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出苹果产业支撑 推进三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关键是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嘉乡地处正宁县东南部,子午岭林区西麓,由于受地理环境、资源条件限制,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过这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苹果、西瓜、草畜三个产业。而苹果产业作为三嘉三大特色产业的首要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支撑全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一、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嘉乡苹果产业起步于1985年,经过乡村组的正确引导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努力,仅用了六年时间,全乡苹果面积就迅速发展到6000多亩。到1996年底,发展到了最高峰。这一年,苹果每市斤卖到2.4元,苹果状元任高印4.4亩果园收入14万元,许多果农凭借苹果致富,一年就摆脱了贫穷。三嘉苹果家喻户晓,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有了名气,更成了全县对外交流的名片。但从19972006年的10年间,三嘉苹果发展处于低谷期,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果园荒芜,腐烂病大面积发生,导致不少果农挖树毁园。全乡的这个主导产业面临动摇,受到冲击,其领军地位也逐渐被同处南塬苹果主产区的湫头、永和所取代。1、果园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萎缩。三嘉乡苹果面积已突破10000亩,其中八十年代栽植的部分树龄在20年以上的果树因管理跟不上,树势明显弱化,已开始进入衰老期。特别是部分果农陷入果树修剪的误区,背离了果树的自然生长规律,大杀大砍,导致冒条徒长,树势减弱,病虫害不断加重,腐烂病大面积发生,死枝死树严重。仅东庄村挖树毁园上百亩。十年树木,一旦毁园,让人十分痛心。而部分新栽果园,在定植后的五、六年内,大部门果农任其自然生长,不注重各个时节的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导致树体大小参差不一,挂果难,挂果晚,果农见效迟缓。 2、有机肥源不足,果园土壤瘠薄。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和群众“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的观念改变,当地果农养家畜的寥寥无几,有机肥源不足。果园多年来连续使用高浓度的氮、磷、钾化学肥料,营养元素不平衡,果园土壤板结、酸化现象较为严重,土壤缓冲能力下降。果树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在削弱,苹果生理病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全乡绝大多数果园均出现早期落叶现象,苹果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果园土地有机质的含量可以达到3%以上,而当地果园土壤中三种主要元素平均含量分别是:速效氮39.52ppm、磷10.63ppm、钾103.47ppm,有机质平均0.931%,相当于土壤肥力标准的最低水平,远不能达到国际上生产优质果品速效氮80-100ppm、磷40-50ppm、钾150ppm,有机质含量3-5%的标准要求。3、自然灾害频繁,防减能力低下。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县冬季气温升高,4月上中旬常出现-5以下的低温,6月上旬35以上高温天气延长,6-9月份冰雹多发,早春抽条、花期冻害、幼果灼伤等果园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近年来,虽然完善了灾害天气预警制度,建立了涂白缠枝、霜冻放烟、高温喷水、防雹网等防灾减灾体系,起到了一定防御效果。但是,对于大面积灾害性天气仍然是力不从心,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防护。2005年8月的特大雹灾、2006年4月的持续低温致使全乡果园基本绝收,2007年201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灾,部分果园受灾减产。4、产业不成链条,经济效益不高。苹果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极不配套,尤其是产后环节更为薄弱。苹果采后基本不进行商品化处理,95%等待二道贩子进园收购,价格不透明,这些果贩压级压价压分量,果农只能吃亏。去年,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从“蒜你狠”、“姜你军”到“苹什么”,苹果价格一路上扬,达到每市斤2.5元。二道贩子经过简单地分级、包装,转手竟然卖到4.55.0元,更大的利润倒成了他们的。就目前飞龙瓜果合作社仅有的德隆气调库来看,贮藏能力不到总产量的10%,也没有清洗、杀菌、分级、打腊、包装等商品化生产线。而且由于受流动资金制约,反倒出租给外地客商运营,调节本地鲜果均衡上市,实现增值的作用没有发挥,冷链物流体系更是空白。5、抓促力度不够,果农素质不高。在建园初期,各级领导大会小会的主题不离苹果,各级培训班轰轰烈烈,村村都有示范园,组组都有示范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面积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果农也掌握了基本的果园管理知识,但这与把三嘉建设成为苹果大乡、经济强乡的目标差距很大。近年来,先后在东庄南庄子、林坡康园子、后坡白沟、狼牙洼秦渠和沿川新栽苹果5000多亩,由于管理不到位,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加之老果园部分果农挖树毁园,全乡果园面积一直在万亩左右徘徊。乡政府果园管理技术人员匮乏,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更是滞后。果农科学务作果园技术水平较低,果园管理还达不到精细化、标准化程度。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着全乡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二、今后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主要对策苹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效益高,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苹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俗语说:“羊上千,牛上万,苹果烂得垫了圈。”今后市场上青睐的一定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苹果,而且市场经济机制更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也更高,各苹果主产区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更激烈。象我们这种普通常规化生产的苹果,一般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低档次产品多,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少,虽然不至于烂的垫了圈,卖难、卖贱那是肯定的。因此,全乡苹果产业要依靠科技,走绿色、无公害、有机化、生态化、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正宁县属黄土高原地貌,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国最适宜发展苹果生产的18个地区之一,苹果产业做为全县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的重要载体,是县委、县政府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决策。在类似三嘉这样一个地处偏僻的山后小乡,区位优势较差,发展其它产业资源条件匮乏。