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中技术创新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有着良好微观经济学理论素养和数学基础的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专利竞赛(patentcompetition)、新技术的策略性采用(thestrategicadoptionofnewtechnology)、创新的时序选择(thetimingofinnovation)、技术变迁与网络效应(technologychangeanditsnetworkeffect)、技术创新与产业动态(technologyinnovationandindustriesdynamics)等问题进行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思想的理论内容,同时也开辟了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视角(Tirole,1988)。1、技术创新的时间选择技术创新既依赖于新技术的发明,也依赖于新技术的采用。每一项技术创新在时间选择方面,都面临着发明、采用、发展和扩散的问题。垄断企业发明的最优时机是当发明产生的节约等于初始投资产生的其他不同收入的现值的时候(Reinganum,1989)。也就是说,应在(由专利使用费产生的)边际收入增大至足以支付先行利息的边际成本时进行发明。无论是竞争性企业还是垄断企业,当它们面临专利竞赛时,它们的发明速度要快于没有专利竞赛时的速度。这是因为:如果垄断企业首先做出发明,它就维持了它的垄断力量;如果潜在竞争对手首先做出发明,它就能够与在位企业进行竞争,有可能产生双头垄断。因此,专利竞赛的报酬是非对称的:垄断企业若不能首先发明的话,其损失比其竞争对手的损失要大。竞争对手仅损失它的研发支出,而垄断企业的损失不仅包括研发支出,而且包括一部分垄断利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垄断企业不仅在意自己是否创造或完成新的发明,更加在意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否创造或完成新的发明。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垄断企业首先做出发明,它可能让发明成为“沉睡专利(sleepingpatens)”。就是说,垄断企业可能为了防止其他任何人申请专利而先申请相关产品的专利,却不急于采用这一专利,在它认为是适当的时机采用,以维持它的市场力量。这样,垄断企业就利用它的充分领先的地位,阻止了专利竞赛。专利不被垄断企业立刻采用有两个原因:一是垄断企业可能期望需求的增长,不愿意在形成足够的需求之前沉淀采用成本;二是企业可能期望采用成本下降,或者新技术的不确定性下降(Tirole,1988)。2、先占专利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先占专利(preemptivepatenting)就是在位垄断企业在潜在进入者之前通过专利竞赛获得替代产品的新技术专利。GilberandNewbery(1982)通过一个简单的先占专利模型证明,在确定性条件下,拥有垄断力量的在位企业具有获得先占专利以保持垄断力量的动机。在位企业获取先占专利的动机来自于专利所带来的垄断利润与允许竞争者进入时获得利润之间的差额的大小。差额越大,垄断者取得先占专利的动机就越强。如果潜在竞争者理性预期到专利竞赛将导致产业利润的消失,那么潜在竞争者将不进入该产业,垄断者能够维持其垄断地位,市场结构不发生变化。如果潜在竞争者预期通过技术创新和专利竞赛能够获得产业利润,那么潜在竞争者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入该产业,垄断者难以维持其垄断地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与在位企业获取先占专利的可信度有关(GilberandNewbery,1982)。如果潜在竞争者知道垄断者在专利竞赛中的策略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垄断者通过在竞争性进入发生之前申请专利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通过专利竞赛的进入就不会发生。这时,先占专利是可置信威胁。由此可见,可置信威胁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垄断者能够根据潜在竞争者的研发投入情况加快自身的研发行为而不招致明显的附加成本。在先占专利的可置信威胁存在的情况下,潜在竞争者的行为将不会改变垄断者的行为,垄断者将按照进入被阻止的情况投入研发活动,没有必要加快研发进度,取得先占专利;潜在竞争者不投入研发活动和专利竞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任何竞争者参与专利竞赛,垄断者加快研发是理性行为。相反,如果垄断者为应对竞争者的技术创新,加速研发活动而招致大量附加成本,那么潜在竞争者可能通过技术创新进入。这时,垄断者被迫使用先占威胁,通过获取先占专利阻止潜在竞争者通过技术创新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先占威胁能否维持垄断地位取决于加速研发增加的成本(即获取先占权的成本)与潜在竞争者进入后带来的利润损失之间的比较。如果竞争者进入后带来的利润损失超过了获取先占权的成本,垄断者使用先占威胁就是理性行为,这种先占威胁就能够维持垄断地位。如果加速研发的成本足够高,使得获取先占权是不理性的行为,那么潜在竞争者将继续创新活动,垄断者难以通过获取先占威胁保持垄断地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Vossen,1999)。3、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包括发明过程、发明性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竞争者的竞争策略和在位者反应方式的不确定性等(GilbertandNewbery,1982)。发明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发明时间并不是研发费用的确定性函数,研发费用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导致预期的结果,创新过程是随机的。发明性质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由于竞争者所采取的策略不同,发明所取得的新技术的价值是不确定的。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指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是不明朗的,市场的变化可能改变技术创新的未来收益。Reinganum(1982)构建了一个技术创新博弈模型来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Reinganum发现,在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纳什均衡中,在位企业的投入比竞争者少,而且不确定性越强,在位企业的投入越少。这是因为在位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替代”的过程,不确定性越强,在位企业实现“自我替代”的成本就越高,动机就越小。因此,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中,垄断市场结构往往难以维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技术创新活动总是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具有打破垄断的天然特性,是促进产业组织优化的内在动力(FritschandMeschende,2001)。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竞争者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一是自己的创新活动,二是刺激在位者增加创新投入。正因为如此,在一些重要的创新活动中,竞争者能够做出与其实力不相符的贡献(Scherer,1980)。如果只有一个竞争者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进入市场,那么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将转变为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市场将趋于双寡头的古诺均衡;如果有多个竞争者成功进入,市场结构将转变为寡占竞争型市场结构,市场将趋于多企业的古诺均衡。四、简要结论正如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一样,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技术创新思想也是在分歧和争论中演进与发展的。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学者在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上,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仍然难以得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统一结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产业组织理论突破了熊比特假说的局限,将产业特性、市场力量等其他产业组织因素纳入技术创新研究,同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作用机制,在技术创新与专利竞赛、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动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师范大学招聘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人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天津汇融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事业单位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绍兴市强制医疗所招聘1名编外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指南
- 2025重庆渝海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外包岗位招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招募秋季学期基础教育银龄教师(7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宿州灵璧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天线测试岗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湖州市南浔区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人员招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1.5 植物的变化 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 揭西招投标管理办法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 社区与小课堂的合同协议
- 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文件
- DG-TJ08-2467-2025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
- 养老机构风险防范课件
- 重庆律师执业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