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大全集_28.doc_第1页
中华典故大全集_28.doc_第2页
中华典故大全集_28.doc_第3页
中华典故大全集_28.doc_第4页
中华典故大全集_2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吹箫客】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参阅汉刘向列仙传萧史。唐李群玉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诗:“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唐罗隐北邙山:“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狎鸥】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唐杜牧渔父:“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宋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祸福如亡马,机关喻狎鸥。”参见人事部其他“忘机”。 【相忘鳞】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因以“相忘鳞”比喻优游自得者。晋李颙经涡路作诗:“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参见动物部鳞介“涸鱼”。 【垫床龟】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明程先贞春日偶题:“过访只余寻垒燕,伴眠裁剩垫床龟。”参见动物部鳞介“支床龟”。 【酌霞】犹言饮美酒。霞,流霞,喻美酒。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唐孟浩然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诗:“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 【陶家种秫】晋书陶潜传:陶潜为彭城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指生活闲适。清毛奇龄奉寄钱唐梁明府:“陶家种秫分官酿,吴女栽花傍讼田。”另参见植物部草本“元亮秫”。 【庾公闲】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许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唐卢纶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庾公闲。”参见器用部宫室“庾公楼”。 【淮阳卧】西汉时汲黯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闺合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后召为淮阳太守,不受。武帝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谓政事清简,无为而治。唐羊士谔酬庐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参见政事部治理“卧理”。 【谢公游】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唐雍陶送徐使君赴岳州:“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参见器用部衣冠“谢公屐”。 【羲皇人】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伏羲。羲皇上人,伏羲以前的人。指生活清闲自适。唐李白戏赠郑溧阳:“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另参见天文部时令“北窗凉”、天文部气象“北窗风”、器用部宫室“北窗”、人事部睡眠“北窗眠”、人事部行止“北窗高卧”。 【才不才】庄子山木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唐权德舆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唐李山甫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 【五月披裘】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比喻清高廉洁。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参见器用部衣冠“负薪裘”。 【五柳闭门】晋陶潜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唐刘长卿送柳使君赴袁州:“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参见植物部木本“五株柳”。 【支遁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支遁)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咏隐士。唐孟浩然晚春题远上人南亭:“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另参见地理部土石“买山”。 【太公钓】吕氏春秋:“太公钓于滋泉,以遇文王。”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参见动物部鳞介“钓鱼”。 【长啸鸾音】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诗:“惟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朱鹤龄注:“晋书:阮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动岩谷,乃登之啸也。”参见人事部狂放“孙登长啸”。 【介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晋文公返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咏隐逸或寒食。唐顾况拟古三首之三:“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另参见天文部时令“子推”。 【勿为楚相】史记滑稽列传载,楚相孙叔敖死,其子贫困。优孟为叔敖衣冠见楚王。“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指不入仕途。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 【右军誓墓】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称去官归隐。清丘逢甲李伯质太守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之一:“右军誓墓心何切,吏部来潮道已光。” 参见人事部志趣“誓墓志”。 【平子归休】后汉书张衡传:“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唐韦丹思归寄东林澈上人:“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参见文明部文章“平子赋”。 【北海饮】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宋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参见器用部器皿“北海樽”。 【四皓】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四皓,辅太子,遂使高祖辍废太子之议。见史记留侯世家。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襄邑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泰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号曰霸上先生。却欠绮里季。皇甫谧高士传载:绮里季姓朱,名晖,字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园公之名,失写也;廓与广同,姓黄,非崔,文义顺也;角里既称泰伯之后,必苏人,或寓居于轵也。”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 【曳尾】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咏隐逸生活。唐齐己刳肠龟:“刳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曳泥涂”、动物部鳞介“泥龟”。 【好锻嵇】三国魏嵇康不满司马氏朝政,隐于山水间,“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见晋书嵇康传。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之七:“细推亦何乐,正类好锻嵇。”参见人物部圣贤“山阳锻”。 【严陵钓】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刘秀)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曛,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咏隐士。唐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钓台”、器用部衣冠“羊裘”。 【皂帽辽东】三国魏管宁学行皆高,避乱辽东,“常著皂帽,布襦袴”,拒绝征聘,甘守清贫。事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清吴用威纪事:“甘陵南北风流监,皂帽辽东独汝贤。”参见器用部衣冠“辽东帽”。 【谷口耕】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回谷口耕。”宋黄庭坚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作诗饯行:“生涯谷口耕,世事邯郸梦。”参见地理部土石“郑生谷”。 【谷名愚】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参见地理部土石“愚公谷”。 【沧浪】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指归隐。唐贾岛重酬姚少府:“沧浪余将还,知音激所习。”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沧浪水”、文明部诗词“沧浪吟”、人物部圣贤“沧浪叟”。 【张仲蔚】晋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宫,博物,善属文,好赋诗,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咏隐逸或贫困。唐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另参见植物部草本“仲蔚蒿”、器用部宫室“张蔚庐”、人事部贫贱“在蓬蒿”。 【张翰生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亦见晋书张翰传。五代前蜀韦庄江边吟:“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 【陆通歌凤】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唐元稹放言诗之四:“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参见人事部狂放“接舆狂”。 【卖药】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咏隐士。唐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另参见九流部医药“韩康药”、人物部其他“韩康”。 【卖饼】后汉书赵歧传:“歧遂逃离四方,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歧,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歧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歧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执能相济。歧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惧归。藏歧复壁中数年。”指因避难而隐姓埋名。清钱谦益欲别东楼去四首之三:“卖饼经寒食,吹箫过落花。”清吴伟业又咏古之六:“宣城酒家保,北海卖饼师。”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安丘壁”、器用部饮食“卖饼”。 【卖畚】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须发皓然,踞胡床而坐,左右十许人,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指贤士贫贱或隐逸。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岑嵩。”另参见器用部日用“王猛畚”、人事部贫贱“洛阳货畚”。 【青门隐】秦东陵侯召平,秦灭后隐居长安青门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唐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青门隐,藏门白社游。”亦用指召平。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参见植物部草本“东陵瓜”。 【苦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知君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参见植物部木本“道旁李”。 【范蠡归】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指为避灾祸而功成身退。唐温庭筠和友人题壁:“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另参见地理部水流“五湖载越姝”、器用部车船“范蠡扁舟”、人物部将相“范大夫”、人事部富贵“陶朱”。 【卧墙东】后汉书逢萌传:“(逢)萌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君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指隐逸避世。宋黄庭坚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另参见人物部其他“牛侩”。 【拄笏看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王徽之)作桓(桓冲)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即笏)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指朝廷官宦有隐士情怀。宋朱松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参见地理部土石“拄笏望西山”、器用部其他“拄笏。 【拂衣去】后汉书杨震传附杨彪传:“(曹)操托(杨)彪与(袁)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操融曰: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指罢官退隐。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另参见器用部衣冠“拂衣”。 【择留】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后因以喻功成身退。宋苏轼再和闻正辅表兄将至:“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参见人物部官吏“封留”。 【金门隐】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清尤侗秋意十首限韵之四:“漫学金门隐,谁传安上图?”参见人物部圣贤“吏隐”。 【采薇】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采薇”指归隐。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维送别诗:“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 【庞公隐】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咏隐士。唐孟浩然寻张五回夜园作:“闻就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