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介绍.doc_第1页
镜泊湖介绍.doc_第2页
镜泊湖介绍.doc_第3页
镜泊湖介绍.doc_第4页
镜泊湖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镜泊湖简介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南面。 镜泊湖是5000年前经多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水南浅北深,湖面海拔350 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 米;湖形狭长,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 公里,面积约91.5平方公里。 景区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镜泊湖以天然无饰的自然之美而著称,以气势雄浑的吊水楼瀑布、奇丽壮观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国遗址为主要景区。还有珍珠门、道士山、老鹳山、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等景点。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镜泊湖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闪耀一派北国大自然的天姿美色,令游人赞叹不已,这便是镜泊湖之夏。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每年夏季游人如织,来自海内外的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天光水色,同时这里还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在湖的北岩半岛上,有一些小别墅和旅游设施,这就是镜泊湖的游览中心镜泊山庄。除了镜泊山庄以外,湖周很少有别的建筑物,只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一派秀丽的大自然风光,而这正是镜泊湖的诱人之处。在镜泊山庄眺望,只见湛蓝的湖水,展向天边,一平如镜。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距离牡丹江市区仅百余公里。“镜泊”意为“清平如镜”。 历史上有“忽汗海”等名谓,至明代始称镜泊湖。沿湖两岸有“外八景”等众多天然景点,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并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与现代革命史故址。邓小平有“镜泊胜景”,叶剑英有“高山平湖,风光胜江南”的赞誉。 景区介绍镜泊山庄湖北岸的半岛上,有一幢幢建筑别致的小别墅,掩映在万绿丛中,这就是镜泊山庄。整个湖区峰峦叠翠,湖水碧澄如镜。湖光山色与附近的熔岩隧道、地下森林构成奇妙幽邃的镜泊风光,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镜泊湖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批前来游览、避暑和进行科学考察的人们。从镜泊山庄乘游艇沿湖上溯,一路可以饱览湖中风光。湖中有著名的八大景观: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老鸹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城墙砬子。山水含情,各具风姿。 白石砬子位于镜泊湖边,有两座陡峭的石壁,突出湖岸,直插水中,高耸云天,威武雄壮,青山绿水相衬,颇像一幅山水画。 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古时土著人名曰“发库”,位于湖之北端,距“镜泊山庄”仅三公里。从“镜泊山庄”乘车,沿着一条山路,便可抵达龙泉山脚下的冷食店“湖光阁”。由“湖光阁”向左转,驶进盘山曲径,通过急流上悬架的“飞虹桥”,再穿越一段枝叶交错的绿色长廊,一座古朴雅致的六角亭台便出现在眼前。此时,瀑布泻落的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扑面的微风夹杂着一股股沁人的清新与甘甜。游人至此多于亭中小憩,然后步行穿过一片阔叶林,呼啸奔腾、气势磅礴的“吊水楼瀑布”便映入眼帘。吊水楼瀑布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岩床面翻滚、泡哮,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然后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圆型瓯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如有雷鸣。