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doc_第1页
调度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doc_第2页
调度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doc_第3页
调度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doc_第4页
调度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B280工程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广西电网公司2005年09月说明1、本规范书提出了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的基本技术规范,如工程对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有超出本规范书的技术要求,应另外提出。2、本规范书红色部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目次1 总则 12 标准 23 工程部分 24 基本要求 35 性能要求 76 功能要求177 技术服务218 对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的要求24附件:投标人填写的技术性能参数 XX变电所工程数字程控调度交换设备技术规范书 45-B2801 总则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变电所工程XX站的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供货。它列出了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检测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要求。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3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有偏差时,按高标准执行。卖方为本工程提供的设备应是按最新工艺制造的、全新的、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1.4 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应保证是最新生产的设备,并应对涉及专利、知识产权等法律条款承担义务,买方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1.5 第三方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测试数据应由产品生产厂商直接提供和确认,并由卖方对系统整体性能负责。1.6 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7 本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卖方应对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负责,而不是只对个别设备负责。在系统调测和试运行期间,如果发现由于卖方设计或配置不合理或缺少设备(含部件)而造成整个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卖方应负全部责任。1.8 系统投入运行后,如果买方为了符合信息产业部新版的相关技术体制和技术规范,需修改或增加系统的功能,卖方有义务提供性能的修改和增加,同时免费升级软件版本。1.9卖方据本技术规范书提供设备、备品备件、工程服务、培训等以及卖方认为必须配备的设备,应在技术建议书提出。1.10 本技术规范书仅对设备的组成和设备性能提出基本要求,卖方可结合自己设备的特点提出技术建议书并提供该设备性能的详细资料及说明,以供买方参考。1.11 根据本技术规范书,卖方应在投标应答书中对其中的条款逐项回答,确认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和与本技术规范书的差异,对偏差部分单列成偏差表作详细描述。所有技术应答除书面文件外,应提供电子文档光盘或软盘一份,软件平台为Office2000。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1.12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2 标准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除本合同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国际公制(SI)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建议,并具有信息产业部进网许可证,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卖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经买方同意方可采用,但原则上均不能低于上述标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这些规定或规程中互相矛盾的地方,应先征得买方同意后,才能制造。 