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文言文.doc_第1页
八年级上文言文.doc_第2页
八年级上文言文.doc_第3页
八年级上文言文.doc_第4页
八年级上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文言文中考要求:1、正确默写理解文言文2、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音、形、人3、注重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4、体会文言文的语言习惯5、掌握诵读、分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课前热身:1、本节的主要内容涉及的是文言文的理解、背诵、字词的解释,重点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背诵不可以死记硬背,应把握课文的脉络,进行理解性记忆,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词理解上,一是对生癖字词的字形字音进行强调;二是对字词的又进行理解。字词的理解可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古今义区别,其次通假字,再次是一字多义,最后是虚词的用法。文言文的语文习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判断句式,掌握好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翻译,理解课文。2、课本中须掌握的知识。(1)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课文背诵。(2)字词:生癖字字形:晏、西、诣、易、积、熙晏子使楚猷、笃、掷、舆人琴俱亡坻、甚、怡、叔、怆、翕小石潭记寝、荇记承天寺夜游字又:古今义区别(1)左右:古:手下;今:方位名词;(2)坐盗:古:犯罪;今:动词坐下;(3)其实味不同:古:它们的果实;今:表原因;(4)病:古:辱;今:疾病;(5)语时了不悲:古:完全;今:了解等;(6)弦既不调:古:已经;今:然;(7)因恸绝良久:古:于是;今:因此,因为等;(8)闻水声:古:听;今:表臭觉;(9)鱼可百许头:古:大约,今:可以等;(10)以其境过清:古:因为;今:以为等;(11)念无与乐者:古:考虑;今:念书,思念等;(12)不可久居:古:停留;今:居住等;(1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只是;今:副词,表转折;(14)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到某个地方。通假字:“曷”同“何”,什么“熙”同“嬉”,开玩笑晏子使楚一字多义:之 都 其 (3)重点句子翻译: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窃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会使老百姓善于偷窃吗?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圣人是不能问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潭中鱼同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4)特殊句式:何以也?倒装:应为“以何也”;译:用什么办法呢?曷为者也?倒装,应为“为曷者也“,译:做什么的人?(5)文学常识: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3、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和韩愈来愈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4、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代表人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辙、苏洵,并称唐宋八大家。互动课堂:一、默写题: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_,“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_?”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_,_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_。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_?”“王笑曰:_,_。”解析:这类题一般为考察学生的文言文背诵能力,考试上一般不作要求,但这类题型对于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文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参考答案:缚者曷为者也?齐人固善盗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二、回忆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词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4)隶而从者( ) (5)以其境过清( ) (6)乃记之而去( )解析:此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背诵情况,以及对特殊字词的理解,因为在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义实际上是相通的,因而学生在背诵字词解释的前提下也积累了不少文言字词的知识。参考答案:大约 深 停留 跟随 因为 离开2、翻译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析:此题虽是考察学生背诵情况,但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训练,因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和现代文有很大区别,逐字翻译,一不会形象地体会文中的含义;二是会使文章显得生硬、死板,因此翻译得根据前后文意思,现代文语言习惯来进行,使得翻译后的句子连贯,流畅、通顺。参考答案:(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3、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应语句:(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3)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是_。解析:此类题目重点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所填写句子必须完全和题目意思吻合,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这一环节不能马虎,而后就是根据理解结果填入适当的语句,要做到恰到好处,不可漏写,亦不可多写。参考答案:(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叔尔远逝;(4)斗折蛇形,明灭可见。4、本文选自_,作者_,_朝人,著名的_家,他因为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为_。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学生的文学积累,这是文言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参考答案:柳河东集柳宗元,唐,文学,永州八记三、拓展阅读:游白水苏轼绍元圣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如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彭,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3)折处辄如潭( ) (4)俯仰度数谷(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殆可熟物( ) (2)雪溅雷怒( )3、翻译句子:(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2)击汰中流,掬弄珠壁4、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等几个片断。5、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喻月,后文是以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解析:此题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相比课内文言文有很大难度,这就对学生文言文赏析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也并非难得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此题也尚不大难。(1)解释词语上,一定要联系词所在的句子,根据句子的意义推断字词的含义,如“殆可熟物”一般根据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我们能猜到此句意思,大概就是:能把东西都熟的意思,而“殆”则是副词,意思应该就是:“大概”的意思,再将此意思带进句子,联系上下文,通顺即可。(2)翻译句子:此题型难度稍大,首先要基本了解句子中每个字词的含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将句子通顺地以现代汉语习惯翻译出来,须注意的是翻译的句子须流畅,切不可生硬。(3)归纳文章的内容,首先要求将课文朗读几遍,搞清文章的中心意思,及主要内容,而后对照要求一一将之归纳出来,这需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将文章划分层次,找出文中苏轼的游览的地点。首先,是佛迹院,而后是观山烧,最后至江,山月出,要注意的是最后一个片断有点困难,就是在江边看月。(4)分析文章的所用的手法,这同平时文言文学习是分不开的,学生一般都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而要把这些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往往须多练习。参考答案:1、(1)大概 (2)沿顺 (3)就 (4)走过2、(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物熟 (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3、(1)水像雪花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在水里,洁白如宝玉4、佛迹院 观山烧 玩江景5、比喻、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评价检测:一、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1、晏子,名_,字_,_(时期),_(国)人,以_,_,_闻名诸候。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1)方( ) (2)坐( ) (3)徒( ) (4)固( )(5)习辞( ) (6)何以( )(7)避席( )3、将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入括号内,并解释。(1)缚者曷为者也()()(2)圣人非所与熙也()()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1)谓左右曰:古义_,今义_;(2)其实味不同:古义_,今义_;(3)寡人反取病焉:古义_,今义_。5、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A、晏婴,齐文习辞者也 B、缚者曷如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 D、如其来也6、晏子说“橘生淮南则如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_7、翻译:(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8、本文说明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课文分析说明。_9、你能列举出古人能言善辩的事例吗?_二、阅读晏子谏杀烛邹回答问题: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1)烛邹,齐景公的臣仆。(2)齐景公,姓姜,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3)弋(y):将绳子在箭上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诏使杀之_。 (2)寡人闻命矣_。(3)数_烛邹罪毕。 (4)景公好弋_。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烛邹主鸟 主:掌管 B、而亡之 亡,丢失,逃掉C、使诸候闻之 使:假使 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故,故意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2)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_ _4、文中晏子是真的想杀掉烛邹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_参考答案:1、婴 平仲 春秋后期 齐 政治远见、外交才能、作风朴素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