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锅炉安装说明书.doc_第1页
吕四港锅炉安装说明书.doc_第2页
吕四港锅炉安装说明书.doc_第3页
吕四港锅炉安装说明书.doc_第4页
吕四港锅炉安装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4 660MW 超超临界 HG 2000 26 15 YM3 型 锅锅 炉炉 说说 明明 书书 第 卷 锅炉安装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吕四港 HG 2000 26 15 YM3 型 4 660MW 超超临界 锅锅 炉炉 说说 明明 书书 第 卷 锅炉安装 编号 F031OAZ001B061 编制 校对 审定 批准 二 八年一月 1 前前 言言 1 本说明书仅作为安装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不涉及施工的具体 方式方法 但安装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时 应充分考虑锅炉的结构特点 和本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2 锅炉安装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其设计资料规定进行施工 未经制造厂家代表同意 施工单位不得随意变更 3 由我公司驻工地代表填发的 锅炉安装现场修改通知单 是制造 厂代表在现场处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等问题的正式技术文件 与图纸具 有同等效力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予以签收 并遵照执行 4 锅炉设备的现场安装是锅炉制造的继续 因此 制造厂 安装公 司及建设单位三方应密切配合 共同处理好出现的问题 避免推委扯皮 现象使工程受到影响 5 在部颁标准不一致 或未列入国标时 应以本公司的制造技术条 件为准 6 附表二给出的锅炉安装过程中 28 项质量控制要点 分为停留点 见证点 记录点 它是提高安装质量 保证设备满足设计要求的必要手 段 其中停留点必须由制造厂驻现场代表参加联检 见证点和记录点如 果我公司代表不在现场时 可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联合进 行检查 2 目 录 一 锅炉简述一 锅炉简述 1 二 设备到货及现场保管二 设备到货及现场保管 1 三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三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 4 四 贮水箱 分离器 循环泵及降水管的安装四 贮水箱 分离器 循环泵及降水管的安装 19 五 受热面支吊和固定方式五 受热面支吊和固定方式 20 六 受热面的安装六 受热面的安装 21 七 刚性梁的安装七 刚性梁的安装 22 八 管道 阀门及吹灰设备的安装八 管道 阀门及吹灰设备的安装 22 九 燃烧器 油枪 点火枪的安装九 燃烧器 油枪 点火枪的安装 23 十 烟道 风道的安装十 烟道 风道的安装 24 十一 炉墙施工十一 炉墙施工 25 十二 水压试验十二 水压试验 25 附表一 附表五 附图 08 1 5 1 一 锅炉简述一 锅炉简述 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4 660MW 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 公司设计 制造的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Mitsui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提供技术支持 为本工程设计的锅炉是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 采用 型布置 单炉膛 低 NOx 主燃烧器分级燃烧技术和 MACT 型低 NOx 分级送风燃烧 系统 反向切圆燃烧方式 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 循环泵启动系 统 一次中间再热 调温方式除煤 水比外 还采用烟气分配挡板 燃烧器摆动 喷 水等方式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 露天布置 固态排渣 全钢构架 全悬吊结构 锅 炉以最大连续负荷 B MCR 工况为设计参数 最大连续蒸发量 2000t h 过热器蒸汽 出口温度为 605 再热器蒸汽出口温度为 603 给水温度 293 5 锅炉炉膛由垂直管膜式水冷壁构成 炉膛上 下部均采用垂直管 上下部水冷 壁之间设有混合集箱 炉膛上部布置屏式过热器 沿烟气流程方向分别设置二级过 热器 大屏 和三级过热器 后屏 折焰角上方布置有四级过热器 末过 在水 平烟道处布置了垂直二级再热器 高温再热器 尾部竖井由中隔墙分隔成前后两个 烟道 前部布置水平一级再热器 低温再热器 和省煤器 后部布置水平一级过热 器 低温过热器 和省煤器 在竖井烟道底部设置了烟气调节挡板装置 烟气通过 调节挡板后又汇集在一起经两个尾部烟道引入左右各一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启动系统由启动循环泵 启动分离器 贮水箱 疏水扩容器 水位控制阀 管道及其它阀门附件等组成 启动分离器为圆形筒体结构 每台炉2只 分离器贮水 箱每台炉1只 分离器与贮水箱均为直立式布置在炉后上部 锅炉采用二级点火方式 高能电火花点火器 主油枪 煤粉燃烧器 