DL/T 7952001 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 DL/T 5981996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 GB 76118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T 3377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GB/T 33801982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GB/T 3971.2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 GB/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进网要求 GB/T 13926.2一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静电放电要求 GB/T 13926.4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 14598.31993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T 14598.13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1部分 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 15542一1995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YDN 065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3 工程部分3.1 工程规模本工程兴平变电所、永丰变电所均属河池地调和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双重调度管理。本工程调度交换机是为兴平站和永丰站的生产调度服务。兴平站、永丰站均新装程控数字调度交换机一套,配置相应的中继接口和音频用户接口,实现两站与广西电网的调度交换和所内通信。本工程调度交换机与河池地调的调度交换机通过2M数字中继连接;本工程调度交换机与广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采用四线E&M模拟中继;用户线采用二线模拟方式。本工程的调度交换机与河池地调的调度交换机之间采用2M数字中继方式连接,信令方式采用Q信令。3.2 供货范围本工程调度交换设备供货范围见下表。卖方应根据自身设备的具体情况,做出详细的设备配置(并附系统图),提供设备清单,并对各单板的功能做出简要说明。表3.2供货范围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兴平站永丰站合计1双音多频用户线(带来电显示功能)线30306022M数字中继线(支持Q、No.1信令)个2243E&M中继线线1616324基本单元(电源模块冗余配置)套1125机柜套1126系统软件套1127系统维护设备(硬件、软件)套1128调度台(双手柄)、配录音接口席1129配套线缆(根据工程实际提出线缆长度)套112卖方按上述供货范围提供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包括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至少包括双音多频用户板、2M数字中继板、4W/E&M中继板各1,此备品备件直接安装于设备内并开通);并为设备的安装及最终运行和维护提供各种技术文件和必要的说明书。4 基本要求4.1 总体要求调度交换机必须选用经信息产业部批准的机型,以便于维修、扩容和开发新技术。调度交换机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DL/T 79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 59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技术规定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 065-1997)在用户类型、组网、编号、接线、信号、网同步、过电压保护、电源、环境及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调度交换机应选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调度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式结构,主处理器处理能力大于500线,接口板根据本期工程需要装设,以后可根据发展需要逐步扩容。调度交换机的中继方式和信令可以随需要进行灵活更改。4.1.1机柜部分a) 机柜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抗震性和防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b) 机柜采用封闭式结构,设前后门,前门上应有玻璃窗,可观察机柜内各设备的运行状况。