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文库.doc_第1页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文库.doc_第2页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文库.doc_第3页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文库.doc_第4页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敢消费文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成就斐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中国经济失衡越来越严重,核心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足。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每况愈下,由改革开放之初的45%下降到了近年的3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中等国家一般是60%。分配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不是老百姓有钱不花,而是可支配收入不足,这与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严重失衡有着直接关系。“十二五”期间,在出口导向模式和投资主导不可持续的特定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出路在于把提高百姓收入作为“十二五”重点,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各级政府必须由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向居民收入增长的发展目标转变,要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水平作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进行重点考核,改变目前单纯以“GDP”指标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其次,加快税制改革步伐。目前,老百姓意见最大的是个税成了“人头税”,工薪阶层缴纳了大部分个税,而真正的高收入者,因为收入来源复杂、税收征管不严,却少缴税或很容易避税。时至今日,要解决或缓解中国收入分配矛盾,个税改革已经不容再拖。除了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外,还要整个税制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全方位的更新,改革目前中国实行的分类所得税制为国际上流行的综合税制,同时加强税收征管。第三,加大初次分配改革力度。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劳动者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劳动者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有计划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制垄断行业高收入;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激励企业为员工加薪等。第四,尽快提高国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确保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让国民无后顾之忧。除了要在农村更加积极地推进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在城市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保制度之外,还应考虑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设立专门面向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基金,支持低收入群体的后代,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避免贫困代际传递。第五,积极增加居民的资本性收入来源。未来,只要是有盈利、能赚钱、政府规划必须要搞的各类项目,应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开设各种金融产品,鼓励民间资金直接与间接参与投资,尽可能减少地方政府发债或者不发债。第六,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分红资金统一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第七,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健康城市化道路,为改善民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要尽快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性规划,尽快统一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并由此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力争把城乡、区域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在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上使全体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分配问题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从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到如今胡锦涛同志公开倡导,一时间“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包容性增长”含义十分丰富。在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对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首都社会建设有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包容性增长”的由来及其背景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也是国际组织近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提出来的。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了12.7%和14.2%。当时大家都在谈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虽然经济增长了,但并非所有人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同时,中国GDP如继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当时,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消费的比重偏低,在产业方面重工业比重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和社会相比较,社会领域发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差距比较大。针对这种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均衡的增长,2005年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位知名学者参与研究。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2007年,由林毅夫主编,庄巨忠、汤敏等学者编写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增长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原因和所带来问题及挑战,探讨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这本书英文版当时译成中文时,使用了“共享式增长”一词,实际上也有人将其译成“包容性增长”。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包容性增长”被逐渐认同的助推器。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及其目的意义“包容性增长”译自英语复合名词“Inclusive Growth”,其中心词是“ Growth(增长)”,“Inclusive”应包含“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之意。“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央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创新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一般认为,“包容性增长”就其内涵而言,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共享”。换句话说,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在于,不能只单纯发展经济,而应该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均衡地发展,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这样的增长,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亚行当时在中国提倡“包容性增长”,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可持续和协调,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社会领域发展。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考虑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共享这种发展成果。可以说,“包容性增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与其他方面的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的。从国内方面来讲,首先,增长是和谐增长、可持续增长和科学增长;其次,增长的同时,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再次,这种增长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方面来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某国增长了,不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增长,不给对方带来危害,国家间协调、和谐增长,在共赢多赢中实现共同发展。一般来说,“包容性增长”主要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各国之间的“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指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胡锦涛同志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包容性增长的深刻内涵和目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包容性增长”包括民生、环保、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其核心要义是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受益且多受益。也就是说,“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惠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惠及社会的大多数人,让他们的收入增长更多更快一些,并且不仅仅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理念向全社会倡导。正像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要让人民过上一种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让社会更公正、更和谐,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不是过多地强调GDP增长。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倡导这一理念,应该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即中国现有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需要改变和完善,只有这样今后的发展才能可持续、协调与和谐,今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方面都需要“包容性增长”。三、当前社会建设亟待“包容性发展”社会建设承载着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北京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首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要求北京在经济高端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民生幸福、环境宜居、开放包容、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包容性增长的逻辑延伸就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与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共同增长、制度公平等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当前不但要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包容性增长”,尤其是在社会建设中更需要倡导这一理念,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推进和实现每个人、每个群体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包容,确保社会建设包容性发展和全面进步,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统筹兼顾和相互推动。