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电视摄像?答:被摄物体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光电转换在磁带或光盘上形成影像的过程。2、摄像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答:摄像是电视节目产生的关键。3、前拍和后编的关系?答:摄像是前期的重点,是后期的源头,是编辑合成的基础,是前后期工作的关键。4、摄像记者的基本素质要求?答: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修养;现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5、摄像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答:敏锐犀利的观察力、眼力;灵活果断的魄力;熟练的摄影能力;随机应变的反应力。6、摄像机是由哪些系统组成的?答: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7、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答: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可以得到成像于各自对应的摄像器材靶面上的红(R)、绿(G)、蓝(B)三幅基色光像)8、摄像机光电转换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摄像机光电转换系统的作用是将成像于靶面上的光像转化成电信号,然后经图象处理系统放大、校正和处理,并同时完成信号编码工作,最终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输出。9、摄像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哪些部分?答:自动白色平衡调整、自动黑平衡调整、自动光圈、自动变焦距、自动增益控制(色温平衡),自动聚焦等。10、摄像机的分类?答:A:根据用途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B:根据摄像机使用的场合划分:演播室拍摄用座机;室外拍摄用便携式机两类。C:根据摄像机所使用的光-电转换器件划分:传统的真空管器件(光电导摄像管)摄像机;新型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机两大类。11、摄像机的技术特点?答:由于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因此其“摄像作品”是能够“立等可取”的;摄像机具备的色温滤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统,对操作和摄录工作产生一些相关要求:室内的白织灯光(3200K,摄像机核定的标准档位);一般的日光下(5600K,注意室内的日光灯只是模仿日光造的,应该使用6000K);混合情况5600K ND(主要是为了去掉其中的蓝色光);阴天(暗)(5600K ND)。为什么要进行校色?答:摄像机是以3200K为基准设计的,所输出的红、绿、蓝三个基色电压相等,在荧光屏上出现基准白光。如果,同一物体照明的色温不同就会产生色偏差,因此在镜头后与棱镜间安装滤色片,从而利用光谱响应特征去补偿因色温不同而引起的光谱特性变化。(光谱的含义:(重点)光色散形成的光带)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为1:32,即相对规定了摄像机所能正确反映景物的最高亮度与对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为什么?“黑固定、白压缩”)(注:电影中的黑白胶片宽容度为:1:128,彩色片为1:64)12、电视的发展阶段和摄像机的发展进程?答:14、什么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的特征有哪些?(包括1419内容)答:【定义】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特征】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A:屏幕显示:a画面色彩夸张、b画面无纯黑白部分、c强光漫射现象;d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常出现彗尾现象;B:平面造型;C:框架结构;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15、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答:【地位】A: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B:是视听不可分割的共同体;C:是结构电视片的载体主干。【作用】A:每个画面既有自身表现意义,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电视画面将“线性信息传输”变为“信息场”传输。16、什么是像素?答:像素是指在光电转换系统中,电子束和光束瞬间在图像上扫描的部分。17、电视成像的过程是怎样的?(注意理解)答:电视是摄像将不同亮度的景物,经过光电转换形成不同强度的电信号记录于磁带上,再经过放像机或微波发射将电信号传输到电视接收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从而成像。18、屏幕显示的特性有哪些?答:A:电视画面色彩夸张;(隐藏知识点提示:电视中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为30多层、电影为100多层、人的眼睛则可以有600多层);B:电视画面无纯黑白部分(屏幕由于电波所致,表现纯黑白时呈现黑灰,处理夜景时应该采用对比方法);C:强光漫射现象(即强光将弱光处漫射尤其是发光体的轮廓、边缘线条不清晰);D: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即平时在电视断电后屏幕上出现的残留影像,或彗尾)19、如何在平面造型中表现三维空间?答:A:利用透视关系:处理好画面上被摄对象间的相对位置、大小比例、主次关系,处理好被摄物体汇聚线条、景物影调层次;B:利用画面中物体运动显现画面深度和立体感;C:利用摄像机运动突破平面造型的局限。20、为什么说电视画面造型是平面造型?答:电视画面依附于立式横向的矩形电视屏幕之上,这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21、平面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平面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的现实生活,造型形象主要是诉诸于视觉的。