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指导1.doc_第1页
文言文翻译指导1.doc_第2页
文言文翻译指导1.doc_第3页
文言文翻译指导1.doc_第4页
文言文翻译指导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指导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方法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方法难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正确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要求: 信、达、雅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原则: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2、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方法:一、对译对应翻译:把古代汉语的单音词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字的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2、因击沛公于坐。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二、替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古今异义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你爹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2、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拜访他。3、徐公来,孰视之。徐公来了后,(邹忌)仔细地看他。三、删减删除省略:删去同义的一个词;删去文言虚词:句首的发语词、感叹词、表顺接、修饰等的连词、起补足音节、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删去偏义复词中做陪衬的词素。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次向藏书的人家借书。2、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就是勇气。3、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都勤于劳作。四、保留原词保留: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物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五、增补成分补充:补全省略的某一词语( “于”“之”)、量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对文意跳跃的增加恰当词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渑池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渑池会结束后, 赵王等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蔺相如做上卿。2、审视之,短小,黑褐色,顿非前物。(成)审视之,(虫)短小,黑褐色,(成)(觉得)(虫)顿非前物。六、调整调整语序:翻译时调整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后置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方法。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4、甚矣,汝之不惠!你的不聪明太厉害了!小结:1、对译法 对 2、替换法 换3、删减法 删4、保留法 留5、增补法 补6、调整法 调或遗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有人送给杜安书信,他(也)不打开,(而是)把这些书信全部藏在墙里。竟不离(通“罹”)其患,时人贵之。终于没有遭到那个灾难,(受到)当时的人的推崇。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常见修辞的翻译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仍译为明喻。古文中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所以直译就行了。例:(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冯婉真) (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赤壁之战)“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船像箭一样往前冲”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2)古来万事东流水。(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去的流水一样;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例:(1)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二、借代的翻译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3、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4、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三、夸张的翻译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例:(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于是拿着和氏壁退后站在那里,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2)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快要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副词、形容词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四、互文的翻译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例:(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应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可译为“到处大喊大叫,骚扰破坏”。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3)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 “官贪吏虐”可调为“官吏贪虐”,译为“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五、合叙的翻译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把他们分开叙述。 例: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 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六、委婉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例: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2、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触龙说赵太后)(我)希望在未死之前(向您)托付这件事。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七、用典的翻译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例: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乐羊子妻)侮辱性的施舍 总结古文翻译步骤: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通读全文,找准译句的关键词(得分点)。将要求翻译的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要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翻译的步骤: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2、斟酌字义,揣摩语气;3、字词句篇,连成一气;4、补略通变,合情合理;5、如无标点,审慎断句;6、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备考文言文翻译,我们应该做到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准确把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宏观上: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翻译时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基础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译文: 2.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译文: 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译文: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译文: 小结:得分点设置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动、动词使动、形意动、名意动、名作状)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固定结构: 附例表询问:如何 奈何 若何 谁者表反问、商榷、猜度:得无乎 不亦乎 无乃乎 况乎 何以为 何之有表比较、选择:孰与 孰若 与其孰若(岂若)“所”字结构:有所(以) 无所(以) 何所 所以“者”字结构:形容词+者 动词+者 动宾词组+者 数词+者课堂练习: (一)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一一后汉书袁安传 译文 译文 (二)读下面的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末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蘘中,见所书多,即怒日:“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一一新唐书李贺传 译文 译文 (三)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尔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 译文 译文 译文 (四)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卖者笑日:“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恩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基卖柑者言 译文 译文 译文 (五)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谓山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不能诗,则自称日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则目称日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箭。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李贽又与焦弱候) 译文 (六)阅读(战国策秦策中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日: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日:不闻。日: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日:。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昭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日:。善,谓重公于齐。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 译文 译文 (七)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楚绝齐,齐举兵代楚。陈轸谓楚王日: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日: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于子主计,以甚余为寡人乎?陈轸日: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日: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日: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译文 译文 (八)认真阅读下文,翻译划线句。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性,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