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民致富农业进步的有效途径.doc_第1页
推动农民致富农业进步的有效途径.doc_第2页
推动农民致富农业进步的有效途径.doc_第3页
推动农民致富农业进步的有效途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动农民致富农业进步的有效途径贾 玉 文土地流转不仅是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的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发展了的生产力、变化了的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定襄县近年来土地流转的实践证明,只要政府积极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农民自觉参与,土地流转就能“转”出农民的新生活。定襄县地处晋北忻定盆地,全县农业人口18万多人,耕地面积38万多亩,劳动力8.3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用工和农民大量进城以及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大量的土地实现合理流转,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也加速了土地有序合理流转的进程。定襄县作为全省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县之一,农村广大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化,截至2008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292户,在民营企业打工的农民达到6万余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定襄县神山乡崔家庄为例,全村650户人家,1970口人,劳动力1020人,人均耕地不足2亩。但这个村民营企业发达,全村锻造企业89户,去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上缴财政税收1400万元,村里超过95%的劳动力在企业工作,非农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的95%以上。大量的劳动力在企业打工,种地成了崔家庄农民的 “捎带”。这样就出现了种地产值低下、收入微薄、低效循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崔家庄村委会积极组织引导,尝试着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种植。在2006年全县举办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太原的一位客商需求大宗土地进行农业生态开发,建设千亩枣园项目区,崔家庄村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开发合同。建设千亩枣园,就需要将各家各户承包的土地进行调整,不愿意种枣树的要把土地调出去,愿意种枣树而不在规划的千亩枣园也需要将地调进来。为了合理流转土地,崔家庄村反复召开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村民大会,商议流转方案,最终经过反复讨论,一种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方式得到村民一致认可。枣园共雇用崔家庄村50岁以上劳动力60余人,这些农民除本人得到流转土地承包费外,每年在枣园打工收入平均在7000元。两年来,进展顺利的千亩枣园项目给农民带来丰厚的回报,农民也看到了农地流转集中统一经营的优势与好处。崔家庄村的土地流转,只是定襄县的一个典型。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930亩,涉及全县9个乡镇80余村500多农户。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23户,500亩以上的大户10户,1000亩以上的大户5户。村民承包地流转面积16360亩,机动地及“四荒”地流转面积8570亩。流转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中介组织流转型。最突出的是受禄乡汤头村村委牵头,在2002年与省城一家大公司协商土地流转,集中1628亩农民承包地及村集体机动地和 “四荒”地3000多亩,开发建设凤凰山生态植物园,涉地农民在得到满意的流转费之后,平均每年还有100名劳力在植物园打工,每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崔家庄的土地流转也属于这种形式。这两个地方土地流转的共性都是村委作中介,充分征求全村绝大多数农户的意见,实现了千亩以上的集中流转。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南王乡西霍村张建国于二轮承包时承包了集体的190亩旱坡地,开始试种糯玉米,成功后于2005年注册成立山田园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用于糯玉米的加工销售。到目前为止,已联合周围村的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达到14700亩,涉及到本县5个乡镇的1060户农民以及忻府区、原平市、五寨县等27个村340户农民,每亩实现增收300元,共为基地农户每户年增收4000元。三是合作组织入股型。全县目前已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1个。其中,种植类的合作社就达66个,农户362户,入股土地1300亩。这些合作社大都依附于专业性较强的其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点多面广,带动性强。四是农户自愿互换型。这一类型目前在全县土地的流转中还是占绝大多数,流转的面积达16365亩,占总流转面积的46%。这一类型农户产生的背景,就是全县劳力中有80%的人在乡镇企业、建筑工地打工,另有3%的劳力外出经商,这一部分人并没有长期稳定的非农工作,所以也不愿长期流转土地。这类流转的主要特点是:亲戚或邻里之间代为耕种;均为口头协议并无书面合同,靠信用维持;期限绝大部分均为一年,承包费一年一结算。五是市民下乡包地型。主要是城镇下岗职工,城里有志到农村发展、又有一定资金积累和农业专业技术的离岗干部。定襄县土地合理流转,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土地流转改变了过去土地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现在全县农业机械已达到2万台(件),比土地流转前增加70%。其中联合收割机流转前没有一台,现在多达40余台。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大幅度提升了农民收入。多少年来靠地为生的农民除了务农性收入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全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其中就有73%来自二、三产业。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过去,定襄的主要种植作物是玉米、高粱。耕作方式单一。这几年,随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神山乡卫村胡梅花、季庄乡横山村杨卫平、晋昌镇西河头村梁福万、宏道镇咀子村宋建忠等种植千亩的大户,这些大户均拥有自己的播种机、旋耕机、铺膜机等大型农机具,生产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种植结构也由单一的玉米种植转变为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农业的转变,改善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提升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定襄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有益尝试,充分说明了土地流转是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发展的必然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