22、框架是怎样影响内容和效果的?答:A:框架构成了不同画面样式,形成多种景别;B:框架构成了被摄物体的相对关系位置;C:框架为画面提供了稳定的基底;D:框架能形成物体相对运动或静止的趋势;23、怎样理解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答:电视画面在时间上表现的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它主要包涵了三层含义:占有时间;表现时间(画面持续时间);观众感觉时间(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思考、回味等);24、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答:单向性:电视画面空间表现三个向度(高、宽、深)时间是一个向度,不能倒退。形成新闻节目记录表现一次性、客观记录真实性;连续性:连续不断地与现实时间顺序相对更换着画面内容;同时性:随机监视、同时记录,观者感受与现实事件发展同步;即时反馈性。25、什么是造型?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答:造型就是表现物体形象;【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重点)表现具象:【定义】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表现具象的体现】电视画面认识具体形象有特殊优势;电视画面以准确、细致,全面再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变化;通过形象表述思想、传递情感,用形象说话。表现运动:【运动的地位和表现方法】记录运动、表现运动是影视艺术的特有功能,它能表现运动姿态、速度、节奏,以及运动的全过程;画面再现的是运动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通过主体与环境、动静、速度,方向对比突出主体的运动。运动表现:【含义】指摄像机运动所造成的框架运动。【基本内容】框架的运动造成框架内景物在画面上的运动:位移、景别,方向角度的变化;不定点的运动摄像不断改变画面的内容。(26)摄像师应该具备的画面思维和造型意识是什么?答:【画面思维】图象、画面构图、被表现成分的关系、表象,表意。【造型意识】表现被摄对象的三维空间。(27)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有哪些?答:画面景别;构图形成元素(例如: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拍摄角度;画面运动。(28)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有哪些?答: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电视画面的光色要力求真实、准确;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注意同期声的采集。(29)什么是景别?怎样设定景别?为什么要划分景别?答: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根据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节奏,心理需要而设定。景别是为了适应视觉上、心理上的变化而产生的。景别既是叙述方式、结构方式的选择,也是观众视线的规范。(30)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注意】这里有一组对应关系:在角度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长(能推),景别越小。焦距越短(能拉),景别越大。在拍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距离缩近则图像变大景别变小。在拍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距离拉远则图象变小景别变大。(31)如何划分景别?各有其什么作用?答:A:远景:【含义】是一种情绪性景别(性质),没有明显主体和具体活动状态。【作用】适宜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拍大远景要从大自然本身去找形式框架)大远景放在段落开头介绍环境,放在结尾发挥情绪余味;远景介绍大环境,远景中人物与环境形成点面关系;(注意:多选择侧光或逆光,画面内容简洁)B:全景:【含义】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画面。(全景画面有画面中心和画面主体)【作用】贴近人物活动有关空间,确定被摄人或物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性质】定位性镜头。【拍摄要点】选择适当前景与主体不同色调背景;注意总体光效一致。C:中景:【定义】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结构中景的线性主要是人与人的交流。【性质】叙述性镜头。【拍摄要点】画面构图要将情节中心点安排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D:近景:【含义】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性质】强交流性镜头。【特点】以人的神态或物的质地为表现对象;主体占画面的主导地位,常表现人物神态和情绪;表现人物介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拍摄要点】拍摄近景注意画面的形象真实、生动,客观;注意准确聚焦;对新闻人物尽量采用抓拍。E:特写:【含义】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性质】强化性镜头。【特点】揭示内部特征、突出事物本质;缩短距离、超越空间,进入心灵领域。【作用】夸张形象、形成悬念、镜头转场,越轴连接。【拍摄要求】画面饱满、控制暴光度,不能滥用。(32)景别的作用?如何运用景别?答:【作用】景别的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造成不同的审美效果;景别的变化形成节奏的美化;景别的变化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信息传递的侧重点;景别体现场景中人物间的关系;景别的运用可构成不同的风格。