.3.3表示,并在图上每隔15cm20cm注出公路的道路编号和铺面材料。公路及其附属建筑物,如桥梁、涵洞、路堤、路堑等以相应的符号表示。无房屋建筑的公共汽车站牌不表示。等级公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如路边有路沟、路堤等时,路基线可省略表示。(2) 公路桥、铁路桥、高架桥等应按规定表示,桥爪绘在悬空桥面与实地交接处,有桥名的要注记桥名。(3) 公路进入城镇区或通过居民地时,要完整绘出。城区街道的快、慢车道间的隔离栏不表示。(4) 公路平面相交时,铺面与路肩线对应衔接。等级公路与大车路相交时,等级公路铺面线不间断,大车路路边线接在等级公路的路肩线上。(5) 大型企事业单位内的正规(有铺面材料)的内部道路要采集。(6) 大车路宽度变化不大时,一般取其平均宽度绘制。5管线及附属设施(1) 地面上10KV(含10KV)以上的永久性高压电力线、低压电力线以及通讯线要采集。(2) 电线杆上的变压器、入地线、变电室(所)要采集,并按图式7.1.67.1.8表示。入地符号应垂直于线路的方向绘制。地下的电力线、通讯线也要表示。(3) 各种检修井、污水篦子、阀门均不采集。室外消防拴要采集,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4) 管道只表示架空的和地面上的主干管道,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架空管道的支柱或墩密集时,直线段上的可取舍,转折处的必须准确采集。多根管道并列时,只表示主要管道,不注记根数,注记主要管道的性质(简称)。6水系及附属设施(1) 人工沟渠以沟渠内侧上边缘为准进行采集,图上宽度大于1mm时用双线,小于1mm时用单线表示,均加流向。沟渠流入河流时水崖线如不在同一平面上,以沟边线和同高的坎边线相接,河流的水崖线要绘完整。人工沟渠内侧不绘陡坎符号。(2) 有堤的沟渠,其堤高出地面0.5m以上时,按有堤岸的沟渠符号表示。如堤内侧未成两层的,用单面堤符号表示;当堤的内侧成两层,顶层堤脚与沟缘间有可通行地段的,用双面堤符号表示。(3) 道路两侧的护路沟一律用人工沟渠符号表示。(4) 大面积高出地面的养鱼池,外侧用单面堤表示,内绘水线;中间的隔离堤用水线表示。坑塘一律用图式8.2.4右侧的符号表示。(5) 其它水利设施如水闸、滚水坝、拦水坝、防洪墙、输水槽、倒洪吸等均需采集。土堤堤高0.5m以上的才采集,堤顶宽度大于0.5m使用双线堤表示,否则用单线堤表示。(6) 河流应采集岸边线。7地貌(1) 地形图内绘等高线,展绘高程点,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为图上1点/dm2,高程注记至0.1m。高程点一般测绘在道路交叉、路面、较大单位内部的院落内等地形特征点上,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应适当加测高程点。(2) 陡坎、斜坡应区分未加固和加固两种,陡坎是70以上陡峻地段。70以下用斜坡表示,斜坡符号长线应绘至坡脚线位置。(3) 土堆、坑穴要采集,当比高大于1m时量注比高至0.1m。8.植被(1) 测区内所有的植被一律按其外围轮廓进行采集 (2) 较大场地上的草坪以实地范围采集,广场、公园内的草坪用天然草地符号表示,内注“草坪”二字。3.2.5 图层分层图层、线型、颜色、样式、编码等属性要素需严格按照招标方要求进行生产。3.3 质量检查3.3.1 检查概述成果质量检查应始终贯彻生产的全过程,实施“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严格把好质量关,做好第一个点和第一幅图的质量检查控制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改,以免造成大面积的修改。为保证数字化地形测量成果质量,每个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检查,作业组对所完成的测量成果进行认真的自查自检。队检查员对作业组自检修改后的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由技术质检部对队上交的成果资料进行最终检查,最后由甲方进行验收。各级检查员的检查工作必须踏踏实实地进行,并对所检查的内容进行记录,亲笔签名。对提交的各种观测记录、计算资料、成果表及图件,必须按各自对应室内检查、野外检查的比例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对计算机内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格式、图层以及点、线、面状要素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所提交的数据文件和图形文件满足甲方要求。3.3.2 检查质量元素及权重根据相关检查验收规定及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本项目的数据质量进行检验,确定检查质量元素及其检查项的权重分配见下表。地形图成果质量元素及权重表质量元素权质量子元素权检查项数学精度0.30数学基础0.20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的正确性各类投影计算、使用参数的正确性图根控制测量精度图廓尺寸、对角线长度、格网尺寸的正确性控制点间图上距离与坐标反算长度较差平面精度0.40平面绝对位置中误差平面相对位置中误差接边精度高程精度0.40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等高线高程中误差接边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0.20文件命名、数据组织正确性数据格式的正确性要素分层的正确性、完备性属性代码的正确性属性接边质量地理精度0.25地理要素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地理要素的协调性注记和符号的正确性综合取舍的合理性地理要素接边质量整饰质量0.15符号、线划、色彩质量注记质量图面要素协调性图面、图廓外整饰质量附件质量0.10元数据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检查报告、技术总结内容的全面性及正确性成果资料的齐全性各类报告、附图(接合图、网图)、附表、簿册整饰的规整性资料装帧3.3.3 数学精度检查过程检查中,控制点应抽样重测检查,抽样率不低于10%。地形图应抽样打点检查,抽样率不低于20%。3.3.4 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检查数据结构正确性检查以内业方式检查,过程和最终检查均为全数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包括:数据完整性检查、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数据拓扑一致性检查及数据属性精度检查。1) 数据完整性检查a) 数据层的完整性,即检查要素层的完整性;b) 属性的完整性,检查应有的属性文件或属性项是否缺项、顺序是否正确;c) 数据范围,数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d) 要素的完整性等检查,检查各要素层中的应有要素是否有遗漏或多余。2) 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a) 属性的一致性检查,包括属性项的定义检查,属性值的逻辑一致性检查,代码的一致性检查;b) 格式的一致性检查,即对提交的数据格式进行检查;c) 数据分层的一致性检查,分类、分层、代码的一致性检查;d) 点、线、面要素组织检查,即点状层不能存在线、面要素,线状层不能存在点、面要素,面状层不能存在点、线要素。3) 数据拓扑一致性检查数据拓扑一致性检查是指各要素间拓扑关系的检查。a) 悬挂节点的检查;b) 线状要素的连续性检查;c) 多边形对象的闭合性检查,以及不同的多边形要素是否可以出现交叠的情况、多边形自相交、打折;d) 线上相邻点重叠检查;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