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分析2012年我省高考理综试卷仍采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试卷结构及分值与去年基本上相同,在考查内容和形式上保留2011年的特点,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难度有所下降,体现新课改“轻负高质”的精神。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1.1各题得分情况:必考(75分)选考(15分)卷(?)卷(21.57)卷题目123456293031323940赋分66666611101081515得分3.716.645.735.497.897.151.21生物学科双向细目表(满分:90分)知识内容题序题型认知等级赋分说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选择题6必修细胞癌变2选择题6必修水和无机盐的调节3选择题6必修神经调节4选择题6必修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5选择题6必修种群和特征和数量变化6选择题、6必修细胞呼吸29非选择题11必修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30非选择题、10必修基因突变,基因分离定律31非选择题10必修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32非选择题、8必修植物的组织培养39非选择题15选修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40非选择题15选修注:认知等级含义为: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2012年的生物试题在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上仍保留2011年的基本模式,没有太难、太偏的题。考察的知识都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代谢、调节、遗传、生态),与前两年一样,可明显看出分值分布不匀。今年与2010年相似,必修三所占比例大,必修一、二所占比例小;与2011年相比,必修一的比例下降,必修二和必修三的比例上升。今年必修一和必修二分别都只有2道题分别占17分、16分;而必修三包括4个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仅神经调节这一个知识点就出了两道题,共占42分。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理综试题来看,也可发现这样一个趋势,必修三所占分值在明显较大。选考题中,39题考查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内容, 40题考查的是基因工程。知识考查注重基础,覆盖宽2012年生物试题共有6道单项选择题,4道必考非选择题,2道选考非选择题,共12道题目。试题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中必考内容的19个主题,考查到了三个必修模块中的38个具体的知识点,覆盖了选考-1内容的1个主题,6个具体知识点,选考-3内容的1个主题,6个具体知识点。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类要求的基础知识。选择题16题,按照易、中、难的梯度排序呈现,分别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水盐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长素的产生及运输,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29题考查了萌发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和物质转化效率,部分考查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30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内容较为基础了,但第2小题有陷阱,“屏住呼吸”是人有意识行为,应该是大脑皮层控制的。31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生物变异的分析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32题以生态系统为背景,主要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构成及验证假设的实验设计。39题以实验形式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着重考查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外植体再分化的影响,并以探究实验的方式,表格展现结果,形式有变化,但难度不大。40题考查基因工程,题干简单,但涉及细致的知识点,直击学生记忆死角 。题目新颖文字简洁,综合强2012年生物试题设计新颖巧妙。如第31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与一般的遗传题目的情景不同,很新颖。再如第32题,通过设计实验证明鹿群同性聚群现象的“鹿角效应”假说,设计巧妙新颖。12道题目的文字都很简洁。选择题的第1、2、3、4题,非选择题的第40题,题目的题干只有简短的一、两句话,但通过图示给出信息,综合考察了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如第40题,题目的题干只有一句话,直接指出利用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来回答问题,通过限制酶切的末端类型,限制酶的特点,反转录,PCR技术等,综合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多方面的学科素养。再如第30题,题目的题干也较简洁,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图应用能力,并通过知识载体考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多方面的学科素养。能力考查全面到位,立意新生物学科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四个大方面,其中理解能力包括3个小方面,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4个小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2个小方面,共4个大方面和10个小方面的能力目标。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到了4个大方面,8个小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12道题目除第5、6题外,都考查了对相应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把握的能力,是对考试说明理解能力(1)的考查。第5题通过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图,第6题通过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图,考查了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描述生物知识的能力,是对考试说明理解能力(2)的考查。第3、5、6、29、30、31、32题都考查了运用生物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判断的能力,是对考试说明理解能力(3)的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最关注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的4个方面的目标,试题考查到了2个方面。第5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部位的实验,第29题考查了植物细胞呼吸速度测定的实验,第31题考查了探究鼠毛色异常的杂交实验,三道题目都考查了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是对考试说明实验与探究能力(3)的考查。