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中考考点.doc_第1页
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中考考点.doc_第2页
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中考考点.doc_第3页
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中考考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结构】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一存在能源危机吗?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2、存在能源危机吗二开发新能源1、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2、核能造福人类的神火三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1、能的转移与转化2、能量守恒定律3、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四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与环境2、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中考双向细目表】 章 节 知 识 点要求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1.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知道【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 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个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知识点讲解】第一节、存在能源危机吗?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1、柴薪生火人类文明的萌芽2煤炭工业社会的粮食3、石油现代社会的血液 一次能源:自然存在的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原料等可以直接使用的能源。 二次能源:电能、汽油、酒精等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二存在能源危机吗 不可再生能源: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原料等是不能再生的,叫做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不会随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的,叫做可再生能源。第二节、开发新能源一太阳能永恒的动力之源1、太阳是个巨大的能源,它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其中辐射到地面的太阳能,其总功率就达 8.11013 kW 太阳能达到地面后,主要通过四个渠道被吸收、利用:被植物微生物吸收被海洋吸收使大气、水升腾循环直接利用2、【活动】怎样直接利用太阳能例如: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 内能) 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 电能)太阳能制氢、驱动小汽车(太阳能 化学能)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 电能)二核能造福人类的“神火”1、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叫做原子能,简称核能。2、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两种:核裂变、核聚变 链式反应核裂变(原子弹爆炸、核电站) 热核反应核聚变(氢弹爆炸、太阳能)3、还有海洋能、氢能、地热能第三节、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一能的转移与转化1、能量可以在两个物体之间转移的。【活动1】能量的转移2、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活动2】能量的转化二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从物理、化学到地质、生物,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核内部,只要有能量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规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3提出者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期里,德国医生迈尔(J.R.Mayer)第一个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此定律得到物理学界的确认,却是在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的实验工作发表以后。三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 能量是守恒的,且在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有些能量是不能重复使用的。第四节、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一能源与环境1、能源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人类在使用能源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气体,造成温室效应、酸雨等污染。二温室效应 过量的二氧化碳、氟氯烃(又称氟利昂)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积聚为一个温室气体层,将地面向空间散发的热量反射回地面,使全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形成了温室效应。三酸雨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跟大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后会生成酸性物质,溶在雨中便成了酸雨。酸雨会使土壤酸化,使树木难以生存。三铅尘增加 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