门应开闭灵活,且不影响机柜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开启角不小于90,门锁可靠。机柜底部应有安装固定孔。c) 线缆的引入端应在机架的底部。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防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d) 柜体外形尺寸要求如下,卖方所供机柜尺寸如与之不符,应征得买方同意。高宽深:2200mm600mm600mm 高度公差为2.5mm;宽度公差为0,-2mm;深度公差为1.5mm。e) 设备在机柜内采用嵌入式安装。f) 为便于运行维护,应利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紧固连接应牢固、可靠,所有紧固件均具有防腐镀层或涂层,紧固连接应有防松措施。g) 机柜高压防护地与机柜绝缘,绝缘电阻1000M/500VDC;机柜防护地与机柜间耐压3000VDC/min,不击穿,无飞弧。电源和有高压的地方应有合适的保护连锁装置。 h) 柜体应设有保护接地,接地处应有防锈措施和明显标志。每面机柜应装有不小于120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该接地母线应连接到机柜主框架的前面、侧面和后面,接地母线末端应预装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备接到通信机房的环形接地体上。所有机柜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的接线应至少用两个螺栓。4.1.2 设备部分a) 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灵活性。设备的各种插板或模块应是嵌入式的,不装插板、模块的槽位应提供装饰性盖板。b) 所有设备的工厂预安装深度要求达到机架级,以尽量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 c) 设备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抗震性和防震能力。d) 设备在加电运行期间,插入或拔出电路插板时,任何元件不应受到损坏和缩短使用寿命。设备接插件必须接触可靠,结构坚固,易于插拔。接插件应有定位和锁定装置。 e) 设备内所有元器件应是全部经过老化处理并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可靠性。设备印刷电路板应平整、无飞线并有防霉喷涂层。 f) 设备电路插板应在明显位置标出名称或代号,安装在电路插板上的器件应有明显的标志。同一品种的电路插板应有完全的互换性,不同品种的电路插板应有错插保护及防错插功能。 g) 设备电路插板、模块应有状态显示功能。h) 设备表面的涂敷应满足防腐防蛀的要求。所有机架、子架、单元及器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裂纹和斑等破损现象。i)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抗电磁干扰应满足IEC-801-2、IEC-801-3、IEC-801-4的要求,卖方应提供设备的具体电磁兼容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j) 卖方应说明其设备的散热方式,设备的冷却优选自然通风散热方式。如果采用强制风冷时,应有完善的防尘措施。k) 卖方所提供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如下,并提供其计算依据和方法。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年4.1.3 涂漆 交换设备、屏柜颜色采用水晶灰色(Pebble Grey RAL7032)4.1.4 卖方根据所提供设备配置情况提供所需的机架,配置各设备子架的接口及模块,并提供各设备的机架配置图。4.2 交换机软件要求 a) 软件应按功能分为若干层次的功能单元,任何一层的任何一单元的维护、更新以及增加新单元,都不能影响其它单元的功能。 b) 软件应有防护功能,某一软件单元的错误,不应造成其它软件的错误。 c) 应有软件故障监测及故障告警功能,当出现死循环或其他重大的软件故障时,应能自动重起动并发出故障信息。 d) 不同时期的软件版本应能互相兼容。 e) 软件应具有的功能: 1) 完善的实时操作功能 2) 各类正常呼叫接续处理功能 3) 具有路由控制功能 4) 具有话务量控制功能,在交换机话务量过载时,保证重要通话可以正常接通5) 具有对硬件故障的测试及故障定位功能,对用户电路、中继电路的故障可定位到每一电路4.3 交换机的维护要求4.3.1 交换机应具有维护终端用于人机命令,用于输入、修改命令和进行各种维护工作。a) 交换机的人机命令应按功能分类,并以菜单的方式显示,便于使用和查阅;b) 交换机的人机命令应易于理解;c) 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应对输入的命令进行严格检查,拒绝执行错误命令;d) 交换机的维护终端应有不同级别权限的启用字符,启用字符不允许显示或输出到打印接口;e) 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应能对某些命令具有定时自动起动的功能。