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到底得了什么绝症.docx_第1页
中国楼市到底得了什么绝症.docx_第2页
中国楼市到底得了什么绝症.docx_第3页
中国楼市到底得了什么绝症.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楼市到底得了什么绝症?BW中文网讯,核心提示:2010年3月份中国上月楼市重现疯狂(见4月2日南方都市报头版、头条及中国各大媒体),已经谁也无法阻挡的凸现出中国所有的宏观产业大局,这是在2010年3月中旬、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最新报告: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为4474元/平方米,涨幅达25.1%之后,中国房地产产业继续尖峰疯狂的历史印证。据不完全披露:截至2009年11月23日,中国全国最大70个城市仅土地出让金一项收入同比增加超过100%; 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000亿之最(见2010年4月3日全国人大预算财经委副主任高强“凤凰访问谈”),创60年中国之最,从这足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业谬误的尖端。为了遏制中国楼市、房地产业的世纪疯涨,2009年12月9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2009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明确表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等5个方面,提出了11条措施。2010年3月5日,在中国“两会”再次聚焦中国房地产业,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信誓旦旦、数次强烈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中国总理更是60年破天荒的提出“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但是,就在2010年春来3月份,中国全国的楼市、房地产业再掀举世疯狂。3月份北京地王屡屡被刷新,北京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四成以上;上海楼市创31个月新高,环比劲升32%;广州楼市环比涨幅13.95%;杭州千万豪宅3小时被抢光,深圳楼市环比2月增长1倍多(此组数据来源见2010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头版头条报道)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组4月初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国重点监测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均值已达到31.29%,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区的一些城市,其比例更高。特别是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5城市地价占房价比已经超过40%(见2010年04月03日南方日报土地招拍制度酝酿改革“价高者得”或让位“价低者得”一文,作者卢轶)。中国楼市、房地产业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中国中央政府三番五令依然无法阻挡房地产业高价沸腾?中国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与全球各国的主要法制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冰火两重天?天上与地下,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与败落、凸起与凹下当然都离不开这个国略和实践。1、首先是市场 按照有200多年(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笼开始算起)的“市场经济”价值规则来说:市场越大,总量就越大,越难操纵;相反,市场越小,越好操纵,成本就更高。这就是说,在正常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本身与全球金融海啸无关),中国国有企业在3月份的一夜之内撤出不占主导地位的78家央企房地产公司退出市场,无论如何却都造成了事实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建设规模在缩小了,当然导致成本就必然上涨了。当然,对一个国家整体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国有企业退出这个国家“不公正”的市场领域,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消息。但是,中国市场远非如此,中国国有企业真正需要退出的整体“市场经济”领域还非常广泛,仅房地产产业一项,无法从根源上撼动、降低中国整体市场经济的成本,也根本无法彰显中国市场的公正、公平法则。比如金融、电信、电、水、盐、烟等等,根本无法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大环境,所以中国人整体生存的成本在一直节节高攀、在提高。因之,也根本无法从整体竞争的环境中来降低中国13亿人的市场经济成本。这是中国房地产业不降反升、中国国家策略根本无奈房地产的源头缘故中国庞大市场,完全短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充分竞争的环境,几乎全是“人为”政策操控,政者所谓。2、然后是资本 众所周知:所有“市场经济”与否都与资本有关。通常使一个产业降温或使它倒下,最最有效的就是人们常说的“釜底抽薪”,意思是断掉这种产业的资本来源、或是资本进入房地产业能适可而止。不是资本的“犯上作乱”的奇迹,中国房地产业绝不可能在全球异军突起!调节中国房地产业却不是这样,按2009年的数字,中国房地产业吸纳了中国财政收入超过25%以上的财政、资本资源(以江苏省为例,2009全年江苏省财政达3150亿元,而房地场税收、收入却占到30%左右。相关资料见2010年1月1日文摘周报二版省委书记眼中的房价增速很可怕一文,作者余丰慧),这是中国房地产业与全球所有国家的不同、也是中国房地产业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根源所在。试想:一个大国整体经济,能让房地产来领头羊、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吗?往昔200多年“市场经济地位”国家不能是,当今所有的“高收入国家”也不能是,而唯独中国就能够是?!不管是产业布局、或是财源滚滚,房地产都不能、不该异军突起。3、再就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生态环境 在今日地球上,所有的市场经济以及产业都是这样,应该有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环境。对人类本身也是这样,不管是哪一个国家,或是再富再贫,若只有生、没有死,全人类都逃不出大难临头的结果!中国房地产业也是这样,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只生不死,败坏了人类生存、市场经济最起码的生态环境。让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有生、有死的建立正常生态环境,这才能让中国房地产业健康的成长、成为阳光的产业。中国房地产业、楼市需要“大义灭亲”的坦坦荡荡去死上几家。一个一直超量上涨、扩张的房地产、楼市场经济体系,比一个有生、有死制衡生态环境的房地产市场更令人可怕。只生不死,人类何以重勘?!中国转型、整体的市场经济体系,要不要建树一种与“大自然”一样有生、有死的生态环境?西方哲言告诉人们:“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中国房地产业的疯狂谁能阻挡?据中国权威媒体最新报道,2010年3月以来,中国各大城市“帝王”已经近100多个大中城市被屡屡刷新、继续创造了中国60年的前所未有。有新华社网4月3日电惊奇的报道,在长春市国土资源局举行的国有土地出让仪式上,以国企为背景的永辉房地产公司与民企龙创地产上演了一场争地大战,竞价241次,溢价5.19亿元,溢价率287,龙创公司最终以亿元摘下长春市净月樱花地块,成为今年长春市新“地王”(见新华网长春月日电题为国企民企“斗气”催生长春新“地王”报道 作者郎秋红)。中国房地产及楼市,依然在混乱、重复叠加、缺乏生态制衡环境的演绎着中国60年不曾有过的造山、创造财富的神话运动也许,这是中国楼市最后的疯狂。 房地产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长期不能抵达彼岸、矛盾重重的一个最经典的突出写照。倘若,中国政府也能建树这种“市场经济”的国家生态环境、建立生死攸关的“大自然”环境,让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正常生态环境下去当然的去生、去死的倒闭上几家,那么中国的市场经济就取得了一个根源的重大进步。建树一个正常、有生有死常态环境、能充分竞争的房地产及市场经济市场体系,中国房地产还会异军凸起的疯狂吗?还能成不治之症吗?附录:中国唯一官方新闻通讯社、新华社一连6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死不悔改,痛批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致中国房地产生态环境举世尖端。4月2日 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 :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关乎经济全局,房价高低更关乎百姓利益。因此,房地产调控应该迅速找到有效抓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行政调控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让符合市场规律、可灵活运用的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 4月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 :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更何况,房地产开发当年就能见效,对GDP的“贡献”显著。如此情况下,又如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主动控制房价?土地卖完了,未来政府怎样存活?3月31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这种供给垄断与需求竞争并存的模式,必然造成需求方恶性竞争,导致地价不断暴涨,没有国策和“法制政府”能够遏制。3月30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 :房地产业需要公开的不仅是开发成本,而且开发过程涉及的所有审批环节都应该彻底公开。全面挤压腐败的空间。3月29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地方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