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 亭 送 别教材分析:长亭送别是高二年级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的教读课文。课文为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描写莺莺送张珙进京应考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在送别时的微妙心理。课文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冷的氛围,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相互融合。此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代戏曲语言以及感悟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探究品味的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2)品味曲词富于“文采”的特点。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 感悟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意境美。设计思路: 根据此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法。学生在感知文意、明确重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自主感悟曲词的意境,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初步了解长亭送别的情节结构。(2)通过课前的预习提示,明确文章的学习重点,初步品味曲词的情味。(3)学生课外自主欣赏有关“离愁别恨”的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以柳永的雨霖铃被称为唐诗宋词中“离愁别恨”的绝唱而引入文章的教学。(长亭送别被称为元曲之中“离愁别恨”的绝唱,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二、整体感知、明确重点简介作者、剧情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剧情梗概,要求学生简要归纳。点拨: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哀愁。设计意图:学生在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而去探究人物“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提问:古代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浪漫主义、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而此文最主要采用什么手法?讨论明确:此文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提问:你个人认为哪些曲子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试加以赏析。(自由朗读全文)讨论明确:主要有以下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三、赏析品味,重在感悟(一)提问:这些曲子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请试着加以解读,品味其中的意境。(集体朗读这四支曲子)点拨:学生可以把握其中的意象,试从古典诗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来解读“离愁别恨”的意境;也可以运用散文式的语言加以诠释、品味。 学生讨论端正好提示:世传实甫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明确:意象 :碧云: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大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西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散文式语言 如: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刮得正猛,北方大雁向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如: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浓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如: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花,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教师小结:展现在莺莺眼前的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象,勾起莺莺心中浓重的离愁,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真可谓“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品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鉴赏质量。学生讨论脱布衫明确:意象 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西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衰草: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散文式语言 如:西风怒号、黄叶纷飞、寒气刺骨、衰草凄迷,这情景何等凄清、何等悲凉,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师小结:这里所描绘的是筵席之中的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之景,以景衬情,衬托出莺莺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学生讨论:一煞收尾明确:意象 烟雾: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青山: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马嘶: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解说:“马嘶”打破了这片沉寂,撕碎了莺莺原本破碎的心,马嘶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不见所欢,但闻马声。要求学生引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句加以佐证)。残照: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散文式语言如: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独留莺莺黯然神伤,此情此景恰如柳永笔下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这愁长如水,沉如铅。如: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如: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雾霭之中,留下的是一片寂静,可谓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教师小结:分手之时,莺莺目睹到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这样的景象,更增添了莺莺心中的一份愁苦,真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是在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中进行的,学生引用古诗词加以解读、运用散文式的语言加以诠释,自然品味到其中的意境。设此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深层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这样教学,让学生尽情地在语言文字中徜徉,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感,从而提升阅读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二)提问:通过这些意象的分析,请你们自主选择其中的两个意象分别为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等曲子所描写的秋景图冠名,并运用学过的一句古诗词来表达莺莺的情感?要求:在诵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讨论,最后派代表发言。明确:西风霜林图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黄叶衰草图剪不断,理还乱(李煜)古道烟霭图离愁渐远渐无穷(欧阳修)教师小结:作者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因为感情本身没有形象,必须借助外部景物,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设计意图:四人一小组的探讨,让学生在质疑中捕捉到思维的火花,从与同学讨论中吸收新的思想,提出自己新的判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学生在反复玩味涵泳之后,进一步品味到曲词的意境所在。学生在品味意境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ARMv8的FFmpeg多媒体库性能优化研究
- 社会治安咨询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健身与康复训练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科技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维生素D3强化剂生产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物医药创新合作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机燕麦能量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物理电竞知识基础测试(电学主题)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年衢州市柯城区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黄山2025年安徽黄山休宁中学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排污许可试题及答案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工业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企食堂承包服务方案(3篇)
- T-CAV 016-2025 T-CAS 1049-2025 二代测序法在灭活疫苗候选株筛选应用的技术要求
-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参考题及答案
- 艾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24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焊作业高空作业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 云鹤电商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