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docx_第1页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docx_第2页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docx_第3页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docx_第4页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医学(专升本)-学习指南一 名词解释:1. 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人体需要的5大类营养素。2.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生产性毒物(或工作场所毒物)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疾病。3. 生物转化:进入人体的生产性毒物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进过复杂的生化过程,使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等发生改变成为其衍生物(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4.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和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5. 热适应:人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对这种不良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6. 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状况与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程序,在特定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疫苗的预防接种。7. 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性或24小时之内多次大量进入机体而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效应。8. 可信区间:在参数估计时,按一定的可信度估计所得的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9. 心身疾病:是一组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或综合征。10. 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11. 应激:人们面对困难和逆境而产生的压力和反应。12. 散发:指某病的发病人数不多,而且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例呈历年一般发病水平。13.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二 、单项选择:1.二级预防是指(D)A.临床期预防B.病因预防C.病残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2.属于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D)A.高温 B.矽尘C.通风照明不良D.精神过度紧张3.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B)A.4.5109/LB.4109/LC.3.5109/L D.3109/L4.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C)A.尿ALA降低B.尿CP降低C.血FEP升高D.Hb升高 5.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B)A.一氧化碳B.有机磷农药C.氰化氢D.硫化氢6.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 C )A.粉尘的硬度 B.粉尘的分散度C.粉尘的化学组成 D.粉尘的溶解度7.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 C )A.质量和比例B.组成和质量C.含量和比例D.含量和质量8碳水化合物在营养学上也称之为( A )A糖类B多糖类C单糖类 D寡糖类9.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A )A.20% B.15%C.10% D.5%10.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B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膳食纤维11.有8个患某种传染病的病人,其潜伏期(天)分别为:2、1、21、7、12、1、4、13,则中位数是( B )A.4 B.5.5C.7 D.1212.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可以认为( A )A.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3.近年来出现的测量死亡频率的指标有( B )A.死亡率B.伤残调整寿命年C.生存率D.病死率14.横断面调查抽样时,样本大小取决于( C )A.预期发病率B.预期死亡率C.预期患病率D.偏倚大小15.提高筛检试验灵敏度的办法是( B )A.串联试验B.并联试验C.先串联后并联D.先并联后串联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B样本是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C总体就是多个样本的和D数字资料就是计量资料17.四个样本经方差分析P0.05,为进一步弄清四个均数彼此之间的差别须进行( B )A检验 Bq检验C秩和检验Dt检验18.疾病自然史就是( C )A临床病人的自然转归过程B病人接受临床治疗后的愈后过程C疾病在人群中自然发展过程D疾病在野生动物中自然发展过程,可传染给人19.自病源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开始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为( A )A潜伏期B外潜伏期C临床症状期D感染期20.发病密度的分母是( D )A年初人口B年末人口C年平均人口D人时数21.生态平衡是一种( C )A.绝对平衡 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 D.永久平衡2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 )A.机体免疫力降低 B.臭氧层破坏C.酸雨 D.气候变化23.属于介水传染的疾病是( B )A.克汀病 B.甲型肝炎C.氟斑牙 D.水俁病24.200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成年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每天最好进行302分钟( C )A.超强度的运动 B.高强度的运动C.中等强度的运动 D.一般强度的运动25.低胆固醇膳食原则要求胆固醇每日限制在( A )A.300mg B.400mgC.500mg D.600mg26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D )A鸡蛋 B牛奶C瘦肉 D粮谷类27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 C )A海带 B绿色蔬菜C动物 D蛋黄28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 A )A黄曲霉毒素B1B黄曲霉毒素B2C黄曲霉毒素G1D黄曲霉毒素G229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 A )A3个月以后B4个月以后C5个月以后D6个月以后30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 B )A体重B体重指数C皮褶厚度D体脂含量31.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B )A.2类B.3类C.4类D.5类32.接触联苯胺可引起( D )A.肺癌B.肾癌C.胃癌D.膀胱癌33.职业病医学诊断的重要前提是( B )A.既往病史B.职业史C.鉴别诊断D.症状与体征34.法定报告传染病共有( C )A.33种B.35种C.37种D.40种35.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 )A.垂直传播B.握手C.拥抱D.