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人韦艳红 刘琼 王美芳 许慧慧集备时间2014年3月21日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出示黄河图片,了解黄河师:黄河,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千米,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是一个巨大的“几”字,有隐隐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的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师: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2)、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钟后,我们比谁回答得好!)1、学生自学。2、边学边从文中划一划。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4、交流、指明答、学生补充。(问题一)教师引导:数千年数万年和后来黄河有什么不同?(从朗读上理解。)引读重点:第三自然段读出自豪感,尤其应抓住“气候温暖、森林茂盛、土地肥沃”等句子。第四、五段应读出低沉、沉重的语气。抓住“忧患、大水灾”。问题二:1、教师引导: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请大家浏览第六段。(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2、指明答,自然原因(气候较寒使水土大量的流失。)社会原因(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水土流失)无限制的开掘放牧 农作物的大量减少植物遭到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3、师:请大家把6、7段认真的读一读,来体会一下黄河带给我们的灾害。(生读)情感升华:师:看到这些状况,你有什么想法?1、指名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做补充。师:那么,面对这种状况,人们又是怎么做呢?1、生答,生补充。2、教师小结。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生活的更加幸福,也能为子孙造福。三、第二次先学后教。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祸河,你有哪些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苏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重点小学真题(比较难)及解析
-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及答案经典
- 建筑八大员的质量员设备安装专业岗位技能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全国财政预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气中级工程师考试岗位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 小学梦想社团活动方案策划
- 阅读课程招生活动策划方案
- 旅游客户咨询方案范文
- 肉圆营销方案
- 公司桶装水活动方案策划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各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五套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川渝地区成品油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 2025年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