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建容++实词部分01.doc_第1页
卞建容++实词部分01.doc_第2页
卞建容++实词部分01.doc_第3页
卞建容++实词部分01.doc_第4页
卞建容++实词部分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市一中(北校区)0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编写:卞建容第一部分 共30个文言实词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六国论(3)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5)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渔父(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4)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5)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6)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被(1)西被于流沙 史记 夏本纪(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报任安书(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倍(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右被山陵,前左水泽 淮阴侯列传(5)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史记 鲁周公世家5、本(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2)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 伶官传序(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5)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6、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4)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滑稽列传(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7、兵(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六国论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已,斯用兵之效也 六国论(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8、病(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项脊轩志(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论语(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5)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9、察(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2)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后汉书班固传10、朝(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项脊轩志(4)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5)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项羽本纪11、曾(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3)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4)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2、乘(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4)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五人墓碑记(5)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滑稽列传13、诚(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指南录后序(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谏太宗十思疏14、除(1)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信陵君窃符救赵(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出师表(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4)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15、辞(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4)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5)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16、从(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2)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齐桓晋文之事(3)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信陵君窃符救赵(4)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5)从余问古事 项脊轩志17、殆(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2)郦道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5)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指南录后序18、当(1)有大石当中流 石钟山记(2)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太宗十思疏(5)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6)当死,赎为庶人 李广列传(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19、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3)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4)于是废先生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5)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过也(7)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 指南录后序(8)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陈情表20、得(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伶官传序(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兰亭集序(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4)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疏(5)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鸿门宴(6)此言得之 六国论21、度(1)余自度不得脱 指南录后序(2)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5)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22、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劝学(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3)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屈原列传(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5)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23、复(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劝学(2)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阿房宫赋(5)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报任安书24、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过也(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3)使负栋之株,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逍遥游25、盖(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2)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信陵君窃符救赵(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26、故(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4)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5)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6)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27、顾(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28、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4)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6)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