聊天36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D )At检验B 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37作两样本均数( 和 )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 )At检验B 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3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 B )AF值BSS总CSS组间DSS组内39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C )A研究发病机理B研究职业种类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40疫源地消毒可分为( B )A隔日消毒和终末消毒B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C隔日消毒和随时消毒D三日消毒和终末消毒41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是(D)A食物含氟量过高 B饮水含氟量过高C煤烟含氟量过高 D长期摄入过量氟42与人类癌症关系最密切、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A)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 D心理因素43驱汞治疗的药物是(A)A二巯丙磺钠 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 D青霉胺44诊断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出现的体征是(C)A瞳孔缩小 B意识模糊C肺水肿 D肌束震颤45医院污水经处理消毒后,总大肠菌群数不得大于(C)A300cfu/L B400cfu/LC500cfu/L D600cfu/L46.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 B )A.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体进行检测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C.创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D.保护劳动者健康47.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A )A.3类 B.4类C.5类 D.6类48.下列关于人的情绪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刺激引起的B.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C.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D.情绪不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49.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 )A.计划免疫B.周期性健康检查C.筛查D.康复训练50.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A )A.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B.环境公害病C.自然疫源性疾病D.区域内的传染病51防止玉米霉变,玉米含水量应为(D)A15.5以下B14.5以下C13.5以下D12.5以下52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组织系统是(B)A造血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皮肤粘膜53病死率就是(C)A死亡人数除以平均人口B与生存率相加为100C某病死亡人数除以该病的患病人数 D某病的死亡率除以该病的患病率54疾病发生的条件是(C)A一定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后基因突变引起的B一定是机体抵抗力低下引起的C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D一定是机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引起的55按照确定因果联系的标准判断因果关系(D)A必须满足其中一条标准B必须同时满足其中两条标准C必须满足关联特异性D满足的条件越多,该因素成为该疾病的原因的可能性越大56传染病能够得以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A病原体生存的条件B传染源和易感者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D传播途径和易感者57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称之为第一杀手的疾病是(A)A心脑血管疾病B恶性肿瘤C结核D艾滋病58我国意外事故的特点是(B)A致残率低B女性自杀率较男性高C年龄在60岁以上DA型性格较少59属于医院内感染的疾病是(D)A入院前感染,住院期间出现症状B入院前感染,出院1个月后出现症状C入院前感染,出院3个月后出现症状D入院后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60尘肺是指(C)A肺组织炎症性疾病 B肺纤维组织疾病C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肺部增生性疾病三、简单题1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有哪些?答:(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2)粉尘浓度和分散度; (3)接尘时间; (4)个体因素;(5)防护措施。2简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答:(1)防止食品污染; (2)防止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 (3)食用前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3简述针对职业病患者的护理原则。答:(1)以人为本的服务。 (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3)及时提供治疗信息;(4)适当的心理干预 (5)要因人施护。4简述饮用水的污染来源。答:工矿企业废水、废渣污染;自然灾害污染;意外水污染事故;生活污水污染;农业污染。5. 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1)爆发性; (2)食源性; (3)临床症状的相似性。(4)非传染性6简述筛检的用途。答:(1)早期发现可疑病人,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实现疾病的第二级预防(2)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及早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实现疾病的第一级预防(3)开展疾病监测。(4)了解疾病自然史。7简述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1)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预防,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因素; (2)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8简述一、二、三级预防的内容。 答:(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因素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2)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 (3)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即预防病情恶化,防治并发症和病残,促进康复。9传播机制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答: (1) 病原体自传染源机体排除; (2) 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3)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10. 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答:(1)感官性状良好; (2)流行病学安全; (3)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健康; (4)水量满足需要。11. 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答:(1)正确采取降温措施; (2)呼吸系统监护; (3)循环系统监护; (4)仔细观察病人状态;(5)加强基础护理;(6) 重视心理护理。四、论述题1.某社区有居民10万人,现需估计该地区居民意外伤害发病率。该地区5年前意外伤害年发病率为26%,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要求容许误差为0.1P。计算需抽样调查的人数;试述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答(1)现d=0.1P,P=26%,Q=1-P=74% N=400Q/P=40074%26%=1138.5=1139(人) 用抽样调查需要调查1139人 (2)抽样调查常用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 单纯随机抽样,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按照一定比例或间隔抽取一个单位,起点必须是随机的;分层抽样,将调查的总体按不同特征分组,在各层中再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抽样单位不是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