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共由五首短诗组成,寥寥数句,短短几行,看似简单,读来却意境深远。诗人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创设了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意象,用既朴实又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倾诉衷肠,如梦中呓语,令读者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甚至产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无限美感。第一首月夜是中国新诗运动开始之后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篇,诗人沈尹默原本是惯常写旧体诗的人,却毅然决然告别过往,支持和倡导新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自我否定和重新开始!诗作一开篇就着力描写秋天的夜晚,在读者的心里,那应该是萧瑟的,甚至是有些寒冷的,但诗人的呈现,却是生动的,甚至明媚的,“呼呼”、“明明”,这两个词,一下子就让寂寞与冷清走开了。“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从“没有靠着”可以看出,诗人在末尾表达了自己渴望独立自主的精神愿望,追求人格独立,不依附他人,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第二首萧红墓畔口占出自诗人戴望舒,口占意即即兴作诗,诗人用第二人称“你”,来呼唤好友萧红,全诗读来像是诗人在自言自语,但就是这样的自说自话,却更能给人亲切的好感。诗人与萧红是好友,是至交,他知道萧红喜欢花,是个爱花的人,他大费周章来到墓前,为好友献上了她最喜欢的山茶花,内心或许有万千话语想要倾诉,但彼时,斯人已逝,无从说起,诗人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深沉和寂寞。第三首断章读来充满了哲理,意蕴绵长。诗人描绘了两个画面,其一,在桥上看风景的“你”与在楼上看风景的观者,原本二者并无关联,却因为同时看风景,前者在观赏的同时,也成为了后者观赏的风景之一,颇有几分“异度空间”的意味。其二,窗边欣赏明月的“你”,出现在了别人的梦里。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而你也可以装饰别人的梦,这首诗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第四首风雨吟创作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化的历史时期,作者芦荻当时正29岁,诗人用“风雨”一词,隐晦地比喻了抗战时期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将自己比作“年轻舵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使在那艰难的抗战时期,诗人依然坚信,祖国能在风雨飘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第五首统一是智利诗人聂鲁达的作品,也是唯一一首外国诗歌。诗人认为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对一本身是对立的,诗人用“是”将它们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学情分析:对于诗歌,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们,已经不再陌生,九年来,他们读到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但这篇课文却与往常不同,它一下子出现了五首,信息量之大,涉及面之广,令学生们有些应接不暇。课文内容既兼顾国内、国外,又历史久远,有的表达思念之情,有的牵挂祖国命运,有的富含哲理,皆短小精悍,意蕴绵长。学生们要想在短时间内读通读懂读透,尤其通过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理解诗作的意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执教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完成任务单的形式,促进学生自学群学。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哲理和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完成任务单和小组内讨论探究,从而达到群学的目的。2揣摩、品味关键性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任务单自学、群学。教学创意:以完成任务单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归纳总结。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文你知道中国近现代十大诗人是哪十个人么?明确:胡适、艾青、徐志摩、海子、洛夫、易白、北岛、汪国真、舒婷(汪舒二人并列第八)、席慕蓉和食指。他们都曾在文坛活跃一时,并且凭借风靡海内外的代表作被读者所铭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五首诗歌,虽不是出自他们的笔下,但他们也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自由朗读,完成任务单一(一)填写表格诗篇我最喜欢的句子喜欢的理由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二)自由上台展示或分组展示(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此处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必做过多要求,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分组朗读,完成任务单二分小组分配任务,朗读之后,完成填写表格的任务。诗篇关键性词语关键性句子背景资料我的理解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明确:1.月夜。关键性词语: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关键性句子: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背景资料: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理解: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2.萧红墓畔口占。关键性词语:寂寞、等待、漫漫、海涛闲话关键性句子: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背景资料:萧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和友人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理解:诗人用强烈对比,来表现痛失友人的伤感,等待的长夜是这样的漫长,可是逝去的萧红却独自惬意地在听着海涛闲话。诗人还在忍受着煎熬,逝去的友人已经解脱了。3.断章。关键性词语:看、装饰关键性句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背景资料: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所以才取名为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理解: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4.风雨吟。关键性词语:年轻舵手、心、海上。关键性句子: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背景资料:一九四一年,当时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期,抗战进入了最黑暗、最艰苦的阶段,“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理解:“我”就像是一个年轻的驾驶船舶的舵手,“我”眼见祖国的命运多舛,“我”内心忧虑不安,但依然在风雨飘摇之时,挺身而出,“我”愿意做那个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由“我”来驾驶这艘巨轮顺利抵达彼岸。5.统一。关键性词语:所有、谎言、 一片、一朵关键性句子: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背景资料:聂鲁达是智利著名的诗人,他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人生命运坎坷,曾三次来到中国,也曾因政治原因流亡海外,这样的颠沛流离,使得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也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你我并无不同,一个就是世界。所有就是“一”,“一”也是所有,诗人用主观之眼,把世界统一了起来。(二)小组展示任务单二1.小组围读,完成任务单三。2.填写表格。诗篇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明确:月夜追求独立自主。萧红墓畔口占寄托对逝者的思念。断章生活中原本毫不相干的人或事,也可能被联系在一起。生活中充满了巧合和缘分。风雨吟面对抗战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像舵手一样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统一通过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表达对立统一的关系。3.小组展示任务单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你觉得比较困惑的地方,找出来,分小组展开讨论。月夜为什么开篇写霜风、月光?有什么寓意?明确:霜风、月光点明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和环境氛围,有月亮的夜晚,也寓意黑暗的中国,有着思想和文化的迸发。风雨吟中的风雨指什么?年轻舵手的心,应该怎么理解?明确:风雨是在抗战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诗人将自己比作“年轻的舵手”,表现出自己缺乏经验,在这样风云诡谲的时代,诗人对把握人生的方向和确立人生的目标感到茫然。统一这首诗最后一句“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要怎么理解?明确:诗人把大地比作是一朵花,表现出了诗人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透过繁多的现象看见单一的本质。(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此处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解决学习诗歌时遇到的困惑。教师可从中点拨、解疑答惑。如果此处学生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以上问题,供学生分组探究。)六、这五首诗都是新体诗,你能说说新体诗和旧体诗的区别么?旧体诗: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主要指五言、七言律诗和五言、七言绝句。其名称是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的新诗的相对物出现的。新体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七、板书设计短诗五首月夜独立自主 风雨吟使命感和责任感萧红墓畔口占寄托思念 统一对立统一断章巧合和缘分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使用任务单的形式来开启自读课文的授课模式,起初,很有几分忐忑,总觉得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扔”给了学生,是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直到上课之后,我的心里才稍稍安定了下来,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们的预习很充分,在完成任务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场面并没有那么的冷清,相反,对于新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充满了兴趣和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当然,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务必建立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提前不做准备,那这节课肯定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备课环节,我一方面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另一方面由于本课诗篇较多,内容较为复杂,对于学生而言,一首一首的常规式讲解难免枯燥乏味,且难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体现自读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任务单的形式,充分挖掘文本,紧紧围绕诗歌中的关键性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导游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科一科四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监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建筑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持房屋协议书6篇
- 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语言平行语料库构建方法-洞察与解读
- 渔船智能调度系统-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营养干预情绪改善-洞察与解读
-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及答案
- 三菱汽车销售团队建设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钢筋工安全培训教育试卷
- 清远清城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中美关系新时代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课件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23《传动的齿轮》 l 粤教版(共25张PPT)
-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范文八篇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第2版 周玉 课后答案1-4章.khd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