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歧视词汇.doc_第1页
英汉歧视词汇.doc_第2页
英汉歧视词汇.doc_第3页
英汉歧视词汇.doc_第4页
英汉歧视词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谈英汉性别歧视词汇摘要: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思想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和制约着某个特定言语群体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英汉中部分词汇就反映了特定社会环境下对男女性别的歧视问题。关键字:性别歧视 称谓 褒男贬女 宗教 男先女后 一 英语词汇上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及其妇女解放运动对词汇的影响在语言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语言中的词汇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比如:(汉语)在我们的字典中,以“女”为偏旁的汉字中,带有消极意义的贬义词占了很大一部分,如奴、奸、妖、妓、嫖等等。这些词反映了女性在我过历史和文化上的不平等;(英语)在英语中,很多词汇(如chairman,businessman,Postman)在词性上就是以男性(man)为主,也有很多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男女词义有所区别,如Tommyiseasy.汤米驯良可掬。Janeiseasy.珍妮水性杨花。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男性至上”的文化法则是英汉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法则,试深究其历史原因,具体总结有以下四点:1 古代生活方式使然。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古代的印欧地区,人们过的是游牧生活,在当时恶劣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中,游牧过程其实是对人生存能力的一次巨大的考验,因此男性的力量得到格外的重视,而娇小柔弱的女性则相对得不到重视甚至受到嘲笑。这种生活方式使得男性具有更多的话语权。2 英国早期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个岛国,在早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当属狩猎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相当的冒险性,需要用胆量和魄力来完成。这种社会氛围中,男性受到尊重是无以复加的。3 中世纪对女性文化意识的颠覆。当英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文化对女性的性别应有所改变。但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妇女的地位一落千丈。中世纪强调的禁欲主义对当时的欧洲文化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英国文化业毫不例外的受到了负面影响,而承受着一枷锁的不仅仅是男性,更主要的是女性,在中世纪及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4 宗教文化的严重影响。包括英国文化在内的欧洲文化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最大。只从圣经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男性文化的至高无上,这一文化特征在被导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后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语言中也毫不例外的得到渲染。这些历史原因造成了语言产生和发展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权运动逐渐兴起,一些热心的女权主义者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她们不仅仅在劳工、家庭、教育、社会福利等等方面提出了与男性的平等,还在语言上提出了平等要求。比如:1在词汇层面上,人们开始用“中性”对等词(neutral counterparts)来代替“男性”词语(male words),下面略举几例:原词 新词Airline steward, stewardess flight attendantForeman supervisor Salesman salesperson/ sales assistant Signalman signalerwatchman guard draftsman drafter policeman police officer chairman chairperson, chair spokesman spokesperson housewife house manager (摘自语言与性别2 在语法层面上,人们发现在英语中缺少一个中性词来指代第三人称单数。如: The student is doing _homework .在以前英语中,横线处填写的是his,而现在避免性别歧视,人们会用his/her 来代替his . 二 英汉称谓语反映的性别歧视人类社会中浮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脚色的称号即为称谓。这种称号反映着必然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说话情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组成了社会关系的收集,每小我都在这张社会关系的收集总据有必然的位置,和四周的人形成一种彼此关系,一个通俗的称谓语在具体的寒暄勾当中会发生丰硕的社会内在,并跟着时刻和场所的分歧而变换着内容。 1、姓名里的性别歧视 姓名或姓氏是一种符号,它是人们借以彼此区此外标识表记标帜,它搜罗姓和名两部门。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事物,它与人的行为、社会意理、文化传统慎密亲密相关。姓名在中英文中虽然枚举挨次分歧(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但人们在择姓取名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不美观愿望、社会立场输入其中,强调反映性别原型,即怙恃和社会按照分歧的性别而寄寓分歧的期望值。 