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臭氧层.doc_第1页
中国保护臭氧层.doc_第2页
中国保护臭氧层.doc_第3页
中国保护臭氧层.doc_第4页
中国保护臭氧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保护臭氧层 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活中国保护臭氧层 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活 动动 烟草行业氟里昂 烟草行业氟里昂 CFC 11CFC 11 膨胀烟丝生产线淘汰 膨胀烟丝生产线淘汰 第二次工作会议第二次工作会议 背背 景景 资资 料料 汇汇 编编 烟烟 草草 行行 业业 特特 别别 工工 作作 组组 二二 年十二月年十二月 目目 录录 江泽民主席在国际保护臭氧层大会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1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 2000 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致 辞 3 第一部分 背景知第一部分 背景知 识识 5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北京宣言北京宣言 和和 国家方案国家方案 北京宣言 15 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18 第三部分 全国报刊部分相关报道第三部分 全国报刊部分相关报道 人类共同的责任 我国臭氧层保护纪实 54 履行国际义务 保护人类环 境 59 我们一起来补天 63 中国 保护工作全面推进 68 中国保护臭氧层政策法规体系 71 中国主要行业淘汰 ODS 现状及目 标 75 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框架 78 臭氧层破坏的影响 83 保护臭氧层 中国在行 动 88 令行禁止 CFC 淘汰战略在中 国 92 实现淘汰 替代是关键 96 谁来保护 地球的保护伞 98 我国企业庄严承诺保护臭氧层 104 附录 附录 历届中国纪念 9 16 国际臭氧日活动简 介 112 中国保护臭氧层行动大事记 117 1 江泽民主席在国际保护臭氧层大会江泽民主席在国际保护臭氧层大会 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按 第十一次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简称 蒙特利尔议定书 缔约方大会及第五次 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 约 简称 维也纳公约 缔约方大会于 1999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3 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共有 213 个缔约方国家和非缔约方代表团 联 合国机构 国际组织 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代表约 1000 人出席 国家 主席江泽民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了 12 月 2 日上午召开的部长 级会议开幕式 以下是江泽民主席在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嘉宾 女士们 先生们 今天 维也纳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和 蒙特利尔议 定书 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大 家聚集一堂 共商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代表中国政府 并以我个人的名义 向大会致以衷心的祝贺 向与会的各国代表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环境问题 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解决 环境问题 维护和创造人类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是各国人民共 同的愿望 也是各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义 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 中国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 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污染防治和 生态保护工作 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正在探索一 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已取得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对于保护全球环境 中国是负责任的 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 中国的环境问题 特别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不仅改善了中国 的环境质量 也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积极参 与全球环境事务 签署了多项环境领域的国际公约和协议 广泛 开展同各国在环境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国际环境事业 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保护地球 需要各国共同行动 在国际环境合作中 应该充分考 2 虑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长期历史和不同国家的具体现实 综合 规划 加强合作 协调行动 切实推进 发达国家应该充分认识 到自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曾经对全球环境造成的那些历史影响 因而有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 发挥自己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 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 中要努力加强环境保护 并在全球行动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和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 的成功履行再次表明 只要各国相互理解 加强合作 