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_第1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_第2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_第3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_第4页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仿生螳螂机器人作者: 李强 林水杉 刘希福学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指导教师:一、作品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仿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柔性,还具有高度的易复制性,这就决定了仿生机器人在21世纪必将出现更多的种类,仿生机器人也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生物机器人即活体生物的人工控制,是生物学、信息学、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高度发展并且相互结合的产物。世界各国早已开展利用动物作战的研究。如训练狗钻入敌方要地将其炸毁,或利用海豚侦察潜艇等。 现在更多的国家都在研究将微型传感器安装到小动物的身上,使其进入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针对与自然界的螳螂所特有的能力,我们团队对设计了一款仿生螳螂机器人。二、作品特点1、高仿真螳螂,集聚螳螂的走、跳、爬、抓取特点。2、为使机器人更好的适应环境并能更长久的工作,我们设计了两套供电系统,一为太阳能翅膀,二为腹部的铅蓄电池。3、本机器人能够以四足和六足行进,加上多节的机械机构,大大提高了仿生螳螂越障能力。4、本机器人内置自动平衡系统,确保机器人在行走及爬行时的稳定性。5、可实现远程控制。6、360视觉检测。7、可进行爬杆,以完成高空作业。三、作品结构触须本仿生螳螂器人由主体、地面移动系统、机械截割臂、供电系统、自动平衡系统和控制系统六大部分组成。我们团队根据螳螂的运动结构及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其三维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太阳能电池板颈部左前臂右前臂右后足电池左前足右前足左后足导航装置图1 仿生螳螂的架构图供电装置自动调解重心装置切割装着移动装置切割破障装置储电装置图2 仿生螳螂的分解图4、 作品工作原理1、地面移动系统 本仿生螳螂机器人的地面移动系统为四足行进控制。机器人腿部为连续转动式腿机构,如图3所示。其腿部结构尺寸为:髋关节长度L1=120mm;大腿关节长度L2=160mm;小腿关节长度L3=220mm。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一定角度转动或者摆动,髋关节沿着自身轴心转动,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分别绕O1、O2转动。初始状态大腿关节轴心沿着x方向,小腿关节平行于y方向垂直于x方向。 图3 机器人腿部为连续转动式腿机构通过对步行机器人进行稳定性分析,选择合理的摆动腿顺序,最终采用如图4所示的步态,即初始状态4足处于站立状态,如图4所示;接着后腿1和前腿2向前跃进,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转动,大腿关节绕O1小幅度转动,小腿关节绕O2向外转动,其余两腿保持站立状态;当后腿1和前腿2跃进站稳后,前腿1和后腿2开始跃进,如图4(c)所示,如此往复向前运动。 图4 机器人步态分析图 A组B组 当遇到更为复杂的路面时,可以放下双爪,这样可实现6足行走,其中右爪,左前足,右后足为A组;左爪,右前足,左后足,为B组。两组足交替前行,这样不但加快了行进速度,还增加了行进的稳定性。其三维六足行走如图5所示:图5 六足行走姿态图2、平衡系统图6 平衡系统示意图(一)支点配重块杆一前足杆二 图7 平衡系统示意图(二)自平衡系统可使机体在动态行走中时时平衡,通过连杆机构平衡系统示意图中,此装置为本机器人的平衡系统的组要部分。机体可在复杂的行走环境下通过调节配重块的滑移,进而达到平衡机体,保持机体的平稳工作。 当前足向前迈进或后退时,推动杆一向后移动,杆一杆二铰链,进而带动配重移动,使重心在行走的动态中保持平衡。3、机械截割臂图8 机械截割臂工作原理图 割臂共有4个自由度,由4部分组成,通过控制能实现螳螂所特有的攻击时的状态,同时机械截割臂可以实现物品的搬运,对物体进行截割,当其与头部配合时,是一个完美的操作平台。 4、供电系统 图9 一款太阳能电池板本仿生螳螂机器人共采用2块太阳能电池板为机体供应能量,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四杆机构翻转到机体的两侧,由于使用了四杆机构,这两块电池板可做213 度翻转,可以随着太阳的运动调整这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姿态,便于更好的吸收太阳能。图10 高倍率航模电池 机体另有一组高倍率航模电池安装与腹部,保证了在没有充足阳光时,机体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当机体进入狭小的空间内时,太阳能电池板会收起,此时机体的能量供应就由高倍率航模电池供给。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5、导航系统 本机器人的头部装有两个微型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可以360度旋转,这样保证了对周围信息的有效捕捉,其触须为两个天线,用于数据的接收与传输,可实现远程控制。内部藏有机械嘴,用于工作。6,电机控制系统 五、主要创新点1、本仿生螳螂机器人具有更强的越障性能。四足和六足行进、多节的设计更利于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2、本机器人配有自动平衡系统,根据不同的行走姿态,自动平衡系统可实时调整机器人自身的重心位置,确保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性。3、本机器人的太阳能电池板共2块,向两边划开,能够充分收集太阳能,并能够收起,同时机体配备有蓄电池组,保证了机器人的长久运行。4、螳螂机器人可以四足站立,两个镰刀形的机器臂与头可搭建工作平台。5、障碍清理,巨大的手臂可以扒开一定重量的物体,使行进更加流畅。6、强悍的手臂及四肢亦可以进行一定的攀爬,如爬杆、绳索等,进而可代替工人进行高空作业。7、360的视觉监视,大范围的取景,可以很好的观察四周的环境。六、技术推广应用价值1、高仿真螳螂机器人玩具 将本机器人按合理比例缩小,采用塑料主要配件,可以制作成一款生动形象的高仿真螳螂机器人玩具。2、探测机器人 由于其具有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