第32题第(3)题和第39题选考题中第(2)、(3)题对探究实验进行了简单考查,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是对实验与探究能力(4)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较高的能力目标。第5、6、29、30、39题都通过示意图或过程图给出信息,考查从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是对获取信息的能力(1)的考查。第5题以生长素的产生和发现为背景,第40题以基因工程为情景,给出的文字信息既考查了从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对生物学史上重要实验的关注,是对考试说明中获信息的能力(1)和(2)的考查。综合运用能力是最高的能力目标。第29题和39题考察了学生分析表格和曲线的能力,第29题还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4道非选择题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出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是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素养考查处处体现,关注高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观察、比较归纳、建立模型、类比推理、假说-演绎、问题探究的学科方法,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生物进化的学科思想,关注社会、应用生产、生态保护的学科理念等都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生物试题对生物学科素养考查处处体现。第5、29、31、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第32题第(3)小题,第39题第(2)、(3)小题考查考生实验观察、问题探究的方法。第32题第(3)小题以“鹿角效应”假说为情景,以能力立意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第31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鼠毛异常这一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生物变异的分析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为情景考查了假说-演绎的方法。第3、4题和第30题,分别以水盐平衡调节和唾液分泌反射,肺牵张反射为情景考查了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的生物学科思想。第6、32题在考查知识、能力、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关注社会、生态保护的学科理念,是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第39题以植物组织培养为情景,考查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第40题以基因工程为情景,考查生物工程的基本操作,两道题目都考查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理念。总之,今年试题难度适宜,试题平中见奇,稳中求新,尤以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题为亮点,考查内容突出了主干知识,强调了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注重了对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对学生仔细审题、准确规范答题和严谨的思维要求较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3.理综II卷答卷抽样分析与评价29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11分)平均分3.71标准差374得分01234567891011比例3.295.415.8932.496.5921.996.73.093.20.990.20.1试题分析与评价本题是通过对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过程的分析来考查考生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掌握情况,综合考查了考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考查了考生对坐标图的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一道难得的好试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3.74分,难度系数为0.34,标准差为3.74,得满分较难,属于难题。主要错误如下: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表现如下:图中描述的是玉米种子的干重和胚乳的干重的变化,很多考生根本就没有弄清这两种干重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两种变化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导致考生答第(2)小题和第(3)小题时不知如何下手。本题的第(3)小题设问的最大转化速率后面有一单位,有很考生由于没有看清这一单位而答成分数或百分比。本题的第(4)小题的条件和设问是“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很多考生就没有注意到这实验的条件是黑暗而错误的认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看清问的是种子干重的变化而答成是胚乳的重量变化;没有看清是种子干重变化的趋势而答成是变化速率加快或变化速率减慢等等。表述不清,答题不完整甚至答非所问。突出表现在第(4)小题。如变化的趋势应该是“下降、减少、降低”等等。但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却答成了“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缓慢、平缓、趋于平缓、趋于稳定、变化速率增大、变化速率减小”等等;后一空要求答种子干重下降的原因,其答案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都是表述不清,有的甚至无法理解,如“来源于胚乳,胚乳干重减少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间越长,种子所需水分越多,当水分被烘干时,种子越轻”;“当胚乳干重减少至0,胚乳的营养物质消耗完毕,种子可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物质基本上已消耗,不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胚乳大量减少供应趋于平稳”;“胚乳消耗完了,没有营养物质;萌发的种子分化成幼苗”等等。答题不规范。如有的考生由于答案写错位置而失分,如第(4)小题有两个空,其中的“下降”这个应该答在第一个空,后面的原因应该答在第二个空。结果有的考生却把“下降”这个答案写在第(3)小题这个空上而导致全部失分;还有一些考生在第二小题第一个空时答成了72和96。书写错误。有一些考生在第二题第一个空时写成了7269、有的写成2796等等。错别字也多。如“下降”写“下将”,“呼吸”写成“呼息”,葡萄糖中的“葡萄”二个字有些学生就写不出来,“降低”写成“降底”等。30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10分)平均分6.68标准差254得分012345678910比例3.50.994.53.798.66.4916.597.426.83.9917.39试题分析与评价本题以肺牵张反射为背景,主要综合考查通过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利用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能分析并写出反射弧各部分的名称;第2小题主要考查低级中枢要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第3小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的结构基础突触,能准确的写出突触各部分的结构。