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平米多功能厅设计说明_-.doc_第1页
600平米多功能厅设计说明_-.doc_第2页
600平米多功能厅设计说明_-.doc_第3页
600平米多功能厅设计说明_-.doc_第4页
600平米多功能厅设计说明_-.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3 1 1 概述 3 1 2 系统设计技术标准及规范 3 1 3 系统设计原则 4 1 4 用户需求 5 1 5 设备适用性检测说明 5 第二章 解决方案 7 2 1 系统的组成及产品功能特点 7 2 2 大屏显示视频系统 7 2 3 会议管理系统 9 2 4 音响扩音系统 10 2 4 1 扩音系统的选型原则 10 2 4 2 扩音系统的设计依据 10 2 4 3 音箱的选择 10 2 4 4 功放的选择 12 第三章 设备配置及设计说明 13 3 1 系统总体拓扑结构图 13 3 2 主要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 13 3 2 1 会议室音箱 13 3 2 2 专业功放 15 3 2 3 主席机 代表机 16 3 2 4 调音台 19 3 2 5 反馈抑制器 20 3 2 6 投影仪 20 3 3 设备配置清单及报价 22 第四章 组织实施方案 26 4 1 施工安排及协调计划 26 4 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以生效日算起 27 第五章 售后服务方案 28 5 1 质保期内承诺 28 5 2 质保期后承诺 29 5 3 售后服务承诺书 29 第六章 培训计划 30 第七章 验收方案 31 前 言 音响系统工程包括 KTV 多功能厅 宴会厅 会议室等 在设计过程中 我 公司始终坚持四个一流的原则 一流的设计 一流的设备 一流的安装调试技 术 一流的售后服务 以下将分别对各场地作深化设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电声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声系统设备的更新换代 更是日新月异 目前正处于模拟设备与数字设备交替发展的时期 新技术与新 设备不断出现 在扩声系统技术设计的同时 方案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通过对建筑装修图纸及投资方的深入了解 为了使系统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音 质效果更加完美 在扩声系统设计时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进行分析和 计算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 技术要求为依据科学地进行设备选型和系统搭 配 本系统的设计与配置我们紧紧围绕最佳的效果 最节省的资金投入 最可 靠的性能 最方便的操作和最快速 准确的检修设计的 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通 过全方位缜密分析 并严格遵循声学理论和多年现场经验来验证的音响系统是 完全能胜任本项目的需求并且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多功能厅音响的设计 现在专业音响的种类 类别繁多 声场设计时 应 根据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扩声设备 实践和理论上都说明档次高的专业音响系 统 不是各种音响的堆砌 而是整个厅堂的结构 装修与灯光设计的和谐统一 在播放音乐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这是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经我们 工程师的深思熟虑 充分考虑到音响的摆放位置的适当和效果的完美 一 设计依据 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 规范 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进行 基本技术依据的概念 在此为参照和等同 包括特性参数要求标准 特性参数 测量方法 规范标准 电气设计规范 安全要求等 甲方提供的建筑图纸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 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 T4959 1995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14197 9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J76 84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JGJ T16 92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301 93 三 多功能厅工程设计要点三 多功能厅工程设计要点 1 明确客户要求和现场条件 目前 不同规模 不同档次 不同功能的多功能厅在投资规模上可以相差很大 比如仅使用一台碟机 一台功放 一对音箱 两只话筒的简单多功能厅 其设 备投资不过两三万元 而一个功能齐全 设备考究的大型多功能厅 其设备投 资则可以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事实上 多功能厅音响设计关键还不在于 花了多少钱 也不在于节省了多少钱 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用足 