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doc_第1页
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doc_第2页
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doc_第3页
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doc_第4页
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头市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研究 王素华,张翼翔,王黎园,程子英 摘要:目的 了解温室作业对接触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0名温室作业人员和115名对照人员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肺功能通气指标FEV1.0(96.640.2/103.443.9)、FEV1.0%(97.121.1/103.123.3)、MMF(92.042.3/108.342.6)、MVV(61.218.2/68.722.4)、V50(78.933.6/90.034.2)和V25(90.443.0/110.048.9)比较,接触组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吸烟者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接触组FEV1.0(91.344.0/98.044.7)、FEV1.0%(94.923.8/104.522.9)、MVV(57.716.3/66.822.5)和V25(88.441.2/106.746.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剔除吸烟因素后,接触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MMF、MVV、V50和V25比较,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随着从事温室作业时间的延长,MMF、MVV、V50、V25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温室作业人员V25、MMF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从事温室作业可对接触者的肺通气功能产生损害,吸烟与温室作业对接触者的肺通气功能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并且温室作业人员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有随工龄的延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关键词 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内蒙古 包头,014010作者简介:王素华(1968-),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流行病学研究随着温室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温室种植蔬菜已是我国农村及城郊的主要生产方式,目前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但因其空间小,温度高,湿度大,并且存在多种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SO2、NOX等),加之在密闭的温室内,农药不易扩散和挥发,药后空气中农药的浓度高等,这些有害因素严重危害着作业人员的健康。为探讨温室这一特殊的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包头市古城湾乡南海子村从事温室作业一年以上的人员120人作为接触组,平均年龄(42.48.1)岁,男性47人,女性73人,其中吸烟者为46人(吸烟率38.3%);同时选择本村不从事温室作业的人员115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0.57.9)岁,男性44人,女性71人,其中吸烟者31人(吸烟率为27.0%)。对近期有感冒、咳嗽、气促等症状者和有心肺功能疾患者予以排除。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人员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2 作业环境监测 分别在冬、春季对温室内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冬季监测为样品1,春季为样品2)。用意大利哈纳携带式微电脑多用风速仪测定温室内温度、湿度,用CO型一氧化碳测定仪测定CO浓度,用北京东西电子仪器厂1997年生产的A-4800A型气相色谱仪测定敌敌畏的含量,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氮氧化物浓度。1.3体检方法 询问受检者的一般情况、职业史、既往史、呼吸系统症状等,进行内科常规体检,X线胸透,采用上海产CJ.FE31A 型肺功能自动测定仪对受检者进行测定,每人至少测定3次,取其中最优者作为结果。肺功能测试主要项目包括:FVC(用力肺活量)、FEV1.0(一秒呼气容积)、FEV1.0/FVC%(一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MM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VV(最大通气量)、V75(呼气至75%肺活量时的流量)、V50(呼气至50%肺活量时的流量)、V25 (呼气至25%肺活量时的流量)等。 为了消除年龄、身高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以每次指标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测定结果。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的结果均使用SPSS10.0进行t检验、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环境监测结果 本次监测发现温室环境中平均温度为29.5(26.040.o),平均相对湿度91.5%(89.0%94.0%),室内外温差2.5(1.26.4)。并对温室空气中CO、SO2、NOX的浓度和敌敌畏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O、SO2、NOX的浓度未见超标,敌敌畏(DDVP)超标39倍,见表1。2.2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2.2.1 接触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 结果表明,两组肺功能通气指标FEV1.0、FEV1.0%、MMF、MVV、V50和V25比较,接触组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为排除性别因素的影响,进行分层分析,除FEV1.0%男性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两组肺功能通气指标FEV1.0、MMF、MVV、V50和V25比较,也表现为接触组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见表2。表1 温室空气中CO、SO2、NOx和DDVP浓度监测结果采样样品s范围超标点数(mg/m3)(mg/m3)倍数CO对照152.9631.4731.5207.3200样品1422.3541.4730.6305.3200样品2201.7330.895*0.6503.90000SO2对照80.1020.0770.0130.2690样品1360.0280.019*0.0040.0920样品2110.0180.009*0.0020.05700NOx对照80.0830.0340.0270.1130样品1380.2800.102#0.0081.6170样品290.0460.026#0.0160.08700DDVP对照10未检出0样品1611.93320.211*0.42065.66139注:样品与对照点比较,*P0.05;样品1与样品2比较,#P0.05 表2 接触组与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比较(s)组别 例数FVCFEV1.0FEV1.0%MMFMVVV75V50V25男接触组47102.426.5118.930.8*100.817.1106.950.9*69.917.8*120.545.693.337.5*104.149.1*性对照组44104.223.6128.646.7102.122.9132.047.576.322.7133.151.7106.734.4129.156.1女接触组7397.624.882.139.0*94.623.1*82.332.5*55.516.0*80.134.069.627.2*81.536.2*性对照组7198.624.988.334.4103.623.794.032.064.021.187.334.580.030.198.336.2合接触组12088.919.396.640.2*97.121.1*91.942.3*61.218.2*96.043.578.933.6*90.443.0*计 对照组115100.626.8103.443.9103.123.3108.342.668.722.4104.547.290.034.2110.048.9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3、4同。