但是由于地处林缘,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硬度大,品质极佳,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三嘉近几年的发展更雄辩地证明,苹果是本乡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由于三嘉苹果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因此,全乡上下必须克服三嘉苹果面积已经饱和、品质难再提升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大力支持培育专业村、专业组、专业大户。立足本乡,放眼市场,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检查和督办,努力做大兴果富民这一惠民“蛋糕”,全力加快产业富民进程。 2、稳定面积,加强管理,进一步扩大苹果栽植规模。面积是基础,没有面积,就没有稳固的产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一是按照“抓规模建基地,抓管理增效益”的思路和“近村、近路、近水源”的要求,填平补齐近年新栽果园,在塬区建成于西南东、南西康园子、索洛前马塬三条2000亩产业带,实现“一区三线”的苹果产业总体布局,使全乡果园面积稳定在15000亩,户均810亩,人均2.5亩以上。二是加强新栽果树和幼园管理,杜绝人为机械损伤和破坏,禁止间作小麦和玉米等深根性和高杆农作物,推广瓜果、薯果、豆果套种。建成康园子和后坡2个百亩幼园管理示范点,全面落实“一年定杆、两年重剪、三年拉枝、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技术,确保新栽一片,见效一片。三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对衰老果园和低效果园进行改造,落实多疏少栽、拉枝改型、轻剪缓放、多施有机肥等成园管理技术,抓好于西成园管理示范点建设,全面推广果园生草、生物灭虫、铺设黑地膜和反光膜等旱作丰产技术,逐步提升苹果生产管理水平。3、发展草畜,抓畜促果,进一步加快生态果园建设。据调查,三嘉乡各类家畜不足万头,家禽2.7万只,每年提供的有机肥料加上人粪尿不足9000吨,而且利用率不高。全乡10000多亩果园平均每亩仅能施入600800公斤,远远不能满足果园每亩要求施入3000公斤优质有机肥标准。每到苹果采收季节,家家果园只见果,不见叶,不但所产的苹果品质差,而且大小年严重。而林坡村康园组徐世平,每年养猪20多头,他家10亩富士果园,每亩秋施有机肥2吨, 2009年苹果亩产量近万斤,被县奥神州公司每斤2.2元全部收购,其他果农的苹果每斤最高只卖到1.63元。2010年是个小年,别人的园子零星挂果,他家园子亩产依然在2000斤以上。关川村关东组巩满林,试验用沼渣为10棵果树施基肥,采收时其它果树全部落叶,这10棵树叶片黑绿肥厚,所产苹果单果增重20.1。因此,要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效益示范,让群众真正认识到不养畜苹果品质就不能提升,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苹果就卖不上好价钱,甚至卖不出去。引导果农借鉴学习洛川等地发展“果、沼、草、畜、窖”五配套的生态果园模式,加大财力和技术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励广大果农发展草畜业,扩大有机肥来源,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真正在解决有机肥源和推广果园培肥技术上求突破。以林坡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为中心,树立“人畜分离、小区养殖”的理念,利用5年时间,按照1亩果1头猪、5亩果1口沼的标准,建成果园实施种草养畜模式(即果园生草用于养畜,畜粪入沼,沼渣还园)的“果、畜、沼”示范园500亩,以此带动全乡苹果生产走“畜、沼、果”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4、强化培训,培育典型,进一步提高果农标准化生产水平。苹果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苹果产业的依靠力量是果农,只有培养出懂技术、会操作新型果农和充分调动广大果农的积极性,才能推动苹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苹果有机生产技术、常规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技术培训明显滞后。技术掌握全面、生产管理精细的果农还不足10%。而管理精细的果园能保持连年丰产稳产,实现优质高效,盛果期亩产均在2.5吨以上,亩收入可达0.81万元,最高的可达3万元;而管理粗放的果园,单产和优质果率很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亩收入一、两千元,甚至数百元。效益高低之差在几倍、十几倍,更谈不上生产绿色有机苹果。虽然苹果在去年采收阶段价格一路攀升,达到近几年最高水平,每市斤卖到2.6元。然而山东烟台、陕西洛川生产的的有机苹果每市斤卖到2025元,而且是供不应求。因此,要结合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对果农科学务果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整体素质。全面开展以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化栽培主要内容的优质苹果生产和管理知识培训,切实把科学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及经验传授给每个果农。组织果农赴苹果生产先进地区学习取经,举办果园管理技术交流座谈会,用示范典型和身边的土专家教育引导果农,掌握规范的果园管理技术。适时策划组织一次“全乡优质高效苹果擂台赛”,达到奖励几个人,带动一个乡的目的,逐步引导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园综合管理水平。5、扶持龙头,延长链条,进一步提高苹果产业的经营效益。为了提高苹果产业的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切实缓解苹果卖难、卖贱的问题,要在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营销环节实施重点突破。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一批大型果品贮藏、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力争在10年内使全乡保鲜贮藏能力达到10000吨。扶持德隆公司新上苹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苹果采后经清洗、杀菌、分级、打腊、包装后进入气调库,并与周边县市大型超市、商场紧密联系,采用冷链的形式进行运输和销售,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生产经营附加值。扶持果农协会和苹果生产营销合作社组织,新建果农协会1个,合作社3个,引导协会真正发展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济利益紧密型经济实体。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现代商业信息通过协会组织嫁接传到千家万户,让农民参与新技术革新,改变传统的务作方法和原始的销售行为,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使三嘉优质苹果进入全国,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分析师初级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学教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销售代表产品推广方向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仓库管理员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财务经理招聘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复习题及答案一
- 2026届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道路行走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高一上学期数学学法指导课件2024.9.14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恶性骨肿瘤化疗及注意事项(58张幻灯片)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规范和示范文本
- Fisher DVC2000定位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