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doc_第1页
《皇帝的新装》.doc_第2页
《皇帝的新装》.doc_第3页
《皇帝的新装》.doc_第4页
《皇帝的新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浅”地教语文,是肖培东老师一贯的教学理念和不变的课堂追求。钱梦龙老师说:“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培东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显得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1在皇帝的新装课例中,肖老师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并深入到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的呢?笔者试从文本文体、学习主体和语言文字三个方面进行评析,赏鉴肖老师的“浅”教之妙。一、重视文本文体,清浅地教教师考虑文章的体式特点,因文体而教,是对文本的尊重。纵观皇帝的新装课例,肖老师从“童话”的文体出发,教学思路异常清晰,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带给人清新舒爽之感。没有精心准备的“导语”,肖老师一开课就直奔“童话”而去,问学生“你们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 ”,学生答出是“童话”。他接着追问:“以你的读书经验,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的”,然后对学生的“判断”进行点评。而后用PPT展示“童话”的定义“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继而,肖老师提问:“再来说说,童话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读完了皇帝的新装,你们想一想,这个童话当中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一个细节是什么?”水到渠成般,肖老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了童话文本内容的学习上。咀嚼字词、品味语句、朗读体会,在此环节,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紧紧围绕着童话的主要特征“夸张”展开。不仅如此,和学生们品评了诸多的“夸张”后,肖老师接着引申:“这个荒唐的闹剧成功上演的最主要的因素,你认为是谁”,进而带领学生分析童话中出现的各类人物,“探寻大人的内心世界”,“走进大人的心”,使学生们明白成人世界的私心欲念导致了这出荒唐闹剧,于是才有了皇帝赤身裸体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游行。肖老师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们重新设计童话的“结尾”,这本不足为奇,可肖老师却出人意表地把自己改写的“结尾”(由一个小孩子的爸爸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真相”。)和课文“结尾”进行比照,得出了“原来童话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也在教育大人”的道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从什么是“童话”,到抓住童话的主要特点“夸张”铺开教学,再到潜入文本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直至最后理解童话的教育功能,笔者的切实感受就是:肖老师是在教“童话”,清清楚楚地教“童话”。不错,要学生学“童话”,教师就要教“童话”,不能教成小说或散文!郑桂华老师给出了中肯的评价:“这就好比一个既专业又聪明的导游,到了一个景区,能从纷繁的游人、杂乱的景点还有满布的荒草中劈开一条简洁、清晰的小径,带着游客直达目的地,而几个主要景点又没有错过。”2 肖老师对文本文体的重视,让他的课堂有条不紊、生动高效。二、尊重学习主体,浅慢地教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任何教学情境下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在不同文体的教学语境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方式又须不同。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它的主要阅读群体是未谙世事的少年儿童。“作为教师,应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尊重孩子对童话的理解,尊重孩子在阅读童话时经验的不足和策略的缺失。总之一句话,尊重童话的法定读者儿童。”3 笔者认为,肖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在皇帝的新装课例中突出体现为一个字:慢。肖老师在出示主问题时往往提示全体学生要慢慢来,别着急,想好了再说。比如:“同学们,以你的读书经验,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的?别忙着举手,想想看。”“你们想一想,这个童话当中你觉得最有夸张力的一个细节是什么?也先别忙着举手,回到文章再看一看,找一找。”“接下来,我要问一个问题。是谁导演这场戏的?别忙着举手,找出文中的根据。” 再比如: “每个句子里都出现了一个都字,这些都说明什么问题?别急着举手,想一想,话想好了再说。”在肖老师“慢慢”来的教学节奏里,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童话气息。不是吗?童话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讲给孩子们听的。很难想象:急速的话语能读出童话的瑰丽多姿,催促的声音能让孩子们快乐地获取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这不正是我们从父母长辈那里感知童话的节奏吗?肖老师“慢”的潜台词是:孩子们,不着急的,肖老师陪着你们呢,我们慢慢地,稳稳地,共同走进那个璀璨的童话世界吧。肖老师不仅对全体学生以“慢”待之,对个别学生更是如此。教学片段一:师:那除了衣服的特点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特别夸张的?来,这位男同学,你来说。生9:就是第一自然段这里,“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师:怎么说呢?生9: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啊。师:有了这句话,你想要表达什么?生9:皇帝穿衣服很夸张。师:皇帝爱新衣到了夸张的极点了!给大家读读看这句话。生9:“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较快)师:要想把皇帝的这个爱衣服成嗜好的性格读出来,要读好那几个词儿?生9:“每一天”,还有“每一点钟”。师:哎,你们发现他说的都是些什么词,同学们?生(齐):数量词。师:哎,时间词,数词。来,我们来读读看,“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老师范读至此。)