用好全部 投资资金 花多少钱就应出多少效果 在兼顾功能 效果 设备档次等诸方面 因素的过程中合理分配好资金 把钱用到刀刃上去 片面追求设备功能的多而 全 或者只注重系统中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设备的功能和指标 而不考虑 整个系统的相互配合都是十分错误的 其结果往往是尽管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 购买了高档名牌的进口设备 但实际上所能达到的视 听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在进行多功能厅音响系统设计之前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主要问题有 a 多功能厅的使用功能 从使用功能的差异来看 我们可以将多功能厅分为 歌厅 歌舞厅 夜总会和多功能厅等等 其中多功能厅主要活动形式 注重音 响 电视效果 对灯光的要求较少 多功能厅由于还要兼顾舞厅的功能 因而 在灯光方面往往了要有较大的投入 同时由于灯光的影响 其投影的效果往往 很差 图像可能十分暗淡 模糊不清 也是我们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夜总会由 于有乐队现场伴奏 对调音台的输入路数和传声器的数量要求有较多的要求 也正是由于比较注重现场演出 演奏 演唱或表演 因而对投影的要求较少 多功能厅主要考虑到会议等等语音系统的要求 因而特别强调对混响时间的控 制 u B1r b 多功能厅设备的功能 同样是多功能厅 它们在功能上还是可以存在很大的 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我们使用设备的种类 数量和功能上 因此我们把它 笼统地称为设备功能的差异 设备的功能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就节目源 而言 我们就可以提出使用什么节目源 是录像机还是影碟机 或者是否同时 配备录像机和影碟机 等等 但这里我们仅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讨论 1 音响系统的功能差异 从音源来看 简单的多功能厅只要配备有线话筒和 影碟机就足够了 但是大型的多功能厅往往还配有卡座 CD 唱机和无线话筒等 有了音源 使用什么样的前置放大器 又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比如小型的 多功能厅可以不用专门的前置放大器 只要使用合并式的功率放大器就能满足 要求 而大型的多功能厅则往往要使用专门的调音台 根据演出的规模 节目 源的多少对调音台的输入路数又有不同的要求 功放和音箱更是根据扩音形式 而有很大的差异 尽管多功能厅多使用集中式或集散式的扩音系统 但是否采 用双声道立体声 杜比环绕声以及是否需要加装超重低音 舞台返听等却是可 以选择的 现在 整个音响系统已经形成了 多功能厅的基本功能满足了 但 是 不同功能的音响系统仍然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是否使用声音激励器 能否 变调 人工混响和房间均衡效果怎样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由于功能的差异 所以有时尽管两个卡拉 OK 厅音质相差不大 但造价却有可能相差数倍 2 视频系统的功能差异 视频系统在功能上的差异是我人 有目共睹 的 简单的视频系统只是使用彩电 投影或电视墙来显示来自影碟机或录像机背景 画面 如果加上摄像机和视频特技机就可以拍摄演唱现场并叠加 混合或划变 到原来的背景中去 要是再加上字幕机 就能即时地在屏幕上看到各种文字信 息 我们甚至还可以使用录像机或视频印象机将演出现场记录到磁带或照片上 去 供客人欣赏 保存 3 灯光的功能差异 灯光可以在种类 数量和功能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显然 灯光数量越多 其组合出来的图案 颜色和花样自然也就越多 也就越富于变 化 声控 频闪 调光 变色 线条 图案 动作方式和控制方式等等是灯光 在功能上产生差异的主要方面 4 其它方面的功能差异 其它方面的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点歌方法上 传统 的点歌方式是客人从厚厚的一本点歌单上象大海捞针一样寻找着自己想唱的歌 曲 而使用微机管理的点歌系统就非常简单了 客人只需要通过触摸屏输入自 己想唱的歌名或者原唱歌星的名字或者歌曲流行年代 就可以迅速查到它的 下落 5 建筑模式与声学条件 我们知道 良好的音响效果不仅取决于 电声系统的质量和配置情况 还与电声系统所处的声学环境密切相关 我们不 妨作两个极端的设想 一种是在空旷的野外 一种是在密封的球形建筑内 显 然即使使用了最优秀的电声设备往往也难获得理想的音质 近年来 在厅堂音 质设计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方向 一是利用计算机的室内声场模拟 在建筑声 学上实现音质设计的目的 二是利用引入电声设备支援和控制声环境 即利用 电声设备来补偿建筑声学的不足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人工混响技术的发展和 完善 目前 多功能厅的音质设计大多是在现有的建筑条件下进行的 房间的形状和 几何尺寸往往都是固定的 我们所能做的变动和调整真是太少了 所以声学设 计的意义并不太大 但是 对于存在严重缺陷和难于用电声设备来补偿的房间 我们就必须在建筑声学的范围内来解决 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1 如果室内存在大面积的面 特别是圆形和球形的大厅 由于声聚集和细语 廊效应的产生 极易导致声场的不均匀 我们就可以利用调音室 吧台 后台 更衣室等的巧妙布局来适当弥补 即尽量利用隔断 