锅炉采用煤粉燃烧系统由低NOx的改进型煤粉燃烧器以及四角的A A风的MACT燃 烧器构成 制粉系统选用中速磨煤机直吹式系统 每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 BMCR工况下5台 运行 一台备用 并配备6台与之相适的给煤机 锅炉除渣采用刮板捞渣机机械除渣装置 二 设备到货及现场保管二 设备到货及现场保管 2 1 总则 2 1 1 锅炉主机设备现场存放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锅炉机组安装质量好坏 及能否稳定运行 因此 建设单位 安装单位应把现场设备存放的好坏作为优质工 程评定的重要指标 以推动物资 设备存放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和正规化 2 1 2 基建单位除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 规程 外 还应遵守 执行本说明书 如有冲突处 应以本说明书为准 2 2 设备到货与验收 2 2 2 1 设备运到现场后 用户应对到货件数与装车单进行核对 及时将到货及 包装损坏情况连同回执按期寄回哈锅相应的运输公司 2 2 2 对所发现的包装损坏应明确责任 现场修复后方可入库 对设备的缺损 应做好记录 如属于铁路损坏丢失应立即向当地铁路部门提出并索取相关证明 及 时通知我公司以办理铁路索赔 否则丢失及损坏设备应由用户自行解决 2 2 3 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应在设备开箱 拆捆前 15 天内通知制造厂交验人 员到现场参加设备的清点交验 用户应在起重 运输设备及人员等方面积极配合 如制造厂交验人员到达现场一星期仍未能开始工作 制造厂视所需清点的设备为全 部到齐 所有问题由用户负责 2 2 4 由用户与制造厂共同对设备逐一清点检查 双方共同签署设备到货清点 交验记录 标明设备到货情况 存在问题及责任归属 用户可根据此单向制造厂提 出修复或补供要求 2 2 5 未交验设备不得使用 如若用户未经厂方同意而使用 所有问题由用户 负责 2 2 6 同时有两台锅炉或两台以上设备到现场时 应按令号分别保管存放 未 经制造厂代表同意不得挪用 2 3 设备的保管及存放 2 3 1 设备到现场后 按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和本文要求 保管存放 2 3 2 对于发货部件的包装 其主要用于发货 运输 而不是现场防风避雨 防腐的主要手段 不能一律放置在露天不顾 一定在核实箱内部件后 按以下规定 来确定保管方式 2 3 3 下列设备应在室内存放 尽可能存放在有湿度控制的库房内 2 3 3 1 点火器 油枪及油枪伸缩机构 2 3 3 2 空气预热器的元件盒 转子和轴承 2 3 3 3 循环泵 各类阀门 电动装置 弹簧吊架 吊杆及高强螺栓等经过机 械加工的零件 2 3 3 4 所有控制设备及电器仪表元件 2 3 3 5 吹灰器 取样器 水位表 2 3 3 6 较贵重的金属件 不锈钢板 不锈钢管 铝制或镀锌外护板等 2 3 4 下列设备可以露天存放 2 3 4 1 锅炉构架 平台楼梯及刚性梁 2 3 4 2 各类集箱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组件 连接管 2 3 4 3 烟风道组件 2 3 4 4 铸铁件 3 2 3 5 燃烧器应存放在库房内 地面要坚固 平整 不允许叠放 放置完毕后 应对机加面进行全面的防锈处理 每个月检查一次机械传动部分 如有卡涩应及时 处理修复 2 3 6 露天存放场地要平坦 道路通畅 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并能满足消防要 求 2 3 7 所有设备应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枕木或相应的支座垫高 以免同泥水接触 设备存放处四周不允许杂草丛生 2 3 8 锅炉设备出厂前均刷油漆 用于防腐 该油漆只作为设备运输过程中和 到现场后的短时期防腐作用 如钢结构等部件不是最终防腐油漆 若用户不能在近 期进行安装 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设备的油漆及件号标志应保持完好 定 期检查如有脱漆应及时清理补刷油漆 必要时应重新涂标识 2 3 8 1 一年期内 存放三个月后 用户应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油漆是否剥落 发现剥落应立即予以补漆 但注意不能把发货标志漆掉 2 3 8 2 一年期以上不能安装的设备 原在露天存放的设备应移至库房内或带 有防雨设施的库棚内存放 并且每半月一次进行定期检查腐蚀情况 并及时处理 2 3 8 3 所有传动件及机加面应涂防锈油 2 3 9 锅炉构架应放在经过校正的支架上 防止产生变形 大板梁和主要承重 梁应按照工作状态存放 其下部支撑间距不应大于六米 且梁柱不能叠放超过三层 梁上不得堆放迭压其它重物 构架应按层次划区域存放 2 3 10 分离器 贮水箱及各类集箱及大口径连接管上管接头的管盖必须完好 防止异物及雨水进入 筒体及管接头不得接触地面 避免管接头碰伤及腐蚀 2 3 11 各类蛇形管排及管屏的支撑应平整 支撑间距不能过大 需要叠压堆 放的设备之间应用枕木隔开 且上下支撑点应对齐 防止受热面管子变形 管口的 管盖应经常检查 发现脱落应及时补齐 零部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 5 米 不得堆 压其它重物 2 3 12 刚性梁存放时必须用枕木垫高离开地面 无固定夹的刚性梁必须平放 且叠放不能超过四层 有固定夹的刚性梁存放时应保证有固定夹侧向上 不允许叠 放 2 3 13 大口径的管道 连接管和集箱等稍微倾斜放置以免积水 2 3 1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冷 