就一定能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 家 愿意在公平 公正 合理的基础上 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相 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为促进全球环境和发展事业作出应有的 贡献 女士们 先生们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 在二十世纪中 人 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为各国在新世纪实现新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也应看 到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各国人民应该 携手合作 积极行动 为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和各国普遍繁荣的美 好未来而共同奋斗 最后 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在北京愉快 谢谢 3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为为 2000 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致辞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致辞 按 1987 年 9 月 16 日 46 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开始了保护臭氧层的行 动 1995 年 1 月 23 日 联合国大会考虑到保护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 紧迫性 决定并宣布每年 9 月 16 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旨在唤起 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 类的健康 所有成员国都按照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 书 及其修正案的目标 采取具体行动 纪念这个日子 2000 年 9 月 16 日是第 6 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其主题是 拯 救我们的天空 保护你自己 保护臭氧层 这一天 我国 20 家工业 企业的代表响应联合国环境署的号召 在北京庄严承诺尽最大努力减 少乃至永远停止生产 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保护臭氧层 以上海 大众为代表的 8 家已经停止生产或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企业代表 在北京签署了 保护臭氧层自愿宣誓书 承诺永远不再使用消耗臭 氧层物质 以海尔集团为首的 12 家积极开展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企业 也联合发出保护臭氧层的倡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 2000 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致辞 全文如下 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准是联合国所确定目标之一 在迈进 21 世纪之际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为了改善生存条件 我们 一定要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这才会使我们继续生存下去 如果 允许损害环境的行为继续下去 我们将会带给我们的孩子一个荒 芜和充满危险的未来世界 今天 全世界都在关注保护臭氧层的活动 臭氧层是地球上 天然的保护屏障 它阻止了危害地球上人类 动物和植物的太阳 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 1999 年 12 月 在北京召开的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 利尔议定书 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 北京宣言 175 个国家政府 部门 国际组织 工业界和其他有关组织再次重申了实现消耗臭 氧层物质淘汰目标的义务 议定书生效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 很多国家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消费量方面 已经取得了 4 巨大的成功 如果对 议定书 不认真履行 那么消耗臭氧层的 物质消费水平将是现在的 5 倍 蒙特利尔议定书 的成功清楚 地表明 如果各国与国际组织朝着一个目标进行合作和共同努力 我们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然而 我们不能沾沾自喜 迄今为止取得的巨大成功一定要 持续下去 直到我们能够绝对地肯定 臭氧层将得到保护 现在 发达国家已经领先降低了氯氟化碳的生产 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在 2010 年淘汰氯氟化碳的生产 这是 蒙特利尔议定书 规定的 最后期限 因此 我们的工作重点将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 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和继续履行议定书中规定的 义务 才会完全确保臭氧层的恢复 我赞同今年 国际臭氧日 的主题 拯救我们的天空 保 护你自己 保护臭氧层 它提醒我们 我们的星球以及人类的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我呼吁各国政府 工业界 组织和 全世界的公民都支持国际臭氧日的目标 采取行动 提高公众和 政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 通过教育 公众合作 保证只用有 利臭氧层的化学品和产品 在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我们自己的健康 方面 为子孙后代建立较高水平的生活条件方面 我们一定会做 出不凡的贡献 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 6 一 天衣裂缝一 天衣裂缝 臭氧空洞臭氧空洞 大气平流层中距地面 20 40 公里的范围内有一圈特殊的大气 层 这一层大气中臭氧含量特别高 大气平均臭氧含量大约是 0 3ppm 而这里的臭氧含量接近 10ppm 高空大气层中 90 的 臭氧集中在这里 所以叫它臭氧层 臭氧层在保护地球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对于太阳光中与生 物无害的可见光和 A 段紫外线 将它们大部分吸收 