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doc_第1页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doc_第2页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doc_第3页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doc_第4页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 (得分100)1. 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 神权法 )。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3.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 禹刑 )。”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4. 春秋时期楚国制定了严禁和搜捕奴隶逃亡的法律,叫做( 仆区法 ) 。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5. 封建统治者把危害其财产的行为称之为“( 盗 ) ”。6. 夏书曰:“昏、( 墨 )、贼,杀。” 试题满分:3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 习惯法 )、再到( 成文法 )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试题满分:6 分第 1 空、 满分:3 分 第 2 空、 满分:3 分 8. 西周的“九刑” 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 鞭、(扑)、赎、(流)四刑。鞭、扑、赎、流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西周的判例叫(C)。 A. 决事比B. 廷行C. 成 D. 刑统 满分:3 分2.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C)上。 A. 竹简 B. 丝绢C. 铜鼎 D. 龟骨 满分:3 分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A) 。 A. 纳采B. 问名C. 纳吉 D. 纳徵 满分:3 分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D)。 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 满分:3 分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D )”。 A. 囹圄B. 夏台C. 均台D. 圜土 满分:3 分6.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A)上。 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 满分:3 分7. 战国时期楚国在悼王时任用(B)任令尹,实行变法。 A. 李悝B. 吴起C. 商鞅 D. 子产 满分:3 分8. 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 “杀人不忌为( C )”。 A. 昏B. 墨C. 贼 D. 杀 满分:3 分9. 西周的拘役来于( C )。 A. 女徒顾山B. 龙凤合挥 C. 坐嘉石D. 田里不鬻 满分:3 分10. 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是(A)。 A. 法经 B. 禹刑C. 汤刑D. 九刑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西周的监狱叫做(CD)。 A. 夏台B. 均台C. 圜土 D. 囹圄 满分:3 分2. 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BCD)。 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 娶妻不娶同姓C. 男子三十而娶D. 女子二十而嫁 满分:3 分3.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和色听外,还包括有( BCD )。 A. 言听B. 气听C. 耳听D. 目听 满分:3 分4. 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的有(ABC)。 A. 大司寇B. 小司寇C. 士师D. 遂士5. 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CD)。 A. 过失B. 故意C. 偶犯D. 惯犯 满分:3 分6. 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AD)。 A. 子产B. 赵鞅 C. 商鞅D. 邓析 满分:3 分7. 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BD)。 A. 制定法经 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C. 善平籴 D.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满分:3 分8. 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BCD)。 A. 戮B. 炮烙C. 醢D. 脯 满分:3 分9.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ABC)。 A. 原始社会的礼B. 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C. 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D.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满分:3 分10. “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ABC )。 A. 昏B. 墨C. 贼D. 杀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1. 西周中央司法机关包括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士和遂士。 A. 错误 2.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建立了夏王朝。 B. 正确 3.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B. 正确 4. 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和大辟。 B. 正确 5. 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 B. 正确 6. 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落,法治取代礼治等等,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 B. 正确 7. 战国时期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