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1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2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3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崇明县三星中学 陆静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小组互动学习,质疑等方法,结合注释体会全词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苏轼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乐观的品质。2、通过对引用本词句的几个语段的阅读,结合具体语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在写作时运用古诗词文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引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在上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播放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好,谁能告诉我唱这首歌的是谁? 香港歌星王菲3、那么又有谁能够告诉我这首歌是由谁作词的? (这个学生一般来说会回答不上来)是苏轼,而那首歌的歌词就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词。(二)介绍苏轼:先请学生来讲,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并出示投影片。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氛围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开创了豪放派诗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长期政治失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但他却能始终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本词正是苏轼被贬官以后而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诗。(三)品读分析水调歌头一词1、学生散读(大致了解本词内容)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问题)3、师生齐读本词(大致把握文章的意境)4、分析本词:(1)请同学边读边对词的内容进行分析(要求结合开始时对苏轼介绍的内容)(2)小组交流,着重对你最喜欢的一句词句作分析。(3)大组交流,先由学生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作必要补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讲述了他创作此文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怀念他七年没见的弟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一起头,苏轼就乘着酒兴向茫茫青天发问,但他并非真不知“是何年”而是在抒发作者的一种感想,是作者感到迷惘、抑郁不得志的种种复杂心绪的映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飞去月宫,但又不敢去,原因是“不胜寒”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隐晦的表达,抒发了一种矛盾的感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人间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移,一个“转”字,写出了赏月之间时间暗暗地、缓缓地过去的情状,一个“低”字则见月已平西,渐渐斜落的景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圆而人亦圆,这是人间美事,而月圆人不圆,就不免令人感到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作者对人生、自然规律作的探索后,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而深刻的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白自己乐观而旷达的愿望。(4)质疑、答疑。(5)再次散读本词,如有不懂,可举手提问。(四)苏轼在被贬官后仍能保持这样一份旷达乐观的态度那么学习本词后,对今天的你有何启发?请学生谈谈。(五)我们说,读前人的古诗词文,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感悟前人在古诗词文中的意韵,感受古人的遣词造句,另一方面,我们背诵积累的目的在于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我们所积累的古诗文,增加文章的语言色彩,并为自己文章的中心所服务,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语段,思考一下,他们是怎样将本词中的一些词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的?语段一:李意民还是那样,极度的表现欲,史见他将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哥们,来,干了它,虽说我们已经五六年没见了,但我仍时常怀念当年我们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与浪漫。”说完他咕咚咕咚三口并作二口地将一杯啤酒喝了下去。(摘自李晓羊友情)语段二:我将去送姚烨,三年来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将被她带到美国去,虽然三年前我已经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的,但觉得不会来得这么快,走进侯机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别在即,也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而眼泪最终还是背叛了我自己。语段三: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湛蓝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轮”。白天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一个人躺在床上,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展现她那苍老蹒跚的身影,月光从东窗移向了前窗,复而又移向西窗,此时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苏轼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那份辗转反侧在这此摘录的语段中,作者恰如其分地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文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同时又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下面请每位同学模仿写一小段话,要求引用我们今天水调歌头里的词句,其它的当然也可以,要求引用要恰当,符合人物的情感或当时的情境,并准备作简短的交流。(五)总结: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积淀的关键在于平时不断积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文,加以积累,同时培养自己运用自身已积累古诗词文入文的能力。再次播放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三、作业:补充苏轼的三首古诗词,要求对其中的一首作简要的分析(可以查阅其它书籍资料)并写一段话,要求引用这三首古诗词中的句子。1、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