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排时法.doc_第1页
模特排时法.doc_第2页
模特排时法.doc_第3页
模特排时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66年澳大利亚的哈依德博士(G.G.Heyde)在长期研究各种预定动作时间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人类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开发出了简单、实用的模特排时法,英文原文是: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简称为MODAPTS法。一、 模特排时法的特点和用途模特排时法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自60年代以来,在日本等国家流传很广,如丰田、索尼等公司普遍采用此法制定工时定额。模特排时法的特点1、 以手指的动作时间作为动作时间单位,其它身体部位动作时间与手指动作时间成倍数关系。2、 动作符号由字母和数码构成,符号的数码即是动作的时间值。3、 测定时不需要秒表等测时工具。4、 时间单位用MOD表示。1MOD0.215DM1DM4.65MOD1MOD0.129秒1秒7.75MOD1MOD0.00215分1分465MOD1MOD0.0000358小时1小时27900MOD模特排时法的优点:1、 应用的范围广,无论是直接的生产作业,还是工艺技术设计、行政管理、服务性工作都可以采用。2、 由于该法分类简单、易记,便于推广普及,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般工人都可以使用此法,求得动作的标准时间。3、 可用来评价、改进各种作业方法,促进作业的合理化、科学化。4、 可减少定额制定的时间和工作量。模特排时法的用途:1、 计算纯工作时间,为制定标准时间提供依据。2、 改进和调整各工位,提高生产线各工位的均衡性。3、 为公司编制劳动定额计划提供依据。4、 对公司生产系统,产品设计,装配性能等进行评价。二、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如下表1所示,模特排时法的所有动作,分别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成的符号表示。将表示动作模型图与各符号标记结合在一起,更便于使用者记忆和掌握。表1:M1手指动作M2手腕动作M3前臂动作M4上臂动作M5肩部动作M7肩部上体动作模特排时法将手指动作时间作为1MOD,将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时间表示成手指动作时间的倍数,如,手腕动作时间值是手指动作时间值的2倍,上臂动作时间值是手指动作时间值的3倍,等等。三、动作的分析(一) 上肢基本动作1、 移动动作,指手指、手和臂的活动动作,由于移动动作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各部位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因此时间值也不同,模特排时法对使用身体各部位的时间值作出如下规定:(1)手指的移动动作M1(2)手腕的移动动作M2(3)小臂的移动动作M3(4)大臂的移动动作M4(5)肩部动作(以肩为轴大臂前伸)M5(6)肩部、上体移动动作M7以上6个等级动作具体内容如下:(1) 手指动作(M1)由手指部到指尖所作的动作,记为M1,其时间值为1MOD,移动距离为2.5CM。手指动作M1表示手指1次动作,例如:用手指拧螺母,向右方向旋紧和松手返回为2次动作,故记为2MOD。具体分析时,不仅要确定动作的性质和类别,还要确定同一动作的次数,其时间值按次数加倍。(2) 手腕动作(M2)从手腕到手掌、手指所作的动作,记为M2,其时间值为2MOD,移动距离为5CM。依靠手腕的动作,其方向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既可以做横向动作,也可以做圆弧状、有一定倾斜度的动作,但其主要动作是手腕以下的部位,小臂的动作仅仅是起辅助的作用。(3) 前臂动作(M3)以肘关节为起点,肘以前的小臂(包括手和手指)的动作,记为M3,每一次动作其时间值为3MOD,动作移动距离为15CM。手和小臂动作方向的变更,会引起肘关节一定范围的前后移动,但它仅仅是主动作(M3)的辅助动作,例如:在纸上划一条长约15CM的直线,其动作为M3,设计作业区域、布置工具设备时,应尽可能在M3的移动范围内,采用小臂进行操作。(4) 上臂动作(M4)上体不动,以臂部为轴心,上臂、前臂、手腕、手指的移动动作,记为M4,其时间值为4MOD,移动距离一般为30CM。当把手充分伸展,距离虽超过30CM,但伴有身体前倾的辅助动作,其动作仍取为M4,而不是M5。(5) 肩部动作(M5)是上体基本不动,以肩为轴,手部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移动,记为M5,其时间值为5MOD,动作距离为45CM,从劳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连续做M5的动作是不可取的,应尽量减少或剔除。该动作的主要表现是:尽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物品,把手尽量伸向桌子的侧面,从身体正面交叉,向相反方向尽量伸直手,等等。(6) 肩部、上体动作(M7)指人体下肢不动,手部和上体的动作,记为M7,其时间值为7MOD,该动作是使动作位置变更,动作距离达75CM以上,是速度最慢,消耗体力最大的动作,从事例如:坐在椅子上抓放地上的物品。另外,反复反射动作是移动动作的特例,它是将工具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进行反复操作的动作,反射动作一般不需要保持特别的意识和注意力,反射动作是反复性操作,其时间值比一般的移动动作要少,具体规定如下表2:表2:名称记号时间值手指的反射动作M1/20.5MOD手腕的反射动作M11MOD小臂的反射动作M22MOD大臂的反射动作M33MOD动作M5,M7一般不发生反射动作,即使出现也应加以改进。在作业中,例如:用铁锤钉钉子,使用锉刀去毛刺,往复拉锯锯木头,用橡皮擦擦去纸上的字迹等等都属于反射动作。