2.2.2 接触组与对照组中吸烟者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0、FEV1.0%、MVV和V25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表3 接触组与对照组吸烟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比较(s)组别 例数FVCFEV1.0*FEV1.0%*MMFMVV*V75V50V25*接触组4696.524.491.344.094.923.892.043.857.716.389.943.277.934.788.441.2对照组3190.922.998.044.7104.522.9104.642.066.822.597.241.986.734.1106.746.42.2.3 接触组与对照组中非吸烟者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 由表4可见,剔除吸烟因素后,接触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MMF、MVV、V50和V25比较,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表4 接触组与对照组非吸烟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比较(s)组别 例数FVC*FEV1.0FEV1.0%MMF*MVV*V75V50*V25*接触组74107.129.8104.538.599.224.391.140.365.519.0103.941.980.332.492.946.2对照组84122.829.7118.438.5100.015.6118.443.473.821.7124.655.499.133.5118.655.22.2.4 不同工龄的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随着从事温室作业时间的延长,MMF、MVV、V50、V25呈现下降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5。表5 不同工龄温室作业人员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肺 通 气 功 能 指 标(s)工龄例数FVCFEV1.0FEV1.0%MMFMVVV75V50V25140101.927.291.639.193.926.6101.651.5*61.116.3*99.051.884.639.2*95.349.6*1177100.226.999.640.799.017.578.736.251.419.295.338.666.630.178.139.6与11工龄组之间比较,*P0.052.2.5 不同年龄的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V25、MMF呈现下降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6,其他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表6 不同年龄温室作业人员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s)年龄例数FVCFEV1.0FEV1.0%MMFMVVV75V50V25309104.119.0105.039.794.529.1110.663.1*65.519.2111.651.587.832.2109.052.8*303490.519.192.037.995.424.399.550.758.415.393.551.782.036.198.332.8405092.218.9109.643.299.315.793.535.266.254.5104.935.682.727.191.638.2502777.115.276.427.595.424.975.634.454.515.879.337.666.130.874.135.2合计12088.819.396.640.297.121.191.942.361.218.196.043.478.933.590.443.0注:其他年龄组之间比较,*P0.053 讨论 在农业现代化和菜篮子工程的推动下,温室作业已成为我国农村及城郊种植蔬菜的主要方式,但温室生产的环境条件有别于露地,其空间小,空气不新鲜,温度高,湿度大。同时温室还不同于其他的高温作业环境,因为温室内蔬菜的种植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在封闭的塑料大棚中,农药不易扩散和挥发,喷药后空气中农药浓度高,危害着作业人员的健康,这是温室蔬菜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农药污染问题,室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更增加了其严重性1。本次研究发现温室内主要的有害因素是高温、高湿,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含量高,而CO、SO2、NOX的浓度较低,未超过生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引起肺通气功能改变的原因很多,但关于温室作业环境对从业人员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次研究发现,从事温室作业人员的FEV1.0、FEV1.0%、MMF、MVV、V50和V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从事温室作业可引起作业人员一定程度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根据本研究结果,造成温室从业人员肺通气功能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敌敌畏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有关,加上在冬春季温室内外温差大,易造成从业人员上呼吸道感染而影响肺通气功能。剔除吸烟因素后,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FVC、MMF、MVV、V50和V25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如果加上吸烟因素,除MVV、V25低于对照组外,FEV1.0、FEV1.0%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从事温室作业的人员如果吸烟造成肺通气功能的损伤更大,即吸烟与温室作业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不同工龄组的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不同,随着工龄的增加,MMF、MVV、V50、V25呈现下降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MF、V25也呈现下降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工龄、年龄与温室作业人员肺通气功能损害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从事温室作业可对接触者的肺通气功能产生损害,要切实加强温室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除了常规的检查外,应将肺通气功能列为检查的项目。参考文献1 张晓红,张大弟,陈佩青.农药在大棚蔬菜上的残留消解J.上海环境科学,1998,17(5):1-4.Study on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workers for the green house in BaoTou City WangSuhua,ZhangYixiang,Wangliyuan,ChengZiying(BaoTOU Medical College Preventive Department,BaoTou,01401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workers for the green house.Methods Testing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between 120 green house workers and 115 control workers.Results By comparing , FEV1.0(96.640.2/103.443.9),FEV1.0%(97.121.1/103.123.3),MMF(92.042.3/108.342.6),MVVP(61.218.2/68.722.4),V50(78.933.6/90.034.2),V25(90.443.0/110.048.9)in the expose group were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Comparing smokers,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in both groups, FEV1.0(91.344.0/98.044.7)、FEV1.0%(94.92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