小部分放 行 让它们到达地面杀菌消毒 又不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说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无缝天衣 1985 年 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有一个巨大的 面积与 美国大陆差不多大的臭氧层 空洞 1987 年德国科学家发现 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 面积是南极臭氧空洞的 1 3 中国 科学家也发现 每年从 6 月到 10 月青藏高原上空会出现一个 大气臭氧浓度异常低值中心 而且低值中心区域的臭氧量逐年减 少 这可以说是地球上发现的第三个臭氧空洞 就在发现臭氧耗损和出现臭氧空洞的同时 世界各地纷纷报 道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这说明 如果再发展下去 地球上的万物 特别是人和动物会遭受极大危害 二 氯氟烃是元凶二 氯氟烃是元凶 空调 电冰箱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其商品名叫氟里昂 氯氟烃 在低层大气中稳定 游荡 10 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同温层 直至穿 出臭氧层 穿出臭氧层后 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 氯氟烃迅速 分解 产生氯原子 氯原子极为活泼 专门拆散臭氧分子 使臭 氧层逐渐变薄 出现空洞 人类已经把 1500 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 进入大 气中的氯氟烃 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 大部分还在大 气中游荡 因而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 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 何况 除了氯氟烃外 工业废气 汽车和飞机的尾气 核爆炸产物 氨肥的分解物 其中可能含有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 都是破坏臭氧层 的因素 三 三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 年 9 月 16 日 46 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 7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开始采取保护臭氧 层的具体行动 1995 年 1 月 23 日 联合国大会考虑到保护臭 氧层对地球生命的紧迫性 决定并宣布每年 9 月 16 日为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 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并采取协调一 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四 四 烟草行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的背景烟草行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的背景情况 情况 1 1 国际 国内背景 国际 国内背景 1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74 年一些科学家提出臭氧层遭到 CFC 破坏以后 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 UNEP 认识到臭氧层破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985 年 3 月 UNEP 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 保护臭氧层外交 大会 有 21 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席了会议 维也纳公约 的宗旨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各缔约 国应采取适当措施 控制足以改变和可能改变臭氧层的人类活动 以免受到由此造成的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在1985年3月22日的全体大会上一 致通过并于1989年9月生效 我国政府认为 公约 的宗旨是积 极的 于1989年9月11日正式提出加入 公约 并于1989年12月 10日生效 至1993年9月参加 维也纳公约 的缔约国已达125个 2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 月由UNEP组织的 保护臭氧层关于含氯氟烃议定书 全权代表大会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36个国家 10个国际组织的140名代表和观察员 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参加 了会议 经过讨论与修改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定书 于9月16日的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 并在1989年1月生效 中国政府认为这个 议定书 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是排放CFC 造成臭氧层耗减的责任者 和 谁排放 谁负责治理 的精神 8 现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治理臭氧层耗减问题是不公 平的 所以当时没有参加签署这个议定书 3 伦敦会议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 议定书 缔约国第二次会议 会议 对 议定书 进行了修正 修正的主要内容是 扩大了控制物质范围 提前了控制时间 除原来受控的5种 CFC和3种哈龙 增加控制其他全氯氟碳 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 使控制物质总共有5类20种 发达国家完全停止消费受控物质的 时间 除甲基氯妨可延至2005年外 其他全部在2000年1月1日停 止消费 发展中国家凡人均年消费CFC和哈龙少于0 3kg的 即所 谓 议定书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国家 可暂缓10年执行控制措施 但要求他们的其他全氯氟碳 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的人均年消费 量不超过0 2kg 还明确了这些国家执行控制措施 履行义务的 能力 依赖于国际基金在财务合作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有效方法 建立基金机制 