2、 终结动作,移动动作出现后,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动作,终结动作可分为:(1) 触及、抓取动作,指在手或手指支配的控制动作,具体区分为: 触及动作(GO)在抓取中最单纯的动作,它是用手指或手接触、支配目的物的最简单的动作,一般表现为触、推、摸,其时间值为0,即OMOD。 简单抓取动作(G1)用手指或手简单的抓取的动作,记为G1,其时间值为1MOD,该动作是用手或手指历史学家自然地抓一次物体的动作,在被抓物体的周围没有障碍物。 复杂抓取动作(G3)指手指或手掌的自然闭合,无法控制有重抓的动作,记为G3,其时间值为3MOD,例如:抓取体积小的物品,抓取很薄的物体,抓取易碎、危险的物体等等。 特难抓取动作(G11)指需要注意力,全手张开,抓满一手的抓取动作,记为G11,其时间值为11MOD,G11后的移动动作应取M4。(2) 放置、装配的动作,按动作难易程度可分为: 简单放置动作(PO)在放置动作中最简单的动作,将拿在手中的物体,运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动作,放置的地点没有特别的规定,不需要注意看,其动作时间值为OMOD。 放置动作(P2)需要注意力的动作,需要用眼睛看着物体,并做一次动作修正的动作,该动作适于大体上确定或指定放置的位置,其时间值为2MOD。 复杂放置动作(P5)需正确放置的动作,该动作比P2复杂,需要两次以上的校正动作,从始至终要用眼睛观看,适合于需将物体放置在适当位置上或配合较紧密的场合,其时间值为5MOD。 精确放置动作(P13)指配合紧密,或非对称性的配合的动作,记为P13,其动作时间值为13MOD。放置动作的适用范围,将物体插入一圆形孔内的动作,如果插入距离在2.5CM以内,则为放置动作,如果超过2.5CM,可将此判断为:除放置动作之外,(P2、P5或P13,与PO无关),还包括移动动作,例如下图1:将A轴套装入B轴,装配时,先接触到C点上,达到D点时已少量插入,从D点到E点的插入过程,要加算必要的移动动作,如果从D放手,轴套自由落到E点,则不应加算移动动作的时间。图13、动作和终结动作相结合的记号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移动动作之后,紧接着是终结动作,因此,进行动作分析时,应书写成:M3G1、M3P5、M2P2等等。例如:伸手拿螺丝刀的动作,可分为:移动动作(前臂)M3和终结动作(简单抓取)G1,这时可用以下记号代表:M3G1反复动作与一般动作分析不同,它只采用分析记号和往复次数来表示,省略了终结动作记号,例如:用锤子敲打木箱5次,则记号表示:M21020MOD3、 同时动作,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相同的或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动作,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采用双手同时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工效,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能实现同时操作,例如:(1) 一只手去抓螺丝,另一只手去抓垫圈的场合抓垫圈(G3)是需要注意力的动作,而抓螺丝的动作一般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2) 一只手想去抓火柴盒里的一根火柴,另一只手去抓放在桌子上针的场合(G3同时发生,因双手动作均需注意力,故无法同时动作。由于终结动作可分为:不需要注意力和需要注意力两大类(见表3),因此,双手同时动作的可能性如表4终结动作分类表表3:项目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需要注意力的动作终结动作触、抓动作GOG1G3放置、装配动作POP2P5P13表4:终结动作支手动作分析表情况同时动作一只手终结动作另一只手终结动作1可能GOPOG1GOPOG12可能GOPOG1P2G3P53不可能P2G3P5P13P2G3P5G13模特排时法分析和记录同时动作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即通过双手的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的比较来决定其时间值,同时动作中,时间值大的一方被称之为“时限动作”,时间值小的一方被称之为“被时限动作”。例如:左手动作为M3G1,而右手动作为M4G3,则对这一组同时动作的时间值记为:M4G3,(时限动作),即7MOD。再如:同时动作的一方(左手)动作为M3G1,而一方(右手)动作相同,也是M3G1,这时只记为:M3G1,即4MGOD,双手动作时间值相等时,一般应将主要动作或最方便的动作定为时限动作。三、 下肢和腰的基本动作1、 蹬踏动作(F3)脚跟接触地板,下踏的足腕动作,用F3表示,其时间值为3MOD,例如:用脚踏板的动作,脚踏汽车油门的动作,等等,从脚踝关节到脚尖的一次动作定义为F3,抬起脚返回的动作又为一个F3,当脚离开地面,用脚踏踏板开关的动作,应判定为W5(身体水平移动动作)2、 步行动作(W5),它是身体水平移动,包括走步,回转身体,步行时每一步定为W5,时间值为5MOD。操作者站着作业,沿着桌子抓物体时,可能伴随伸手的动作,一只脚要向前移动一步(或者返回),这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附加的辅助动作,不能判定为W5,应以移动动作为主。步行到最后一步,手或臂的移动动作定为M2,因此此时手离目的物很近。搬运重物时,因受重物的影响,往复的步幅及步数不同,需要用搬运的重量修正步行动作的时间值(参见表7)表7:单手有效重量(kg)L11MOD2以下不修正2-6L16-10L1210-14L133、 身体弯曲动作(B17),指从站立姿势弯曲身体、下蹲、单膝触地,然后再返回原来状态的全过程,这个动作包含从站立动作开始,到上身的垂直移动及返回动作的全部时间(以手在肘的下方为标准),用B17表示,其时间值为17MOD。B17动作之后,手或臂的移动动作用M2表示。4、 坐下、站起的动作(S30),指从坐在椅子上的状态起来再坐下的动作,用S30表示,站起来时,两手将椅子向后推,坐下时,把椅子住前拉的动作也包括在内,其时间值为30MOD。四、 辅助动作1、 搬运重量修正(L1),指用手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