热端 中心桁架 扇形仓都必须用木方垫起 按工作状态放置 防止变形 在其上部不能放置其它重物 中心筒卧置用木方垫起 并防止滚动 2 3 15 在存放的设备之间应留有一定通道 以便检查和维修 2 3 16 各类阀门应竖直放置 安全阀必须竖直存放 防止阀杆变形 2 3 17 各种吊杆应水平放置在平坦的支架上 不要叠放 并注意保护螺纹部 4 分以防止碰伤及变形 2 3 18 所有受压元件的管子端盖应保持完好 不得脱落 并经常检查 一经 发现脱落应立即补齐 2 3 19 如果存放时间超过一年 所有承压部件均应存放在有空气湿度控制的 库房内 连续控制相对湿度不超过 50 所有管盖应穿小孔 以保持管子内表面与 库内干燥空气相通 2 3 20 存放期超过一年的贮水箱 分离器及内径大于 400mm 的管道室外存放 时 所有开孔处用金属端盖严密焊封 内部充氮保护 并装设压力表以监视内部氮 气压力 压力为 0 03MPa 2 3 21 铸件质脆 尤其是薄壁铸件 保管时应轻拿轻放 避免打击 2 3 22 对于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过热器 再热器管屏 管子 应远离含有 氯离子的水源 2 3 23 锅炉设备的备用件系安装中零件缺少和设备消缺时用 安装剩余部分 可作运行时检修备用 故应单独存放 且应严格办理领用手续 2 3 24 对于外购及进口部件的保管除遵守本说明书外 还应遵守其厂家的保 管要求 2 3 25 应定期检查设备存放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保管措施 2 3 26 设备经长期存放提交安装使用时 用户应对设备的可用性进行检查和 判定 不符合要求的应修复或更换 2 3 27 对未安装的锅炉设备的现场存放保管 制造厂现场安装代表有权进行 监督 用户应根据制造厂代表意见改进保管条件或对设备进行维护 2 3 28 锅炉外护板的保存尤为注意 由于锅炉铝制或镀锌外护板在沿海和雨 季里极易氧化腐蚀 因此货物到现场后应该马上完成清点并入库管理 三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三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 锅炉为全钢结构构架 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距高强螺栓孔外排孔中心线 75mm 区 域内要求表面喷砂处理 其摩擦系数不小于 0 45 大板梁叠合面摩擦系数不小于 0 55 构架宽度为 44 8m 深 57 7m 大板梁上表面标高 88 1m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 采用分层吊装法 吊装顺序是待每层高强螺栓全部终紧并验收合格后 才能进行下 一层钢结构的安装 安装时要注意所有杆件必须按设计要求就位 不允许缓装或随 便预留开口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此要给予充分考虑 3 1 锅炉钢结构布置区域与编号 锅炉整个钢柱均布置在由 H 和 B0 轴线确定的平面内 见附图 08 1 a b c 3 1 1 图纸中英文字母释意 图样 清单 详表 发货明细表 技术文件代码 5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下面所列图样 清单 详表 发货明细表 技术文件编码 2 应用标准 G2010 代码项编号标准 3 代码结构 见表一 表一 F0XXXXXXXXXXXX 标识码技术文件分类码产品部件码顺序码工程码 4 代码含义 F0 代表 CAD 设计子系统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识码 技术文件分类码 由 2 位构成 意义见表二 表二 代码技术文件类别代码技术文件类别 20总总目录Z1辅机产品包装图 21分总目录Z2容器产品包装图 22零件清单Z3锅炉产品包装图 25发货明细表11铸件详表 00设计资料图样 列在总目录中 12紧固件详表 01锅炉产品零部件总图13外购件详表 02锅炉产品零件图31说明书 03辅机容器产品总图32产品技术证明书 04辅机容器产品零件图33计算书 27包装零件清单34设计修改通知书 部件码 由 3 位构成 辅机容器产品部件码意义见表 1 锅炉产品部件码意义 见表 2 表 2 00 表 2 21 表 2 33 表 2 31 表 2 000 表 2 A 表 2 B 表 2 C 表 2 D 表 2 E 表 2 F 表 2 G 表 2 L 表 2 M 表 2 N 表 2 Y 顺序码 由 3 位数字构成 按设计先后顺序编号 工程码 由 4 位构成 辅机容器产品工程码 第 1 3 位从 001 开始表示不同的 工程 第 4 位从 1 开始 表示同工程中的不同台次 锅炉产品工程码 第 1 位为字 母 含义见表三 第 2 3 位从 01 开始表示不同的工程 第 4 位从 1 开始 表示同工 程中的不同台次 表三 代码代码含义备注 6 A超超临界 1000MW 级锅炉适用于煤粉炉 油炉 气炉 B超超临界 600MW 级锅炉适用于煤粉炉 油炉 气炉 W 火焰锅炉 5 示例 见表四 表四 代 码代 码 意 义 F020000001B011某项超超临界 600MW 级锅炉工程的第 1 台锅炉的 总总目录 表 2 锅炉产品部件码第 1 位意义 代码部件名称 0设计资料 A结构件 B锅炉水循环和启动系统 C过热器系统 D再热器系统 E省煤器系统 FCFB 锅炉分离器 回料阀 冷碴器 L 阀 G 燃烧器系统 H余热炉典型部件 I 预留 J 空气预热器和烟气加热器系统 K除碴装置 L N 预留 O 不使用 P锅炉范围内管道 Q烟风道 灰斗 R油气系统 煤粉管道 S炉墙 耐磨耐火材料 T自控 U W 预留 X备用件 续补零件 Y另订 配套辅机 干型选择性催化 NOx 还原脱硝装置 SCR 选择性非催 化还原脱硝装置 