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脱水与干燥 一 脱水与干燥在生产过程中 原料或半成品中常含有高于工艺要求的水分 要脱去其中的水分 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脱水 dehydration 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 是根据水和物料的密度不同实现重力脱水 2 是用机械的方法实现脱水 3 是用加热的方法使物料的水分蒸发 达到脱水的目的 用加热的方法达到除去物料中部分物理水分的过程称之为干燥 drying 也叫烘干 干燥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方法有两种 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人工干燥的加热方式有外热源法和内热源法两种类型 外热源法是指在物料的外部对物料表面加热 使物料受热 水分蒸发 而得以干燥 外热源法的加热方式有以下三种 1 对流加热 通常用热气或热烟气作为提质以对流的方式对物料表面进行加热 2 辐射加热 利用红外灯 灼热金属或高温陶瓷表面产生的红外线 对物料表面进行加热 3 对流 辐射加热 是上述两种加热方式的综合 既有对物料表面进行加热 内热源法就是将湿物料放在高频交变的电磁场中或微波场中 使物料本身的分子产生剧烈的热运动而发热 或使交变电流通过物料而产生热量 物料中水分蒸发 物料本身得以干燥 二 物料干燥过程物料干燥包括加热 外扩散和内扩散三个过程 首先将料加热的过程 物料受热后 当其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蒸气分压时 物料表面的水分向干燥介质中扩散 蒸发 这个过程称为外扩散 随着干燥的进行 物料内部和表面之间的水分浓度平衡就会被破坏 物料内部的水分浓度大于物料表面的水分浓度 在这个浓度差的作用下 物料内部的水分向物料表面迁移 这个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湿扩散 三 制品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与变形陶瓷和耐火材料等坯体在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排除阶段 随着水分的排除 物料颗粒相互靠拢 产生收缩使制品产生变形 如果收缩相对较大 这样就使内部受到压应力而表面受到张应力 当张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就产生开裂 不均匀收缩往往造成制品变形和开裂 为了防止制品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 应限制制品中心与表面的水分差 必须严格控制干燥速率 常用的脱水设备和干燥设备 沉降厚浆池 过滤原理图1 滤浆 2 滤饼 3 滤液 4 过滤介质 800mm压滤机1 后堵头 尾板 2 旋阀 3 进浆管道 4 滤片 5 横梁 6 前堵头 头板 7 油缸 8 机座 9 液压系统 回转烘干机内物料与气流的流向和温度变化 回转烘干机流程简图1 料仓 2 皮带运输机 3 燃料室 4 鼓风机 5 烘干机 6 旋风收尘器 7 排风机 8 烟囱 双层流态化烘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生态修复工程土方开挖与运输服务协议
- 2025代持股权投资管理协议范本
- 2025年别克威朗新能源车型授权经销商销售服务框架协议
- 2025年高端医疗产品质保及临床操作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安防产品制造工艺保密协议范本
- 2025年智能玻璃采光带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金融机构信用担保业务收费标准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面点加工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合作合同
- 2025年定制化装饰艺术玻璃设计与全球物流配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品质节能不锈钢水箱更换与升级工程采购合同
- 《贝叶斯估计》课件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 学校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示范课教学课件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11声音的三要素(练习)(原卷版)
- 矿产购销合同模板
- 湖北荆州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