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相关(太子参).doc_第1页
栽培相关(太子参).doc_第2页
栽培相关(太子参).doc_第3页
栽培相关(太子参).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子参栽培相关技术7.1繁殖方法太子参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因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不一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不易采收。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四齿浅耕2厘米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叶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不久大青叶也采种了。剪去地上茎,除去覆盖草,进行田间管理,间去过多的苗子。当苗长5片叶时进行移栽,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把幼苗的茎节横放埋入土中,留出顶端叶片。注意遮荫(盖稀稀的草或设前棚),生出新根后,撤覆盖物。也有的地方,把种子采下用湿砂贮藏,备秋播或春播用。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前,连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进行脱粒、净选后,立即进行混砍湿藏,否则不发芽。 其方法是:将1份种子与2-3份清洁河砂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然后,一起装入大小适中的木板箱内,摊平,上面盖2厘米厚的细砂,箱不加盖,置通风阴凉的室内贮藏至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播种育苗:春播或秋播。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暑过后进行。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然后,将催芽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细上厚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亦可撒播:将畦作成15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后,将1份催芽将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播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遇干旱天气,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移栽。根茎繁殖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根繁殖。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行间套种蔬菜或豆类、中草药草决明、柴胡、望江南等,夏季炎热的气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巨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选芽头完整、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块根栽的方法:按行株距15厘米*6厘米,斜栽或平栽入沟内。栽入深度以69厘米为宜。太子参具“茎节生根”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关:过浅,块根集中在表上层内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根数量少,产量低。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幼苗萌芽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散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7.2栽培要点正确选地,精耕细作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佳。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种植地深耕20厘米,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厘米。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严格选种,适时栽种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公斤/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主。畦面横向开10厘米深定植沟,沟距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按株距46厘米排放种参,芽头距地表6厘米,种参头尾相接,然后覆细土盖种。护墒、保湿,酌情追施平衡肥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草,封行后停止墒情活动,促进参体生长。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枝叶徒长。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科学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适时采收、留种在太子参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收,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选择无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根,置于阴凉处按一层沙(10厘米厚)、一层参种反复重叠45层。贮藏期间保持沙层湿润,每隔20天翻堆检查,拣出霉烂参根,临栽种前优中选优,保证种根质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7.3虫害防治太子参花叶病症状 病株矮小,叶上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块根小,根数明显减少。太子参产区5月症状明显。病原 已知毒原种类有:TMV称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病毒粒体杆状,长约300nm;TmV称芜菁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长680一780nm,病叶细胞内有风轮状内含体;CMV称黄瓜花叶病毒,属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BBWV称蚕豆萎蔫病毒。病毒粒体球状,大小25nm,在病叶细胞内有晶格状内含体。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靠带毒的太子参种根为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蚜虫传毒,引起发病,扩大为害。太子参生育期蚜虫发生量大及管理粗放发病重。防治方法(1)利用茎尖脱毒,进行热处理,培育无毒种苗。(2)种子经0低温处理40一60天后播种,培育无毒实生苗。(3)及时防虫 确保种苗不带毒。7.4叶斑病45月发生,危害叶片,光侵害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蔓延,叶 片上产生枯死的斑点,严重时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理枯枝残体,集中烧毁严格实行轮作,不宜重茬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发病严重时,喷50%地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7.5根腐病发病初期,先由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主根发病后,严重时全根腐烂。78月高温高湿天气,发病严重;此外,田间积水,烂根死亡严重。防治方法:雨后及时疏沟排水栽种前,块根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晾干后下种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市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7.6病毒病感病植株叶片呈花叶状,植株萎缩,叶片卷曲,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防治方法:选择无病植株留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传毒害虫。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均可危害参苗与参根的生长与发育,应及时捕杀。防治措施: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灯光诱杀成虫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l000倍或50%E605乳油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也可用40%的速灭杀丁乳剂2ml装的速灭杀丁56支,对水45kg均匀地喷在幼苗植株上及其基部周围土壤上毒饵诱杀,用2530g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kg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8其他相关8.1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摘除残留须根,筛去灰土即得。8.2古籍考证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8.3采收加工采收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应立即采 挖,若延迟不收,遇雨水多时,易造成腐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