【如何用】正确选择形成景别的方式(焦距);选用恰当的景别描绘不同的运动美点;景别两极扩展的运用以扩展景物范围的振动幅度:A:航拍美感:宏观角度,使混乱的事物能变得单纯洗练,呈现超然的整体美感;B:微观美感:用大特写拍摄事物局部,延伸人们的视觉能力。(33)什么是拍摄角度?它有何作用?答:【含义】是指摄像机从什么地方去拍摄需要表现的对象。【作用】决定着主体的轮廓和线条的框架;决定着光影结构、位置关系、情感倾向,和画面立意。(34)拍摄角度是如何划分的?答:【分类】几何角度(按照空间关系);心理角度。(35)什么是拍摄高度?具体可分为哪些种类?答:【含义】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角度(也称纵向角度)。【分类】A:平角:【含义】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处于相对水平的位置。【特点】画面中对象不变形,画面稳定,地平线处于中间位置,画面上下等分,呆板、单调。用长镜头拍摄纵向运动的物体画面形象饱满。B:俯角:【含义】摄像机高于被摄对象视平线位置。【特点】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面位置、盛大场面;利于表现对峙双方力量对比;不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C:仰角:【含义】摄像机低于被摄对象视平线位置。【特点】净化背景,突出主体;仰拍利于强调画面中主体的高气势;突出前景,压缩背景,表现强烈的透视效果;仰角容易造成变线。(36)什么是拍摄方向?它有哪些类型?答:【含义】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分类】A:正面方向的拍摄:【特点】画面对称、稳重;利于表现面对面交流;容易造成呆板,主体角度不宜过正。B:侧面方向拍摄:【特点】有明显的透视,较强的纵身感,主体突出,画面活跃。C:背面方向拍摄:【含义】摄像机处于被摄物体后方拍摄。【特点】使观众产生同一视像效果,带有悬念。D:斜侧面方向拍摄:【含义】摄像机处于正面、侧面以外的任何位置(前侧、后册)。【特点】此类画面有透视感、纵深感,容易反映主次关系。(37)什么是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拍摄?答:客观性角度拍摄是指叙述性角度,依据常人生活中视觉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拍摄;主观性角度拍摄是指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进行拍摄的角度。(38)客观性角度性、情绪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拍摄的特点?答:客观性角度拍摄:a画面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现场感强;b新闻、记录片、现场直播,电视剧等绝大多数节目都以客观性角度为基础;(注意:其一,以正常视野等高机位、标准镜头拍摄。其二,俯拍、仰拍必须有情节依据和生活依托)主观性角度拍摄拍摄:a表现性强;b以拟人化的视点,调动观众的参与感、注意力;c加强画面主观色彩,引起观众的强烈心理感受;(注意:其一,主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相临前后应有位置交代。其二,主观性角度常以人物相近的物体做前置。其三,主观性镜头必须是合理的,有依据的)情绪性角度拍摄:【含义】为表达特定的情绪气氛有意选择超出常规的角度(重点)【特点】有奇特夸张的构图效果。注意:此中拍摄可用“四极角度”做特殊造型(即:绝对正、侧、背、顶面拍摄)(39)为什么说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富有变化、最具有魅力的物质现象?答:被摄主体的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被摄主体的运动在摄像造型中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表现意义;(运动总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即运动的主体和运动的形式)运动形成了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这些运动速度、运动节奏的变化在电视画面中具有不同的感情意味和艺术表现力;被摄主体的运动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的内在依据及外在表现;对人而言,运动的具体形式和基本单位是动作,通过个性化、特色化的动作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刻画任务形象;对被摄主体运动的造型要借助与电视画面的框架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40)摄像机运动的分类?答:间接运动,主要是通过蒙太奇剪辑完成机位运动;直接运动,即镜头的运动是直接由画面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运动摄像的结果。(41)摄像机直接运动的分类?答:镜头的光学运动(变焦运动);机身的机械运动(推、拉、摇、移、升降)(42)新闻纪实类节目的运动造型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摄像机的运动使画面中景别连续不断地发生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失控的统一和同一;摄像机的运动形成一种多景别、多角度、多背景的连续动态画面,它在造型上使画面对新闻现场和新闻人物的表现达到多层次、多视点、多元化;摄像机的运动使观众比较强烈地感受到摄像机的存在,这种运动本身间接地表现了摄像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拍摄活动,摄像机的视点既是记者的视点,也是观众的视点;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对运动中的新闻人物进行连续不断地表现,不仅是画面造型上的需要,也是新闻报道上的需要,它连贯完成了人物活动完整的流程记录和画面表现,而固定摄像是很难对活动中的人物和进行中的事态作连贯完整的表现的。(43)什么是综合运动?答:广义上,综合运动是指电视画面表现的一切运动形式。狭义上,指一个镜头之内,把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距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的画面拍摄。(44)什么是构图?答: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45)什么是构图中讲到的恰当位置?