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书_第1页
1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书_第2页
1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书_第3页
1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书_第4页
12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2 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设计 目 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2 第一章 原始资料 2 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确定 3 第三章 主要构筑物 . .3 第四章 平面布置 .4 第五章 高程布置 .5 第二部分 计算说明书 .7 第一章 格栅 .7 第二章 提升泵房 9 第三章 沉砂池 .10 第四章 初沉池 .12 第五章 .14 第六章 二沉池 .20 参考文献 25 2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某县地处东经 115019 115043,北纬 35023 35043。县城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 37 公里。 2 风向 春夏秋冬三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 12,其次为北风,频率为 10,平均风速 3.2m/s,总面积 1032平方公里。 3气温 某县常年平均气温 13.50 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50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0.30 C。 4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某县位黄河冲积平原,受黄河决口影响,急流冲刷,缓流淤积,形成自然流沟 108条,多为西南东北流向。某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东南部低,最高处海拔高程 55.5 米,最低处海拔高程 46.2 米,中部地面高程一般为 49.5 米。自然坡降为五千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某县地基承栽力为 80 12kpa。某县地震烈度为 7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50 0.60m。 (二)社会条件 1 人口 2002年城区现状人口为 7.5万人。城区近期 (2005年 )规划人口为 9万人,远期 (2010年 )规划人口为 12万人。 2 污水及水质情况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为: COD4 (符合要求 ) (8)污泥部分所需总容积 初沉池效率设计为 50%, 设污泥含水率 97,两次排泥时间间隔 T=2d,污泥容重 ( 9)每格池污泥斗所需容积 =800/22=36.4 (10)污泥斗的容积 ( 11)污泥斗以 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L1=27+0.5+0.3=2708m L2=6m (12)污泥斗和梯形部分容积 V1+V2=62.3+21.6=83.9m3 36.4m3 (13)沉淀池总高度 H= 取 9米 12 五、 首先判断是否可采用 COD/TN=420/45=9.33 8 TP/BOD5=3/200=0.015 0.06 符合条件 1、设计参数 设计最大流量 Q=120000m3 d 池型:廊道式 进水水质 , 出水水质 BOD5污 泥负荷 N=0.2kgBOD5/(kgMLSS d) 回流污泥浓度 XR=8000mg/L 污泥回流比 R=100% 2 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 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 2)反应池容积 ( 3)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t=V/Q=30000/120000=0.25d=6h (4)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 厌氧:缺氧:好氧 =1: 1: 3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t厌 =0.26=1.2h,池容 V厌 =0.230000=6000m3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t缺 =0.26=1.2h,池容 V缺 =0.230000=6000m3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t好 =0.66=3 h, 池容 V好 =0.630000=18000m3 ( 5)厌氧段总磷负荷 (6)、反应池主要尺寸 反应池总容积 V=30000m3,设两组 V单 =V/2=15000m3 取有效水深 h=4.0m, 则 S单 =V单 /2=15000m3 13 采用 7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廊道宽 b=7.5m 校核: b/h=7.5/4.0=1.9 (满足 b/h=12) L/b=71.5/7.5=9.54 (满足 L/B=510) 取超高为 1.0m,则反应池总高 H=4.0+1.0=5.0m 2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 1)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Ql=Q 2=12000 2 86400=0.695m3 s 管道流速 v=1.0m s 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A=Ql V=0.695 1.0=0.695m2 管径 取出水管管径 DN=1000mm 校核管道流速 ( 2)回流污泥渠道 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渠道设计流量 QR 渠道流速,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 DN=800mm ( 3) 进水井 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进水孔流量 孔口流速 v=0.7m/s 孔口过水断面积 A=Q/V=1.39/0.7=1.986m2 孔口尺寸取 1.2m 0.9m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2.5m 2.5m 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按矩形堰流量公式: 堰上水头高 14 出水孔过流量 孔口流速 v=0.7m s 孔口过水断面积 A=Q/v=2.4325/0.7=3.475m2 孔口尺寸取 2.0m 1.0m 进水竖井平面尺寸 2.5m 2.0m 出水管 单组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 Q5=Q3=2.4325m3/s 管道流速 v=O 8m s, 管道过水断面积 取出水管管径 DN=2500mm 校核管道流速 3 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 ( 1)平均需氧量 取,则 =28800kg/d=1200kg/h 每日去除的 去除每千克 BOD5 的需氧量 =28800/21600=1.3kgO2/kg BOD5 接近与经验数值 (2) 最大需氧量 在不利条件下运行,最大需要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 1.7,则 O2=1.7O2=1.7 1200=2040kg/h (3) 供气量 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曝气器铺设于池底,距池底 0.2m,淹没深度 3.8m,氧转移效率 EA=20%,计算温度 T=30C。 微孔曝气器出口处绝对压力 空 气离开曝气池时氧的百分比为 15 曝气池中平均溶解氧饱和浓度为 20C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取 相应最大时标准需氧量 曝气池平均供气量 相应最大时供气量 ( 4)所需空气压力 p P=h1+h2+h3+h4+h=0.2+3.8+0.4+0.5=4.9m (5) 曝气器数量计算 (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 按供氧能力计算所需 曝气器数量。 (6) 供风管道计算 供风干管道采用环状布置 流量 流速 v=10m/S 管径 取干管管径为 DN=1000mm 单侧供气(向单侧廊道供气)支管 流速 v=10m/s 管径 16 取支管管径为 DN=400mm 双侧供气 , 管径取支管管径 DN=550mm ( 7)污泥回流设备 污泥回流比 R=100 污泥回流量 QR=RQ=1 120000=120000 设回流污泥泵房 l 座,内设 3台潜污泵 (2用 l备 ) 单泵流量 水泵扬程根据竖向流程确定。 ( 8)混合液回流设备 混合 液回流泵 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量 设混合液回流泵房 2座,每座泵房内设 3台潜污泵 (2用 l各 ) 混合液回流管 混合液回流管设计 泵房进水管设计流速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泵房进水管管径 DN=1200mm 校核管道流速 泵房压力出水管设计流 , 管道过水断面积 管径 取泵房压力出水管径 DN=950mm 六、 二沉池 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 17 形辐流式二沉池。二沉池为中心 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沉淀池,共 2座。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1.39,表面负荷为 1.5, 沉淀时间 2.5h 2池体设计计算 (1) 二沉池表面面积 A=Q/2=1.39 3600/1.5=3336 (2)单池面积 ( 3)二沉池直径 (设计取 46.1m) (4)池体有效水深 =qt=1.5 2.5=3.75m (5)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 6)沉淀池底坡度落差 (取池底坡度 i=0.05) (7) 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校核径深比: (符合要求 6 12) ( 8)沉淀池总高度 ( 9)二沉池污泥区所须存泥容积 取存泥时间不宜小于 2h, T=4.0h 3.进水系统计算 ( 1)进水管计算 18 单池设计污水流量 进水管设计流量 管径 流速 坡降为 1000i=1.83 (2) 进水竖井 进水竖井采用 =1.5m, 出水口尺寸 0.45 1.5,共 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出水口流速 =1.39 0.45 1.5 6=0.344m S (3)稳流筒计算 取筒中流速 =0.03m s 稳流筒过流面积 稳流筒直径 4. 出水部分设计 (1)单池设计流量 (2)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3)环形集水槽设计 ” 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每池只有一个总出水口,安全系数 k取 I.2 集水槽宽度 取 b=0.65m 集水槽起点水深为 集水槽终点水深为 槽深取 1.0m,采用双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取槽宽 b=1.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