确保技术转让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把原建立基金机制 确保技术转让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把原 议定书议定书 第十条第十条 技术援助技术援助 改为改为 基金机制基金机制 规定缔约国 规定缔约国 应设置一个机制 建立一个多边基金 由不属于第五条第一款行应设置一个机制 建立一个多边基金 由不属于第五条第一款行 事的缔约国捐款 向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缔约国提供财务及技事的缔约国捐款 向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缔约国提供财务及技 术合作 多边基金在缔约国权力下设置一个执行委员会 制定并术合作 多边基金在缔约国权力下设置一个执行委员会 制定并 监督具体业务政策 指导方针和行政安排的实施 还明确指出 监督具体业务政策 指导方针和行政安排的实施 还明确指出 每一缔约国应配合基金机制 在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下 确保向每一缔约国应配合基金机制 在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下 确保向 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国家迅速转让替代物和有关技术 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国家迅速转让替代物和有关技术 4 中国政府加入修正后的 议定书 伦敦会议后 我国政府立即在国务院有关部 委间进行了充 分协商 成立了保护臭氧层技术协调组 积极组织拟定 受控物 质的生产与消费管理办法 和加入修正后 议定书 的国内法律 手续 9 1991年1月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协召集近300名专家和有关部 委领导在北京召开 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全国学术讨论会 会 议建议政府在适当时候加入修正后的 议定书 缔约国于1991年6月在内罗毕召开了缔约国第三次会议 中国 政府驻联合国代表于1991年6月14日将加入修正后的 议定书 的文件交给联合国秘书长 6月19日参加 议定书 缔约国第三 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政府正式加入修正后 议定书 的决定 5 中国政府组织编写 国家方案 内罗毕会议后 1991年7月15日 我国政府根据临时多边基金 执委会要求受援缔约国制订国家方案的规定 成立了 保护臭氧 层领导小组 负责提出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逐步淘汰方案并 组织实施 履行 议定书 缔约国的义务 1992年4月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对编写 国家方案 的组织方 法和工作进度作了具体安排 11月完成 国家方案 报批稿 经 11个有关部委审阅会签后 联合上报国务院 1993年1月12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 中国消耗臭氧层逐步淘汰国家方案 正式成为中国政府为保护臭氧层履行 议定书 缔约国的基本文 件 国家方案 于1993年1月15日报送履行 蒙特利尔议定书 多边基金执行委员会 国家方案是中国政府根据伦敦会议修正后的 议定书 的有 关规定 按第五条第一款行事国家的控制时间表 即到2010年完 全淘汰规定的受控物质 来制订行动计划的 在按 议定书 规 定并及时提供足够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条件下 承担实施行动计划 的义务 为此 行动计划分解为可执行的项目 按照已定的技术 路线和先后顺序分批向多边基金提出项目申请基金援助并付诸实 施 10 2 2 烟草行业加入保护臭氧层行动 烟草行业加入保护臭氧层行动 1993 年 1 月 12 日 中国政府批准执行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 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 以下简称 国家方案 但 国家方案 中没有包括烟草行业 根据进一步的调查 发现烟草行业 ODP 消 耗量不容忽视 为了更全面地履行 议定书 1994 年又组织制 定了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烟草行业补充方案 并在实施 议定书 多边基金 以下简称 多边基金 的资 助下 开始了中国烟草行业淘汰 CFC 11 的行动 在过去几年内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 ODS 生产和消费 的政策 编制了家用冰箱 工商制冷 汽车空调 清洗 哈龙 气雾剂 泡沫 化工生产 8 个行业的行业战略 开展了多种形式 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并于 1998 年对 国 家方案 进行了修订 在多边基金的支持下 相继编写了 中国 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 中国化工生产 ODS 整体淘汰计划 中国 ODS 清洗剂整体淘汰计划 以行业方式进行整体淘汰 经调查 烟草行业目前消费的受控物质集中在用于烟丝膨胀 剂的 CFC 11 因此 中国政府决定申报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 汰计划 1998 年 3 月 多边基金执委会第 24 次会议批准赠款 20 万美 元 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和中国政府进行中国烟草 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的研究 3 3 行业机制申报 行业机制申报 行业机制申报工作历时近两年时间 国家环保总局 科教司 北大环境中心 郑州烟草研究院有关人员在此期间作了大量的工 作 现将前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汇报如下 11 1 成立特别工作组 为制定我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 淘汰计划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任民司长和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 以下简称外经办 刘亿副主任的组织协调下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烟草专 卖局于 1998 年 5 月联合成立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淘汰特别工作组 以下简称特别工作组 并确定了整 个计划的工作大纲 2 数据调查 1998 年 5 7 月 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 心 