答:就是有利于突出主体形象,各部分关系协调的位置。(46)构图有哪些样式和方法?答:首先,物像位置、形象结构、色彩调配,光影衬托都必须为画面中的主要对象(主体)服务。其次,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造型元素,形成一定的组织关系。(47)构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答:正确安排主体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环境,背景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景别和角度;配置好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造型元素,达到内容形式的统一,突出主体形象。(48)电视画面的构图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A:对称:左右对称;辐射对称:中心点向四周对称;B:平衡:人物比重;动静比重;深色比浅色重或浅色比深色重;粗线比细线重;颜色鲜艳比灰色重;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C:对比:也称对照。即把对象各种形式要素不同性质进行对照,使各自特征明显。作用:使原素材中不鲜明、不显露的外形内涵更加强烈。(49)电视画面的构图特点是什么?答:A:动态性(注意:可见电视画面是运动形态;对象运动时间中印迹是过程;对象表现在空间中变化是位移;对象在空间中运动表现是速度;对象运动占有时间)B:时限性: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负载的信息量也是不一样的(时间规定了观众的观赏模式);C:多视点:客观视点;主观视点;主客互换视点;主客观统一视点; D:画面固定性和构图现场处理的一次性;E:构图结构整体性。(50)蒙太奇结构和摄影构图的关系?答:A:完整的影视作品,将以蒙太奇因素出现;B:复杂还是简单的情感经一系列蒙太奇画面组接完成;C:每个镜头都负载一定的情感信息;D:镜头组接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E:影视构图的多维性;F:影视构图声画结合性:一是声画关系(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分离),二是声音构成画外空间,三是声画主从关系决定着画面构图处理。(51)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答:A:画面要简洁;B:主体要突出;C:立意要明确;D:画面应有表现力、审美感;E:运动构图应有运动依据。(52)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有哪些?都有哪些具体内容?答:光线:一种物质元素,对人视觉神情产生影响的物质;作用:是决定电视构图质量和画面意义表达的关键因素。色彩:画面形象经过色彩设计、提炼、选择、搭配,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运动:电视画面是一个动态结构,离不开运动、情势、过程,轨迹以及摄像机运动带来的运动表现力;声音:生活形态是包含着声音的,没有声音的画面不是电视本体的画面,没有声音的纪实是不完整的;文字:文字参考与画面形象构造中,使信息传播量更大、更明晰,为观众感受和理解提供条件;影调(重点):【含义】指形象画面中,明暗层次及色彩明暗关系。电视画面中的影调是指镜头前所拍摄对象的明暗差别,明暗等级和明暗面积在屏幕上的反映。【分类】从明暗分布倾向划分:A:亮调:明多暗少,亮景物、亮背景,用散射光正面拍摄;适宜拍年轻人B:暗调:暗多明少,选择暗背景、深色物,用亮色调衬,以低照度照明;适宜拍老年人,或反映气氛低沉C:中间调:明暗分布均衡、层次丰富。拍摄明暗协调,光比适当。客观反映从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划分:A:硬调:明暗显著。拍摄时应注重:亮背景、暗主体、暗背景、亮主体;B:软调:(柔软调)亮、暗对比弱、反差小,拍摄时注意选择层次少的景物;C:标准调:反差适中,过度均匀,选择层次丰富。【影调在构图造型中的作用】(重点)A:通过明暗不同、对象配置形成刚柔不同情调;B:通过影调控制形成情绪基调;C:通过亮暗配置形成不同影调对比;D:利用明暗关系调整,造成画面均衡。线条含义: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线条是构成电视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分类:根据线条位置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外部线条:影像轮廓线。内部线条:被摄对象轮廓线以外的线条)根据形式不同分为:直线、曲线。直线分为: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氛围:圆形、弧形线、C、S型线条。如何处理电视画面构图中的线条(重点)提炼、选择和运用;处理线条与框架的关系;在运动中处理好主导线形结构。(53)画面的构成成分有哪些?答:主体:画面中主要表现的对象。【特点】a主体具有极大包容性;b主体具有统帅地位、主导作用;【表现方式】A:直接表现法:一是占据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镜头画面;二是占据主要位置、行动在主要空间领域;三是形象鲜明;四是主陪体要互为呼应,给主体最长时间、最大面积、最佳位置、最大照明。B:间接表现法:即环境烘托、气氛渲染。C:具体作法a用后景陪衬主体;b前景烘托主体;c阴影烘托主体;d静止环境衬托运动主体;e推拉摇移变换主体;f焦点虚实转换变换主体。陪体【含义】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作用】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画面内涵;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的作用,使主体的表现更为鲜明充分;陪体对构图的均衡和画面的美化也有重要的作用。【陪体与主体关系的处理】A:主陪体同时出现,陪体处于次要;B:主体先于陪体出现,形成呼应关系;C:陪体先于主体出现,暂时“主体”变化主陪关系。前景:位于画面主体之前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前景的作用】A:烘托主体;B:增强画面深度;C: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地方特色;D:均衡构图;E:对应关系;F:增强节奏感。