填平等方法去消除大厅内 的面 h 2 如果房间的混响时间太长 甚至有明显的回声现象 在室内装潢的过程中 就必须注意采取相应的吸声措施 3 如果房间附近或房间内有比较明显的噪声源 本底噪声达到 30 35 分贝以 上 就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 使本底噪声降低到可以容许的程度 4 如果歌舞厅靠近居民区 就必须考虑到强劲的音乐可能对别人带来的危害 相应的隔声措施必须考虑在设计之中 用建筑声学的方法来改善听音环境 由于存在投资规模大 设计安装复杂 使 用调整不方便等缺点 因此 我们越来越重视调整灵活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的电声控制方法 根据不同建筑形式和声学条件 我们主要要明确以下几个问 题 1 是否有必要采用人工混响的方法来补偿自然混响的不足 2 有没有必要使用房间均衡器来改善房间的传输特性 3 使用单声道 立体声还是环绕声扩音系统 4 辅助音箱的使用是否有必要 总之 房间的建筑形式和声学条件是我们进行音响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任何脱离具体房间 不了解房间的形状 大小 比例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设计 都是毫无意义的 4 可能投入的经费 即使是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如果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 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 设计中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经费不足 这时我们就必须反复权衡 将那些可 用可不用的设备适当删减 或者适当降低某些设备的档次 比如在一些中 小 型的卡拉 OK 厅中 调音台 压限器 降噪门和无线话筒等都可以不用 另外 一部分国产的功率放大器和电视机等设备其质量和性能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但是价格比同类的进口产品要低得多 因此选用部分国产器材也是降低成本的 有用途径之一 如何以最少的投资 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是我们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在音响 界 特别是 发烧友 中 往往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去谋求微乎其微的 效果提高 而这种效果往往又是普通听众所无法察觉的 事实上 有时由于受 到听音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音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很难提高 因此这时再 选用更高档次的器材设备也只是劳而无功 在音响系统设计的初期 往往需要投资者 经营使用者 音响设计人员和建筑 装潢人员等反复切磋 共同商讨 以确定卡拉 OK 厅的使用功能 房间分布 设 备的功能 设备等级以及投资规模 投资经营者自己往往都有一定的想法 但是由于对技术上使用何种电声设备的 知识不足 对于多大的投资能获得什么样的效果 换句话说就是 他们对获得 指定的效果需要多大的投资并不太清楚 这就要求我们 在某一具体方案提出 后 对能获得什么样的视听效果 需要投入多少钱以及未来的投资效果作一预 测 同时 我们还可以极力向投资经营者介绍当今多功能厅发展的新动向 比 如又有哪些新的设备面世 不能实现哪些新的功能 提出更新的方案供投资经 营者参考 以便让他们确定是否需要扩大投资规模 因此 即使是初步的设计 方案也可能需要反复地修改 总之 一方面设计者的设计方案总是要受到各种投资规模的限制 另一方面设 计者还可以争取说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 以达到更好的视听效果和更完善的 功能 现代多功能厅 在使用功能上逐渐扩大 常常会出现建筑声学 舞台 照明 电视和音响等各方面相互矛盾的要求 因此 在具体实施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是由各种工程设计师组成的 综合设计组 同步进行各项专业设计 以求 相互协调 密切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兼顾各方面的使用要求 在最少的 投资下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b 多功能厅音响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 从声学的角度来看 多功能厅有这样的两个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多 功能厅的声场由直达声和混响声两个部分组成的 其二是扬声器和传声器处在 同一个房间内 适量的混响声不仅有利于减少声场的不均匀性 而且还能使声 音听起来更加充实和丰满 而过度的混响声则不但会使声音浑浊不清 而且还 会因为强烈的声反馈导致系统的自激 从而大大地限制了扩音系统的增益和房 间的声压级 在声学上 通常根据室内扩音时扬声器的布置方式将其分为集中式扩音系统和 分布式扩音系统 而根据声源的信号类型又将其分为语言扩音系统和音乐扩音 系统 集中式扩音系统通常使用一对或两组音箱分别置于舞台的台口两侧 称为台口 音箱 其优点是声像定位准确 容易做到声像和视像的统一 而且不易出现 多重声 缺点是声场不太均匀 需要利用混响 反射声 和扬声器的指向性 来巧妙设计 分布式扩音系统往往使用多只吸顶式音箱 让它们均匀地分布在 室内 其优点是声场较均匀 适合于大面积扩音 