当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包容性发展”,需要着力把握和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亟待解决,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调可持续,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更是我们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因此,必须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着力解决社会建设这个短板,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社会包容性发展,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已被国内外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实现现代化和社会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者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包容性最强,社会最稳定,社会能不断发展进步。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首都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三是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正值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政府应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加大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的投入力度,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均等的公共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四是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能转移,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慈善事业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是科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贫富差距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改革的不到位,收入分配不公正,分配制度不完善。这就需要加快推进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践行包容性增长。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促进共同富裕,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六是着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基层民主、公众参与,事关社会包容与生机活力。首先,创新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扩大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推动基层党务、政务、社会事务公开和民主参与。其次,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和公众参与率。第三,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基层构建“大调解”格局的同时,坚持把最广大群众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矛盾的发生。第四,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七是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最具包容性特点。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大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重点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社会包容、和谐与公正。我们殷切期待“包容性增长”成为“十二五”时期的我国的主导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成为“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导思想,在包容性增长和协调持续发展中,加快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与相得益彰,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更公正。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重在建机制增渠道收入分配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调节收入分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不利影响。这说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抓住关键,对症下药。收入分配问题主要缘于调节手段不足很多人把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归因于经济体制转轨,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体制转轨固然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但可能并非实质性和根本性原因,因为在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中也可找到收入差距虽有所扩大但并不明显、基尼系数并不算高的例子,如匈牙利、捷克;也不宜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也有对收入分配问题处理得比较好的例子。其实,人们常说的收入分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分配差距,主要是指分配的结果;另一个是分配不公,主要是指对造成分配结果不平等的原因判断,如机会不均等。这两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社会所经历过的所有经济体制和所有发展阶段,有所差异的不过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所采用或依赖的调节机制和渠道不同。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调节机制和渠道去应对收入分配差距和分配不公问题。这就是说,倘若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果真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这种特殊性只能归之于现实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不够完善的现实市场经济体制为线索审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运行格局,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政府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不可谓决心不大,但一旦付诸行动,却往往是找不准下手的地方和有效的工具,或者政策虽好但落实不下去。机制欠缺,渠道不畅,或许正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当务之急是构建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渠道。那一套机制和渠道的主要支柱,就是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市职工八级工资制。在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条件下,农民剩余的农副产品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统一卖给国有商业部门。在城市职工八级工资制条件下,不仅城市职工被区分为若干类别,每一类都由政府规定相应的工资级别和标准,而且什么时候涨工资、涨多少工资也由政府说了算。在那个时候,农民获取货币收入的主要渠道就是剩余农副产品的销售,城市职工获取货币收入几乎唯一的渠道就是工资。因而,只要把农民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城市职工的工资渠道管住了,全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就基本确定了。随着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市职工八级工资制逐步被打破。原有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既已不复存在,自然就要以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和渠道去“换防”。这无疑要经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般的探索过程。迄今为止,曾经有不少办法先后被采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或适应性不够,这些办法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调节机制和渠道的重新构建问题,始终未能获得根本解决。那么,究竟有没有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和渠道?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中能否找到适当且有效的调节机制和渠道?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晰:调节收入分配的担子已经不可能指望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行政手段来承担。法律手段如实行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等,固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但毕竟是有限的、辅助或补充性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有较大作为空间的,主要是经济手段。在理论上,收入分配可以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面。初次分配是基础环节,基础打不牢,其他便很难谈起。但这一层面的问题多属于市场体系,政府的作用空间相当有限。政府既不能直接调整非国有制企业的职工工资,也不宜过多干预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政府所能做且可见效的,至多是规范市场分配秩序。除此之外,可作调节之用、具有调节之效的经济手段只能或主要来自再分配层面。再分配的灵魂或实质就是调节过高收入,并用从富人那里得来的钱去接济穷人。在现实的中国,“济贫”似不难,因为毕竟有机制、有渠道在既有财政支出结构的框架内,完全可以在不动存量、仅靠增量(呈稳定增长之势的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实现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支援的目标。相比之下,调节过高收入则有难度,因为这既缺机制又缺渠道。政府所能运用的调节过高收入的手段基本上就是税收,而现行税制体系下的税收显然胜任不了这样的使命。比如,就整个税制体系的布局而言,税收调节过高收入的功能要同直接税而非间接税相对接。浏览一下2009年全国税收收入的格局便会看到,在由18种税所构成的现行税制体系中,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在内的各种流转税收入占到70%左右。且不说流转税终归要通过各种途径全部或部分转嫁出去,税收的最终承担主体难以把握,单就其被归结为累退税(高收入者所纳税款占其收入的比例反而少于低收入者)而言,它所可能带来的调节作用也属逆向性质。又如,就直接税的布局来说,目前能够纳入直接税体系的主要是处于流量层面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09年,两者的占比分别为21%和7%。尽管企业所得税也具有调节功能,但它调节的毕竟主要是企业或行业,而非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本应充当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工具,但由于所占份额偏低,其作用极为有限。不仅如此,在实行分类所得税制的条件下,将个人所得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就不同类别征税,甚至分别适用不同的税制规定,而不是在综合计算其所有收入的基础上实施调节,其有限的作用就又被打了折扣。再如,作为直接税的一个重要类别处于存量层面、针对居民个人征收的财产税,仍是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的一个空白。这又意味着,面对由流量和存量两个层面所构成的收入差距,现实税收所能实施的调节至多触及流量,而不能触及存量。鉴于存量是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流量,可以进一步认定,现实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只能触及皮毛,而不能牵动筋骨。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判断:面对日趋严峻的收入分配形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渠道。由重新构建机制和渠道入手,谋求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有所作为,是我们当前应当也必须作出的一个重要抉择。打造功能齐全的现代税制体系构建调节机制和渠道,应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如果说政府实施收入分配调节的经济手段只能或主要来自再分配层面,那么,作为再分配层面的两个着力点,调节过高收入与“济贫”相比,难不在“济贫”,而在调节过高收入。因此,当前应着手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构建调节过高收入的机制和渠道。调节过高收入要靠直接税而非间接税。所以,按照现代税收的功能标准,跳出相对偏重税收收入的单一功能格局,构建一个融实现税收收入与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功能于一身的功能齐全的税制体系,是必需的。而构建这样一个税制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