【前景配置的注意事项】A:不能妨碍主体;B:应弱于主体;C:装饰色彩,但不累赘。后景:靠近主体后的人和物。【后景的作用】内容上表明位置、揭示主题,增强空间深度。【选择后景的要求】A:避免与主体相近、相雷同;B:简洁明快;C:清晰、趣味性不能超于主体。环境:指处于主体周围的人物或景物空间。【环境的作用】A:表现地域的特征、特点;B:刻画整体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处理的要求】简练、典型。背景:主体背后的景物。【背景的作用】A:表现人物、事物、事件、时空环境;B:造成气氛情调;C:帮助阐明画面内容。【选择背景的要求】A:注意背景与主体明暗色彩对比;B:注意动静对比,注意虚实关系。(54)电视画面的构图形式有哪些?答:根据画面构图形式内在性质分: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肖像构图、风光构图;根据画面构图外在线形结构分: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图略)(55)什么是静态构图?静态构图所需要的几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含义: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注意】a静态构图是在固定的视点上描绘结构,安排组织静止的拍摄对象和运动对象暂时处于静止的状态;B静态构图是观看者的视点、视线、视野处于固定状态下去看清对象的一种心理活动;C静态构图所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占有的时间是无限的。【静态构图所需的基本条件】画面主要对象的行为动作处于相对静止过程,内心有激烈矛盾搏斗外部却相对静止;摄像机和被摄对象基本不作位移;在情节事件发展中,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变;被摄对象没有景别变化;对空间的变化属于焦点透视。(56)静态构图的方法有哪些?答:幅面位置安排:主体安排在几何中心、趣味中心、意味中心,或边角,注意人物视线方向,以取得均衡的效果;视线方向:主体在趣味中心或意味中心,视线应向着空的地方。平衡的份量取决于有生命的、有重要信息的,带着情意的视线向度。(57)什么是动态构图?答:动态构图是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构图形式。【注意】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或分别处于运动状态,画面内视觉形象的组合及相关关系也连续或间接地发生变化。运动对象、运动过程巡视静止对象不断变换,调整画面构图结构,形式开放性的多视点、多构图。(58)多构图的形态有哪些?答:A:以静止为主的静态综合;B:以动为主的动静综合;C:动静参差的静动综合构图。(59)人物运动构图的三种形态是什么?怎样拍摄运动画面?运动构图画面拍摄的原则?答:原地运动姿态的变化;同一环境中人物位置的变化;贯穿不同环境的连续运动。【怎样拍摄运动画面】有戏的地方以人物位置为重点;无戏的地方以表现环境特色为重点;人物在运动过程中,方向、速度转折点的位置作为构图重点;运动过程中画面以人物停留位置作为构图依据;多人或群众场面,要以主要人物为构图依据。【运动构图画面拍摄的原则】没有人的画面中,表现环境介绍时,要把起幅中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有人物画面则以人物为画面构图的依据。(60)多构图应用在哪些方面?答:A:复杂情节内容。即内容杂、线索繁、层次多,宜用综合构图;B:表现连续的行为动作。即人物行为动作过程需要不间断的各种拍摄方法予以展示;C:表现人物内心情绪复杂变化。即人物情绪的发展需要孕育过程,有时结构是重要的,有时关键在过程;D:表现情节的变化。即镜头画面事件矛盾冲突跌宕起伏,需要用构图处理;E:处理变化上的需要。即避免单调乏味,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表现时间进展和对象的运动。(61)怎样理解水平线构图?答:水平线构图主导线向画面左右方向发展,表现宏阔、宽敞的大场面景物。(62)什么是垂直线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九宫格构图?答:垂直线构图:即景物向上下方向发展的构图;斜线构图:画面中主要线条不与框架上下边框平行的构图;(产生动感、指导性)黄金分割构图:按黄金分割规则来处理画面的构图方式; 黄金分割比例1:0.618九宫格构图:即“井”字形构图。(63)影视画面构图的幅面划分是怎样的?各自的作用是怎样的?影视构图独有的幅面构图安排是怎样的?答:A:【幅面划分】几何中心(位置上):将屏幕的对角线相交,相交的一点即为画面的集合中心。【注意】几何中心是幅面最端正的部位;【作用】对称结构、效果稳定、集中观众注意力;趣味中心(生理上划分);【作用】主体突出,吸引观众,形成生动有趣的视觉效果;意味中心;【作用】表现一种异常的视觉效果,增加新的含义;边角;【作用】是一种反常的视觉效果,可以形成一种开放性的视觉效果;无定位处理【作用】突出情景发展中的重点;B: 【幅面构图安排】客观拍摄视点,表现对象不断变换自己的空间位置;主观镜头画面;大众的群众场面;运动拍摄变换表现对象。(64)无定位处理的相关要求是什么?答:要为主要表现对象规定一个活动范围;每个活动应有运动的趋势;确立情节表现重点,构成视觉中心;运用景深,场面深度突出重点,创造节奏。(65)什么是固定画面?答:固定画面指摄像机的机位不动,镜头的光轴不变,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即:“三不变”:机位不变:无移、跟、升降;光轴不变:无摇摄;焦距不动:无推、拉。(66)固定画面的特点、作用、不足,拍摄要求是什么?答:【特点】画面框架静止不动,画面内容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视点稳定。【作用】有利于表现静的环境;对静态人物有突出的表现作用;客观反映被摄主体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推出和强化动感;固定画面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表现远去的时间感(比方说表现对历史的追忆);【不足】视点单一;难以表现较大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拍摄要求】捕捉动感因素;注意纵深方向人物行动的调度和表现;组接时应注意镜头的内在连贯性(多角度、多景别,不越轴);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可视性,即景别的准确、主体突出、信息集中、光色,影调表现合乎叙事需要;稳定清晰。