有空间效应 能产生一种空 间包围感 缺点是不能实现立体声定位 容易产生多重声 在质量要求较高的 多功能厅内 往往需设置两套独立的扩音系统 一套用于音乐演唱的集中式和 一套用于开会作报告的分散式扩音系统 分散式扩音系统还可以用来给多功能 厅外的走廊 休息厅和洗手间等处送背景音乐 近年来 在多功能厅中还有一种集散式的扩音系统 它将集中式扩音系统和分 散式扩音系统的优点集中在一起 既能保证声场的均匀性 又能提供准确的声 像定位 当然 如果设计不当 则可能将两种扩音系统的缺点都暴露出来 即 不仅没有解决声场不均匀的问题 反而影响了声像定位 甚至还导致了 多重 声 的出现 多年来一直在电影院中使用的杜比立体声系统也开始被人们应用到多功能 厅 这是一种技术难度较高 投资规模较大的音响系统 目前 有关多功能厅音质设计的国家标准还没有确立 我们可以参照广播电影 电视部部级标准 GYJ25 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来执行 现将其简 单归纳如下 声压级 多功能厅用于语言扩音时 平均声压级为 70 75 分贝 用于音乐扩 音时可以再提高 5 10 分贝 即达到 75 85 分贝 用于迪斯科舞会时平均声级 可以再提高 10 15 分贝 信噪比 多功能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环境噪声 二是电声系统 引起的噪声 一般来讲 多功能厅要求总的信噪比达到 50 70 分贝 这对于电 声系统而言是不难实现的 所以关键就在于环境噪声能达到什么水平 目前 多功能厅允许的噪声级基本上应控制在 25 35 分贝以下 当然 在安装过程中 由于接地 屏蔽不良而引起的交流声也是不能忽视的 还有操作过程中因为电 平配合不当也会使信噪比明显降低 最大距离 室内混响声场有利于减少声场的不均匀度 但过大的混响声又会降 低清晰度 因此 在多功能厅的设计中应力求增加混响声中有益部分的声能 我们知道 在室内任何一个位置收到的声信号都是由直达声和混响两个部分组 成的 其中直达声随着距离扬声器的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 而混响声在室内的 不同位置则基本上维持一个常 因此在室内的不同位置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声能 比是不一样的 在室内扩音设计中 常规扬声器轴向最远投射点的声学比不应 小于 1 4 即直达声强不低于混响声强 12 分贝 这样一来就要求听众最远座位 和扬声器的距离不应超过 临界距离 的 4 倍 在清晰度要求较高的大厅里 最大距离可选取为临界距离的 3 倍 所以 室内集中式扩音系统服务区的最大 距离 Dm 大约为 Dm 3 4 Dc n R Y7t 式中 Dm 为扩音系统的最大服 务距离 Dc 为扩音系统的临界距离 注 在室内 直达声强减小到与混响声强相等的地方称为临界点 从声源到临 界点的距离就称为临界距离 有时也称不混响半径 它与声源的指向性 房间 的大小和混响时间等因素有关 即 Dc 0 1 lg Q 3 T2 sinY V 式中 Q 为声源的指向性因数 V 是房间体积 而 T 则是指混响时间 显然 扬声器的作用范围不能用增加功率的方法来扩展 因为这样一来不但增 加了有用声能 同时也增加了有害声能 只能采用增加扬声器的指向性 或降 低室内混响时间 或用分散放置几个扬声器 辅助音箱 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否则后场不是听不见就是听不清 声场不均匀度 一般来讲要求卡拉 OK 要中的声场不均匀度不大于 8 10 分贝 声场不均匀度过大 往往会出现前排的声音大小合适了 后排的声音就太小了 或者是后排的声音大小合适 前排的声音又太响了 合理安排扬声器位置 适 当地增加混响时间或者增设辅助音箱都有利于改善房间的声场不均匀度 稳定性 卡拉 OK 厅中的扩音系统不仅应该稳定地工作 不能引起自激啸叫 而且还要保证声反馈引起的两类畸变较小 即稳态畸变和瞬态畸变都较小 事实上 由于传声器和扬声器同处一室 所以在引起自激啸叫之前声反馈就已 经存在 又由于声反馈系数是随频率而变化的 所以在满足正反馈条件的那些 频率上出现峰值 而在满足负反馈的那些频率上就会出现谷值 这样一来扩音 系统的频率响应就不再平坦了 这就是声反馈引起的第一类畸变 即稳定畸变 声反馈引起的瞬态畸变是一种类似于室内混响过程的再生混响干扰 主要出现 在声源断开时 这时扬声器的再生信号在传声器上引起声压逐渐降低的现象和 室内混响过程十分类似 但是由于声反馈系数的频率特性的不均匀度很大 所 以各频率声音的再生混响时间的变化也非常之大 它不象房间混响那样有利于 音质的改进 而是干扰了扩音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 虽然室内扩音的设计力求提高传声增益 但考虑到一些影响不稳定的因 素 必须要保证 9 分贝的稳定度 即为了保证扩音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在设计 中必须留有 9 分贝的余量 扩音系统的声反馈越小 则它反馈的频率畸变和再 生干扰也就越小 并且可以平稳工作 千万要注意 降低扩音系统增益绝对不 是维持系统稳定性的可行办法 因为扩音系统增益降低后 往往就达不到要求 的声压级 配用的大功率扬声器和功率放大器也只能工作在小功率状态 设法 减小声反馈才是确保系统稳定工作的上策 听闻条件的自然度 整个扩音系统应该保证声像与视像的一致性 采用高质量 的传声器 放大器和扬声器系统 力求使听众感觉不到有扩音系统在工作 听众处传输响应 扩音系统 包括电声设备和听音环境 应保证足够的频率响 应 125 4000 赫的起伏不大于 6 10 分贝 63 8000 赫的起伏不大于 15 分贝 不能满足时应采用频响均衡的方法加以改进 c 确定扬声器需要的电功率 扬声器的选型与布局是卡拉 OK 厅音响设计中较重要的一环 几项重要的声学指 标都与此直接相关 1 声学上的理论计算 确定卡拉 OK 系统所需要的电功率主要要考虑声压级和清晰度两个因素 我们知 道 在室内除了直达声场外 