SNCR Z 预留 表 2 00 设计资料图样 列在总目录中 技术文件分类码为 00 部件码表 7 图样名称代码 锅炉总图 余热锅炉总图 锅炉总体布置图 纵向剖视 余热锅炉总 布置图 锅炉总体布置图 前视图 锅炉总体布置图 顶视图 锅炉 总体布置图 水平视图 0GZ 水冷壁总图0SL 过热器总图0GR 包墙总图0BQ 再热器总图0ZR 省煤器总图0SM 启动系统总图0QC 管式空气预热器总图0KY 燃烧器总图0RS AA 总图0RS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总图0HZ 烟气加热器总图0YQ 分离回料系统总图0FL 锅炉汽水流程图 汽水流程及附件布置图0QS 锅炉范围内管道OGG 杂项管路总图0ZG 减温水管路及固定总图0JG 安全阀排放管路总图0FG 油管路布置图0YG 吊点布置图0DD 热膨胀系统图0PZ 测点布置图0CD 壁温测点布置图0WC 仪表测点布置图0PC 汽水接口尺寸图0JK 锅炉 P ID 图 余热锅炉本体 P I 图 高压系统 中压系统 低压 系统 给水系统 0PI 锅炉钢结构设计资料 可扩展至 0AZ 0AA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节点详图及附注0EA 烟 风 煤 灰 石灰石接口尺寸图0EB 运转层开孔图0EC 8 炉墙图纸目录0ED 炉墙及保温材料清单0EE 炉墙材料清单0EF 管道绝热材料清单0EG 受热面布置总图0FA 表 2 21 分总目录 技术文件分类码为 21 部件码为 000 顺序码表 顺序 码 分总目录名称适用产品 用工程码第一位表示 专业 101第一层构架ABCDEFGLMNY构架 102第二层构架ABCDEFGLMNY 103第三层构架ABCDEFGLMNY 104第四层构架ABCDEFGLMNY 105第五层构架ABCDEFGLMNY 106构架杂项ABCDEFGLMNY 107刚性梁ABCDEFGLMNY 108外护板ABCDEFGLMNY 启动系统ABC受热面201 锅筒及水循环系统DEFGLMN 202循环泵系统ABCDE 水冷壁上部ABDE203 水冷壁系统垂直管屏C 水冷壁中部AB204 水冷壁系统螺旋管屏C 205水冷壁下部ABDE 206包墙集箱管道系统AB 207顶棚包墙系统ABCDE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系统ABC 分隔屏系统DE 208 过热器系统FGLMN 209对流过热器 减温器 炉项吊挂系 统 ABC 210再热器系统ABCDEFGLMN 211省煤器系统ABCDEFGLMN 9 本体附件 杂项管路 减温水管路 系统 ABCDE212 锅炉范围内管道FGLMN 包覆框架 密封护板ABDE213 包覆框架 密封护板 吹灰系统C 214杂项部件ABCDEFGLMN 215备用件ABCDEFGLMN 216烟风道 灰斗 密封装置LMN 217耐磨耐火材料LMN 218分离器 回料阀 冷碴器 L 阀LMN 301燃烧器ABCDEFGLMN燃烧 302点火装置及风门ABCDEFGLMN 303除渣装置ABCDEFGLMN 304油管路 炉墙附件 炉墙支撑ABCDEFGLMN 305煤粉管道ABCDEFGLMN 40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管式空气预热器及座架联通箱 ABCDEFGLMN回转 40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动及控制ABCDEFGLMN 403烟风道及灰斗ABCDEFGLMN 表 2 33 计算书 技术文件分类码为 33 部件码表 计算书名称代码 锅炉热力计算数据汇总0RL 锅炉水循环计算数据汇总0SX 壁温计算数据汇总0PW 汽水阻力计算数据汇总0QS 烟风阻力计算数据汇总0YF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0SY 锅筒强度计算数据汇总0GT 集箱强度计算数据汇总0JX 分离器及储水箱强度计算数据汇总0FX 锅炉安全阀排汽量计算书 安全阀排放量计算汇总 0FM 锅炉电动机数据表0DJ 10 余热锅炉性能数据汇总0XN 余热锅炉强度计算汇总0QD 表 2 31 说明书 技术文件分类码为 31 部件码表 说明书名称代码 锅炉机组说明书 余热锅炉设计说明书0GL 锅炉本体和构架0BT 燃烧系统 炉墙 管道保温0RS 阀门 吹灰器及附件0FM 吹灰系统及程控0CH 锅炉运行说明书 余热锅炉启动运行说明书0YX 炉膛火焰电视摄像系统0DS 锅炉安装说明书 余热锅炉安装维护说明书0AZ 炉内耐磨耐火材料说明书0NM 空气预热器安装说明书0YA 空气预热器运行和维护说明书0YY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0AJ 余热锅炉系统控制说明书0XT 表 2 000 部件码为 000 的技术文件列表 技术文件名称代码 设计修改通知书000 产品技术证明书000 表 2 B 超超临界锅炉 600MW 部件码 部件名称代 码 地脚螺栓和支架AAA 柱底板AAB 柱 一 ABA 柱 二 ABB 柱 三 ABC 柱 四 ABD 柱 五 ABE 柱 六 ABF 柱 七 ABG 柱 八 ABH 柱 九 ABJ 柱 十 ABK 大板梁ACA 支承梁ACC 支吊梁ACD 支吊梁 一 ACE 支吊梁 二 ACF 支吊梁 三 ACG 梁 一 ADA 梁 二 ADB 11 梁 三 ADC 梁 四 ADD 梁 五 ADE 梁 六 ADF 梁 七 ADG 梁 八 ADH 梁 九 ADJ 梁 十 ADK 梁 十一 ADL 梁 十二 ADM 梁 十三 ADN 梁 十四 ADP 梁 十五 ADQ 梁 十六 ADR 梁 十七 ADS 梁 十八 ADT 梁 十九 ADU 梁 二十 ADV 垂直支撑 一 AEA 垂直支撑 二 AEB 垂直支撑 三 AEC 垂直支撑 四 AED 垂直支撑 五 AEE 垂直支撑 六 AEF 垂直支撑 