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文章阅读.doc_第1页
社科类文章阅读.doc_第2页
社科类文章阅读.doc_第3页
社科类文章阅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科或科技类文章阅读(设三小题 每题3分) 考试内容1.理解 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试要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的含义(新概念下定义:被下定义者+是+特征+属性);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内容)(抓修饰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新知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1)答题要领遵循语境原则辨析词语理解语句。弄清代词的指代意义(近指:这、这些;远指:那、那个;不定指:某、某些)。确定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首括句、过渡句、修辞句、指示语句和情态语句)。筛选整合信息,注意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的解释、阐述。把握文体及文体特点(说明文抓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抓中心论点)。 (2)答题思路找:找找原文有没有( 依题干找出检索范围、段落及角度);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此物变彼物(偷换概念),2)可能成必然(说法绝对),3)将来变现在(提前实现),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意思不符),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析: 分析题肢是否既符合文意又符合题意。(3)答题步骤 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的选择题。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4)解题方法以文解文(即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语句的意义进行分析,联系上下文把握理解语句的意义)。 自科类文:抓主旨,抓信息,利用选顶,排除干扰,对照原文做出选择。社科类文:抓观点,材料和思想。社科或科技类文章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认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吞几粒药片,就能治好。(选自参考消息) 6对文中有关戈德史密特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戈德史密特先提出“阅读使人近视”的观点,弗雷德里克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B戈德史密特只是以他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为根据提出观点,弗雷德里克提出观点时,既立足于事实,又有理论分析。 C弗雷德里克认为,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和眼睛的注视方式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因而他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D弗雷德里克不仅指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而且指出近视还和遗传有关。 7对第5自然段中“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近视的患病率相应提高,近视的程度也相应加重。 B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更懂得保护视力,因而近视的患病率相应降低,近视程度也相应减轻。 C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阅读时间更长,近视的患病率相应增高,但他们眼睛近视了能积极治疗,近视的程度未必加重。 D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不宜作机械的判定。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有的却不近视的原因。 B导致近视的因素有:过早阅读,遗传,怀孕的母亲感染、早产或受到不正常的光线照射等。 C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近视能够遗传的内在原因、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都是有待科学家研究解决的课题。 D治疗近视眼的前景可以乐观,将来近视患者通过服药就能治好,不必再戴眼镜或做手术。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近视患者中绝大多数与父母近视有关。 B长时间阅读和写作的学者、编辑、律师等人鼻梁上架眼镜的居多。 C重视用眼卫生对预防近视有作用,只要这样做的人就不容易近视。 D科学家至今尚不能说明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因而近视能够遗传的说法只能是部分地符合实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阳风太阳风是1958年由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年,水手号飞船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1964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发表了一篇杰作太阳帆船,公开提出利用太阳光子流形成的太阳风扬帆碧空,实现星际航行。这个设想很有刺激性,很鼓舞人。1994年11月2日美国航天航空局为此专门发射了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耗费2亿美元,用来对太阳风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观测研究。那么,什么是太阳风呢?所谓太阳风,指的是 。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稀薄的等离子体组成,粒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万至10000万个,温度约为15000摄氏度。由于太阳温度极高,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驱使这些由低能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不停地向行星际空间运动。这些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350公里以上,最高每秒达1000公里。尽管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大28倍,但这样高速的粒子流仍有一部分要冲脱太阳的引力,像阵阵狂风那样不停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科学家根据对太阳风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现已查明:太阳风的风源来自冕洞。冕洞是日冕表面温度和密度都较低的部分,在X光射线和紫外线下看起来比周围地带要暗,就像是一个个的黑洞,不间断地出现在太阳两极地区。随着太阳旋转而旋转的冕洞,如同草地上浇水的水龙头,把太阳内部爆发产生的高速等离子流抛向太空。由于太阳自转会合周期是27天,因此,每隔27天,源于冕洞的太阳风就会扫过或吹向地球一次。太阳风从太阳吹向地球,一般只需要5至6天的时间。它一直可以吹送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日冥距离(约合50个天文单位,即501.49亿公里)的4倍处,才被星际气体所制止。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磁层的外形像一只头朝太阳的蝉,尾部拖得很长很长。而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可以激发地球上南北极及其附近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这些微粒受激后,能发出多种形态的极光。巨大的冲击还能强烈地扭曲磁场,产生被称为杀手的电子湍流。这种电子湍流不但能钻进卫星内部造成永久性破坏,还能切断变电器及电力传送设施,造成地面电力系统全面崩溃。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还会使地球上空电离层受到干扰,引起磁爆,给无线电短波通讯、电视、航空和航海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殒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讯卫星失灵,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7 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B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D从太阳发出的会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球磁场原本是条形式的。 B磁层中有固定的区域,其形状是扁而不对称的。C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D地球磁层的形成需要具备强大的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个因素。9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A阿瑟克拉克公开提出了利用太阳风实现星际航行的大胆设想,美国航天航空局则耗费2亿美元来对太阳风展开进一步的观测研究。B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其温度极高可达15000摄氏度。因而会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 C尽管太阳的引力很大,但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还是有一部分像狂风那样吹向行星际空间。D 强劲的太阳风强烈地扭曲磁场所产生的电子湍流能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性。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殒灭。B开展对太阳风的研究工作,对于无线电广播通讯、电视、航天航空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C地球南北极一带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受到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的激发,是多种形态的极光形成的重要原因。 D对太阳风的研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如何减轻太阳风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太阳风蕴藏的巨大潜能。社科或科技类文章阅读训练参考答案:6C(A项“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是戈德斯密特1990年提出的理论。B项戈德斯密特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B项第一句说法不对。D项弗雷德里克并未提出近视和遗传有关。 7A 8D(原文说“或许将来”“就能”,D项意为完全“能”,成了必然判断,故错。) 9B(B项句中所说的人必然都是过早阅读的人,又是长时间阅读的人,这部分人最容易得近视,此说法合乎事理,也为实际情况所证实。A项近视能够遗传不等于近视的人绝大多数都与父母近视有关,文中拉普人的例子便说明此点。C项“只要这样做的人”中包括着父母都是近视的人,他们即使重视用眼卫生,仍然会近视。文中第四段对这问题说得很清楚。D项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的理论是基于事实的,有大量的实例在,不能说“部分地符合实际”。D项前句推不出后句,前后两句构不成推理的逻辑关系。)第7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这道题的答案依据,应该从该空后面的材料中查找,可以查找到这样一些信息:太阳的高温使日冕层向外膨胀,使日冕层中等离子中的带电粒子高速向行星空间运动。再比较这四个选项,应该可以得到正确选项。 第8题:本题考查考生信息筛选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A、B、都说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意思,而C充分条件说成了必要条件。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关键是看其在文中起何作用?这就是说要比照该句和前后其它各句的关系。这样一看,划线部分的句子是对上面的句子“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的进一步的诠释,前后之间是顺承关系,即“太阳风引起地球磁场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