试题难度不大,通过具体情境来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总体上分析,该题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的考查,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联系人体生理功能探究课外素材,问题设置突出了本节的重点知识,实现了教与考的统一。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第3小题,命题者为了避免学生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方面答题,采用了选择填空的形式避免了学生的误解。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6.68分,难度系数为0.67,标准差为254,得8分和满分者居多,属于容易题。主要错误如下: (1)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不清楚:学生对神经中枢、神经元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等知识不清楚。所以在答题时,将“神经中枢”写出“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突触”等答案;将“轴突”选择填空写出“树突或细胞体”;将“细胞体”写出“轴突”等。(2)识图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在回答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的小题中,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写反了;把“效应器”写成“感受器”;把“细胞体”写出了“树突” 等。(3)表述不规范:没有用生物学术语答题。如:将“传入/传出神经”写出“传入”、“传出”、“输入神经”、“输出神经”;将“大脑皮层”写出“大脑”、“脑子”、“脑”、“大脑皮层呼吸中枢”等;其次是错别字。如:最多的是将“神经”写成“神精”;选择填空中“细胞体”写成“体细胞”;“效应器”的效字写错;“轴突”写成“铀突”等。(4)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如第2小题“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学生没有理解“调控”一词是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另一方面没有理解屏住呼吸需要面部肌肉、胸部肌肉等的参与,是躯体运动中枢对呼吸的调控,所以很多学生答成了“脑干”。31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10分)平均分5.79标准差32得分012345678910比例6.493.299.39.3910.9911.95. 098.111.40.323.89试题分析与评价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鼠的毛色异常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生物变异的分析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获取题干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书写能力。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5.79分,难度系数为0.58,标准差为32,8分以上占35.6%,属于中等偏易题。主要错误如下:审题不清题干中明确表述了“只涉及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有些考生仍然答到“后代性状无性别之分,所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试题中的第一小问已经明确了,是在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分析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还是“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并回答原因。但有部分学生回答为“若是因为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杂交所致,子代每窝表现型的比例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是基因突变”。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本题结合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考察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有的考生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理解,有的对隐性基因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回答为什么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答成了“隐性突变一个基因为显性后,与双隐性鼠杂交,后代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有的答成了“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不会表达出来”。表达不准确,答不到重点,答题不完整、不规范本题第一问,要求学生分析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还是“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并回答原因。有的考生没有说原因而直接陈述结果,从而失分较多。只有少部分考生能言简意赅答出要点。大部分考生好像在绕弯子,内容写得很多,但要点不多。如有的考生答成“因为只有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其后代异常毛色和正常毛色比才符合孟德尔杂交规律”;“因为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所以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还有的回答不完整。如“生成配子是等位基因分离,因此生成两种不同的配子”,未讲清楚是毛色异常的雄鼠。还有的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但把杂交符号“”写成了自交符号“U”或写成Aaaa1Aa:1aa,未写清楚Aa、aa的表现型。答案写错地方导致失分。试题第一问的的前三个空应是从左到右排列,下面是第四空。有的考生第一空不会做,便直接把第二空的答案写在了第一空的位置上,导致后面的答案全部错位;有的考生把答案写成了上下排列;还有的考生把32题的答案填写在31题的答题位置上。32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8分)平均分5.51标准差176得分012345678比例1.30.992.098.7918.611.231.795.4919.79试题分析与评价本题以生态系统为背景,主要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构成及验证假设的实验设计,通过生态情境来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种群”这个基本概念,分析出该草原上的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第(2)小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个概念及其区别;第(3)小题主要考查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鹿群同性聚群现象的“鹿角效应”假说。从总体上分析,该题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的考查,通过生态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素材,并联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突出了本章节的重点知识,实现了教考的统一。