七 AEG 垂直支撑 八 AEH 垂直支撑 九 AEJ 垂直支撑 十 AEK 端部支撑AFA 导向装置AFB 小罩支撑AFC 水平支撑 一 AGA 水平支撑 二 AGB 水平支撑 三 AGC 水平支撑 四 AGD 水平支撑 五 AGE 水平支撑 六 AGF 水平支撑 七 AGG 水平支撑 八 AGH 水平支撑 九 AGJ 水平支撑 十 AGK 水平支撑 十一 AGL 水平支撑 十二 AGM 水平支撑 十三 AGN 水平支撑 十四 AGP 水平支撑 十五 AGQ 平台楼梯 一 AJA 平台楼梯 二 AJB 平台楼梯 三 AJC 平台楼梯 四 AJD 平台楼梯 五 AJE 平台楼梯 六 AJF 杂项平台AJX 紧固件 一 ALA 紧固件 二 ALB 紧固件 三 ALC 紧固件 四 ALD 紧固件 五 ALE 紧固件 六 ALF 紧固件 七 ALG 紧固件 八 ALH 紧固件 九 ALI 炉膛上部刚性梁 一 ANC 炉膛上部刚性梁 二 AND 炉膛中部刚性梁 一 ANF 炉膛中部刚性梁 二 ANG 12 炉膛下部刚性梁ANH 尾部烟道上部刚性梁ANK 尾部烟道下部刚性梁ANL 折焰角区刚性梁ANM 省煤器区刚性梁ANN 刚性梁导向ANP 张力板ANQ 屋顶构架APA 屋顶墙皮APB 紧身封闭构架APE 紧身封闭墙皮APF 炉膛绳孔装置APG 烟道烟气分配折流板APK 一烟道烟气分配折流板APM 二烟道烟气分配折流板APN 一烟道防震隔离板装置APR 二烟道防震隔离板装置APS 本体外护板ARB 炉顶大包外护板ARC 空气预热器外护板ARG 前部顶棚内护板ASD 后部顶棚内护板ASE 炉底内护板ASG 水平烟道后部内护板ASJ 后烟道内护板ASK 顶棚包覆框架底部内护板ASL 顶棚及分隔屏内护板ASM 后屏过热器集箱内护板ASN 前水冷壁上集箱内护板ASP 侧水冷壁上集箱内护板ASQ 水平烟道上集箱内护板ASR 侧包墙上集箱内护板ASS 后包墙上集箱内护板AST 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内护 板 ASU 末级过热器集箱内护板ASV 立式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内护 板 ASW 后屏再 末再集箱内护板ASX 顶棚包覆框架 前后 ATA 顶棚包覆框架 左右 ATB 水平烟道包覆框架ATF 炉底包覆框架ATH 保温内护板ATP 顶棚保温护板ATQ 顶棚前 后 侧保温护板ATR 尾部烟道膨胀节AUF 随机专用工具AXA 杂项AXB 起吊机具及附件AXC 安装附加杆件AXD 通风器AXG 钢结构工地油漆AXH 管道生根梁 一 AXJ 管道生根梁 二 AXK 管道生根梁 三 AXL 汽水引出管吊挂BBB 下水管BCA 下水管固定装置BCB 分散下降管BCC 分散下降管固定装置BCD 折焰角及水平烟道连接管BDE 折焰角及水平烟道连接管固定BDF 水冷壁吊挂管BDG 水冷壁上集箱BEB 水冷壁下集箱BEC 水冷壁中间集箱BED 13 水冷壁中间集箱出口放气管BEE 水冷壁中间集箱固定BEF 折焰角及水平烟道入口集箱BEG 折焰角及水平烟道入口汇集集 箱 BEH 炉膛分配集箱BEJ 折焰角及水平烟道出口集箱BEK 中部水冷壁散管 前 BFF 中部水冷壁散管 前 安装附 件 BFG 中部水冷壁散管 后 BFH 中部水冷壁散管 后 安装附 件 BFJ 中部水冷壁散管 侧 BFK 中部水冷壁散管 侧 安装附 件 BFL 中部水冷壁固定 前后 BFR 中部水冷壁固定 侧 BFS 前水冷壁上部BGB 前水冷壁上部安装附件BGC 前水冷壁中部BGD 前水冷壁中部安装附件BGE 前水冷壁下部BGF 前水冷壁下部安装附件BGG 侧水冷壁上部BGJ 侧水冷壁上部安装附件BGK 侧水冷壁中部BGL 侧水冷壁中部安装附件BGM 侧水冷壁下部BGN 侧水冷壁下部安装附件BGP 后水冷壁上部BGT 后水冷壁上部安装附件BGU 后水冷壁中部BGV 后水冷壁中部安装附件BGW 后水冷壁下部BGX 后水冷壁下部安装附件BGY 水冷壁延伸包墙及底包墙BHA 水冷壁延伸包墙安装附件BHB 水冷壁延伸包墙散管BHC 水冷壁延伸包墙散管安装附件BHD 燃烧器喷口管屏BHE AA 燃烧器喷口管屏BHF 燃烧器喷口管屏安装附件BHG AA 燃烧器喷口管屏安装附件BHH 水冷壁密封装置BHS 分离器BKA 分离器出口管 平衡管及放气 管 BKC 分离器出口管 平衡管及放气 管固定 BKD 分离器入口管道BKE 分离器入口管道固定BKF 分离器本体BKG 贮水箱BLA 贮水箱入口管道 BLB 循环泵冷却系统BMA 循环泵BMB 循环泵排放阀BMC 循环泵入口管道BME 循环泵出口管道BMF 循环泵入口管道固定BMG 循环泵出口管道固定BMH 循环泵专用工具BMK 循环泵备品备件BML 启动系统过冷管BNA 启动系统过冷管固定BNB 一级混合器BPA 一级混合器固定BPB 14 二级混合器BPC 二级混合器入口管BPD 水冷壁二级混合器连接管 前 墙 BPJ 水冷壁二级混合器连接管 后 墙 BPK 水冷壁二级混合器连接管 左 墙 BPL 水冷壁二级混合器连接管 右 墙 BPM 顶部连接管CBA 过热器连接管CCA 顶棚入口管CCM 尾部烟道旁路管CCN 尾部烟道旁路管固定CCP 尾部烟道入口集箱引入管CCT 尾部烟道入口集箱引入管固定CCU 包墙连接管CCQ 顶棚入口集箱连接管CCR 炉膛及水平烟道顶棚管CEA 炉膛及水平烟道顶棚安装附件CEB 后烟道顶棚管CEC 后烟道顶棚管安装附件CED 顶棚管固定装置CEE 后烟道前包墙CEF 后烟道前包墙安装附件CEG 后烟道中间隔墙CEH 后烟道中间隔墙安装附件CEJ 后烟道后包墙CEK 后烟道后包墙安装附件CEL 后烟道侧包墙CEM 后烟道侧包墙安装附件CEN 尾部烟道入口管道CEP 尾部烟道入口管道固定CEQ 上部水平低温过热器CFB 下部水平低温过热器CFD 立式低温过热器CFE 低温过热器入口管道CFJ 低温过热器入口管道固定CFK 后屏过热器CGB 分隔屏CGD 分隔屏连接管CGE 末级过热器CHD 流体冷却夹管CJP 流体冷却间隔管CJQ 