(保证稳定的方法:用好脚架;凭靠生活中的支撑物;利用自然的有效支撑体;选准被摄范围内的聚焦点)(67)什么是运动摄像?什么是运动画面?摄像机的外部运动分为哪几大类?答: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变化镜头焦距进行的拍摄;(是心理活动在视觉上的运动)采用运动的方式拍摄的画面为运动画面;摄像机的运动是电视画面外部运动的主要因素,外部运动可分为两大类:A间接的摄像机运动(蒙太奇剪辑);B 摄像机机位、光轴,焦距的变化。(68)几种运动摄像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注意事项(前五种)?答:推摄:机位推进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及近的拍摄方法。【特征】A:视觉前移、景别由大变小;B:主体明确;C:主体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功用】A:突出主体重点形象;B:突出细节、重要情节(情节:经加工、改造后的生活情形);C: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的关系;D:有连续蒙太奇效果;E:调整画面节奏;F:增加或减弱主体动感;【拍摄注意事项】A:有明确的表达意义;B:起落幅要规范、严谨、完整,景别时间适度(一般为2-3秒);C:始终保持主体的结构中心位置;D:推进速度要与画面情绪节奏一致;E:在移动机位镜头中,焦点要随主体与机位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拉摄: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画面框架由近及远,主体远离的拍摄方法。【特征】A:形成视觉的后移;B: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功用与表现】A:利于交代主体与环境所处的关系;B:多变化画面结构;C:通过纵向空间、方位画面形象的对比形成反衬;D:景别逐渐变化时空连续完整;E:节奏由紧到松,产生情感色彩;F:在片尾产生结构性意蕴;G:是转场的一种手段;【拍摄注意事项】A:注意中心位置;B:注意拉中视野范围的控制;C:注意把握速度节奏。摇摄:摄像机不动,而变动摄像机镜头的轴线的拍摄方法。【分类】水平摇摄、垂直摇摄、环型摇摄、倾斜摇摄;【作用】A:展示空间、扩大视野,突破框架即空间局限;B:利用小景别画面包含更多信息;C:利用交代同场景中两个被摄对象的内在联系;D:利用摇摄、甩镜头,产生突然爆发力。用不同摇摄可产生不同的动态、动势,动速;(追摇、慢摇、反摇)E:同群体摇摄能产生积累效应;F:利用非水平摇摄能造成不稳定感;G:是转场的有效手段;【拍摄注意事项】A:速度应与画面内容相对应;B:明确目的;C:要讲究过程的完美和谐,速度稳、准、匀;移摄:将摄像机架在活动载体上,进行移动拍摄。(是以人们的生活感受为基础的)【特征】A:画面内固定或运动物体都呈现出运动趋势;B: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摄像机运动视角,代表人的主观线;(eg:主观性镜头);C:表现的画面是完整而连续的,是多景别的,多构图的造型效果。【移摄的作用】A:拓展了造型的纵横空间;B:利于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别气势;C:通过强烈色彩镜头表现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现场感;D:表现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拍摄注意事项】A:力求画面稳定、保持画面水平;B:尽量使用广角镜头;C:随时调整焦点,保证被摄体随时在景深范围之中;(景深(重点):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主体在成像平面上都能获得清晰图像的空间范围)跟摄:摄像机始终跟随被摄运动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分类】前跟;后跟;侧跟;【特点】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的一个相对位置;视距、景别相对固定;跟镜头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运动主体;【作用】A:连续而又详尽的表现主体;B:利用通过人物引出环境;C:利于表现主观性镜头;D:在纪实新闻节目中,有着重要纪实性;【拍摄注意事项】A:跟上、跟准被摄对象;B:注意焦点、角度和光线角的变化。升降拍摄: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进行升降拍摄。(可利用飞机、升降机、人体升降等)【特点】A:视野扩展、压缩变化大而快;B:形成多视角、多方位,多构图;【作用】A: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局部;B: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C:展示事件规模、气势氛围;D:实现一个镜头内内容的转换与调度;综合运动拍摄:(重点)摄像机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结合的拍摄。【表现形式】(重点)A:先后式;B:包容式;C:推拉摇移混合式;【表现特点】A:多种景别、角度、构图,多视点的效果;B:运动轨迹多方向、多方式;【优势】(重点)A: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表现一个场景中一队相对完整的情节;B: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C:通过表现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的多义性;D:在综合较长时间的连续画面中,与音乐旋律变化相结合;D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拍摄要求】A:镜头运动要保持平衡;B:镜头转替力求与人物运动方向一致;C:机位运动时将主体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D:摄像有关人员应默契配合,步调一致;(69)摄像机光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变焦距镜头;红绿蓝分光系统;色温滤色片等。(70)镜头的光学特性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答:焦距;视场角;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71)什么叫镜头?