对已设置自动功能,可人为终止;4.3.2 交换机的数据a) 交换机开通后应打印一套完整的数据并长期保存;b) 交换机开通后可由维护终端扩充、修改和删除其全部数据;c) 输入和修改交换机的数据应能就地和在维护中心进行;d) 交换机应能经打印机输出和由显示器显示所需系统数据及用户数据;e) 交换机内存中的全部程序及所有数据均应能存入外存储器,外存的数据和程序能自动或人工再装入内存中再投入使用。4.4 工作条件 a) 海拔高度:1000mb) 安装地点无强烈振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干扰,外磁场感应强度均不超过0.9mT。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c) 环境温度 运输和储存时的温度:-20+60 使用时保证性能指标的温度:-5+45 使用时保证工作的温度:-5+55d) 湿度范围: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e) 直流电源供电电压:DC 48V ,正极接地电压允许偏差:15%杂音电压:40ms/位(3040) ms/位信号间隔时长40ms(3040) ms表5-2 用户信号频率组合 高频群,Hz 数字低频群,HzH1H2H3H41209133614771633L169712313L277045614L385278915L494111(*)012(#)165.2.2 中继信号方式1) 二线环路中继转发号盘脉冲。脉冲速度:(101)脉冲/s; 脉冲断续比:(1.60.2):1;脉冲串间隔:500ms。 2) 二线环路中继及四线E/M中继转发双音多频信号应符合表1中发号器要求。 3) 数字型线路信号的编码、含义及技术参数应符合GB3971.2的要求。 4) 多频记发器信号的编码、含义及技术参数应符合GB3377的要求。5.2.3 用户线条件 最大环路电阻不大于1.8k(包括话机电阻); 回路电流不小于18mA(必要时可升高馈电电压); 线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k; 线间电容不大于0.5F。5.2.4 中继线条件(二线环路中继线条件) 最大环路电阻不大于1.8k(包括中继器的环路电阻); 线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k; 线间电容不大于0.5F。5.2.5 中继线的发码控制 中继线的发码控制满足DL/T 5981996 6.3要求。5.3 铃流及信号音5.3.1 铃流 铃流源为253Hz正弦波,谐波失真应不大于10%,输出电压为90V15V。 正常振铃采用 5s断续,即1s送、4s断,断续时间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10%。5.3.2 信号音 信号音源为450Hz25Hz正弦波,谐波失真应不大于10%。 各种信号音的含义、结构及发送电平应符合GB/T3380的规定。5.4 时钟同步 调度交换机应配备4级以上时钟,时钟准确度应优于510-5。 调度交换机经数字中继与其他交换机相连时,应能提取线路时钟,实现主从同步方式,发送方向能由系统取得时钟。 调度交换机可配备2048kHz或2Mbit/s外时钟同步接口,其性能应符合GB/T12048的规定。5.5 大话务量要求 内部呼叫接续故障率应不大于1。 内部呼叫加自环(出中继及入中继)接续故障率应不大于1。5.6 传输要求5.6.1 传输损耗 两分机用户之间或分机用户在二线环路中继之间的传输损耗应不大于7dB,并应不小于2dB。 在基准频率为1020Hz时,两个传输方向的传输损耗相差应不大于ldB。 以基准频率1020Hz、电平-10dBm0的正弦信号加到一个Z接口输入端,相应Z接口输出端的电平在运行的任一10min间隔内与开始测试时的电平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0.2dB。5.6.2 衰减频率失真 以基准频率1020Hz、电平-10dBm0的正弦信号加到一个Z接口的输入端,在300Hz3400Hz范围内,在输出端以1020Hz测得的衰减为0dB时,其他频率衰减偏离范围应符合以下要求: 300Hz400Hz-0.6dB+2.0dB 400Hz600Hz-0.6dB+1.5dB 600Hz2400Hz-0.6dB+0.7dB 2400Hz3000Hz-0.6dB+1.ldB 3000Hz3400Hz-0.6dB+3.0dB5.6.3 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 一次局内接续输入电平-55dBm0+3dBm0、频率1020Hz的正弦信号,输出端相对于输入信号-10dBm0时的增益变化应符合以下要求: 输入电平增益变化 +3.0dBm0-40dBm00.5dB -40dBm0-50dBm01.0dB -50dBm0-55dBm03.0dB5.6.4 噪声 空闲时的加权噪声应不大于-65dBm0p。 忙时的非加权噪声电平应不大于-40dBm (测试频率30Hz20kHz)。5.6.5 群时延 1) 绝对群时延。一次局内接续,在分机用户A到分机用户B及分机用户B到分机用户A两个方向分别测量,在 500Hz2800Hz频带内测得的绝对群时延平均值应小于3000s,其中概率95%的群时延值应不大于3900s。 2) 群时延失真。在二线模拟接口点间的一个传输方向上的群时延失真应符合以下要求: 500Hz600Hz1800S 600Hz1000Hz900S 1000Hz2600Hz300S 2600Hz2800Hz1500S 5.6.6 总失真 一次局内二线接口点间连续用1020Hz正弦信号加到输入端进行测量时,信号对总失真的比应大于下式计算值: S/NTLS+L0-10lg10(LS+L0-S/N)/10+10LN/10式中:S/NT修正后的数字调度交换机信号对总失真的比; LS测试信号的信号电平,dBm0; L0输出电平,dBr; LN由模拟部分引起的加权噪声,为-67dBm0p; S/NPCM通路转换设备的信号对总失真的比值。 