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doc_第4页
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气休的压强 第1课时当堂训练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用高压锅煮饭2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再使杯口向下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流不出来,这主要是 ( ) A纸片很轻 B水把纸粘住了 C空气的浮力作用 D大气对纸有向上的压力3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4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的水象面相平 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妄6在大气压为760mmHg的房间内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要为750mmHg,其原因可能是 ( ) A玻璃管太长 B玻璃管放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有少量空气 D玻璃管粗了些7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_的数值。8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的存在。9空降兵从3000m高空降落的过程中,以降落伞为参照物空降兵是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池受至蕾大气压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著名实验是_实验。1标准大气压等于_Pa,相当于_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1大气压随着_的增加而减小;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少时_,气压增大时_ 12在温度不变时,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_。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_大气压将新鲜空气压入肺中。13“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_ (选填“越大”或“越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_100。14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 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个钩码而不分开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 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 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_;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_。15小明在暑假跟爸爸去拉萨游玩,进入高原后,小明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_ (选填“高”或“低”),大气压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缘故。16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某人在某一时刻的舒张压为80mmHg,合_P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此人舒张压的_倍。17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在提供下列器材:A塑料吸盘两个 B玻璃片一块 C玻璃杯一个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18盛夏时分,“小问号”王欣同学在打开冰箱取饮料时,突然脑海里浮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开冰箱门都比较费力?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里的冷空气出来,外面的热空气进去。当冰箱门重新关上后,就将这部分热空气也关在了里面,箱内热空气冷却收缩,压强减小。王欣判断这应该是开冰箱门费力的一个原因。若冰箱门长为06m,宽为05m,冰箱外的气压为l105Pa,设冰箱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相差11000,求: (1)冰箱内气体压强是多少?(2)冰箱内、外气体对门的压力各是多少?(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质量为多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g=10Nkg)课后训练1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有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2试管中有一段被水银柱密封的空气柱,将此试管分别如图所示旋转,若空气柱的压强为p,大气压为p0,则满足pp 0,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3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地升高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4据某报报道: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为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记者随空军战士乘坐装着空投物资的军用运输机冲向蓝天,五分钟后,飞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空。由于气压急剧变化,记者用来做采访记录的签字笔的笔尖在不断地滴出墨水。报道中“签字笔的笔尖不断地滴出墨水”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_(选填“增大”或“减小”),笔管内的气压_(选填“大于”或“小于”)笔管外的气压。5如图所示,取一空铁皮罐里面放少许水,将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烧开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进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这时罐内水蒸气将_(选填“凝华”、“液化”或“熔化”)为水,罐内的气压降低,铁皮罐在罐外_的作用下而塌陷。6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035所示。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_外界大气压。这个实验表明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_。7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酒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苦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玉力大小是: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 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能力提升(选做)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鬲里期天开展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物理氟识弱量花果山的高度。若已知在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p,且山下的大气压强为p0。他们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划力计、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进行了如图1037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有(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_;(2)山顶的大气压强p=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3)花果山的高度h=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参考答案【当堂训练】1D 2D3C 4A5C 6C7大气压(强) 8大气压强9静止变大 点拨:空降兵与降落伞一起运动以降落伞为参照物,空降兵是静止的。空降兵下、降高度降低,空气密度变大,受到的大气压强变大。10托里拆利 101105 76 11高度 降低 升高12越大减小 13越小高于14点拨: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玻璃是利用了大气压;铅块压紧后不分开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氢气球升到高空时,由于外界大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所以会破裂;液体的佛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在高山上气压小,沸点低,因此需要使用高压锅。15高较小点拨: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低,氧气的含量低,人进入高原时,会出现高原反应。161088104(1066104) 95点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80mmHg的压强1 标准大气压为10l105Pa,除以舒张压即得倍数。17(1)A塑料吸盘两个E水将两个吸盘沾一下水,将它们正对并挤压在一起然后用力将它们托开,结果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将它们拉开。因为经过挤压,吸盘里的气体被吸出,几乎真空没有气压。这说明它们是被大气压压在一起的。 (2)医生用针筒抽药水。18(1)994104Pa (2)2997104N 3104N (3)3kg 点拨:(1)冰箱内气体的压强p内=10105Pa(111000)=999104Pa (2)冰箱门的面积S=05m06m=03m2冰箱内气体对冰箱门的压力F内=p内S=999104Pa03m2=2997104N冰箱外气体对冰箱门的压力F外=p外S=10104Pa03 m2=3104N (3)冰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F外一F内=3104N一2997100N=30N 由G=mg,此压力相当于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则m=G/g= 3kg。【课后训练】1B点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进入了空气,那 么管内气体的压强加上水银柱的压强才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测量值会过小,甲的测量结果不可能是正确的;若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测量结果会偏大,丙的结果就不会是正确的所以只有一个人正确,那只能是乙。2A点拨:甲图中空气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与水银柱产生压强之差,而乙图中空气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与水银柱产生压强之和,丙图中空气柱压强等于大气压,因此A正确。3AD点拨:输液时,输液管中药液的压强大于人体内血液的压强时,药液才能顺利进入血管中,因此A正确;药液越来越少时,液体的深度减小对瓶盖的压强变小;由于瓶内气体的压强与药液的压强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才能使药液匀速滴下,在药液逐渐减少时,瓶内空气的压强会逐渐增大,因此D正确。4减小 大于 5液化 大气压 6小于 减小7(1)mg (2)吸盘内空气没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