瀑布一般幅宽四十余米落差为十二米。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现两股或数股迭落,总幅宽达二百余米。 瀑布两侧悬崖巍峨陡峭,怪岩峥嵘。站在崖边向深潭望去,如临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一棵高大遮天的古榆枝繁叶密酷似一把天然的巨伞,踞险挺立于峭崖乱石之间。斑驳的树影中,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岩而立,人称“观瀑亭”。亭台至瀑布流口及北沿筑有铁环锁链护栏。古榆下尚有一条经人工凿成的石头阶梯蜿蜒伸向崖底的黑石潭边,枯水期间,潭水波平如镜。据测黑石潭深达六十米,直径也有一百余米。每逢晴天丽日,光照相瀑布,则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凡到此游览者,无不惊叹其壮美的景色。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的优美诗篇。 瀑布之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中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及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岩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见了,却可以观赏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岩床上,游人可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犹如人工凿琢般光滑圆润,十分别致。 环潭的黑石壁,又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它会把游人的轻歌笑语,经圆型石壁的折射,清晰地传到自己的耳边。石壁可与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相提媲美。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瀑布的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有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勇士回答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书生说:“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而国王却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如今,每当游人至此,便不由得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那发人深思的提问。吊水楼瀑布不是每天都能观赏到,一般在周六、日或节假日才能观赏到。 地下森林即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海拔1000米左右。当游人踏上张广才岭东南坡,沿着山路上行,登上火山顶时,眼前会突然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火山口。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游人站在火山口顶向下一望,只见陡峭的内壁上,林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地下森林。现在,游人不只可以站在火山口顶,俯视地下森林所构成的奇观,还可以踩着峭壁间的人造石阶小心翼翼地进入地下森林,亲身体验一下它的神奇。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同时也不乏小动物,游人拾级而下时,常见林间有鸟儿飞行、蛇儿爬行、兔儿跳行、鼠儿穿行,一片生机盎然。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里不仅有上述小动物出没,而且有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出没,甚至还有世所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出没,堪称“地下动物园”。 游人下到石级尽头,即至火山口底。火山口底比较平坦,似乎无奇可赏。然而稍加留意,却不难发现这里暗藏着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冬有清泉,十分奇特。 地下森林幽邃深远,奥秘神奇,具有独特魅力。在东南约13公里的地方,有几条神秘的“熔岩隧道”,举世罕见,不可不游。 熔岩隧道在地下森林东南方约13千米的地方,有几处国内外罕见的“熔岩隧道”,给镜泊湖又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据科学家推测,“熔岩隧道”是距今4000-8000年前一次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其面貌很像广西桂林石灰岩地区的喀斯特“溶洞”,但与溶洞有本质区别。