流体冷却间隔管固定装置CJS 顶棚管集箱CMB 包墙入口汇集集箱CMC 包墙上集箱CMD 包墙下集箱CME 顶棚入口汇集集箱CMF 对流过热器集箱 一 CMK 屏式过热器集箱 一 CML 对流过热器集箱 二 CMM 屏式过热器集箱 二 CMN 集箱限位装置CMR 过热器减温器CNA 过热器固定装置CXA 炉顶吊挂装置前部CYB 炉顶吊挂装置中部CYC 炉顶吊挂装置后部CYD 刚性梁吊挂装置CYH 顶栅支撑与密封 前部 CZB 顶栅支撑与密封 后部 CZC 再热器连接管 DBA 上部水平低温再热器DCB 下部水平低温再热器DCD 15 立式低温再热器DCE 后屏再热器DDL 末级再热器DEA 再热器交叉管DFA 再热器集箱 一 DJB 再热器集箱 二 DJC 再热器减温器DKA 再热器固定装置DXA 再热器防磨装置DXB 省煤器悬吊管ECA 省煤器下降管EEA 省煤器下降管固定EEB 省煤器蛇形管EFA H 型鳍片省煤器 再热器侧 EGA H 型鳍片省煤器 过热器侧 EGB 省煤器集箱EHA 省煤器固定装置EXA 省煤器防磨装置EXB C1NC 风室组件GRA WEAK 风室组件GRB AUX 1 风室组件GRC AUX 2 风室组件GRD AUX 3 风室组件GRE AUX 4 风室组件GRF 1FA 风室组件GRG 1IL 风室组件GRH DUMMY 风室组件GRJ AA 风室组件GRK 摆动机构及连杆GSA 外摆动机构 1GSB 外摆动机构 2GSC 外摆动机构 3GSD 内摆动机构GSE 顶部风摆动机构GSF 1FA 摆动机构GSG AA 风垂直摆动连杆GSH AA 风水平摆动连杆GSJ AA 风顶部摆动机构GSK AA 风水平摆动机构GSL AA 风外部摆动机构GSM AA 风摆动机构驱动装置GSN AA 摆动机构及连杆GSP AA 挡板风箱GTA AA 风箱风道GTB AA 密封箱组件GTC AA 风箱GTD AA 风箱支撑GTE AA 护板GTF AA 吊挂装置GTG P M 分离器本体GUA 一级分离器本体GUB 风箱风道GVA 风箱看火孔GVB 风箱支撑GVC 挡板风箱GVD 二次风风箱GVE 密封箱组件GVF 燃烧器护板GVG 燃烧器吊挂装置GVH 渣井KBA 渣井内衬保温KBB 本体附件 一 PBB 本体附件 二 PBC 杂项管路 一 PFC 杂项管路 二 PFD 杂项管路固定 一 PFE 16 杂项管路固定 二 PFF 减温水旁路管PGA 减温水旁路管固定PGB 过热器减温水管路固定PGD 过热器减温水管路PGE 再热器减温水管路固定PGF 再热器减温水管路PGH WDC 疏水管路PHA WDC 疏水管路固定PHB 折焰角区域疏水管路PHE 疏水扩容器排汽管路PHG 扩容器出口管道PHJ 扩容器出口管道固定PHK 给水管道PJA 给水管道固定PJB 省煤器入口管道PJE 省煤器入口管道固定PJF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阻尼器PKB 再热蒸汽管道PKE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固定PKF 主蒸汽管道PKG 安全阀排放管及消音器PLA 安全阀排放管路及固定PLB 吹灰管道及固定装置PNA 吹灰器及烟温探针PNB 吹灰器附件PNC 吹灰器区域防磨装置PNE AA 风箱QDB AA 风道QDC 预热器入口烟道QKA 预热器烟气入口挡板QKB 预热器出口灰斗QKC 调温挡板装置QRB 煤粉管道布置RCA 煤粉管道 ARDA 煤粉管道 BRDB 煤粉管道 CRDC 煤粉管道 DRDD 煤粉管道 ERDE 煤粉管道 FRDF 煤粉管道吊挂REA 烟风煤粉管道支撑REB 炉墙材料SBA 炉墙支撑SBB 炉墙附件SCA 人孔SCB 看火孔SCC 打焦孔SCD 管道保温材料SDA FSSS 炉前就地设备TAA 吹灰程控装置TAC 炉膛火焰电视监视系统TAK 备用件 一 XAB 备用件 二 XAC 备用件 三 XAD 备用件 四 XAE 续补零件 一 XBB 续补零件 二 XBC 风箱前软管GCC 点火装置 GEB 点火装置GFA 二次风门及摆动气动执行器GEB 煤粉燃烧器GAA 刚性梁附件ANT 水冷壁中间集箱支撑结构ANU 中部水冷壁散管管屏 前 BFX 17 中部水冷壁散管管屏 后 BFY 中部水冷壁散管管屏 两侧 BFZ 炉膛后墙出口集箱散管BHV 顶棚管集箱散管 CMS 省煤器中间集箱EHG 3 1 2 锅炉图纸查找顺序 清单总目录 清单分总目录 零件清单 部件总图 零件图 3 1 3 高强螺栓性能及尺寸 3 1 3 1 高强螺栓连接见附图 08 5 3 1 3 2 高强螺栓性能表 类 别性能等级推荐材料材料标准号重量 kg 螺 栓10 9S20MnTiBGB3077 82见 表 35GB699 650 136 螺 母10S 15MnVBGB3077 820 136 垫 圈硬度45GB699 650 0284 3 1 3 3 22 高强螺栓长度表 单位 mm 螺栓长度 L螺栓握裹长度 l螺栓长度 L螺栓握裹长度 l 458 1211578 82 5013 1712083 87 5518 2212588 92 6023 2713093 97 6528 3213598 102 7033 37140103 107 7538 42145108 112 8043 47150113 117 8548 52155118 122 9053 57160123 127 9558 62165128 132 10063 67170133 137 10568 72175138 142 11073 77180143 147 注 l L 35 2 3 2 钢结构安装注意事项及要求 3 2 1 地脚螺栓公差见附图 08 2 a 柱底板平面尺寸公差见附图 08 2 b 18 3 2 2 各种标高公差 5mm 3 2 3 测量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 注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2 4 地脚螺栓支架就位固定且平面和竖向公差验收合格后 