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doc_第1页
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doc_第2页
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doc_第3页
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doc_第4页
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勤工俭学从点滴做起 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身上肩负着教育未来的国家栋梁的重担,这不仅意味着要传授给孩子们美术知识,同时也需要注重孩子在品德方面的培养。要让孩子们学会继承和发扬传统,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然而,现在的校园里,铺张浪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物质支持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这与我们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是相违背的。现在的孩子觉得有钱了,衣服、鞋子旧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几百块钱的鞋就当废品卖了。这也使攀比之风产生了隐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点读机、电脑、mp3等消费品正在成为许多孩子的“日常用品”,一个都不能少。由此带来的“额外支出”迅速增长,许多家长有苦难言。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正在孩子们中蔓延。这种铺张浪费趋势实在令人担忧,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必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影响。由此看来,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勤工俭学之路,通过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从小养成自理、自立和动手创造的习惯,懂得劳动的价值,初步培养协作能力,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势在必行!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小学生“好逸恶劳”和“高消费”呢?通过分析,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因素目前学生中大都是独生子女,且留守子女偏多。由于几代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他们不需要动手,大多依赖于长辈的关爱,缺乏进取精神,加之学习和社会活动任务日趋加重,体力劳动越减越少。因此,独立能力差,劳动观念淡漠,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二、家长因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足够了,劳动可以由他们来替代;有的认为孩子做的活不中看,浪费时间,长大后必定会做的,现在由家长来做算了;还有的家庭几个大人照管一个孩子,大人自己也没事干,还是由大人来做算了。由于过分关爱孩子,忽视孩子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包办有余,放手不足。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懒惰、依赖、奢侈等不良品质日渐突出。 三、学校因素劳动课虽按计划编排,但缺少全面考虑,忽视学生劳动观点的形成、劳动意识的增强、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等素质的培养;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一,参差不齐。有些规定的劳动时间被挤占,有些劳动技术课时被语、数教师“挪用”。四、环境因素社会上、农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望子成龙”、“跳农门”思潮。加之搬迁到城镇的农村小学生逐年增多,由于劳动内容、场所减少,劳动习惯养成更差,极少参加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基本不参加。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经过多方请教,仔细查阅,认真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课堂教学重引导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的观念、“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的观念、“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观念,将劳动观点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与知识传授技能相结合。在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其良好的劳动习惯。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可以把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分解到各学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计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层次化、序列化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内容,分年级分阶段逐一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2、日常生活重自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倡导学生“自我服务”,即把劳动当成一种责任,为同学、为自己服务的责任,牢固树立“劳动是生活的必需”的观念。比如打扫清洁卫生,以前搞清洁卫生是突击式的,现在却是经常性的;以前,教室脏了才打扫,领导检查了才突击,现在随时保持教室整洁、窗明几净。学生把打扫卫生变成了服务性、富有人情味的劳动保洁。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早晨抢着早到校,一到校就开展打扫卫生活动,每天还有卫生监督员,做好记录和评比;每天上学以后,只要发现纸屑、垃圾,都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池,那么,学生的“勤俭”意识就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了。在学校环境管理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每天的环境卫生的打扫、管理都由学生自己承担。勤劳,成为一种习惯,养成教育也会收到明显成效。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趣味型”、“知识型”和“艰苦型”相结合的劳动竞赛。例如,举行穿衣服、系鞋带、洗手绢、洗衣服、穿针线、钉纽扣、包书皮等生活自理技能表演赛;开展剥豆、削土豆皮、削水果皮、包水饺等家务劳动比赛;进行挖坑种树、挑土负重简单生产劳动竞赛;还开展一些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劳动竞赛。同时,评选出一批劳动小能手,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表率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变被动劳动为自觉劳动,又有利于坚强毅力的培养,提高了小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劳动教育发展。针对这种观念,在新学期伊始我尝试从思想上改变孩子们的观念,从日常小事上改变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勤工俭学的意义。新学期的开始使期待的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之后,全校师生一齐动手,齐心协力地进行了一次彻底大扫除。不一会儿,整个校园焕然一新!我们五年级充分发挥了合作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连校长巡视时,也一直点头称赞我们。在大扫除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将一些有价值的废品,如废旧书籍、报纸、牛奶盒、空瓶罐等,收集在一起,竟然有一大堆,于是就让孩子们拿到废品店去卖,结果还小有收获,竟然还卖了几块钱。拿着这来之不易的四块钱,孩子们兴奋不已。后来通过班委会商量决定,准备为班级添置一个塑料提桶,用于打扫厕所之用。看着用自己赚的钱买回来的提桶,孩子们脸上都笑开了花,用起来时也特别的爱惜。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都是农民的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学生大多数都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通过这次经历,孩子们对勤工俭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趁机提议:“收集废旧物品,由学校统一出售,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你们自由支配。”我的建议立即得到了全班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并积极行动起来。孩子们开始注意积累,平时用完了的家庭作业本、报纸、牛奶盒、空瓶罐不会像以前到处乱扔,而是把它们分门别类的收集起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五年级收集了11斤废品。现在勤工俭学收集废旧物品活动已开展了几个星期,虽然不会立竿见影见到成效,但是老师这样组织和宣传,使孩子们即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勤俭节约的是美德,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勤工俭学的意义。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他人劳动成果的集成。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说到底是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方面是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不暴殄天物,一方面也是对他人劳动的一份尊重。我们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帮妈妈爸爸干活,掰玉米、收麦子,还有红薯、黄豆等。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庄稼等着你去收割。这时也是孩子们勤工俭学和品味美味的时候。在收割完后的黄豆地里,可以用小镢头挖出“豆虫”来。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黄色的小爬虫,像蚕蛹一样,只是皮肤颜色不一样。把它放在明火里烧一烧,吃起来是真正的香。有的时候自己也会拿着小镢头和篮子到别人已经收过的地里去挖掘那些被落下的农作物。像红薯、玉米等等。这就是农村孩子勤工俭学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不但使自己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而且总是为自己能够颗粒归仓感到很有成就感,很骄傲。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生活水平怎样提高,节约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把每一分钱花出效益来,需要“人人讲勤俭,个个懂节约”,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勤工俭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