测试信号电平为0dBm0-45dBm0,被测接口输出电平为-7.0dBr或-3.5dBr时,按上式计算的信号对总失真的比见表5-3。表5-3 信号对总失真的比 接口 S/NT (dB)发送电平 (dBm0)二线模拟接口-7.0 dBr-3.5 dBr033.033.0-1032.933.0-2032.032.6-3028.230.2-4019.221.9-4514.216.95.6.7 输出端带外信号 在频率300Hz3400Hz范围内,将电平0dBm0的任何频率的正弦信号加到被测通路输入端,在其输出端选测的带外寄生镜象频率信号电平应小于-25dBm0。5.6.8 输出端带内寄生信号两模拟接口通路间,以频率在700Hz1100Hz范围内(不包括8kHz的分频)、电平为0dBm0的正弦信号加到输入端,在输出端测量,在300Hz3400Hz范围内除输入信号频率外的任何带内信号电平应小于-40dBm0。5.6.9 输人端带外信号 两模拟接口通路间,输入端加入频率高于4.6kHz、电平为-25dBm0的正弦信号,输出端的任何镜像频率的信号电平应不大于-50dBm0。5.6.10 串音衰减 输入信号频率1020Hz、电平0dBm0,任何两个相邻的通话回路间的串音衰减应大于67dB。5.6.11 互调失真 在300Hz3400Hz范围内,将两个在-4dBm0-21dBm0之间的电平相等、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f1和f2同时加入一个通路的输入端,输出端的交调产物2f1-f2和2f2-f1的电平应比一个输入信号的电平低35dB。5.6.12 数字中继接口 1) 比特差错率。通过交换网络在数字中继接口 A之间形成的64kbit/s数字通路比特差错率(BER)应小于10-9。 2) 比特透明。进行64kbit/s非话业务呼叫时,应保持比特透明。即在进行要求比特透明的非话业务呼叫时,接入数字通路的数字衰减器、数字回声抑制器、A/律变换器等数字处理设备不起作用。 3) 比特完整性和比特序列独立性。数字信号在数字中继接口之间传输,不改变任何信号源的顺序,发送二进制全“1”、全“0”及任意码,接收端均应正确接收。5.6.13 会议桥接设备 三方连接时,会议桥接设备的插人损耗应不大于3dB;连接方增加至6个时,插入损耗应不大于6dB。5.7 可靠性5.7.1 电源要求 卖方所供交换设备应支持双路直流电源输入,能实现自动负载均衡或自动切换。其中任一直流电源输入故障,不影响整套设备正常运行。5.7.2配置a) 主控单元冗余配置b)二次电源应冗余配置 C)电路板可带电插拔5.7.3中断 由于硬件或软件造成故障,使用户不能发出、接收和保持已建立的接续,时间大于30s时称为中断。如调度员不能实现调度操作或影响整机50以上用户的接续时称为系统中断。在系统割接开通后,全系统中断20年累计不应超过2h。 调度交换机电源中断后,来电再启动的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min。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动恢复全部数据和功能。5.7.4故障 故障次数应不大于0.15次/(100线月)。5.7.5应急切换 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应急切换功能,即在电源中断、CPU失灵等造成设备瘫痪时将重要电路切换到备用设备或重要岗位,设备恢复正常后自动切换到原来的工作状态。5.8 电磁兼容5.8.1 抗电磁干扰能力 1) 调度交换机本身在0.0110000MHz频率范围内受到电场强度为140dBV/m的外界电磁波干扰时,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 2) 在交流、直流电源和信号线对受到表5-4所示0.01100MHz频率范围的外界电磁感应电流干扰时,调度交换机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表5-4 0.01MHz100MHz频率范围的外界电磁感应电流频率范围,MHz最大干扰感应电流,dBA0.010.8-21.05lgf+67.90.810070 3) 在调度交换机工作情况下,按表5-5规定进行试验应不使设备发生永久性损坏。表5-5 正常工作下调度交换机的耐受试验标准电源输入端线路输入端冲击耐压GB/T 14598.3共模 5kV差模 5kV共模 1kV差模 1kV高频干扰试验GB/T 14598.13共模 2.5kV差模 1kV共模 1kV差模 0.5kV辐射电磁场要求GB/T 13926.210V/m10V/m电快速瞬变脉冲要求GB/T 13926.42kV1kV5.8.2 产生的电磁干扰 1) 由调度交换机进入交流电源线的干扰电流应符合表5-6要求。表5-6 由调度交换机进入交流电源线的干扰电流频率范围,MHz最大线路干扰电流,dBA0.0000610.001I-21.05lgf-84.40.0010.01(124.4-I)lgf+348.8-2I0.010.8-21.05lgf+57.90.810060注:1 f为频率,单位为MHz。2 I为接入到交流电源处的输入线路电流电平。3 dBA为以微安(A)为参考单元的分贝数。 2) 由调度交换机进入直流电源和信号线上的干扰电流应符合表5-7要求。表5-7 由调度交换机进入直流电源和信号线上的干扰电流频率范围,MHz最大导线干扰电流,dBA0.010.8-21.05lgf+57.90.8100605.9 过电压保护5.9.1 概述 所有线路都应在总配线架安装过压保护器,其放电器对雷电冲击引起的过电压抗御能力应足够高。