要求支架之间用 硬支撑临时固定 防止一次灌浆浇注时支架产生移位 一次灌浆完成合格柱底板找 正后进行二次灌浆 要保证与柱底板有大于 85 的充满度 养生时间不够不能承载 3 2 5 安装前梁和柱要在地面核对外形尺寸 安装连接梁和其它杆件之前 所 有立柱都应检查垂直偏差 每层柱子垂直偏差要控制在 1 1000 以内 整体单根柱子 不超过 25mm 3 2 6 所有杆件都有发货标记 发货标记全部在杆件左侧 杆件安装时要注意 方向 不得装反 所有杆件必须在地面检查 不合格杆件修复后方可安装 3 2 7 安装中要设法消除积累误差 3 3 该锅炉构架为全钢结构 全部采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 在构架安装过程 中 要严格按高强螺栓施工工艺进行 3 3 1 安装前应对摩擦滑移系统及高强螺栓副进行检查 3 3 2 本台锅炉钢结构连接件接触面制造时全部采用喷沙工艺处理 摩擦系数 不低于 0 40 安装时包括与螺栓头 螺母 垫圈接触的所有接触面均应除去氧化物 毛刺 油脂 油漆和其它影响紧密连接的外来杂物 安装时要保持摩擦面清洁 干 燥 雨天不允许施工 以免降低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影响钢架的承载能力 3 3 3 施工时高强螺栓应按当天施工量领取 螺栓密封包装随用随拆 不得随 意堆放 必须保证高强螺栓的清洁 完好无损 螺栓长度一定要按图选用 不得串 用 代用 3 3 4 扭剪型高强螺栓的施工流程 摩擦面处理 杆件装配 临时螺栓紧固 构件安装偏差校正 检查验收 高强螺 栓安装 初紧 50 扭矩 结构质量复检并记录 终紧 梅花头全断 紧固质量检查 涂防锈防腐漆 3 3 5 构件定位应借助安装螺栓 临时螺栓 和定位销 不得采用不当的方法强 迫定位 定位时使用的安装螺栓不允许少于该节点孔数的 1 3 且不能少于两个 定 位销不得超过安装螺栓的 30 3 3 6 所有螺栓孔的直径为 24mm 安装中如发现螺栓孔不同心 严禁强行穿 入螺栓 如锤击 可用铰刀修整扩孔 扩孔直径不超过 27mm 禁止使用火焰切割 3 3 7 与螺栓头部接触的连接部分表面倾斜度不得超过螺栓轴线的 1 20 若斜 度超过 1 20 应使用斜面垫圈 以弥补接合面的不平行 3 3 8 高强螺栓初紧和终紧时 应从刚性最大的部分到自由端 即先紧中间后 紧两边对称进行 3 3 9 对于个别不能用电动扳手拧紧的高强螺栓 可采用手动力矩扳手紧固 19 其施紧及检查方法可按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 施工与验收规程 JGJ88 91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 3 10 柱接头接触面积及间隙的要求 3 3 10 1 柱子安装中其端面接触面积大于 70 时 间隙可不作处理 3 3 10 2 接触面积小于 70 且间隙不大于 1 6mm 时 可不加垫片 3 3 10 3 接触面积小于 70 且间隙在 1 6mm 至 6 2mm 之间时 加垫片 垫片应 采用硬度值低于母材的低碳钢材料 接头绝对不得悬空 3 3 11 连接板与柱端翼板 腹板接触间隙的处理方法 3 3 11 1 间隙小于 1mm 时 可不作处理 3 3 11 2 间隙在 1mm 至 3mm 之间时 将较厚的一侧适当削薄按 1 10 过渡 3 3 11 3 间隙大于 3mm 时 加垫板 垫板要求与摩擦面同样处理 3 3 12 在安装水平支撑时 如果梁和水平杆件间为负偏差 装配尺寸难以保证 时 允许垫梳形垫片 每侧最多垫两片 且梳形垫片接触面同样要清理干净 如果 间隙过大则采用一块厚垫板 垫板两侧必须作喷砂处理 3 3 13 每层节点在螺栓终紧结束并检查合格后 要立即涂上防锈防腐漆 防腐 油漆不得少于两遍 从而达到保护节点的作用 3 4 大板梁的安装 3 4 1 锅炉采用 A B C D E F 共 8 根大板梁 3 4 2 大板梁找正后与柱端采用螺栓连接 待锅炉安装完毕整体水压后 再按 照图纸要求安装大板梁与柱端的连接板 四 贮水箱 分离器 循环泵及降水管的安装四 贮水箱 分离器 循环泵及降水管的安装 4 1 锅炉布置两台分离器和一台贮水箱 贮水箱和分离器的吊装主要应控制好 位置 垂直度和标高 特别应注意贮水箱和分离器的相对标高 这对正常运行很重 要 4 2 循环泵的安装应严格按制造厂说明书进行 保证其连接管路正确安装 泵 的电机不参加水压和酸洗 4 3 锅炉省煤器降水管 每段降水管端部装设的对口用吊挂耳板是按单段降水 管的重量设计的 不能作为组合后降水管的对口的吊挂装置 因此安装时必须先焊 标高高的焊口 由上至下焊接 否则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 4 降水管导向装置必须严格按图纸设计的膨胀间隙 标高 角度方向进行安 装施工 五 受热面支吊和固定方式五 受热面支吊和固定方式 5 1 受热面的支吊 5 1 1 水冷壁集箱 包墙管集箱 分隔墙出口集箱 分隔屏集箱 后水吊挂管 20 出口集箱 集箱耳板 U 型夹组件 吊杆 支吊梁 5 1 2 分离器 耳板 过渡梁 吊杆 支吊梁 5 1 3 高温再热器部蛇行管 吊梁 小 U 型夹 吊杆 过渡梁 吊杆 支吊梁 5 1 4 顶棚管 吊梁 耳板 吊杆 支吊梁 5 1 5 末再出 入口集箱 后屏过出 入口集箱 末过出 入口集箱 过热器 再热器连接管 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 省煤器出口集箱 U 型吊杆 过渡梁 吊杆 支吊梁 5 2 受热面管排间固定 5 2 1 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靠流体冷却夹管固定 5 3 受热面管间固定方式 5 3 1 分隔屏过热器主要是活动夹块和密封板固定 5 3 2 水平低温过热器和水平低温再热器每两片管屏通过夹板和省煤器悬吊管 固定在一起 5 4 吊杆的安装 5 4 1 