往往还要叠加由于室内众多反射而形成的混响声 场 其中混响声场可以减小室内声场的不均匀度 当然同时它又会降低语言的 清晰度 当用无指向性声源 扬声器 激发声场时 室内距离声源距离为 r 处的声压级 Lp Lw 10 lg 1 4 r2 4 R 式中 R S a 1 a 称为房间常数 Lw 10 lg Wa 120 为声源的声 功率级 S 为房间总的内表面积 a 为房间总的吸声系数 Wa 为所需的声源总功率 当指向性声源 扬声器 激发声场时 室内距离声源距离为 r 处的声压级为 Lp Lw 10 lg Q 4 r2 4 R 式中 Q 为扬声器的指向性因素 它不仅与声源的指向性有关 还随声源的位 置而变化 从 1 2 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室内声场是由直达声 Q 4 r2 和混响声 4 R 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直达声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衰减 而混响声则是与 距离无关的常数 声源的指向性只影响直达声 对混响声的影响不大 在室内 为了保证一定的清晰度 扬声器的有效服务距离通常受指向性 混响 时间和房间大小的限制 常取 3 4 倍的临界距离 即 Rmax 3 4 Dc 0 3 0 4 QV T 1 2 3 显然 如果卡拉 OK 厅中要求距离声源 r 处的声压级为 Lp 则可利用式中求出 声源所需的声功率 Wa Wa 1 Q 4 r2 4 R 10 0 1Lp 12 4 如果忽略混响声能的贡献 则上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Wa 4 r2 Q 10 0 1Lp 12 5 然后再根据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 即可算出扬声器所需的电功率 We Wa 6 事实上 在自由声场中 如果不考虑扬声器的指向性 也可以将 5 式和 6 式合在一起 直接由下式求出扬声器所需的电功率 10 lg We Lp 20 lgr Lp9 7 式中 We 为扬声器的需的电功率 单位 瓦 Lp 为指定位置 距离扬声器 r 米 上所需的声压级 单位 分贝 Lp9 是扬声器的轴向灵敏度 即它 1 瓦 1 米条件下所产生的声压级 单位 dB 注 1 如果扬声器的有效服务距离小于听众距离声源的最远距离 就必须选用 指向性更强的声源或减小房间的混响时间 以增加扬声器的有效服务距离 当 然也可以增加中 后场辅助音箱以提高中 后场的声压级和清晰度 即采用一 种集散式的扩音系统 2 如果听众距离声源最远距离小于扬声器的有效服务距 离 就应以实际距离来取代 Rmax 来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有一个长 宽 高分别为 30 米 20 米和 5 米的大厅 要求的平均声压级为 80 分贝 如果选用指向性因数为 5 电声效率 为 20 的扬声器 试计算一下所要求的电功率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要保证后排 Rmax 30 米 有足够的清晰度 允许直达 声比混响声低 12 分贝 时所允许的混响时间 由 2 式可以算出房间允许的 混响时间为 K T 0 09 Q 4 r2 0 48 秒 显然 通过吸声处理的方法将混响时间降到这一水平是比较困难的 这时我们 可以考虑选用指向性更强的扬声器 或增加一对辅助音箱 而让主音箱的服务 范围适当减小 通过计算可知 如果将指向性因数提高到 12 而其它条件不变 则允许的混响时间为 1 1 秒 如果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案 要求主音箱的服务距 离达到 20 米 后 10 米再由另一对辅助音箱来满足 显然 如果只将服务范围 减小到 20 米 而其它条件不变 则允许的混响时间也是 1 1 秒 下面我们再以指向性因数为 12 服务范围为 30 米 平均声压级为 80 分贝来计 算所需的电功率 Wa Q 4 r2 10 0 1Lp 12 0 0942 W We Wa 4 71 W 此时所需的电功率才不过 4 71W 但实际上远非如此简单 因为以下因素是不 可忽视的 1 对于迪斯科等强劲的音乐来说 80 分贝的平均声压级是远远满足不了听音 要求的 一般应以 90 100 分贝的声压级为基准 2 对于普通扩音系统而言 达到 10 分贝的功率余音应视为起码要求 而高保 真系统则应达到 20 分贝 综合上述的两个因素 设计时的参考声压级必须为 100 110 分贝 尽管实际 使用中不可能用到 只是以一种余量的形式来储备的 即再提高 20 30 分贝 从 3 式中可以看出 声压每提高 10 分贝 所要求的电功率 或说声功率 就必须增加 10 倍 这样一来上述厅堂所要求的电功率就必须达到 470 4700 瓦 当然对于立体声系统而言 它是指两个声道所需电功率的总和 虽然理论上的计算过于复杂和繁琐 在工程设计中的实用价值不大 但是从中 得出的几条结论对我们却是很有启示的 即 1 对于较大的厅堂 单纯依靠提高扬声器功率的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声压级 却不一定能提高后场的清晰度 2 确定扬声器的电功率不仅与房间的大小有关 还与所要求到达的声压级 扬声器的指向因素 房间的混响强度 扬声器的电声效率等因素有关 3 实际上扬声器的电功率在相当大的一个范围内都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因为 功率每增加一倍 声压才提高 3 分贝 功率增加十倍 声压才提高 10 分贝 4 为了应付高潮来到时峰值 考虑扬声器的功率时留必要的功率余量是十分 必要的 但是 音乐的动态范围很宽 高出平均声压级 10 20 分贝的峰值 就 要有 10 100 倍的功率余量 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减小音量 在音质 