什么是摄影镜头?答:镜头指画面,也称之为一个镜头;另一种则泛指光学透视组。指摄影、摄像成像的镜头组。(72)什么叫镜头的光学特性?答:光学镜头的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特性。【注意】在摄像中,景物通过镜头把被摄对象的影像投射到摄像管的光电靶面上成像,或者是通过光敏元件将图像转换成携带电荷的光点附着在集成电路上(即电耦合设备CCD)成像。(73)人眼与镜头的相似之处和区别是什么?答:【相似之处】人眼可在视网膜上形成被观察对象的清晰影像,镜头可在胶片或光电靶面形成被摄物体的清晰影像;人眼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率使景物在视网膜上更加清晰,镜头则可以通过调节焦点使景物成像清晰;人眼的瞳孔直径大小可控制光亮多少,镜头则为可适应不同亮度而调节光圈以实现正确的暴光;人眼可以观察到视野范围内的景物,镜头视场角内的景物能汇聚成像;【不同点】人眼观察景物是有意识的,有强烈的立体感,而镜头成像是被动的,景物缺乏立体感;人眼调焦迅速,亮度变化适应能力强,镜头要经过人为的调节后才能实现聚焦;镜头拓展视野可以选择不同的焦距,人眼的视场角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人眼的视场角为40(74)摄像机镜头的分类?答:按使用类型分类:A:照相机镜头:拍摄散页片的大型摄影镜片、120胶片的中型摄影镜头、135胶片摄影镜头;B:电影摄影镜头:35mm胶片摄影镜头、16mm胶片摄影镜头、8.75mm胶片摄影镜头;C:摄像镜头:一又四分之一英寸摄像管用镜头、一英寸摄像管用镜头(对角线为16mm)、三分之二英寸摄像管用镜头(对角线为17mm)、二分之一摄像管用镜头(8mm)按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分类:A:定焦距摄影镜头:短焦距镜头(视场角小于45,25mm)、标准镜头(视场角为45,25mm)、长焦距镜头(视场角大于45,25mm)【注意】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或者是指焦距小于像平面对角线的镜头),焦距大于标准镜头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或望远镜头。B:变焦距摄影镜头;C:特殊摄影镜头;(75)什么是镜头的光学特性?形成光学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由镜头光学结构所形成的物理特性;形成的因素:焦距、视场角,相对孔径。(76)什么是焦距?什么是焦点?答:焦距:指从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焦点:凸透镜将无限远外射来的光在透视镜的另一边的光轴上汇聚成一点,这个点就是摄像机镜头的焦点。【注意】摄影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被摄对象在胶片乳剂平面或摄像管光电靶面上成像的大小。(77)焦距长短同像平面上物体成像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答:镜头焦距越长,像平面上物体成像的面积越大,放大倍率越高;镜头焦距约短,像平面上物体成像的面积越小,放大倍率越低。(78)什么是视场角?答: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接点所形成的夹角。(79)视场角与画面成像的关系?答:视场角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成像效果成反比,与成像面积成正比;视场角越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画面景物越开阔;视场角越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画面景物越狭窄;【注意】这里的成像其实就是成像效果的好坏。(80)视场角的两个主要受制因素是什么?答:成像尺寸;镜头焦距。(81)什么是摄像机的相对孔径?它有什么决定作用?答:摄像机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该镜头的入射光孔径(用D表示)与焦距(用F表示)之比。镜头的相对孔径大小决定着景物投射来的光线通过镜头的量的多少,决定像平面照度的高低。【注意】相对孔径越大,透光能力越强,成像密度值越大;相对孔径越小,透光能力越弱,成像密度值越小;相对孔径( )的倒数()被称之为光圈系数。(82)光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光圈可以控制通光量的多少;光圈可以控制景深的范围大小;【注意】摄像机的光圈有自动和手动两档。(83)什么是景深?光圈、通光与景深之间的关系?答:景深是指景深近界与景深远界之间的画面范围。光圈、通光与景深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光圈系数光 圈通光量景深范围景深清晰度大小小大模糊小大大小清晰(注意:此表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照度和同一场景下)(84)什么是纵深范围?它与景深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当摄像机镜头针对某一被摄物体准确聚焦以后,位于调焦物前后所形成的相对清晰影像物体之间的距离即为纵深范围。(其实就是景深)纵深距离大的称为景深大,反之则景深小。(85)景深范围、光圈大小、物距,焦距长短之间的关系?答:景深范围、光圈大小、物距,焦距长短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焦 距物 距光 圈景 深不 变不 变越 小越 长越 短不 变不 变越 长不 变越 大不 变越 长(86)什么是超焦距?镜头的超焦距是怎样计算的?答:当镜头调教至无限远处时,位于无限远处的景物与有限距离某一点的景物同时成像清晰;(87)什么是调焦?常用的调焦方法是什么?答:调焦是调整焦点的简称,即通过调节镜头环使影像落在焦点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常用的调焦方法:a即时调焦:依据被摄主体所处位置的具体距离远近来调焦;b预调焦:根据主体将要运动到的位置或运动的纵深范围,预先把调焦环调节到相应的距离标尺上。(88)什么是跟焦?跟焦的适用情形?答:跟焦是摄像中的一种特殊的调焦方式;【适用情形】A:被摄对象的运动改变了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时需要跟焦;B:摄像机的运动改变了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时需要跟焦;C:被摄对象和摄像机同时运动时,由于改变了距离需要跟焦;D:被摄对象和摄像机都不动,但画面上表现的重点物体远近有了变化,必须通过前后被摄对象的虚实变化,突出远近的被摄主体要跟得自然、准确,平稳。