调度交换机应既能经受纵向过电压,又能经受横向过电压。有些部件受两种过电压的影响,而另一些部件只受横向过电压的影响。安装于总配线架上的保安单元为一级保护;调度交换机本身采取的防护措施为二级保护。5.9.2 无一级保护情况下承受的过电压 1) 雷电。调度交换机应能承受用户线路上峰值电压1kV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而不降低任何部件的性能。这是通过在线路板上的过压保护器件实现的。 2) 电力线故障引起的过电压。调度交换机应能承受由于高压接地故障引起的地电位升高和电磁感应引起的通信导线上650V、0.5s的纵向过电压而不降低任何部件的性能。 3)与电力线接触引起的过电压。220V(50Hz有效值)电力线直接与话路的一根或者两根导线接触时,调度交换机在15min内应不起火。除直接和电力线接触的电路板外,其他部分不应有任何损坏。5.9.3 有一级保护情况下承受的过电压 除5.9.2的2)和3)外,调度交换机还应能承受以下雷电过电压: a) 峰值电压:4kV b) 波前时间:10s c) 半峰值时间:1000s5.9.4 过压自动恢复 过压保护器件在经受上述雷电冲击和电力线接地故障过电压冲击而动作后,应能自动恢复而无需维护人员干预。5.9.5 过电压告警 当调度交换机承受上述各种过电压时,应有告警信号发出。5.9.6 电源要求 卖方所供交换设备应支持双路直流电源输入,能实现自动负载均衡或自动切换。其中任一直流电源输入故障,不影响整套设备正常运行。6 功能要求6.1 调度交换机功能 中继路由方向应不小于64个,能对接收号码进行处理。处理号码数可达到18位; 异常情况下(如单方常摘机、线路接地、短路等)应能对中继线或用户分机自动闭锁与恢复; 自诊断定位与测试功能,能对用户电路进行内线测试与外线测试; 告警功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提供声光告警及两个告警触点; 具有录音接口,可实现调度台与调度用户的实时录音; 可配置数字中继、E&M中继、二线环路中继;可与其他交换机联网,可实现DID、 BID、DOD2、DOD1接续。 如能提供专用的调度信令组成调度专用网,请详细说明。6.2 调度台 应说明卖方所提供的调度台类型,应为:按键调度台、触屏调度台和鼠标调度台三类型之一。6.2.1 电源 调度台应具备直流48V供电方式,或用户线馈电方式。卖方应说明所供调度台的供电方式。6.2.2 容量 调度交换机应可连接10个或以上的调度台; 每个调度台上应有两个可独立工作的手持送受话器; 每个键盘调度台上至少应有20个用户键,并可扩充,最多可扩至64个以上的用户键。6.2.3 键盘调度台的按键 a) 号码键。实现拨号的号码键,相当于用户话机的号码键。 b) 功能键。实现调度台功能的按键,如强插键、会议键、转接键等。 c) 用户键。可将任意一个用户键定义为内线用户、外线用户、中继线、来话应答序号键(最大可达不同的8个号)、来话保留序号键(最大可达不同的8个号)和会议键等。其中: 内线用户:对应某一内线用户号码,按该键表示呼叫相应用户; 外线用户:对应某一外线用户号码,按该键表示呼叫相应用户; 中继用户:对应某条中继线,按该键表示占用相应中继线; 来话应答序号:对应来话队列中某个来话,按该键表示应答相应来话。6.2.4 主被叫显示 调度台上应可显示主被叫用户号码。6.2.5 接口 调度台与主机之间的距离可达1.5km。 调度台应具备下列外部接口: a) 传声器。除具有内部传声器外还可外接传声器。外接传声器时,内部传声器不起作用。 b) 扩音器。除具有内部扬声器外还可外接功放或有源音箱。外接功放或有源音箱时,内部扬声器不起作用。 c) 录音。应具有外部录音接口。6.2.6 调度台功能 a) 调度台号码。每个调度台都有独立号码,用户可以呼叫指定调度台。 b) 调度台分组。调度台可以分组,同组调度台可设置独立的号码,当有来话呼叫该组调度台时,该组调度台均可振铃,其中任意调度台都可接听来话。同组调度台应共用保留队列,某一调度台对来话进行保留后,同组其他调度台都可以进行恢复操作。 c) 调度台呼出。调度台用户键号码可通过维护终端设置或调度台设置。调度台可按用户键或号码键进行呼出。 d) 调度台状态显示。 触屏调度台和鼠标调度台通过按键颜色表示用户呼叫状态,键盘调度台通过指示灯表示用户呼叫状态。 e) 调度台应答。调度台具有以下应答方式: 按键应答:调度台按“应答”键,可应答来话队列中最前面的来话。 自动应答:调度台振铃一声后,自动启动传声器和扩音器通话(选配)。 摘机应答:调度台拿起话筒,即可应答来话队列中最前面的来话(选配)。 选择应答:多个用户呼叫调度台时,调度台可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首先应答;调度台在与被应答用户通话时,其他呼叫调度台的用户继续听回铃音,等待调度台应答;调度台在通话时,如还有未应答的来话,调度台可继续振铃(选配)。 群答:同时有多个用户呼叫调度台时,调度台可以群答,即同时应答所有来话(内线或外线)。群答状态下,被应答的用户之间及调度台与用户之间都可以通话(选配)。 f) 强插与强拆。 调度台可对处于通话、听拨号音、听回铃音、听忙音、拨号等状态的低级别用户强插; 调度台可对低级别用户强拆; 高级别用户呼叫已占用的低级别用户时,可强插形成三方通话; 高级别用户可对低级别用户强拆。 g) 闭铃。如调度台处于通话状态,又有新的来话呼入,调度台可进行闭铃操作,即在本次通话过程中不振铃;通话结束后,闭铃自动解除。 h) 故障切换。调度台出现故障时可自动进人故障切换状态,将调度台的来话全部转入某一指定分机。 i) 转接。调度台可转接来话,使当前与调度台通话的内线或外线用户与其他内线或外线用户建立通话。 j) 保留。调度台应具有保留功能,至少可保留四方来话。 k) 紧急呼叫。