当火山爆发时,汹涌炽热的熔岩流沿河谷低地奔腾而下,其表层先冷却凝成硬壳,而内部仍处于高温流动状态,形成地下熔岩河,当岩浆源枯竭时,便在熔岩流内部留下巨大的地下空洞,即“熔岩隧道”。 已发现的熔岩隧道短的几十米,长的在500米以上,一般宽5米余,高3米。隧道顶呈拱形,内表面全都是黑紫色,如同涂上一层“彩釉”,顶部密布下垂欲滴的熔岩乳。各种奇幻形成,犹如人工雕琢,图案精美,分布井然有序。隧道中还可见到直立的石柱以及天然的石床、石阶等等。 大孤山由山庄乘游艇向东南逆流而上,约行十分钟便可看到高出水面六十五米的“大孤山”。这座面积仅一万平方米的圆型山峰耸立于湖中,实为湖中一大岛屿, 主要是花岗岩,露出水面约150米,是地壳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残块。它状似一头水牛横卧湖上,埋头饮水,生气盎然。春暖花开时节,大孤山上开满了杏花、李花、玫瑰花和兴安杜鹃花等五颜六色的野花,绚丽多彩,故亦称“花山”。 岛上森林茂密,针阔叶混交林浓荫蔽日,岸边灌木丛生。森森古树的须根因常年被湖水冲击,已袒露在外,攀缘于岩石裂缝之间,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大孤山北侧不知何时何人铺就一条山径,已无从考证。沿着山径登临峰巅,极目远眺,真是满目锦乡。远看重峦迭翠,天水一色;湖上流光溢彩,烟波浩渺;近观云霭浮漾,湖光波影尽收眼底。小岛的静谧一环境的幽雅使人顿生爱慕之情。 大孤山也曾为我国的革命战争记载了一段光辉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周保中将军率领的抗日联军的革命根地。 小孤山从大孤山上行,水面上出现一座刺猖般的小礁山,这就是小孤山,是断裂的残块。小孤山,小巧玲珑,形似盆景,可谓八大景中之精品。 珍珠门位于中湖南最狭窄之外,离城墙砬子不远。因是两个小岛分立左右,高出水面十五米,远望宛若珍珠对峙湖中,相距只10米,仿佛一道天然门户,故称“珍珠门”。传说它们是红罗女扰富商的求婚,将其两颗求婚的珍珠抛于湖中,遂衍化成两座精巧的小山。 两岛间的航道只有十多米,历来是湖中的交通要道。枯水期限湖中沙滩裸露,小岛与湖西岸接壤,渤海时期湖州城遗址即在珍珠门西岸。珍珠门风景如现,景色迷人,两座小山宛若荷叶上浮动的晶莹露珠,熠熠发光。 道士山位于镜泊湖的南部。驶过珍珠门,遥望湖之两岸,有一山峦兀立湖中,它高出水面七十八米,这就是“道士山”,实际上是一座岛屿。它左右各有一山环抱,犹如“二龙戏珠”。 岛上古木蓊郁,寂静幽深,曲径尽头,浓荫掩耳盗铃映一座古庙,据说于清朝咸丰年建成,人们叫它“三清庙”。因当时庙中有一位道士,后来修行成仙,便起名为“道士山”。道士山名为山,实为一大岛屿。传说中道士山庙里曾有口“九龙探母”的大铁钟,钟声宏亮,声振大湖,回声经久不绝。当今古庙已不复存在。古庙废墟前庭宽敞,绿草如茵,幽雅清静。 城墙砬子位于宁安市镜泊湖中部西岸山顶。为唐代渤海时期的山城遗址。是镜泊湖八大景。乘舟游览到此,仰望城墙山城高耸入云,站在山城之上可向北远眺小孤山;向南俯视珍珠门,山城与碧波相映,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山城依山势走向,用石块筑就。城的北和东侧为峭壁,借助天险为屏,低矮地段间以石砌城墙衔接,城的西和南侧为陡坡,顺势筑墙。周长四里许,呈不规则方形,城南与东北各有一瓮门,可与山下相通。城垣除部分塌陷,大部完好。城墙叠砌清晰,虽时越千年,犹巍然屹立保持着当年挺拔峻伟的历史风貌。该城为渤海时代屯兵重地,地势险要,可扼控整个湖区。据初步考证,当为渤海上京路湖州故城。 小孤山:位于中湖,距北湖头六十余华里,也是地壳断裂后留下的残块。小孤山高出水面十九米,小巧玲珑,面积为大孤山的五分之一。山形似雄狮,斜卧湖心,崖岸陡峭,孤悬湖面。岛上各种树木葱郁,幽曲小径数条。山峦东部有棵古老的红松,高达二十余米,直径约为三十厘米。崖上布满瓦松、卷柏等耐旱树木,还有崩松和栎树。岛上以山杨、白桦等阔叶林居多,还有山梨、李子、山丁子、元枣等果树。春深时节,枣树映红,梨花带雨,点缀着小小孤岛,使小岛流满无限生机。 孤岛石壁上一处种着一种苔藓类植物,冬夏常青,称为“石花”。游人多采集置于鱼缸中,留做纪念。它比水草别致,既有草的嫩绿,又有花的姿容。 老鸹砬子 位于镜泊湖南,是湖中的一个岛屿。因状如一只老鸹静卧,故称“老鸹砬子”。 岛上树高林密,树叉上老鸹巢穴星罗棋布。附近水域里还有鹭鸶、水鸡、鸳鸯等水禽,所以此地又是水鸟的乐园。老鸹砬子孤立湖中,呈灰褐色,奇岩怪石堆积的岩崖,险峻陡峭。乘船绕到山背面,再远望此山,老鸹山竟又变成了驼山。山前首,光光的砬子恰似光秃秃的骆驼脖子;山后首,骆驼身负重载地在水里行走,形象逼真,饶有趣味。 白石砬子位于镜泊湖边,孤山前湖之左岸,是一座白石层叠、错落有致的白崖岛,为湖中名景之一。由三座白石峰组成,左右两座低矮,中间格外高峻,面临湖水,傲然屹立,很雄伟。岛上常年堆积的白色的鱼鹰类便,像无数块巨岩粘在一起,层层叠叠,奇形怪状,故而得名“白石砬子”。平时白石砬子和邻近的湖岸相接,当湖水溢满,石峰与邻岸便被浩淼的大水相隔,亦称“白崖岛”。远远望去,它形似身披白色盔甲的卫士屹立于万山丛中,守卫着镜泊湖。石砬下特产鳜鱼(又称为鳌花鱼)。