生(齐读):“一套衣服。”(“一套”重读,稍长)师:童话啊,就是这样说出来的,来,你自己加油,试试看!生9(读):“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重音有感觉了)师:好,同学们来一起帮帮他,预备,起!生(齐读):“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味浓)师:嗯,再看看,“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下一句你来读,“除非”,预备,起!生9(读):“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炫耀一下”“新衣服”读得很到位)师:真棒!记住啊,好童话是读出来的。此教学片段记录了肖老师集中指导一个学生(生9)“曲折”而“缓慢”的过程。该生找出一个夸张句:“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但他没有说出为什么是“夸张”以及对句子的理解。肖老师一点也不着急,问学生“怎么说呢?”学生回答:“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啊。”学生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这还要多夸张啊。但肖老师似乎明知故问,“你想要表达什么”,他要听到学生亲口说出来才罢休。该生说出“皇帝穿衣服很夸张”,肖老师马上认可:“皇帝爱新衣到了夸张的极点了!”本以为教学就此打住了,肖老师却让该生“给大家读读”。一读,问题又来了:“夸张”的句子好找,关键是理解的深浅。该生“较快”的语速,说明他对皇帝爱衣成癖的性情领会不深。于是,肖老师开始进行读法指导:抓住表时间和数量的词“每一天”、“每一点钟”、“ 一套”,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去读。该生读得虽“有感觉”了,但还是不如人意;肖老师让全班同学范读给他听,生9终于读出了很浓的夸张味。对该生的指导总可以完美收官了吧?可肖老师还是不紧不急,他要验证一下该生的学习效果。“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下一句你来读,除非,预备,起!”生9很到位地读出了下句:“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好一个“慢”字了得!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肖老师不惜力,更耐得住慢。肖老师“童话”世界里写满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三、凝视语言文字,浅近地教每堂课伊始,在精心设计的“导语”中,我们总要说上一句“今天,让我们走近文本某某某”。但平心而论,一节课下来,我们真得敢确定,是走近了文本,而不是离文本越来越远吗?我们太怕自己的课被认为深度不足,肤浅有余了,所以我们不自觉地深挖主题,旁征博引,力图穷尽文字背后的“大义”。“教思想”、“教情怀”,固然不错,但脱离文本,刻意求之,无异于弱化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通过一个个文本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未经“凝视”的语言文字又会怎样呢?当我们用爱与耐心来“凝视”那些优秀的语言文字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童话的特定读者是儿童,所以童话的语言一般是生动形象和简明易懂的。如何立足于形象简明的童话语言来教童话?肖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学生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推敲一下字词,品味一下语句;通过引领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进而揭开文本思想情感的内核。由于对语言文字的“凝视”用心且用情,肖老师总能和文本靠得最近,也最亲近。教学片段二:师:这些句子出现在文章不同的地方,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个字是相同的,哪个字?一起喊!生(齐):“都”。师:每个句子里都出现了一个“都”字,这些“都”说明什么问题?别急着举手,想一想,话想好了再说。好,你先来说。生23:全城的人都认为这衣服是多么的漂亮。师:全城的什么人?生23:全城的大人。师:全城的大人都在说这个谎话。请坐,你说。生24: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全城的大人,一起造就了这个荒唐的闹剧。师:荒唐源于所有的大人。你来说。生25:我觉得这样就可以更加体现出全城的大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很笨,不称职。师:所有的大人,无论是有权力的,还是没权力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还是贴着地气的善良百姓,都卷入了这场闹剧当中。所以同学们(有学生举手打断),好,还想讲,你来说。生26:我认为是全城的大人都有虚荣心,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看不见布料,所以这个闹剧才能顺利地进行。师:那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有这份虚荣心吗?生:因为他们不愿意在皇帝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愚蠢,皇帝如果听见他们说看不见,就会认为他的国家的百姓太愚蠢了。师:在皇帝面前,也就是在权力面前,在生存面前。百姓迫于压力,说了假话,迫于生存生活的需要说了假话。同学们,这个时候是不是更能发现皇帝的新装其实讲的就是成人世界的故事?这样一想,对这件新装我们就该有更深的思考。肖老师屏显了来自文章不同地方的七个句子(略)。学生齐读后,肖老师请他们找出七个句子中相同的一个字(“都”),为凸显此字的重要性,还要求他们大声喊出来。“都”,是表范围的副词,强调范围之广。肖老师把“都”字从句中提出,意欲何为?第一个分析“都”字的学生说:“全城的人都认为这衣服是多么的漂亮。”肖老师马上追问并纠正:“全城的什么人?”学生答出,全城的大人。好了,是“全城的大人都在说这个谎话”!我们要探寻的就是“大人”的内心世界,因为所有的荒唐都源于“大人”包括高高在上的权贵和善良的百姓!如果说昏庸的皇帝、愚蠢无能的大臣们主演了这场闹剧应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那些善良的老百姓竟也成了助演,该如何理解呢?所以当有学生“打断”肖老师的话,认为全城的大人都有虚荣心时,肖老师巧妙地问:“那你知道老百姓为什么有这份虚荣心吗?”事实是,老百姓也不愿意被皇帝认为是愚蠢的。所以在残酷的现实和生存的压力下,善良的百姓也会说假话!太不可思议了,“大人”的内心世界会是这样的功利与复杂!肖老师在他的博文语文,可以简单实在些中说:“我们为什么要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文本解读是立足于言语形式的教学解读。”上面的童话教学片段中,肖老师由一个“都”字牵引出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立足于言语形式的教学解读”做了最好的诠释。“凝视”童话语言,方能走近童话文本,阅尽童话之美!重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