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镜湖的晚唐诗人方干.doc_第1页
隐居镜湖的晚唐诗人方干.doc_第2页
隐居镜湖的晚唐诗人方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隐居镜湖的晚唐诗人方干他本有科举入仕之追求,但终因貌陋之累而隐居镜湖。尽管曾为名士所推赏,为方镇大员所举荐,然而运乖命蹇,他只能以处士终老于浙东山水问。不过隐于会稽,渔于镜湖,萧然山水间,以诗自放(嘉泰会稽志卷十五)的生涯,却把他造就成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孙郃哭方玄英先生)的著名隐居诗人,他那些描绘镜湖及浙江山水的清丽诗篇已驰誉人间。他,就是晚唐隐居诗人方干。方干(809886),字雄飞,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私谥玄英先生。以下为今日桐庐报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晚唐著名诗人、隐士方干,字雄飞,桐庐白云源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据方氏宗谱记载:“白云源,见云岭出云,画溪如画;茂林修竹,隐约其间;芳草幽兰,馥郁其际;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虽古桃源未易拟。”秀绝人寰的白云源,为方干的成长铺就了良好环境。方干自幼颖悟,及长有清才,喜吟咏。方干作诗,以苦吟著称,炼字琢句,毫不含糊。他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所作诗清润精巧,佳句迭出。如“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一县繁花送香雨,五株垂柳绿牵风”等,皆为人们广泛传诵。据说他的缺唇,就是因集中心思炼字琢句,边走路边自吟,一不小心,一脚踩空摔倒,嘴唇被跌破造成的。故被朝廷一些庸臣戏称为“缺唇先生”。方干一生,虽也获得县令徐凝、钱塘太守姚合、睦州刺史侯温、浙东观察使王龟等人器重,但一生怀才不遇。咸通年间(860874),方干怀着报效国家、荣祖耀宗之心,赴京参加考试。他的才学虽然倾倒所有官员,但有司奏曰:“干虽有才,但科名不可与缺唇人,使四夷闻之,谓中原无解士矣。”还有一些浅见官宦,谓方干是枯槁之流,无关于世教。之后,方干虽不灰心,既复试几次,均受挫。方干方知功名无望,遂隐居于会稽镜湖。方干写诗叹曰:“志业不得力,到今犹苦吟。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世路屈声满,云溪怨气深。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这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晚唐诗坛精英,布衣终身,穷困潦倒,报国无门,于光启四年(888年)怀恨而逝,终年80岁。唐光化年间(898901),经他的门生左补阙韦庄奏请,朝廷追赐方干为进士出身。后宰相张文蔚奏请,又追其为左拾遗。面对方干生前不得志,死后才追封的凄凉情景,其好友孙郃作哭玄英先生诗一首:“斗牛文星落,知是先生死。湖上闻哭声,门前见弹指。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死著弊衣裳,生谁顾朱紫。我心痛其语,泪落不能已。独喜韦补阙,扬名荐天子。”方干一生作诗无数,去世后,他的门生称其为“玄英先生”,并辑其诗370余首,编为玄英先生诗集10卷,由王赞作序刊行。明、清两代,曾三次重刊。四库全书收录方干诗8卷,全唐诗则收录348篇,编为10卷行于世。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修纂成的全唐诗总计900卷,有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其中被收录300首以上的作者仅37人,方干为其中之一,名列第25位,可见其诗作之多,诗品之高,诗名之大。当时的唐户部侍郎、诗人、越州人吴融,在赠方干处士歌中赞道:“把笔尽为诗,何人敌夫子。句满天下口,名聒天下耳。”20世纪90年代,为弘扬方干的清才和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方干诗选。方干一生虽不得志,但他的诗颇有盛唐诗歌恢宏气象,高坚峻拔,冰莹清丽,富有江南色彩,一扫晚唐纤靡的诗风而独树一帜。方干一生所写的诗歌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觅举求仕,交往干谒,隐逸游览。其中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诗作当属隐逸游览。在这些诗歌中,他用彩笔描绘了山川名胜的不同景观及特色,展现大自然的迷人风貌,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使人们在自然山水风光的写照中得到大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熏陶与净化。他的诗歌风格清颖,造谐极深。一、冰莹清丽的独特韵味方干是江南人,长期隐居在白云源、镜湖一带。江南清丽灵秀的山水不仅熏陶感染了诗人的性情气质,更重要的是江南的山川名胜、草木虫鱼、气候风物提供了诗人歌咏吟唱的天地,成了他诗歌的主要描写对象。他常常以自己隐居生活中的江南景物为背景进行歌咏,因此,他的诗歌具有江南风物冰莹霞绚的特质。如“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竿底紫鳞输钓伴,花边白犬吠流莺”、“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等等,让人们身处其中,感到神清气爽。二、浓郁芬芳的江南气息诗人方干俯仰于江南的天地间,游览行吟于江南的山水风光中,往返应酬于江南的各色人物间,因此他的诗必然充满江南的山水风物、花草鱼鸟,点染上江南大自然的绚丽色彩,飘洒着江南的细雨,震响着江南的暑日响雷,飘荡着江南的渔艇和小舟,描述着山野的鸟语花香,变幻着春夏秋冬的景物节候与活动,均浸染着江南水乡的气息,带着浓郁的江南特色。“卷箔槛前沙鸟散,垂钓床下锦鳞沉。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站。”(桐庐江阁)具有鲜明的南方地域色彩与情韵,人们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拂面而来的强烈的南国情调,展现出潇洒桐庐的斑斓大自然景色。三、风雅脱俗的恢宏气象晚唐,诗坛盛行纤靡之音,然方干却不跟风,所写诗歌恢宏秀丽,高坚峻拔,气格清迥,格调风雅,意度深远,新颖而独树一帜。方干写诗讲究艺术效果,苦吟琢磨,为诗炼句,字字无失,所写对象,体察入微,摹神写态,曲尽形神之妙。如“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怀”、“倚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颇具雅人风致。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盖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故盛为一时所推”。方干的隐居生活和不朽诗作,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隐、贯休均作诗表达敬佩之情:“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罗邺称其“一朝卿相俱前席,千古篇章冠后人”。孙郃称方干“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历代的名人墨客对方干颇为推崇,对其隐居之地的题咏不计其数。在严子陵祠中,特立方干像以配之。方干图像至清代尚存,其遗迹多为人瞻仰。清康熙时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曾有玄英先生图像一文,称“先生高节不减子陵,范文正公图其像于东壁,诚为旷代知己”。方干以其隐名及诗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他的影响将与人类历史共存。 方干后裔十八进士 芦茨人杰地灵,自唐代出了名诗人方干后,到了宋代,更是英才辈出,方干后裔还出了十八位进士。方 楷,八世孙,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王拱辰榜进士。方 载,九世孙,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杨置榜进士。方 蒙,九世孙,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许安世榜进士。方可行,十世孙,哲宗元祐三年(1088)登李常宁榜进士。方 鼎,九世孙,哲宗元祐六年(1091)登马涓榜进士。方 参,九世孙,哲宗元祐六年(1091)登马涓榜进士。方安行,十世孙,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何栗榜进士。方元若,十世孙,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何栗榜进士。方 悫,十世孙,徽宗重和元年(1118)登王昂榜进士。方元昭,十世孙,高宗建炎二年(1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