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属的郑州烟草研究院专家组成 行业计划 编制工作组 在特别工作组的组织下 完 成了烟草行业的 CFC 11 消费基础数据调查 调查重点集 中在收集中国 58 家卷烟厂耗用 CFC 11 的有关数据 国 家局科教司多次发文要求各有关企业将有关数据上报特 别工作组 收集数据 1998 年 4 月至 7 月 调查小组分 赴各有关厂家 以数据审计与实地考察 CFC 11 设备相结 合的方式 调查涉及 CFC 11 消费量的膨胀烟草产量和成 本数据 每个调查小组实地调查后 均提交了一份调查 报告 从 1999 年 3 月到 1999 年 7 月 调查组借助传真 和电话 又收集并核实 1998 年度 CFC 11 的消费量 汇 总后 于 1999 年 9 月 1 日形成调查报告 3 编写行业计划 同时 行业计划 编制工作组全面 开展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的编制工 作 于 1998 年 10 月完成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 淘汰计划 初稿 后经于 UNIDO 官员及技术专家 国 家环保总局外经办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等有关方面 的多次协商 分别于 1998 年 12 月和 1999 年 3 月完成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第二 三稿 12 4 长春会议 1999 年 8 月 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 国 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 计划司联合在长春召开了 烟草 行业氟里昂膨胀烟丝生产线淘汰工作淘汰工作第一次会 议 与本次淘汰行动有关的 58 家卷烟加工企业及其所 属省级烟草专卖局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向与会代 表深入宣传了本次淘汰行动的意义及重要性 落实了各 年度淘汰名单 会议代表充分讨论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第三稿 的主要内容 表示拥护 各项淘汰政策的实施 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 会议 之后 行业计划 编制工作组整理了各企业的建议 完 成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终稿 的 编制 5 与执委会的谈判 1999 年 9 月至 2000 年 3 月期间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终稿 提交国 际执行机构 UNIDO 并由 UNIDO 提交多边基金执委会 在随后的与执委会秘书处的谈判过程中 我们本着服从 国家淘汰 ODS 物质方针政策的前提 实事求是地分析了 多边基金执委会秘书处的态度及谈判形势 就赠款金额 与执委会秘书处多次交涉 终于就主要问题达成了一致 行业机制批准 第三十次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 委会会议于 2000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 作为 2000 年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成员国 中国政府派以国家环保 总局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刘亿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本次 会议 国家局派科技教育司任民司长 赵百东作为中国政府代表 团成员出席了会议 通过进一步的协商谈判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在第 30 次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 13 会上获得批准 赠款总金额为 1100 万美元 将总计淘汰消耗臭 氧层物质潜值 ODP 924 吨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将 作为该计划实施的国际执行机构 2000 年 11 月的第三十二次执委会又通过了 中国烟草行业 CFC 11 整体淘汰计划 2001 年年度计划 确定了 2001 年度的淘 汰目标和工作计划 1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北京宣言北京宣言 和和 国家方案国家方案 15 北京宣言北京宣言 按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 在执行 蒙特利尔议定书 和 维也纳公约 方面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树立我国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扩大我国在全球环境事务方面的影响 经国务院 批准 我国政府代表团向第十一次 蒙特利尔议定书 缔约方大会及 第五次 维也纳公约 缔约方大会提交了 北京宣言 各国代表经 过认真磋商 求同存异 最终通过了 北京宣言 全文如下 1 我们高兴地注意到自 赫尔辛基宣言 发表十年以来 蒙特利尔议定书 的履行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按照第二条行事 的缔约方已大部分于 1996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了氟氯化碳的生产 和消费 按照第五条行事的缔约方已承诺自 1999 年 7 月 1 日起 将氟氯化碳的生产和消费冻结在 1995 年至 1997 年 3 年平均水 平上 2 我们还高兴地注意到其他受控物质的削减和淘汰也正在 按照业已商定的受控时间表开展 而在有些方面进展更加迅速 我们对在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 业已商定所取得的进展表示欢 迎 3 在此我们高度赞赏各国政府 国际组织和专家及有关团 体为这种进展所做的贡献 16 4 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 科学家告诉我们 臭氧空洞已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 而臭氧层的 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5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各缔约方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 1999 年 7 月 1 日以后进入了臭氧层消耗物质实质性削减阶段 因此 在 蒙特利尔议定书 第十条第一段内容下 我们必须保证具有 重要意义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延续和开展 包括继续 努力 保证向低消耗国家提供资助 以使得各国充分利用最新技 术带来的益处 6 因此我们呼吁各缔约方表现出更强的政治意愿 采取更 