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987-2012 地下害虫.doc_第1页
DB21∕T 1987-2012 地下害虫.doc_第2页
DB21∕T 1987-2012 地下害虫.doc_第3页
DB21∕T 1987-2012 地下害虫.doc_第4页
DB21∕T 1987-2012 地下害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年月日英国公民尼尔伍德在重庆被发现死亡一案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 TXXXXX2012主要地下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0目 次目 次I前言II1 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总则24 越冬基数调查25 成虫发生期与数量观测26 发生程度37 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38 防治适期预报4附 录 A(资料性附录).5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越冬基数调查表.7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成虫消长调查表.8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表.9附 录 E(资料性附录)花生秋果被害调查表.10DB21/TXXXX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沈阳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奇、杨立宏、方红、孙雨敏、刘建勋、张治良、李丹莉、孙立尧、邱学思。主要地下害虫测报调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害虫越冬基数调查、成虫发生期与数量观测、发生程度、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测报、防治适期预报。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各植保(测报)站及相关部门使用。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地下害虫是指生活为害期间生活在土中,为害农作物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本标准所定义的地下害虫为蛴螬类、金针虫类、蝼蛄类、拟步甲类和象甲类等地下害虫。2.2棋盘式取样是一种取样方法。取样点如下图所示。2.3防治指标是与防治适期相对应的害虫数量。2.4防治适期是指用于指导防治的最佳的防治时期。2.5蛴螬类它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主要有大黑鳃金龟类(含东北大黑鳃金龟、矮臀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 、黑皱鳃金龟、云斑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异丽金龟类(含多色异丽金龟、铜绿异丽金龟)、中华弧丽金龟。2.6金针虫类是叩头虫幼虫的总称。有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2.7蝼蛄类东方蝼蛄(非洲蝼蛄)、单刺蝼蛄(华北蝼蛄)。2.8拟步甲类蒙古拟地甲、网目拟地甲。2.9象甲类大灰象、蒙古土象。3 总则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类、蝼蛄类、金针虫类、象甲类、拟步甲类等。对为害玉米、高粱、大豆、小杂粮、小麦、花生大田旱作作物进行测报调查记载。4 越冬基数调查4.1 调查时间依据当地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气侯和作物栽培情况。在秋收后秋翻前,以9月30日-10月10日为宜。各地调查时间确定后,每年保持一致。4.2 调查方法4.2.1 选当地代表性强的田地5块以上,分别按不同土质、地势、作物茬口、水浇地、旱地等不同类型地块进行调查,每10m667m地块按棋盘式10点取样,每样点面积为0.25 m2 (0.5m0.5m)。挖土深度:9月30日前为25cm;之后至10月10日为50cm。边挖土边掰开土块,仔细检查地下害虫及其它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附表B。