损失不大的情况下 能明显降低成本 2 工程上的简单估算 实际中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推算扬声器 所需的电功率 它主要依据以下的两条规律 1 在不考虑房间的混响和声源指向性等因素的前提下 声压随距离声源距离 的平方按反比规律下降 即距离再增加一倍 声压级下降 6 分贝 2 扬声器辐射声压的大小与输入功率的对数成正比 即功率每增加一倍 其 声压级提高 3 分贝 在扬声器的技术指标中 通常都会给出灵敏度这一参数 它定义为在自由声场 中 即没有室内的各种反射声 扬声器轴几距离 1 米处的有效声压级和输入电 功率之比 即 Ma P W C n eR S 在工程中 我们通常都是利用灵敏度这一参数运用 逆推 的办法来估算出扬 声器所需的电功率 比如 如果考虑迪斯科等强劲的功率输出和必要的功率余量 我们要求在距扬 声器 16 米处达到 107 分贝的平均声压级 则逆推回去在 1 米处则应有 107 4 6 131 分贝的声压级 如果选用灵敏度为 101 分贝 1 瓦 1 米 的 扬声器 由 101 分贝增加到 131 分贝总共还需要增加 30 分贝 其输入功率必须 达到 1024 瓦 实际上这一功率可以由两只或四只扬声器来分担 由此可见 扬声器的灵敏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要达到相同的声压级 如果 扬声器的灵敏度相差 3 分贝 则要求的输入功率就相差一倍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估算方法也十分实用 具体算法是这样的 先求出室内装修 完成后的有效容积 对于只用于语言扩音的房间 所需扬声器的电功率 可按 每立方米 0 3 瓦的平均功率来计算 而对多功能厅 夜总会等音乐系统 则按 每立方米 0 5 瓦的平均功率来计算 确定扬声器系统的功率后 就可以据此选定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 3 确定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 从原则上讲 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并不一致 对于功率放 大器而言 它的实际输出功率只与音箱的阻抗有关 而与音箱的额定功率无关 无论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是否相同 音箱的额定功率对功 率放大器的工作都无甚影响 只是对音箱的安全或音质有不良影响 如果音箱 的输入阻抗太小 则可能导致功率放大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大于它的额定输出功 率或最大输出 从而增加失真或损坏功率放大器 当然音箱也不一定十分安全 现在我们只讨论在阻抗匹配的情况下 应如何匹配功放和扬声器 如果音箱的 阻抗符合要求 而额定功率又比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小 则推动功率充足 听起来感觉声音饱满 显然这时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余量大 失真小 尤其能表 现音乐的低频成分 那么 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比音箱的额定功率到底 要大多少才好呢 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设计音箱时所留的功率余量 如果选定音 箱时其功率余量十分充足 则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可以比扬声器系统大 30 即在工作过程中音箱和功放都低于额定工作状态 如果选定音箱时其功率 余量较小 那么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可以比音箱的额定功率大两到三倍 这 时工作过程中音箱可能达到额定状态 而功率放大器则始终低于额定工作状态 这是一种较好的匹配情况 对于表现音乐中的峰值信号十分有利 但是使用中 必须分外小心 否则可能会损坏音箱 如果音箱的额定功率比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大 虽然两者都能安全地工作 但这时功率放大器往往工作在极限状态 失真较大 甚至有时还会觉得推动不 足 难以表现出强劲有力的重低音效果 4 扬声器的布置 扬声器是多功能厅扩音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同时也是多功能厅扩音系统中 频率特性较差的设备 扬声器的选择和布置不仅有助于提高传输响应的不均匀 性 而且对卡拉 OK 厅内各处获得均匀而足够的响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卡拉 OK 厅中布置扬声器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保证声场的均匀性 在卡拉 OK 厅内要保证各处获得均匀而足够的响度 是比较困难的 往往后排合 适了 前排又太响了 或者是前排合适了 后排的音量又不够 解决办法主要 有 1 利用扬声器垂直面上的指向性 将扬声器挂高 把辐射强的中心对准后排 辐射弱的方向对准前排 即让扬声器弱微向前倾斜 利用扬声器到前后排的声 程差不一样 衰减不一样 从而获得大致均匀的声场 这是布置扬声器时最常 用的方法 2 利用后墙的强反射以增强后排位的声级 但要注意用这种方法只能让后排 反射声到达到距后墙 7 8 米的范围以内 否则在中排的座位上可能会听到分离 的两个声音 其中一个是从后面来的 给人以很不舒服的感觉 3 对于扬声器的有效服务范围达不到的后场或短宽的厅堂 都可以考虑增设 辅助音箱 以保证必要的清晰度和声场的均匀度 但必须注意 千万不要让辅 助音箱的存在引起声像定位的错误或导致多得声 这时应利用哈斯效应在辅助 