有效的行动 认真履行 公约 和 议定书 规定的义务 并敦 促还没有缔结 批准和加入 公约 议定书 及其修正案的国 家缔结 批准和加入这些文书 7 我们也呼吁有关缔约方采取一切适当措施解决受控物质 的非法贸易问题 以捍卫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 8 我们呼吁非第五条缔约方按照 议定书 的规定 继续 保持足够的资金并推动与环境有益的技术的迅速转让 帮助第五 条缔约方履行其义务 同时也呼吁第五条缔约方采取适当的必要 17 措施以保证非第五条缔约方提供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9 我们还呼吁国际社会给臭氧层保护和全球大气保护问题 以更大的关注 以促进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18 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目录目录 一一 导言导言 19 二二 当前形势当前形势 20 一 受控 ODS 种类 20 二 1995 1997 年受控 ODS 生产和消费情况 20 三 工业结构框架 23 四 替代品生产现状 26 三三 淘汰战略淘汰战略 27 一 议定书 控制目标 27 二 政府战略 27 三 国家淘汰目标 28 四 分行业淘汰目标 29 五 实施逐步淘汰的技术路线 30 六 ODS 淘汰计划和替代品生产计划 32 七 所需的技术援助 37 四四 淘汰增加费用淘汰增加费用 38 五五 政策与监督管理政策与监督管理 40 一 管理机构 40 二 职责分工 40 三 政策法规体系 42 四 监督管理体系 43 附件 附件 增加费用计算的模式和参数增加费用计算的模式和参数 19 一一 导言导言 中国政府1993年1月批准实施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 以下简称 国家方案 同年3月得到多边基金第九次执委会认可 通过实施 国家方案 有效地控 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 以下简称ODS 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势头 建立了实施 关于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以下简称 议定书 多边基金项目管理体制 并实现了 在气雾剂行业 尚无替代技术的产品除外 禁止使用氯氟化碳类物质 亦称全氯氟烃类物质 以下简称CFCs 为中国进一步的履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方案 的修订基于原 国家方案 的总体框架及多边基金执委会对于 国家方案 修订工作的总体要求 重点考虑多边基金执委会关于增加费用计算的最新指南 关于行业整 体淘汰机制的运行 替代技术路线选择及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政策 法规体系 重新调查 核实了ODS的生产 使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替代品和替代技术 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淘汰战略和行业淘汰计划 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和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方案 的修订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完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承担具 体编制工作 由30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 包括化工生产 泡沫 哈龙 工商制冷 家用冰箱 汽车空调 气雾剂 烟草 清洗及回收利用等专家工作组提交了研究报告 包括 中国消防 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 中国化工行业CFCs生产整体淘汰计划 中国汽车空调行业 CFCs整体淘汰计划 修订工作同时得到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外交部 国家发展计划 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经贸委 财政部 公安部 国家机械局 信息产业部 国家 石油和化工局 国家内贸局 农业部 海关总署 国家轻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医 药管理局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署为国家方案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得到多边基金 的经费支持以及其它国际组织的支持 国家方案 修订未包括中国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的有关ODS淘汰情况 20 二二 当前形势当前形势 一一 受控受控ODS种类种类 按 议定书 伦敦修正案的规定 中国目前主要生产和消费其中的4类10种受控ODS 它们是 ODS名称ODP值 附件A第一组CFC 111 0 CFC 121 0 CFC 1130 8 CFC 1141 0 CFC 1150 6 第二组哈龙 12113 0 哈龙 130110 0 附件B第一组CFC 131 0 第二组四氯化碳 CTC 1 1 第三组1 1 1 三氯乙烷 甲基氯仿 TCA 0 1 国家方案 修订中所提到的ODS仅指上述附件A和B中的10种受控物质 此外 中国也生产 消费 议定书 哥本哈根修正案附件C E中所列的ODS HCFC 22 HCFC 141b等HCFC类物质和CH3Br 目前中国政府尚未签署 议定书 哥本哈根修 正案 故 国家方案 修订未涉及这些物质 二 1995 1997年年受控受控ODS生产和消费情况生产和消费情况 1997年中国的ODS消费量约为70 000吨 其中12 是进口的 ODS生产量约为65 000 吨 以ODP计 1997年的ODS消费总量为87 600 吨 生产量为95 800 吨 表1汇总了 1995 1997年中国ODS的实际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数据 图1和图2反映了1997年按照物质划 分的中国受控物质生产和消费情况 表2汇总了1997年按行业划分的ODS ODP消费情况 表3汇总了1997年按物质 行业和最终用途划分的ODS和ODP消费情况 21 表表 11995 1997年中国年中国ODS的生产 进口 出口和消费 单位 吨 的生产 进口 出口和消费 单位 吨 ODS年份生产进口出口消费 ODSODPODSODSODSODP 附件 A第一组 CFC 11199518 23218 23211 71426529 68129 681 199618 40318 4032 95253220 82320 823 199723 64723 6471 73948824 89824 898 CFC 12199519 51819 51818 3181 30636 53036 530 199622 51422 51486350822 86922 869 199722 94322 9435481 25322 