在英语国家,孩子一般随父姓,女子取名凡是浮现斑斓、贤淑、高洁、可爱、美德等寄意,如Faith(忠诚)、Charity(泛爱)、Lily(莉莉,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暗示优雅、亲热之意)、Diana(黛安娜,源于希腊语,暗示优雅、斑斓、高尚);而男人取名则浮现顽强、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弘远理想等寄意,如Richard(理查德,源于撒克逊语,暗示顽强有力的)、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暗示勇敢率直的)、Lewis(路易斯,源于法语,暗示人平易近的呵护神)。 在汉语中,汉字“姓”由“女”和“生”组成,发生于中国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在阿谁时代,人们以母亲的姓为姓。但在后来的漫长的父权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凭借于男性,受男性支配,姓都是从父亲那儿那里传承来的,拥有命名权的同样是男性长者,即祖父或父亲。在古代,良多妇女不仅被褫夺了命名权,还被褫夺了拥有名字的权力,她们有姓无名,即使有名,也很少被人称号,女性婚前常被称为“丫头”、“妞”。在现代汉语中,上述气象虽然有所改善,但时代的性别歧视仍然可见一斑,女性的名字强调阴柔之美,名字中经常含有“花”、“雅”、“秀”、“美”等,而男性的名字强调阳刚之气,名字中经常“强”、“伟”“壮”“刚”等等。 2、婚俗称谓里的性别歧视 人类从母系社会成长到父系社会,男女脚色进行了再分配,“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踪去。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英语社会的婚俗中,结了婚的man,照样在外打全国,挣面包,呼风唤雨,而酿成wife的女人,其六合则缩小抵家庭,只能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伺候丈夫、赐顾帮衬孩子、当丈夫的烘托和点缀。男人在家中被看作是身强力壮、主宰诸事、赡养妻小的一家之主,而女性则是凭借者,妇女的存在仅仅是对男人的点缀和装饰。男士婚前称Mr.,婚后仍是Mr.;而结了婚的女士就酿成了wife,就会失踪去自己的姓名而酿成“某某夫人”,就会从Miss酿成Mrs.,如MaryRobert嫁给JohnSmith之后,当人们说起这对佳耦时,凡是称之为Mr.andMrs.Smith,MaryRobert不仅失踪去了自己的姓(即父姓),而且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了。即使JohnSmith已颠末世,她仍然是他的遗孀,如:Johnswidow。在古代中国,因为妇女处于隶属地位,女人常采用暗示地位低下的称谓来自称,如“奴”、“奴家”、“妾”、“贱妾”等,而称号丈夫则要采用暗示尊敬的称谓,如“良人”、“郎君”、“官人”等,而男性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室”、“荆妇”、“内助”、“房下”等。在农村还有称“堂客”、“孩子他妈”、“他/她娘”的。当着外人说起自己的妻子时,用“屋里的”或“我那口子”或用自己的孩子的名称来称号。曩昔,中国妇女出嫁往后凡是以“氏”称之,即在“氏”前加上娘家的姓,如“王氏”,正式场所则在前面再加上父家的姓,如“张王氏”、“田王氏”,日常平常称号时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像“蒋夫人”、“张年夜妈”,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则更有称“张家的”、“田家的”等等,而对妇女本人的姓则避而不提。今朝,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号在农村仍然很风行。而今世中国女子已不需再改称夫姓。男性在正式场所一般称号自己的妻子为“爱人”“夫人”,可是,在一些非正式场所中,“孩子他妈”、“屋里头”这些称号使用的仍然很普遍。 三、英汉词汇反映的性别歧视 词汇如同化石,浮现着始创和使用它们的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惟和熟悉,反映着社会万象。 1、词义的褒男贬女 在英语里,意思完全不异的词,用在男性方面带有褒义或略带贬义,而用来描写女性就具有很强烈的贬义内在。这种因社会文化成见而导致的褒男贬女的现象如统一种隐形的社会文化契约,反映了人们脑子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成见意识。如: 转贴于 公文网 Tommyiseasy.汤米驯良可掬。 Janeiseasy.珍妮水性杨花。 Jackiscold.杰克沉着沉着。 Marryiscold.玛丽脾性偏僻。 人们还经常经由过程对女性名词的恶化来达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如:queen和king这一对词,queen的本义是女王,有时却被贬化为“雌猫”、“男同性恋者”,而king则指国王,无冕之王的意思;madam一词,原本是用来称号女差人的,可它又经常被用来指妓院里的“老鸨”;callboy常指剧场里号召演员上场人,而callgirl则指应召女郎。此外,女人在英语里经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指称,如:vixen(雌狐)悍妇,bitch(母狗)泼妇,cat(猫)厌恶的女人、居心叵测的女人,cow(母牛)既懒又蠢的女人,hen(母鸡)尤指爱管闲事或爱讲闲话的女人。 在汉语里也有上述近似现象。相当一部门的词汇只要与女性发生联系就会发生消极、贬损的涵义,而与之相对应的男性词汇则含褒义或成为中性词。例如,称未婚年夜龄女青年为“老姑娘”、“老童贞”,暗含脾性孤僻、难以相处、没人敢娶之为妻的意思;而称未婚年夜龄男青年为“独身汉”,没有任何半点贬义。 2、词序的男先女后 性别歧视不仅默示在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还默示在男先女后的枚举挨次上。英语里虽然没有划定“男先女后”的说话挨次,可是人们在持久的言语习惯中,凡是采用男为先,女为后的语序(ladiesandgentlemen除外),如husbandandwife(夫妻)、Mr.andMrs.(师长教师及女士)、sonanddaughter(儿女)、brotherandsister(兄妹)、boyandgirl(男孩、女孩)、JackandJill(少年、姑娘)等等。 汉语中也有同样的情形。当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