音箱的回路上加上延时器 让辅助音箱只起增加音量的作用 1 设计原则 系统功能齐备 操作方便 设备可靠性高 适应恶劣环境长期使用 系统安装应注意所有吊装扬声器均应加防护链 所有控制设备均应沉台安 装及入机柜固定 由于本项目属整体上的配套娱乐设备 应控制技术经济性 2 设备定位 首先 根据业主对各项子系统的要求及定位 确定各子系统设备功能档次 以保持所选设备定位的一致性 充分发挥其最佳性能 获得最佳使用效果 我 们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设备档次与品牌 满足各项使用功能要求 符合各个系统的经营定位 可靠性 实用性 易用性 最佳投资效能比 综合以上几点 反复斟酌系统的配置 在众多的品牌中 精选最符合要求 的品牌及系列 使系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 扬声器选型 我们在扬声器选型时 充分注意到所选扬声器的 频响 灵敏度 指向性 指向性因数 Q 值 与功率放大器的配接 等主要技术参数 对所选音箱 的各种情况 声场 声线分布 扬声器的指向性 扬声器之间的干涉效应 扬声器的安装位置与角度 各扬声器的输入功率分配 各扬声器的声线交叉覆盖情况 做了仔细的分析和计算后 最终确定澳大利亚的 MRTAK 系列扬声器 四 多功能厅音响系统设计 整套系统选用澳大利亚 REEVER 系列扬声器以及 REEVER 专业功放 WF 系列 扬声器具有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人声还原能力 低频浑厚 中频圆润 中高频 齿音亮丽适中 韵味十足 该系列音箱不仅能够在声音上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 完美和谐的境界 也能创造完美的视觉感官 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完美结合 系列音响是专门针对娱乐及表演所设计 主要用于室内 多功能厅等娱乐场所 力度 强劲 声压充沛 音色舒适 稳定可靠 针对人耳听觉特性的专门频响设计 保证了听觉 的耐久性 即使长时间地感受其中也不易产生烦躁感 配合 S 系列超低音箱的强大动态 能够充分满足娱乐场所和演艺所需要的特殊要求 整个音响设计具有优美的音色和良好的 性能价格比 LK 2208 无源无源线阵线阵 列和列和 LK 410 低音单元低音单元 LPA 2208 系列线阵列组成的响了价格合理的高效率和 高质量系统的现场音乐 并显示应用程序 系统是证明 灵活 并容易地扩展能力 LPA 2208 是自备电源的线阵列扬声器功能特征 2 枚 8 钕驱动程序加上 1 压缩驱动程序 那么 LPA 410A 低音炮功能 4 pc 10 woofer 这是为 LPA 2208 匹配的低音炮 410A LPA 2208 年可堆叠或可选的硬件而暂停的地面 他们是理想的社区中心 酒吧 舞厅 教堂 小到中 等大小室内或室外直播 主要功能 1 与低音炮相匹配的高性能 3 路线阵列系统组成 2 俄罗斯多层 18 毫米桦木胶合板存储模块 3 高密度合成吸声材料 4 内置快速安装硬件 5 冲黑穿孔钢格栅 6 黑色防水耐用及弹性涂料 7 蝴蝶的外壳设计 8 内置交叉 9 内置放大器模块 技术规格 模型模型LPA 2208LPA 410A 类型类型活动线阵列积极的低音炮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 60 Hz 20 KHz 3dB 38 Hz 120 Hz 组件组件双 8 钕驱动程序 1 单锥度驱动程序 低 LPA 10 4 RelatedPower 峰值功率峰值功率400Wrms 80Wrms 500W AES 2000W 高峰 标称阻抗标称阻抗 8 SPL连续 128dB 峰值 134dB 125dB 1Mcontinuous 131dB 1 M 峰值 分散分散 120 10 单 交叉交叉2 2 KHz 活动交叉 LPA 线路放大器线路放大器内置类 D Fet 连接器连接器2 x NL4 完成完成浮雕黑漆 烧烤烧烤黑色笔刷完不锈钢 尺寸尺寸330 x465x600mm720 x 580 x 785 毫米 包装包装 Dimensions HWD 665x495x340mm 0 112CBM 960 x980 x660mm 0 62CBM 重量重量24 6 千克80 4 公斤 M MS S 1 11 15 5S S 全全频频音音箱箱 主主要要特特性性 宽频系统 多层桦树夹板箱体 可旋转的 80 x50 号角 多处吊挂点 便于安装 1 4 35mm 压缩式驱动器 MS 115S 是一个高性能的宽频系统 箱体结构紧凑 配置一个 15 380mm 延伸频率响应的低 频推动器和一个 1 4 35mm 压缩式驱动器装置在一个指向性为 80 x50 的号角上 MS 115S 适用于更大功率要求的场合 方便安装 技技术术参参数数 型号Compact two way passive multi angled vented 频率响应55Hz 18kHz 3dB 驱动器1 x 15 额定功率400W AES 1600W peak 推荐功放400 850W into 4 ohms 灵敏度99dB 最大声压级123dB continuous 129dB peak 阻抗8 ohms nominal 频散特性80 H x 50 V 连接插座2 x Neutrik NL4 装置12 x M8 inserts top hat fitting 尺寸 W 471mm x H 690mm x D 443mm 重量34kg 71 5lbs MSB 218S 低音音箱低音音箱 主主要要特特性性 直射式的 18 460mm 驱动器 耐高温的 4 100mm 音圈 箱体设计有挽手和车轮 MSB 218S超低音箱系统可与 MS 115 组成全频系统 用来扩大或增强低频的输出 MSB 218S配置两个直射式的 18 640mm 低频驱动器 音圈是一个 4 100mm 耐 高温的音圈 拥有很强的中段低频撞击力和扩大低音的输出 技技术术参参数数 型号Compact vented sub bass system 频率响应40Hz 