23822 238 CFC 11319953 5322 826177463 6632 930 19963 6372 910141233 7553 004 19974 5383 630167184 6873 750 CFC 114 115 1995271789011680 1996865237536425280 19971651039411248170 小计199541 30940 59330 2981 61769 99069 221 199644 64043 8794 3311 09947 87246 976 199751 29350 3232 5481 77052 07151 056 附件 A第二组 H 1211 199512 33837 01401 40010 93832 814 199611 36334 08901 14810 21530 645 199711 64234 926079510 84732 541 H 1301 19957507 500406001901 900 19966186470 19971 02710 27007083193 190 小计199513 08844 514402 00011 12834 714 199611 98140 26901 51910 46233 115 199712 66945 19601 50311 16635 731 附件 B第一组 CFC 131995353512524136136 1996171721236193193 1997272737145050 附件 B第二组 CTC 199545950500459505 199620022000200220 199710011000100110 附件 B第三组 TCA19951 0231024 0781744 927493 1996994994 7182675 445545 19971 0441045 8431706 717672 合计199555 91485 74934 5413 81586 640105 069 199657 83284 4849 2612 92164 17281 049 199765 13395 7618 4283 45770 10487 618 22 由于海关统计未将 CFC 114 和 CFC 115 的进出口数据分开 故本表中将二者放在一起考虑 H 1211指哈龙1211 H 1301指哈龙1301 CTC指四氯化碳 TCA指1 1 1 三氯乙烷 甲基氯 仿 本表的CTC仅指用作清洗溶剂的部分 不包含用作原料和化工助剂的CTC CFC 11 24 7 CFC 114 115 0 1 TCA 0 1 CTC 0 1 H 1211 36 5 CFC 13 0 03 CFC 113 3 8 H 1301 10 7 CFC 12 24 0 图图 11997年中国年中国ODS生产量分布 生产量分布 ODP为单位 为单位 CFC 11 28 4 CFC 113 4 3 H 1211 37 1 CFC 13 0 1 CFC 12 25 4 TCA 0 8 CTC 0 1 H 1301 3 6 CFC 114 115 0 2 图图 21997年中国年中国ODS消费量分布 消费量分布 ODP为单位 为单位 表表 2按行业分解的按行业分解的1997年年ODS ODP消费量 吨 消费量 吨 部门泡沫制冷空调消防气雾剂清洗烟草小计 ODS23 85319 69311 1662 80011 5041 09070 106 百分比34 0 28 1 15 9 4 0 16 4 1 6 100 ODP23 85319 61335 7312 8004 5321 09087 618 百分比27 2 22 4 40 8 3 2 5 2 1 2 100 23 表表 3按消费行业和最终用途分解的按消费行业和最终用途分解的1997年消费量年消费量 行业分类物质应用内容消费量 吨 ODP 吨 泡沫聚烯烃挤出CFC 12PS 片材 PE 网管 棒等6 6616 661 聚氨酯软泡 和硬泡 CFC 11坐垫 床垫 汽车内饰 绝热建筑管材 板材等 17 19217 192 合计23 85323 853 制冷家电CFC 11板材发泡剂5 9105 910 空调CFC 12制冷剂1 4801 480 汽车空调CFC 12制冷剂1 7971 797 工商制冷CFC 11透平式制冷机用制冷剂706706 CFC 12其它空调设备 冷冻冷藏 和运输冷藏设备用制冷剂 9 5009 500 CFC 114 CFC 115 低温制冷设备 食品冻结设备 250170 CFC 13电子医疗用低温设备5050 小计CFC 116 6166 616 CFC 1212 77712 777 合计19 69319 613 清洗CFC 113清洗剂4 6873 750 CTC清洗剂100110 TCA清洗剂6 717672 合计 11 5044 532 消防H 1211灭火器生产 灭火系统生 产 10 84732 541 H 1301灭火系统生产3193 190 合计11 16635 731 烟草CFC 11烟丝膨胀剂1 0901 090 气雾剂非医用CFC 12800800 医用CFC 122 0002 000 小计CFC 122 8002 800 总计70 10687 618 三三 工业结构框架工业结构框架 中国经历了近10年的ODS淘汰工作 使有关ODS生产和消费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 多边基金项目的批准和实施对相关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原国家方案所界定行业的基 础上 下面分9个部分分述 1 ODS生产行业 不包括哈龙 1997年中国约有50家ODS生产企业 其中有37家CFCs生产企业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12 2万吨 这些厂家大多采用国内开发的液相催化氟化法生产 原料取自国内或进口 由于大多数CFCs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是由国内自行开发制造的低压设备 所以基本不存 24 在由CFCs生产转为HCFC 22生产的可能性 1997年中国有CCl4生产厂约15家 年生产能 力约8万吨 有1 1 1 三氯乙烷生产厂3家 年生产能力2800吨 1997年 CFC 13 CFC 114和CFC 115的生产能力约为660吨 自1991年以来 中国CFCs生产不断增长 到1997 年国内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持平 截止到1998年8月 化工生产行业有6个援助项目获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 资助金额 为132 99万美元 1999年3月 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了 中国化工行业CFCs生产整体淘 汰计划 并资助1 5亿美元 2 泡沫行业 1997年 中国泡沫行业约有1400家左右泡沫生产企业 表4反映了1997年中国不同 类别泡沫企业的数量及其ODS消费量 在过去几年中 由于中国泡沫产品需求量不断增 长 泡沫行业生产持续增长 使该行业CFCs总消费量增加 截止到1998年8月 泡沫行业有79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 资助金额为3690 万美元 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淘汰受控ODS消费量9100吨 以ODP计 表表 41997年不同类别的泡沫行业企业数目及年不同类别的泡沫行业企业数目及ODS消费量消费量 企业数泡沫产品生产量 吨 ODS 种类ODS 消费量 吨 