每逢假日,垂钓爱好者三三两两搭伴来到这里,在怪石下、树丛旁,以其独特的方式垂钓鳜鱼。他们垂钓的方法奇特,只用小小的活鱼即可钓上三四斤重的大鳌花,令人惊叹。 周边古迹镜泊湖附近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如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遗址、城子后山城遗址、舍利塔遗址、兴隆寺、虽哈纳墓碑等,以及地下森林、地下熔岩洞等。上京龙泉府故城遗址在宁安县东京城,是唐代中国东北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海东盛国”,初称“震国”,后改称“渤海国”。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渤海国接受唐朝招抚册封,使渤海国成为唐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巩固了唐朝的统一,促进了祖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渤海国共设有五京,上京城即为其都城。上京城建制和规模完全仿唐都长安城,略成长方形,且城中套城,分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三部分。外城周长约17.5千米,面十门,为居民住宅区。内城在外城北部正中,周长约4.5千米,为官衙和官僚住宅区,包括贵族的禁苑御花园,今存池塘、假山。宫城在内城北部正中,周长约2.5千米,宫殿在宫城中间,今仅存五重殿基,沿中轴南北排列。 上京城建于公元8世纪,距今已千年,解放后,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地面保留下来的遗址还可辨认出当时上京高大华丽的门楼、官邸、寺刹等,可以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古城址内的兴隆寺(南大庙),是在渤海庙地上修建的清代建筑,寺内的石灯幢、石龟趺和大石佛都是渤海时代的珍贵文物。石灯幢由许多大块玄武熔岩雕砌而成,古朴壮观,是渤海时期最典型的佛教石刻艺术品。 古城遗址附近,还有渤海国的墓葬、窑址、桥址等。 在吊水楼瀑布东北3千米的山顶上,有一东夏国时期的古城。古城之东、西、北三面为悬崖峭壁,下临湖面,以天险为屏障。古城墙依山势而筑,唯南墙有一瓮门通山下。古城现存土堞15个,城内北高东低,地势较平坦。 景区物种镜泊湖盛产鲫鱼,称“湖鲫”,体大肥胖,肉嫩味鲜,过去曾被作为皇室的贡品。此外还产签花色、湖鲤、白鲢、红尾等40多种鱼。 湖西是绵延数百千米的张广才岭,山上森林茂密。这里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树林生长迅速,树种在百种以上,主要有红松、落叶松、冷杉、云杉、柏、桦、柞等,还有较名贵的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 林中有虎、豹、熊、鹿、獐、狍、灰鼠等珍贵动物。交通指南自驾:从哈尔滨方向到镜泊湖驾车路线:全程约380公里 由哈尔滨市自驾至镜泊湖全程高速约380公里,途经阿城、亚沟、玉泉、尚志、一面坡、横道河 子、亚布力、海林,牡丹江、宁安、东京城等镇、县、市。 从哈市出发走哈牡高速(绥满高速G10),全程298公里,全程限速120(小车),收费134元,大约行程3小时。 过海林市将近牡丹江市收费站前,右转直接上G11高速(不进牡丹江市),约80公里从杏山收费站出(牡丹江到镜泊湖)45元。按路标指走约15分钟就到镜泊湖景区大门。航空:牡丹江现通航的城市有: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烟台、南京、哈尔滨、天津等。火车(到牡丹江市转乘汽车) 与牡丹江直达通火车城市有: 省内与很多城市与牡丹江有直达火车,哈尔滨居多; 省外的有北京、大连、沈阳、长春、日照、徐州; 省外不直通的可在哈尔滨转车到牡丹江市,到牡丹江后转乘汽车去镜泊湖,路程约90公里。 6:20在火车站、13:20、14:20在汽车站有直达镜泊湖景区的汽车。镜泊湖的四季春天的镜泊湖,是红罗女上妆的季节。积雪消融,无色的细流涓涓地淌过山的腰肢,伴着暖暖的阳光,蒸发一些,又冰冻一层,最后还是汇成淡蓝色的湖水。春风轻轻地拂过湖面,心里便有了荡漾的波纹。小草无声地扭动着从老草的身躯下面钻出来,嫩黄着变成新绿,树叶从牙苞里伸开腰,眨眼间就绿了一片山,又绿了山之间的草地。达子香、梨花、杏花急着开了,如涂了一丛又一丛的粉红、紫和雪白的淡彩。薄施粉黛中,一个少女就婷婷玉立地长成了。 夏天的镜泊湖,是大家经常见到的镜泊湖。“山上平湖水上山”,有一种区别与江南的北方山水的大气,在酷暑之中,湖畔凉风习习,游人如织。荡舟湖上,群山环抱,那百里幽幽的水域,山重水复,转过了一山又见一湖,忽而三两孤山突兀,岩石奇峻,山下沙滩金黄,与山上的绿荫和悠悠的白云倒映水中,山青水碧,蓝天白云,那山,与水,你已经融入其中了。而寻着声如雷鸣,看到瀑布奔腾的湖水嘶吼而下的时候,你的心也会如那流水,奔放豁达,一泄千里,临风畅怀,瞬间便会无忧无虑了。 秋天的镜泊湖,是炫彩的世界,五花山带给视觉的感受,是极致的惊艳。每年九月末,五花山都会如约而至,漫山的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