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人们常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A.视觉、嗅觉、触觉 B.视觉、嗅觉、热觉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嗅觉、味觉2.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时常会感觉被“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A.皮肤 B.脊髓 C.大脑 D.脑干3.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来向外界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管可以()A.通风 B.通水 C.传热 D.传声4.听觉形成跟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有关。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5.小明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放映时,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放映时,银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6.小明同学总结的下列几个实验中,最能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是()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7.驾驶机动车时,司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确保乘客和路人的安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眼观六路”时,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眼观六路”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耳听八方”时,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D.“耳听八方”时,听觉形成的部位是耳蜗8.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加大。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响铃的频率会减小B.图乙的实验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如图丙,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采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D.如图丁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会随之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0.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鉴”,我国古代将镜子称作“鉴”就是由于“鉴”中盛水可用来照面。若你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像是由镜面反射形成的B.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到水面的距离不能超过“鉴”的高度D.人越靠近水面,水中的像越大11.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山的倒影,下列关于水中山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山的倒立缩小的虚像 B.是与实际山等大的实像C.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倒影与实物到水面距离相等12.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A.f B.L C.f+L D.f−L13.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1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方法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B.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C.若要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光屏和蜡烛都要适当向右移D.若要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像,只需要蜡烛适当向右移15.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A.L/2 B.d/2 C.(L+d)/2 D.(L−d)/2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听觉的形成过程。(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放大并传导)→(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产生听觉)。17.如图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机,开启降噪模式,有种世界都安静的体验。(1)耳机可以发出声音是因为耳机内的部分结构在;(2)声波进入人耳,在形成听觉;(3)佩戴降噪耳机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入射角的度数为,折射角的度数为,界面AB(填“左”或“右”)方是空气。19.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20.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小科将纸片小人放在收音喇叭的上方。如图所示,再将其放入玻璃钟罩内。(1)打开收音机播放音乐,会观察到纸片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2)调节收音机音量旋钮使音乐更响,观察到小人跳动更高,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3)用抽气机慢慢抽出钟罩内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21.如图所示,“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1)它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使像更清晰。22.2025年6月6日是我国第30个“爱眼日”,青少年要珍视眼睛,守护健康视力。(1)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填结构名称)的凸度会变化。(2)小宁是一个近视患者,他的视力缺陷能用图(填“甲”或“乙”)来解释。(3)小宁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那么,矫正后的眼角膜应是图丙中的(填字母)形态。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m;(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______;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的,相当于物体远离时要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观察清楚;(4)如图乙,若通过移动透镜到厘米刻度处,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24.小毛在STEAM课堂上制作出水凸透镜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探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节蜡烛的位置,始终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原因是。(2)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在蜡烛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的实像。(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4)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发生偏折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如图乙所示。若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如图丙)。下列关于这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A.f红<f黄<f蓝 B.f红=f黄=f蓝C.f红>f黄>f蓝 D.f黄>f红>f蓝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方。请回答:(1)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2)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通过本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有些同学这个过程认为不合理,理由是;(3)实验中将玻璃板的上端向蜡烛A的方向倾斜,像的位置将会(填“升高”或“降低”);(4)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他应分别测出(填“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26.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级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1)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2cm(填“>”、“=”或“<”)。(2)如图2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填“①”、“②”或“③”)内27.小闻同学按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能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闻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振动。(2)小闻同学分辨出A、B、C、D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和贴着瓶口吹气时的音调排序刚好相反,请说明理由。。(4)小闻同学利用同一个声音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敲打瓶子产生的波形图拍了下来,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次实验小闻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了同一个瓶子B.三次实验小闻是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了不同的瓶子C.甲、乙两图对应的实验中,小闻敲击瓶子的快慢相同D.丙图对应实验中,小闻的敲击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尖锐四、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28.(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人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两侧。(2)如图a所示,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把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在图上标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3)如图b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从A处射出的光为(填“发散”“平行”或“会聚”)光线,这种小灯泡的灯丝位于A的处。29.光的折射定律经过入射点О并垂直于水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30.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使用如下器材:两支能发绿光的激光笔(带有固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正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让中央开有一孔)、牛奶、适量的水和圆形底座转盘,将器材组装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目的是使激光照射到液体中时能够呈现出。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激光笔A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О点,该束绿光充当法线,但此时无法看见液面上方的光束,为解决这一问题,你将采取的办法是。(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在两种介质的上发生折射。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向下移动右侧激光笔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直至观察到的现象时,即可说明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1.如图所示,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及特性的学习,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1所示,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填字母);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转换法(2)如图2所示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3)如图3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的振动产生,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4)图4是人耳结构图。听觉感受器位于(填序号),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