PU 软泡140100 000CFC 114 940 箱式 PU 软泡50040 000CFC 111 400 PU 硬泡60070 000CFC 1110 852 PS PE 挤出泡沫16050 000CFC 126 661 总计1 400260 00023 853 3 工商制冷行业 1997年 中国工商制冷空调行业大约有130家生产厂家 商用制冷设备生产行业正 在进行结构调整 将为以最小费用转产至非CFC产品提供契机 截止到1998年8月 工商制冷行业有17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 资助金额约 为4090万美元 其中16个投资项目的累计资助金额为3970万美元 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淘 汰受控ODS消费量3600吨 以ODP计 4 家电行业 1997年 中国有冰箱 冷柜生产线近100条 合计生产能力1500万台 年 电冰箱和 冷柜产量约为1300万台 该行业所消费的CFC 11主要为国产 有少量进口 而 CFC 12 基本以国产为主 到目前为止 该行业所需的部分替代品尚需进口 截止到1998年8月 家电行业有49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 资助金额为7550 25 万美元 其中36个投资项目的资助金额为6850万元 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淘汰受控ODS消 费量8970吨 以ODP计 5 汽车空调行业 1997年 中国汽车空调部件生产企业38家 生产量为46万台 年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 柱产业 汽车行业不断发展 汽车空调业也相应发展 截止到1998年8月 汽车空调行业有4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 资助金额为 660万美元 项目完成后可淘汰受控ODS消费量795吨 以ODP计 1998年11月 多边 基金执委会批准了 中国汽车空调行业ODS淘汰计划 资助金额为770万美元 可以淘 汰受控ODS消费量814吨 以ODP计 该行业计划实施后 到2001年年底 新生产汽车 用空调将停止使用CFC 12 6 哈龙行业 1997年 中国有9家H 1211药剂生产厂 1家H 1301药剂生产厂 有72家哈龙灭火器 生产厂 H 1211灭火器生产量约为450万具 有哈龙灭火系统生产企业22家 H 1211灭 火系统的生产量约为8500瓶 H 1301的灭火系统的生产量约为2500瓶 截止到1996年年底 哈龙行业有15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批准 资助金额为490万美元 项目完成可淘汰受控ODS 消费量800吨 以ODP计 1997年11月 多边基金执委会批 准了 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 自主金额为6200万美元 用于淘汰该行业的 哈龙生产和消费 其中也包括维修行业 回收和哈龙银行 7 气雾剂行业 1997年 中国气雾剂产品产量约4 5亿罐 共有引进的15条使用CFCs的医用气雾剂 灌装线 另有70多条国产灌装线 自1997年12月31日起 中国全面禁止在气雾剂行业使 用CFCs作为推进剂 医用和尚无替代技术的产品除外 近年来 中国通过多种渠道建 设了一批使用替代品气雾剂的替代灌装企业及气雾剂生产企业 实现了普通用途气雾剂 ODS的淘汰 中国生产的医用气雾剂有三种 即吸入型气雾剂 MDI 外用气雾剂和 中药气雾剂 1997年中国MDI产量约1500万罐 外用药气雾剂产量约700万罐 中药气雾 剂约200万罐 目前 医用气雾剂的替代工作基本空白 截止到1998年8月 气雾剂行业有5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批准 资助金额为710万美元 其中4个投资项目批准金额为700万美元 可淘汰受控物质ODS消费量1790吨 以ODP计 在多边基金的资助下 中国在天津 上海和广州建设了3个气雾剂替代灌装中心 8 清洗行业 中国清洗行业的企业数量多 地域分布广 1997年 中国有受控物质清洗剂消费企 26 业3200余家 截止到1998年8月 清洗行业有23个项目获多边基金批准 资助金额为850万美元 其中 19个投资项目资助金额780万美元 可淘汰CFC 113消费量855吨 即685吨ODP 9 烟草行业 1997年中国有73套CFC烟丝膨胀装置 截止到1998年8月 有2个非投资项目得到多边基金的批准 资助金额为25万美元 四四 替代品生产现状替代品生产现状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研究 开发替代品的生产技术 建设替代品的生产设施 1997年中国HCFC 22的生产能力为5 5万吨 年 产量为4万吨 年 HCFC 141b生产能力为 1万吨 年 HFC 152a生产能力约1000吨 年 环戊烷的生产能力为500吨 年 丙丁烷的生 产能力约6万吨 年 二甲基醚的生产能力为2500吨 年 二氯甲烷的生产量约为1 3万吨 年 中国正在开发HFC 134a的生产技术 目前已经有一些小试生产 但无商业化生产 到目前为止国内需求基本上都是依赖进口 哈龙1211的主要替代品是ABC干粉 轻水泡 沫和二氧化碳灭火剂 主要由国内自行生产 并将逐步增长以满足消防需要 27 三三 淘汰战略淘汰战略 一一 议定书议定书 控制目标控制目标 根据 议定书 伦敦修正案的规定 适用于 议定书 第五条第一款行事的缔约国 包括中国的ODS控制目标是 自1999年7月1日起 将附件A第一组CFCs的年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冻结在1995到1997 三年的平均水平上 冻结水平 自2005年1月1日起削减冻结水平的50 自2007 年1月1日起 在冻结水平上 将CFCs的生产和消费削减85 自2010年1月1日起完 全停止CFCs的生产和消费 自2002年1月1日起将哈龙的年生产和消费量冻结在1995到1997三年的平均水平上 自2005年1月1日起将哈龙的生产和消费量削减50 自2010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哈 龙的生产和消费 自2003年1月1日起 将附件B中的CFC 13的年生产和消费量从1998到2000三年的平 均水平上削减20 自2007年1月1日起削减85 自2010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CFC 13的生产和消费 自2005年1月1日起将CTC的年生产和消费量从1998到2000三年的平均水平上削减85 自2010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CTC的生产和消费 自2003年1月1日起将TCA的年生产和消费量冻结在1998到2000三年的平均水平上 自2005年1月1日起将TCA的生产和消费量削减30 自2010年1月1日起削减70 并最终自2015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TCA的生产和消费 二二 政府战略政府战略 1 在按照 议定书 的规定由多边基金及时提供足够资金资助和发达国家以优惠 方式及时转让有关技术的前提条件下 中国政府将严格遵守 议定书 伦敦修正案的规 定 承担逐步淘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