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精心设计预习指导.doc_第1页
导学案 精心设计预习指导.doc_第2页
导学案 精心设计预习指导.doc_第3页
导学案 精心设计预习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表达方式:文章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内容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叙述1、叙述的含义: 把人物的经历、情景的转换以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表述出来,就是叙述。叙述的基本特点:“陈述过程”。2、叙述的要素: 5W1H何人(Who)、何事( What)、何时( When )、何地(Where)、何故( Why)、如何( How )3、叙述的视角(1)、全知视角:自由灵活 突破时空限制 多用第三人称。(2)、单向视角:反映生活受时空限制,但亲切自然 ,多第一人称。(3)、对向视角:双向交流 有对话性质 多用第二人称。4、叙述的方法(1)、顺叙 P94 叙述的主次详略 叙述的疏密与起伏(2)、倒叙 P95 倒叙与顺叙的衔接 根据内容的需要(3)、插叙 补叙:对上文加以补充、解释,一般不发展情节。预叙:对后面发生的事情或结果预先作交待。逆叙:对人物经历、事物变化等作逆向的述说。(4)、平叙(分叙) P95 与总叙相对应5、叙述的类别:详叙和略叙(具体叙述和概括叙述)6、叙述的要求(1)、交待明白(2)、线索清楚(3)、详略得当(4)、富于变化二、描写(一)、描写的含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反映对象的状貌、 情态形象的展示出来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主要特点:“描摹状貌”。(二)、描写的类别:G1、从描写的风格分:白描和细描(1)、细描:用极细腻的笔法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细描绘的描写方法。(2)、白描:把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最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出来的描写方法。2、从描写的角度分:(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对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等作直接刻画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不直接描绘对象,而是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任务或景物,或是通过描绘对象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来表现对象。陌上桑对罗敷的美的描写: 小二黑结婚对小芹的描写古人如何以“春风得意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深山藏古寺”为题作画3、从描写对象来分G(1)、人物描写A、肖像描写: 抓住特征形神兼备尽量反映时代、民族、阶级、职业特征。B、语言描写: 形式:独白 对话 演讲语言的个性化 要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C、行动描写: 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展 现人物性格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D、心理描写: 形式:心理分析 直接倾吐 梦境幻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2)、环境描写A、自然景物(自然风光)描写: 抒发感情 渲染气氛B、社会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3)、场面描写: 对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点面结合抓住重点(4)、细节描写:对生活中细微枝节或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描写。 “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三)、描写的要求:1、具体形象2、特征鲜明3、形神兼备三、抒情(一)、抒情的含义: 作者或作品中人物主观情感的表现和抒发 基本特点:抒发情感。艺术的产生,源于抒情的需要。抒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表达方式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西方文学:“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东方文学:“生离死别、离愁别绪”多见于字里行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抒情的方式G1、直接抒情:多用于诗歌或抒情性散文中。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间接抒情: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抒情,亦即依附于事、理、景、物的抒情方式。(1)、即事抒情(寓情于事):借助叙事抒情。怀念肖珊(巴金) 冬天(朱自清)注意一般叙述与借助叙事抒情的区别。(2)、寓情于景:借助景物的描写抒情王国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也。” (3)、即物抒情(寓情于物):借助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抒情。(4)、寓情于理:借助议论抒情。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三)、抒情的要求G1、健康 2、真挚3、形象思念舒 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道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 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样默默的等待夕阳一般遥遥的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 只有两颗泪珠四、议论(一)、议论的含义:作者通过事实、理论和逻辑推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基本特点:讲道理,论是非(二)、议论的三要素G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主张和态度。论点是统帅,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论点要求正确、深刻。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据是基础,回答“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据要求确凿、有力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沟通论点和论据逻辑联系的桥梁。回答“如何证明的问题。”论证要求逻辑严密,过程清晰。(三)、议论的种类1、立论:从正面阐明作者的主张和见解,证明其正确性。2、驳论:驳斥对方论点,证明其观点是错误的。(四)、论证的方法G1、常用的立论方法(1)、例证法: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逻辑形式:归纳推理。 推理方向:从个别到一般。(2)、引证法:引用经典性理论、言论、公理等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逻辑形式:演绎推理。 推理方向:从一般到个别。(3)、因果法:通过分析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用原因去证明结果或用结果去证明原因的论证方法。推理方向: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4)、喻证法:用比喻或故事来证明论点,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的论证方法。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用“气候变化更换衣服”、“孙悟空智斗铁扇公主”、“黔驴之技”等 三个比喻 论证精兵简政的必要。论联合政府:房子应常打扫、人应常洗脸思想工作也会沾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5)、对比法: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加以对比或对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正确的论证方法。同中求异。(6)、类比法:也称“类推”。根据两种事物之间某些属性相同,去证明他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论证方法。同中求同。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惊人的相似: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革命2、驳论的基本方法:(1)、反驳论点直接反驳论点:用事实或理论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间接反驳论点:A、反证法:证明一个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试用反证法论证“读茂名学院是没有前途的”。B、归谬法:先假定对方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将其引申,推出一个荒谬至极的错误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证方法。“红米饭的故事”什么叫“平民情结”:反奢侈反浪费是“平民情结”(2)、反驳论据:汪懋祖中小学文言运动:文言优于白话鲁迅“此生或彼生”(3)、反驳论证反驳论点和论据间的错误关系马铁丁骄必败:狮子、老虎有实力独来独往鲁迅文学和出汗:驳梁实秋“写人性流传, 不写人性不流传”的观点B、驳论证过程中的自相矛盾处。“悖论”:希腊学者克拉底鲁:“我们对任何事物所做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假的”。“我只替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五)、议论的一般要求1、论点要正确深刻2、论据要确凿有力3、论证要严密有序作文练习: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深刻领会其底蕴,然后提炼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最近有篇文章,其命题是:鸡要过马路。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下面是其中的几个片断:柏 拉 图:为了追求更高的善。爱因斯坦:究竟是鸡过马路,还是马路过鸡,取决于你的参考坐标。拿 破 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孔 子:未知人,焉知鸡。庄 子:那只鸡好快乐呀。孙 子:这只鸡有勇无谋,不宜为将。欧 阳 修:鸡之意不在马路,在乎山水间也。钱 钟 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五、说明(一)、说明的含义: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功用等解说清楚的一种表达方式。G基本特点:介绍事物 解释事理(二)、说明的类别:P100(三)、常用的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即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定义必须包含两项内容:(1)、事物最邻近的属 (2)、“种差”学生:为着某一目的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2、诠释说明: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作出适当的解说和注释。“激光一秒可以跑三十万公里。从地球上射到月球的激光,大约经两秒多钟就反射回地球。用这个时间乘上三十万公里除以2(因为记录的时间是光走一个来回的时间),就得到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三十八万四千公里。这样测量出来的距离是很精确的。”3、分类说明:根据事物的某一特点,将说明对象分成若干类别进行说明的方法。一次分类法:每一级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多次分类法:用不同标准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类原则:“包举”、“对等”、“正确”。4、分解说明:对复杂的事物,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说明。5、比较说明:把若干个同类相近事物放在一起,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性质、构造等的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