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能用生物学术语和判断来回答相关问题。命题者为了避免学生从捕食、食物链方面答题,本题采用了选择填空的形式避免了学生的思维误差。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5.51分,难度系数为0.69,标准差为176,6分以上占57.1%,满分占19.79%,属于容易题。主要错误如下: (1)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不清楚:学生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区别等知识不清楚。所以在答题时,有学生判断雌雄鹿群属于不同种群;或认为将该草原上的几种动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构成一个种群或一个生态系统等。(2)实验设计、分析能力有待加强。本实验设计中,抛出物体的距离应相同其结果才有意义,有些学生却选择了设计抛物距离不同来实验;实验结果预期应是丙组平均时间小于甲乙组,鹿角效应假说才成立,但很多学生选择填大于或等于;实验中不同抛出物相当于雌鹿、雄鹿,有些学生认为是羊、马或鹿角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理解此实验设计的原理。(3)表述不规范:没有用生物学术语答题。如:将“群落”写出“君落”、“郡落”、“雌鹿的“雌”字写错等。(4)审题能力欠缺:题干中明确说明是选填已给答案中的一个,但很多学生仍自己写答案,有画蛇添足之嫌。39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经统计,选做本题的考生共69947人,占40.3%。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15分)平均分7.99标准差3.28得分0123456789101112131415比例4390.82.64.14.57.98.210.1910.5912.399.210.994.56.31.092.09试题分析与评价本题对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植物组织培养进行了考查,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无机盐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要求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实验结果,准确判断“6-BA”和“IAA”的作用,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能力立意,且梯度设置较好,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7.99分,难度系数为0.53,标准差为3.28,12分以上占13.98%,属于中等偏易题。主要错误如下:审题不清。第(1)小题明确要求按需求量将培养基中无机盐进行分类,但很多学生还是写成了“碳源”、“氮源”等。分析能力欠缺。第(2)小题中,根据表格应该不难判断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但在具体作答过程中,该小题失分较严重。很多学生不是写错就是不写IAA浓度,取值范围也不写浓度单位。答题不规范。第(4)小题是一选择填空题,在“IAA”和“6-BA”之间选其一,答案是唯一的,可还是有些学生答成了“细胞分裂素”。题序答错或自主增加题序。本题只有4个小题,但答题时,有的学生将后一小题的答案写在前一小题上千万不应有的失分;还有学生将4个小题的题序增加成了5个甚至6个,将答案随意在写在其中而千万失分。出现错别字。如将“细胞分裂素”写成“细胞分裂数”或“细胞分列素”等。40题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经统计,选做本题的考生共103568人,占59.7%。通过答卷抽样分值分布统计,对试卷随机抽样结果如下:(本题15分)平均分7.15标准差3.13得分0123456789101112131415比例4.11.492.43.44.8912.3914.313.0910.710.47.17.42.73.90.60.99试题分析与评价本题着重考查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题干简单,但涉及6个具体的知识点。第(1)小题考查限制酶酶切末端的类型,第(2)小题考查限制酶的特点,第(3)小题考查DNA连接酶的类型,第(4)小题考查反转录及PC技术,第(5)小题考查运载体类型,第(6)小题考查重组DNA的转化知识。选考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本题平均分为7.15,难度系数为0.48,标准差为3.13,12分以上只占8.19%,得满分的非常少,属于中等偏难题。主要错误如下:基础知识模糊,随意答题。如将“平末端”写成“平性末端”、“平面末端”、“平切末端”、“平等末端”、“平型末端”等。概念不清,乱用术语。如分不清基因工程中运载体是否包括细菌、动植物细胞;将“mRNA”误写为“rRNA”或“tRNA”;将“噬菌体”写成“吞噬体”等。粗心大意,错别字多。如将“黏性末端”的“黏”字写成“黍”、“黎”、“添”、“舔”;“噬菌体”的“噬”字写成“筮”、“诬”、“诬”;将“杆菌”写成“肝菌”、“干菌”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如第(2)小题另一限制酶必须具有的特点这一问,很多考生写成了“专一性和高效性”、“能特异性切割”、“能识别CG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能识别和切割与EcoRI相同的序列”、“特异性只能识别五种三项序列”等。自作主张,题序混乱。相当多的考生作答时不是答题位置错误就是题序写错,甚至自行增加或减少序号,导致不应有的失分。理解欠缺,解释不明。第(6)小题要求考生说明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大肠杆菌的原因,由于学生理解上的错误导致出现了诸如:“质粒在大肠杆菌内无法保留”、“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没有标记基因,无法检验出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肠杆菌中无启动子且其容易将目的基因切除”等等。4.对生物学教学的建议严格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要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包括审题能力、答题能力、书写能力。其中选考题的答题尤其要注意,由于答题框中没有横线和序号等标志,学生答题时很容易将题序搞混或搞错,导致不应有有失分。因此在模拟训练时,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针对性训练,对学生作一些必要的限制性规定,如先要正确写好序号,答完后答案下要划线,不会作答的划好横线留空格等。要重视中学生物的学科内综合教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开始出现了学科内的综合试题,有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各章节之间的综合,如选择题第(1)小题,也有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 灌肠法课件教学课件
- 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洞察及研究
- 源码审计技术-洞察及研究
- 预测模型误差控制-洞察及研究
- 铁炼厂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背阔肌知识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VTE防控护理培训理论考核试题(附答案)
- 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含答案(共21天)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福建德化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服务收费标准
- 希沃录制知识胶囊操作指南
- 篮球特色课程说课模板
- 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
- 厂区行驶车辆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全国风压及雪压基本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