(89)什么是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画面特征是什么?长焦镜头的作用是什么?长焦镜头拍摄时的注意事项?答:【定义】长焦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5,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画面特征】a视场角窄;b景深小;c画面包括景物的范围小(原因:视场角窄,景深小,前后空间重叠,空间被压缩);d多层景物远近相聚;e横向表现运动感强,纵向表现运动感弱(原因:空间距离被压缩);被摄物 体被摄物 体纵向运动显得缓慢横向表现运动较快【作用】a必须远距离拍摄,追求真实、自然;b跨越复杂空间,能拍摄无法接近的人和场面;c有利于表现人物面部的特征;d调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间的转换;e造成虚实焦点画面(焦点放在被摄物体前面或后面一点即可)【长焦距镜头拍摄时的注意事项】a不能采用目测拍摄;b不能拍摄多层次全景画面(建议用短焦);c不宜在低照度下拍摄(长焦距的相对孔径为56,广角的相对孔径为14);d注意保持摄像机的稳定。(90)什么是广角镜头?它的功用与特点是什么?广角镜头拍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定义】视场角大于60,焦距小于25mm以下的一段镜头;【功用与特点】a视场角宽;焦距为16mm时,视场角为65,适宜拍摄比较远的全景画面;焦距为12mm时,视场角为86,适宜拍摄宏大的场面;焦距为10mm时,视场角为98,适宜拍摄很开阔的场面;【注意】视场角不能大于180。B景深大,因此能充分展现纵深方向上的深远景物;焦 距光 圈物 距景 深景深范围25mm46m3m11.5m8.5m16mm46m3m25m22m10mm116m1.8m无限远近百米或更远Sony370:焦距:0.97m,景深2m无限远。【注意】从上表中可看出:用小焦距、小光圈也可以拍摄出较大的景深范围。C曲像畸变现象有特殊的表现意义;D表现运动对象的特征:横向运动感弱,纵向运动感弱;E利于移动拍摄(视场角大、相对运动小)【拍摄时的注意事项】a表现开阔空间时要注意横线与画面内景物横线水平;b畸变只能在有特殊表现意义时使用;c注意避免景物的大面积过暗或过亮(注意以主体亮度来暴光);(91)什么是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优点是什么?有那些不足?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变焦镜头是指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优点:a一个变焦镜头可以代替一组焦距不同的定焦镜头;b机位不动,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c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多不能完成的画面;d画面景别变化平稳、均匀;e构成复杂的综合运动,操作方便、造型随意;缺点:a不符合人眼观看的习惯;b带有某种强制性;c不当的推拉会造成与画面内容相脱离;拍摄时的注意事项:a控制好动点、动向、动速、你动我动,你停我停;b顺势推拉、情绪推拉,情节推拉;c要有预见性;d随时保持运动姿态的转向;e起落幅要果断;f不动机位,同一景物的推拉时应注意跨一级景别拍摄。(92)光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光线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运动物质形式,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一个大家庭,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Y射线。不同波长的光呈现的颜色不同。(蓝波短,红波长)(93)什么是白光?光谱?答:白光是不同颜色光的混合效果;光谱:光色散形成的光带。(94)什么是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光源就是发光的物质;光源可大致分为:自然光源、人工光源,(95)低色温与高色温的相互关联?答:低色温在高色温画面呈现蓝色,高色温在低色温下呈现红色。(96)光线的性质与作用是什么?答:光的线条分为: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直射光:(硬光)能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的投影的光线。【造型特点】产生明显的投射防线,形成明暗分布,强化立体形状。【缺点】形成高反差,多光源时出现光影混乱。散射光:不产生明显投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运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同步测试
- 2025年北京pcr考试题及答案
- 蒲柳人家课件观看
- 葡萄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劳动合同韩语模板
- 《2025设备抵押借款合同协议》
- 2025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藏区初中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租房补贴借款合同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含解析)
- DB22-T3409-2022-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安全使用技术规范-吉林省
- 项目经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全面剖析
- 安检岗位培训课件模板
- 2025-2030中国水产饲料原料和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医学
- 静电检测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 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制度
- 新媒体运营口薪酬考核制度150215
- 舞蹈兴趣小组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