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特殊开采资料.doc_第1页
煤矿特殊开采资料.doc_第2页
煤矿特殊开采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下一上(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2、采用特殊开采工艺方式(短壁开采、充填采煤、上行开采、水力采煤、煤与煤层气共采、煤的地下气化 ) 3、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横向有(充分采动区、岩石压缩区、最大弯曲区和底板隆起区)纵向有(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4、采空区处理方法:全部垮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撑法5、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典型曲线法、概率积分法、下沉网格法6、影响建筑物五项指标(下沉 水平移动倾斜 曲率 水平变形 ) 7、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取决于:(地表变形大小、本身抵抗变形的能力 )8、建筑物下采煤的井下采空区处理方法:(充填法处理采空区、条带采煤法 、采空区离层带中高压注浆 )9、水体下采煤方式:(顶水采煤、疏水采煤、顶疏结合采煤、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10、上行式开采分类:(厚煤层分层充填上行开采、厚煤层分层恒底式上行开采、煤层群垮落上行开采)11薄煤层和极薄煤层采煤工艺(长壁式开采、螺旋钻机开采、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急倾斜煤层钢丝锯开采)12、水采矿井生产系统(高压供水系统、煤水提运系统、脱水系统)13、水采工作面水枪完成一次采煤作业循环所开采的煤层块段称为采垛或煤垛名词解释1、地表移动-因地下采矿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 。分为非连续性和连续性2、地表移动盆地: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的沉陷区域,又称地表下沉盆地。 分为动态静态盆地3、充分采动:把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开采区域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4、超充分采动:地表下沉盆地出现平底或有多个点的下沉值达到最大下沉值的采动状态5、充分采动角: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将地表下沉曲线上的最大下沉点或盆地平底边缘点投影在地表水平线上,该投影点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底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6、边界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7、下沉盆地移动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地表最外的临界变形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8、铁路下采煤的含义:主要指线路下采煤(桥梁、隧道和车站与普通建筑物相同)保证铁路列车和线路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开采。9、水体下采煤地表水体下或地下水体下采煤10、底板承压水有一定水压、贮存和流动于煤层底板灰岩中的水体。(太原群灰岩、奥陶系灰岩、茅口灰岩 中有承压水)11、煤层底板突水:灰岩水穿越了开采煤层和含水层之间的煤岩柱,以突然的方式大量地涌入采掘空间的现象12、底板阻水带:位于煤层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以下、底部含水体以上具有阻水能力的岩层范围 13、底板承压水导升带:与石灰岩邻接的岩层中原始就存在着节理和裂隙,岩溶承压水进入后成为导水层14、上行式开采顺序: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先采标高低的煤层、分层或煤组,后采标高高的煤层、分层或煤组15、不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且煤层结构复杂或极复杂的煤层;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的煤层16、水力采煤是指利用水力或水力一机械开采和运输提升的采煤技术,简称水采简答1、需要留设保护煤柱的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 地表无可靠抵抗地表变形措施的工业场地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物;开采后地表可能产生不连续变形的地面建筑物;地表下沉后建筑物低于地下潜水位的;高速公路、机场跑道、高速铁路等。2、防止地表突然下沉和塌陷1)在缓倾斜和倾斜厚煤层浅部, 采用倾斜分层2)急倾斜煤层(浅部)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严禁无限制地放煤,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冒,落时要人工强制放顶。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柱3)若建筑物位于煤层露头附近或其下方有浅部煤层或煤层上方覆岩为石灰岩地层,需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窑、废巷、岩溶、老井以及他们被充填的程度3、合理确定建筑物与开采区域的相对位置位于区段内时,工作面应平行于建筑物长轴布置建建筑物位于区段外时,工作面应垂直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避免工作面与建筑物长轴斜交,承受长期拉变形4、条带采煤法的适用条件地面为密集建筑群、结构复杂的或纪念性的建筑物;难搬迁的村庄;铁路桥梁、隧道或铁路干线下;水体下的煤层及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上方煤层;地面排水困难。条带采煤法开采的理想地质条件:煤层埋深小于400500m,单一煤层,厚度比较稳定,顶底板岩层和煤层较硬5、条带开采注意的问题上行开采顺序有利于保留条带基本不再受重复采动影响。当煤层间距较小时上下煤层或上下分层的煤柱要对齐。保留条带中尽量不开掘巷道或少开掘巷道不得随意扩大采出条带宽度和缩小保留条带宽度。回采巷道采用锚杆支护能起到加固保留条带的作用。6、铁路下采煤的依据采深与采厚之比达到一定值后,地表移动和变形是连续型的,在一定的地表下沉速度下,可以通过及时维修来保证行车安全。铁路下采煤的特点列车重量大,速度快、线路技术标准要求严格国家铁路干线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安全上比一般建筑物要求高 铁路线路的移动和变形较为复杂 线路可以通过维修消除移动和变形7、水体下采煤的特点主要考虑煤层与水体之间有无隔水层,开采后隔水层能否破坏,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裂隙是否波及水体 水体下采煤的保护对象是矿井本身,为保护矿井本身必须保护水体下方的岩层水体下采煤的主要对策是隔离和疏降8、水体下采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试探开采,分区隔离开采 ,全部充填法开采、部分开采和分层间歇开采,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 ,正确设计防水隔离煤柱。9、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 水源条件 ,水量愈丰富,突水量愈大,危害也愈大。地质构造 ,底板突水事故的80%以上发生在断裂构造附近。隔水层的阻水能力。支承压力诱发底板突水 。10、 承压含水层上安全采煤的技术措施(书)一、深降强排(疏水开采)设置各种疏水工程,将岩溶水水位人为地降低到开采水平以下,以确保安全开采。疏水井巷、疏水钻孔等。二、外截内排(堵水开采)在井田或井田内某一区域外围集中径流带采用钻孔注浆的方法建立人工帷幕,截断矿井的补给水,然后在开采范围内进行疏水,将承压水的水位降低到开采水平以下三、带压开采,指的是具有承压水压力的含水层上进行采煤四、综合治理同时带压开采方案,1、缩短工作面长度;2、缩小来压步距;3)改变顶板11、极薄和薄煤层开采特点 与厚和中厚煤层相比,极薄和薄煤层开采存在以下特点: (1)采高低,人员在工作面只能爬行,甚至以卧姿作业,工作条件差,设备移动困难。(2)掘进率高,工作面接替困难。 (3)长壁机械化工作面投人产出比高,单产、工效及经济效益低。12、深矿井开采出现的主要问题 矿压显现强烈;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加大;地湿升高;通风、提升、排水、勘探困难13、水力采煤的优点与普通机械化开采相比,水采具有下列主要优点:1)生产能力较高、增产潜力大2)工艺简单,效率较高3)设备简单,材料消耗少、吨煤成本较低4)安全条件较好5)对地质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1、某工作面开采,倾向已达充分采动,走向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