120Hz 3dB 驱动器2 x 18 460mm bass driver 额定功率1000W AES 2000W peak 推荐功放800 2000W into 4 ohms 灵敏度102dB 最大声压级130dB continuous 130dB peak 阻抗4 ohms nominal 连接插座2 x Neutrik Nl4 装置top hat fitting 尺寸 W 561mm x H 1066mm x D 780mm 重量87kg 191 5lbs 调音台调音台 1 32 输入通道 MG32 14FX 4 输入通道 MG24 14FX 2 24 麦克风 4 立体声线路输入 MG24 14FX I6 麦克 3 风 4 立体声线路输入 MG24 14FX 4 l4 母线 立体声 4 编组 6 辅助 2 效果器 5 低噪音 高精度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 6 幻像电源开关和接插式输入 输出 7 3 中心段通道均衡 中心频率扫描 和 HPF 8 指示灯 ON OFF 开关 o 9 双 SPX 数码效果器 10 单通道输出的可扫描 LPF 11 对讲输入 技术规格 频率特性 20 Hz 20 kHz 1 dB 3 dB 4 dBu 600 最小电平时带增益控制 总谐波失真 0 1 THD N 14 dBu 20 Hz 20 kHz 600 最大电平时带增益控制 嗡嗡声和噪音 20 Hz 20 kHz 1 输入增益 最大 输入衰减 OFF 输入灵敏度 60 dBu 128 dBu 等效输入噪音 通道 1 24 MG32 14FX 通道 1 16 MG24 14FX 99 dBu 残留输出噪音 ST MONO OUT AUX EFFECT GROUP OUT 83 dBu 87 dB S N 名 义电平时的 ST MONO GROUP 主衰减器 所有通道发送开关设定为关 78 dBu 82 dB S N 名义电平时的 AUX 主控制 最小电平时的所有通道混音控制 64 dBu 68 dB S N 名义电平时的 ST GROUP 主衰减器和一个通道衰减器 通道 1 24 MG32 14FX 通道 1 16 MG24 14FX 单声 立体声输入增益控制 44 dB 可变 单声高通过滤器 80 Hz 12 dB 八度 通道输入衰减器 0 dB 26 dB 串音 1 kHz 70 dB 在各输入通道之间 70 dB 在输入 输出通道 CH INPUT 之间 单声输入通道均衡化 最大变化幅度 3 15 dB HIGH 高 10 kHz 渐变 MID 中 0 25 5 kHz 峰化 LOW 低 100 Hz 渐变 立体声输入通道均衡化 最大变化幅度 3 15 dB HIGH 高 10 kHz 渐变 HI MID 高 中 3 kHz 峰化 LO MID 低 中 800 Hz 峰化 LOW 低 100 Hz 渐变 内部数码效果 效果 1 16 个程序 参数控制 效果 2 16 个程序 参数控制 TAP DELAY 控制 脚踏开关 TAP 单声低通过滤器 80 120 Hz 12 dB 八度 单声 立体声输入峰值指示灯每个通道一个红色指示灯 当后置均衡信号电平达到 17 dBu 时亮灯 单声 立体声输入信号指示灯每个通道一个绿色指示灯 当后置均衡信号电平达到 10 dBu 时亮灯 电平计 四个 12 点 LED 指示计 立体声 L R PFL AFL GROUP 1 4 峰值点 红色指示灯 5 3 1 和 0 点 黄色指示灯 1 3 5 7 10 15 20 绿色 指示灯 虚拟 DC 48 V 电源 电源 230 V AC 50 Hz 功率消耗 MG24 14FX 100 W 最大尺寸 W H D MG24 14FX 819 140 551 mm 重量 MG24 14FX 18 5 kg 主要技术特性 主要技术特性 内置莱斯康 24bit 效果器 观察信号电平的 LED 监控信号电平状态 精密的 GB30 话筒前置放大器 为电容话筒提供真正专业的 48V 幻象电源 外置效果处理的插入点 调音台输入通道规格 12 路 AUX 发送全部可切换到推子前或推子后 内置世界通用供电电源 FX 发送 EFX 多用途调音台的输入通道由一个 FX 发送到内置 Lexicon 莱斯效果器和一个是 使用外接处理器的 AUX 发送端口 EFX 多用途调音台的立体声输入通道有 3 段 EQ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功放选取了极高性价比的 MRTAK MBL 9000 8000 7000 功放 REEVER 功放全 部系列都配置有完整的线路保护和安全装置 以便功放发挥到最高性能 以下系 列的功放为动态型功放 能确保可靠的应用为各 种声场的扩充系统 对于所有型号的功放 我们 都能保证其能达到高质量 高性能的专业标准 展现出低音的浑厚强劲 高音 的清脆细腻 从而达到了及其自然清澈的声音 数字处理器数字处理器 两组输入 六组输出 组合灵活 在 A D 过程中 信号过载而引致的失真非常严重 dbx 专利设计的 TypeIV A D 转换电路克服了这技术难关 从而扩展了动态范围 两组 输入的前端均包括 28 段的图示均衡或 9 段的参数均衡 然后 可以插入以下功能的其中 两种 包括 陷波滤波器 压缩器 自动增益控制 分谐波合成器或 dbx 专利设计的 AFS 反馈抑制器 共有 2 7 秒的数字延时资源 可以加插在输入和输出通道 数字式分频器 滤波器特性可以选择 Bessel Butterworth 和 Linkwity Riley 六 组输出均设有 4 段的参数均衡和限幅器 dbx 专利设计的 AFS 反馈抵制器共有 2 12 个快速跟踪陷波滤波器 只消除啸叫声 保留有用的节目声 陷波滤波器可选择部分是固 定的 部分是浮动的 AGC 自动增益控制 可以加插在输入或输出通道 确保音响系统 的输出音量保持平稳 不受演讲者忽大忽小的语言而影响观众区的音量 内置粉红噪声发 生器和实时频谱分析仪 通过在本机上设定 可由 RS232 USB 485 端口与 PC 相连 可 由 PC 控制本机 在 PC 控制软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