应设置紧急呼叫号码,当用户紧急呼叫时,可发出明显区别于其他呼叫的振铃声,调度台可优先应答紧急呼叫。 l) 电话会议。调度台能通过点呼或组呼组织电话会议,包括广播会议和多方会议。 广播会议:广播对象由调度台设置,只有调度台能发言,参加方只能听。 多方会议:全双工会议,内外线用户均可参加。多组会议可同时召开。调度台可对参加方进行静音、发言与拆线操作,也可将新的来话转入会议。如参加方提前退出会议,调度台可以追呼。 m) 一键多用户(选配)。调度台可将一个用户键设置对应多个号码。呼叫第一个号码不成功时,自动呼叫后面的号码。呼叫等待的间隔时长可由调度台设置。在间隔时长尚未结束时,调度台可提前结束当前通话,转呼叫下一号码。可进行轮选和单呼选择。 n) 点名(选配)。调度台可顺序呼叫预先设置的点名号码。点名号码可设置达40个。6.3 分机功能 a) 分机用户编码位数为l4位,其中首码可以灵活设置; b) 可将分机用户设置为不同的优先和限制级别; c) 高级别的分机能对低级别的分机进行强插与强拆; d) 分机可设置为立即热线或延时热线; e) 分机正在通话时,主、被叫用户均可通过拍叉簧使通话转移到其他分机或中继; f) 分机可设置呼叫转移,包括无条件转移、遇忙转移、久叫不应答转移; g) 分机可设置连选号; h) 代答功能; i) 三方通话功能; j) 呼叫等待功能; k) 缩位拔号功能; l) 会议电话功能; m) 区别振铃功能:区分外线呼叫、内线呼叫和紧急呼叫; n) 模拟分机可具备主叫号码显示功能; o) 密码计费呼出功能:同一分机可设置多个密码。供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密码呼出(选配)。6.4 维护终端功能 维护终端的软硬件应能可靠工作,界面应友好完善,具有以下功能: a) 可通过维护终端显示系统信息,包括系统数据、用户级别和数据、中继数据、告警信息及其他必要信息; b) 可通过维护终端在线设置或修改数据,包括系统数据、用户级别和数据、中继数据以及其他必要数据; c) 远端维护功能; d) 话务统计功能,统计格式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e) 呼叫记录功能,对每次呼叫都要记录主被叫号码、起止时间、呼叫结果(成功、忙、超时应答、失败)等。6.5 维护管理功能a) 卖方所供交换设备应具有就地和远程维护功能。交换设备内应设有通信接口RJ45、RS485(或RS232);并可通过电话拨号远端接入进行维护管理。b) 维护管理硬件要求:便携式PC机c) 维护管理软件要求:厂商随设备提供。d) 在下列情况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1) 管理系统投入服务和退出服务;2) 管理系统故障;3) 管理系统有关板件的插入和拔出等。7 技术服务7.1 合同签定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制造确认、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7.2 买卖双方技术人员在买方指定的地点召开工程设计联络会议解决设计及制造中的问题。设计联络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a) 确定工程设计中的组织方案、信令方式、设备的安装等问题。向买方解答卖方提交的资料和设计图纸中的问题。 b) 审核卖方提供的合同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图纸,并解释合同设备的有关功能和特性问题。 c) 讨论和确定卖方所提供的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的接口。 d) 讨论有关设备的检验和测试项目。 e) 工程实施中的其它问题。 会议纪要: 设计联络会议要由卖方作好记录,包括讨论的内容、项目和得出的结论。纪要要用中文书写,在双方首席代表确认并签字后,作为合同的一部分。7.3 培训 卖方应为买方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 设备安装、测试; 设备维护、操作;7.4 技术文件 卖方应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满足工程设计需要的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文件的交接要有记录。7.4.1 设备说明书 a)各类设备的详细说明书,应包括详细技术指标、工作原理、方框图以及机架结构尺寸重量和详细布线图以及电源供给等。 b)各类设备所用主要元器件的性能。 c)各种专用仪表的说明书。(如无专用仪表,则可不提供)7.4.2 各类设备详细的质量检查和测试方法。 a)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 b)测试方法说明 c)测试验收标准 d)各类设备的出厂检查项目,指标和测试方法。 e)各类设备的现场单机检查项目,指标和测试方法。 f)各类设备的出厂测试记录。 g)各类设备的高低温试验记录。7.4.3 各类设备的详细操作方法和维护要求。 a)操作维护手册 b)人机命令手册 c)故障报告和故障诊断手册 d)维护测试要求及规程 e)备件和维护工具、测试仪表的清单及其使用说明 f)其他与维护有关的技术文件7.4.4 各类设备的安装方法。 a)安装手册 b)设备材料清单、安装位置 c)布线连接端子板图 d)馈电线和地线连接图,接地要求 e)安装工艺说明及相关图纸 f)安装件名称、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