4.2.2 每年调查地块应固定(取点要与上年错开),以便多年调查数据,进行纵向分析。4.2.3 调查时有一些步甲、叶甲、食虫虻等昆虫,外形也很像蛴螬、金针虫等,易被误认,其主要区别见附录A。5 成虫发生期与数量观测5.1 诱虫灯诱测选择一种诱虫灯,从5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每日观测一次,记载有趋光性地下害虫种类、数量、性比。将结果记入附录C。5.2 田间观测5.2.1 白天观测5.2.1.1 蝼蛄:当大田播种地表镇压后,每天早6时-7时查看垅台是否有被蝼蛄拱起的新鲜虚土堆 (1小堆新虚土为东方蝼蛄隧道,1条10cm左右长的新虚土为单刺蝼蛄的隧道)。记载双垅1m长的蝼蛄隧道数,每条(堆)新鲜虚土下都有1头蝼蛄。调查20天。5.2.1.2 黑皱鳃金龟、黑绒金龟、象甲、拟步甲等成虫:海城以南锦州以西地区,从4月5日(其它地区从4月10日) 起至5月30日止,每3天观测1次。5.2.1.3 选择黑绒金龟成虫(晴天下午2:00-4:00观测)、黑皱鳃金龟、拟步甲、象甲等成虫(晴天上午10:00-12:00观测)在越冬虫量较大的地段定点目测,每点10m2,1次测5点共50 m2。观测时要观察点内巨荬菜、蒲公英、刺儿菜、车前等鲜嫩杂草上和表土中的上述害虫数量。将观测结果记入附录C。5.2.2 夜间观测取耕地(豆茬、花生茬为宜)双垅100m、延长(折50 m2)或50 m2的非耕地进行观测,从5月5日起至6月20日止,在晴日每晚8时至10时,用手电筒光照下,仔细检查作物幼苗、杂草、小灌木上和附近地面上的各种金龟子成虫数量、性比。将结果记入附录C。6 发生程度大田旱作作物地下害虫发生程度分级见表1。表1不同地下害虫发生程度分级发生程度蛴螬金针虫蝼蛄被害率重发生350.510%中等13350.30.55%10%轻发生130.35%单位:头/每平方米7 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 7.1 调查时间苗期调查在定苗前进行。花生在苗期和收获期各调查1次,玉米及大豆等在苗期调查1次。7.2 调查方法 选择当地代表性强的田块5块以上,分别按不同土质、地势、作物、水浇地、旱地等不同类型地块进行调查。玉米与大豆每种类型田每次每亩随机调查10个点,每点20株,分别记载健苗和被害苗数,调查结果填入附表D。花生苗期同玉米调查方法一样。在收获期,每亩调查10个点,每点调查5株,记载总株数、总果数、虫害果数、病害果数,將调查结果填入附录E。8 防治适期预报8.1 蝼蛄类春天气温稳定在10时,蝼蛄上升至耕层10cm左右。此时垅台可见拱起1条约10cm新鲜虚土隧道(单刺蝼蛄),或拱起1小堆新鲜虚土(东方蝼蛄),如虚土出现孔洞,即表示开始进入发生盛期,应立即结合天气形势,发出防治预报。8.2 金龟子类成虫根据田间观测,当成虫性比接近:(性0.8,性1.2头)时,即成虫发生盛期,应立即发出成虫防治适期预报。各地应在5天-7天内开展成虫防治。附 录 A(资料性附录)A.1 各种害(益)虫幼虫形态比较害虫种类形态特征蛴螬体较大,弯呈马蹄形,头尾粗,中间细,触角长明显分4节。3对胸足细长分节,后足特长。(见附录A.2)叶甲幼虫体微弯。头尾细中间粗,触角短,不明显23节,胸足3对分节、等长。(见附录A.2)象甲幼虫头尾细中间粗,无触角,或只有l节突起,无胸足。(见附录A.2)步甲幼虫上颚大而尖锐,触角5节,多数种类具单眼,3对足行动快,具尾突。食虫虻体细长杆状不弯曲,体色浅,乳白-乳黄色。前胸背板和腹部笫8节背板上各具1对气门,尾节具4对长刚毛(见附录A.3)A.2 3种幼虫及触角比较 蛴 螬 叶甲幼虫 象甲幼虫蛴螬触角 叶甲触角 象甲触角A.3 食虫虻幼虫形态 食虫虻头部食虫虻尾部 食虫虻幼虫 附 录B(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越冬基数调查表单位: 市 县(区) 调查人: 年地块名称地势土质地 下 害 虫备 注蛴螬、金龟子成虫 蝼 蛄金 针 虫象 甲拟 地 甲月日头/合计大黑鳃金龟类幼虫大黑鳃金龟类成虫头/合计单刺蝼蛄东方蝼蛄头/合计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头/合计大灰象蒙古土象头/合计蒙古拟地甲网目拟地甲总 计注:每个地块按棋盘式10点取样,每点0.5m0.5m。 备注栏内填写茬口、代表面积等。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成虫消长调查表单位: 市 县(区) 调查人:年地块名称观测方法蝼 蛄金 龟 子象 甲拟步甲气象资料备 注合计单刺蝼蛄东方蝼蛄合计金龟类大黑鳃金龟黑皱鳃黑绒金龟大灰象蒙古土象蒙古拟地甲网目拟地甲日平均气温日相对湿度日降雨量月日总 计注:观测方法是指灯诱或田间观测(白天、夜间);记载田间观测时在备注栏内填写代表面积、茬口、取点数。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