锅炉吊杆材料主要为 SA 182F12CL1 和 25Mn 安装时不允许在其上面随 意焊接和引弧 否则会使强度明显下降 5 4 2 吊杆到现场后 搬运时要注意保护好吊杆的螺纹部分 吊杆安装前要进 行尺寸核查并清理检查螺纹 U 型夹与吊杆装配时螺纹部分涂润滑油并在地面试装 对合金钢吊杆安装前进行光谱复查 5 4 3 吊杆可参照相应图纸进行冷热态调整并锁紧 六 受热面的安装六 受热面的安装 水冷壁 包墙管过热器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及水冷壁散管等在组合前均 要进行通球检查 通球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 0 59MPa 6kgf cm2 所有水冷壁 过热 器 再热器 省煤器管排组合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对有缺陷的管屏要在地面进行处 理 所有合金钢元件 包括管子 集箱 管接头 固定装置 吊挂装置等 安装前必 须按照图纸进行光谱复查防止错用材料 地面组合时 组合架节距不可过大 防止 在对接焊口处折口超标 6 1 装卸倒运管屏过程中 应注意平放运输 利用起吊孔装卸 严禁用钢丝绳 直接兜挂或用撬棍插入管端起吊 以免损坏管子 6 2 对于 SA213 T91 SA 335P91 SA 335P92 管子 任何壁厚 焊后应在 24 小时内立即进行热处理 21 6 3 大口径顶部连接管在安装前要将内部清理干净 在地面核查规格尺寸 并 在所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标高 横向 纵向位置按图纸要求调整好 检查合格后方 可安装 6 4 所有集箱安装组合前 应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将管接头固定板割下 检查 管接头垂直度和平整度 集箱尺寸及外观质量如有问题要在地面处理 6 5 膜式壁上所有孔门支架的焊缝 除须保证强度外还应保证密封 6 6 图纸中标注的管子壁厚为设计最小壁厚 在任何时候不能低于此壁厚 而 实际壁厚为最小壁厚的 1 1 22 倍 因此管子的名义内径计算方法如下 d DW 2 44 1 1 SMWT mm d 管子名义内径 DW 管子名义外径 SMWT 管子设计最小壁厚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管子 名义内径 后 管子通球球径按规定进行选取 6 7 对于设计允许的管子壁厚大于 1 22 倍的情况 可根据管子实际内径计算 进行通球 6 8 水冷壁内螺纹管的螺纹高度为 0 85mm 计算壁厚时应把此尺寸考虑进去 即计算名义内径时还要减掉 1 7mm 6 9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规范 为方便施工单位制定焊接工艺 列出厂内焊接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规范 仅供参 考 见附表三 6 10 推荐现场采用焊缝坡口形式 6 10 1 对于外径小于 89 管子 工地焊接坡口形式按94 0430XI 详见附图08 3 附图说明如下 No 适用范围 1 675 2 660 工地安装焊缝坡口 6 10 2 当两管对接壁厚不同且壁厚差大于 0 5 毫米时 超出部分厚度按 1 4 过 渡 6 11 所有承压件 集箱 连接管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管排等 组合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对有缺陷的管屏要在组合前进行处理 安装过程要设法消 除积累误差 6 12 水冷壁灰斗及后水折焰角部管屏吊装时 一定要有可靠的临时加固装置 6 13 水冷壁与包墙管排的吊装可以考虑在管排的鳍片上焊接临时吊耳 待吊 装结束后再把耳板割除掉 需注意焊接和割除耳板时不要损伤管子 22 6 14 水冷壁下集箱采用 219mm 的小直径集箱 并将节流孔圈移到集箱外面 的水冷壁管入口段 入口短管采用 42 7 的较粗管子 在其嵌焊入节流孔圈 再 通过二次三叉管过渡的方法 与 28 6 的水冷壁管相接 节流孔板的孔径从 7 15 不等 现场安装前需对管接头做通钢丝绳或做通风压缩空气的检查 必要 时建议现场做内窥镜检查 为防止孔板被堵 6 15 中部水冷壁管排上布置有热电偶插孔短管 短管上均开设了用于安装热 电偶的小孔 安装时要严格按照图纸上要求施工 七 刚性梁的安装七 刚性梁的安装 7 1 为保证刚性梁的安装 建议将刚性梁预先临时吊挂在钢架的相应标高处 在水冷壁及包墙管屏安装成为整体后再安装刚性梁或者在现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与 受热面组合后吊装 7 2 水平刚性梁与固定夹是用螺栓连接的 螺栓插入 U 型孔后 螺母先拧紧 然后再松开一圈半 再将螺母点焊到螺栓上 螺栓也要与固定夹焊接 7 3 水冷壁及包墙上焊接的钢板与水平刚性梁附件上的钢板之间是用螺栓连接 的 螺栓插入 U 型孔后 螺母先拧紧 然后再松开一圈半 再将螺母点焊到螺栓上 7 4 如果安装过程中 水平刚性梁与固定夹之间的间隙大于 2 3mm 现场应将 厚度为 2 3mm 3 2mm 或 4 5mm 的薄垫片插入到间隙中并焊接 如果间隙大于 5 5mm 应将这几种薄垫片一起插入并焊接 7 5 如果安装过程中水平刚性梁固定夹上与炉墙贴合的钢板与炉墙上焊接的下 部支撑板有间隙存在 现场需要在下部支撑板上焊接一块钢板 使其与固定夹钢板 下部相接触 7 6 垂直刚性梁体积较大 因此要注意垂直刚性梁的预先存放与适时安装 八 管道 阀门及吹灰设备的安装八 管道 阀门及吹灰设备的安装 8 1 锅炉范围内所有管道安装前均应核对图纸及单根管子外形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