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doc_第1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doc_第2页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计算教学山东省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赵月伟邮箱: 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孩子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学生在学校每天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307分钟,而其他国家的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更另我们痛心的是,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 另外据调查,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仅14.9%。专家呼吁:我们的国家需要的不是一个个表情呆板、毫无生气的计算器,而是生动活泼、具有创新能力的多种人才。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改的浪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课堂的今天,如何抛弃小学数学计算课习惯的陈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值得广大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三点:“新”、“活”、“实”,即“更新理念”、“激活课堂”、“实效练习”。一、教学内容新的呈现方式,敦促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同学的很大差异,但是一学应用题就坏事了。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教材的呈现方式呆板,甚至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除有文字叙述外,更多的是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趣味性强。如一年级数学关于列式计算的题目,从例题到练习,无一不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小朋友一看就感觉熟悉、亲切,很想去试一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内容新的呈现方式,敦促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如何灵活多样,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自主探究意识怎样明显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怎样不断增强,怎样让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洋溢人文色彩,使学生乐学、爱学蔚然成风。教学中如何遵循“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的会”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二、激活课堂,让数学课充满生活的气息、创新的火花、张扬生命的色彩1、 创设情景,让数学走进生活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因此教学中将计算内容与情景创设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不但可使计算的必要性明显突出出来,还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例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以学校开展的班级运动会为题材,创设了多个教学情景。由“报名人数”提出问题“跳远的有6人,跑步的9人,跳远的和跑步的一共几人”,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法,接着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领饮料”、“计算各项得分”情景中提出的加法问题,最后根据“计算总分领奖”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由于所解决问题就来源于学生身边,整节课学生积极活跃,气氛热烈。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学习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快乐的情感升华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多种多样,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可成为情景创设的题材,从而构成丰富的“情景串”,由此引出的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如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妈妈的小帮手”、反映学校生活的素材“快乐的校园”、认识世界的素材“美丽的海底世界”“春游”、童话故事素材“小熊请客”等等,既可结合新颖丰富、富有童趣的内容进行计算教学,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2、 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发展个性,提倡算法多样化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法则、算理、性质、公式等知识很少以当初被发现、被推广的过程进行编排。数学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生活经验,设计组织好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揭开数学严谨、抽象的神秘面纱,将发现过程中鲜活的数学“返朴归真”,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的思路和策略,即算法多样化。对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深浅不一,或原始或先进的不同方法,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鼓励的口吻去充分的肯定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保护孩子可贵的创新火花。然后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比较反思,取长补短。最后在知识的实践运用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实现对算法的优化。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1)、教师先创设了小熊请客的童话情景,提出问题“小熊想把43个苹果中的6个送给我们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请问它还剩几个”。生动的故事、精美的教具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动手拼摆、激烈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多种算法。生a:43-6=37 ,我们是数出来的;生b:我们是摆小棒得出的,从43根小棒中拿出1捆拆开去掉6根,还剩4根,再和剩下的33根合在一起共37根,43 6=37;生c:我们也是摆小棒得出的,我们把43根拿出1捆拆开和零着的3根合成13根,去掉6根还剩7根,再同剩下的3捆合起来是37根,43 6 = 37生d:我们是从43根小棒中先去掉3根,还剩40根,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3根,还剩37根。43 6 37生e:我们是想加算减,因为36+7=43,所以43-6=37;生f:43可以分成4个10和1个3,10-6=4。10+10+10+3+4=37学生表现出的这些不同的思维过程,正是他们最真实、最自然的想法。(2)、教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重新分组进行计算比赛,通过计算比较,学生得出第三、四种办法是计算最快最准确的方法,慢慢的,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这两种方法,从而为笔算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3)、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差的十位与被减数十位的关系,发现差的十位总比被减数的十位少1。进一步推出了“想一想,下面算式得数的十位是几?”的练习,学生在“拆1捆”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七十几减几得六十几,六十几减几得五十几,从而将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转化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脱离了繁琐的计算过程,简化了算法。教学过程在“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简化算法”的基础上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3、 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效利用课堂资源在我们的数学课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下面听的学生却目无表情、恹然无趣,更有甚者在玩学具、翻东西、说话或东张西望。问题出在哪儿?就出在我们的教学中没重视人的教育。孩子不是认知学习的工具,他们是具有鲜活生命、独特个性的人。每个孩子都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早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前基础,课堂上将要学习的许多内容对他们来说已变的不再新鲜,教师再一味大讲特讲,难怪会引不起孩子们的共鸣。新课改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找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域”,巧用课堂生成资源,让“能快跑的充满自信的跑起来,只能慢走的也充满自信的走起来”。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课前调查得知班内约有60%-70%的学生早已能准确计算,并且有的同学早已相当熟练。于是教学中教师没有再从习惯的“10加20得多少,30减20得多少”教起,而是转而让学生讨论“10+20为什么得30,30-20为什么得10?”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用数数、摆小棒、计数器、逻辑推理、知识迁移等多种手段得出了多种证明方法,从而完成了“已有经验表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思维发展过程。少数不会的同学也在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的基础上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达到了熟练。优秀的同学则尝到了探索的乐趣,创新的喜悦。另外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孩子间的心理距离要比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小得多,孩子最易于接收从他们同类那儿发出的信息。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就可轻松的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三、丰富练习形式,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设计是计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呆板、机械重复的练习是不宜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的形式层次上多下工夫,使练习变的多样、丰富,有浅入深,层层递进。1、增加形式新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的生动、有趣。实现从“精英数学”向“大众数学”的转变,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重要设计理念之一,也正缘于此,新课程以大刀阔斧之势删减了教材中大量繁、难、偏、旧的陈旧内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练习极易诱发学生的解答兴趣。如“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送信”等等。、增加思维空间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的自主高效练习设计除考虑形式新颖、有趣外,还应当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如在对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复习整理时,可将一个不完整的减法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寻找规律的同时将减法表填写完整。这样设计,与现行教材中把一个完整的减法表呈现给学生相比,效果要好得多。、增加开放性题目,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如“()+()6”、“元能买下面哪些东西”等等。在这类题目中,虽然学生的水平高低不齐,但每人都能说出一至两种不同的答案,极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要想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