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中考指南选择题部分.doc_第1页
2014历史中考指南选择题部分.doc_第2页
2014历史中考指南选择题部分.doc_第3页
2014历史中考指南选择题部分.doc_第4页
2014历史中考指南选择题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历史中考(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八上第一单元1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840年以来,列强发动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A B C D 3在我国近代,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这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5、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A.南京 B.上海 C.虎门 D.厦门6、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上海开始融入世界是在近代哪一条约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 - 1850 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10、19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毕封建社会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11、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12、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其中所谈“被日本打败”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A.列强在华办厂 B.“门户开放”政策 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辛丑条约15、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这里的“文明人”是指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日俄联军1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17、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使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三: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根据材料一,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清政府对外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由材料一判断,材料二中的“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指的是什么?“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割地求和”指的又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八大王”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为大清赢得了“尊严”,但清廷最终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该条约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近代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2(1)1840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让中国人难忘而又痛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与各帝国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3)你认为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八上第二单元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2“废除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3有同学在讨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过程时,文中引述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既可以引述相关的历史人物,又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B.严复 魏源 孙中山 胡适C.梁启超 张之洞 鲁迅 孙中山 D.林则徐 谭嗣同 袁世凯 李大钊4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主要是为了 ( )A号召救亡图存 B宣扬民主共和 C传播西方文化 D倡导文学革命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定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6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10、19世纪“自60年代到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赞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倡导A、全盘西化 B、师夷长技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1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12、清朝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13、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1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5、“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17. 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18、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巨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口即将开机拍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联俄联共 19、“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0.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C.提倡民主和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1、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1中国的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先进化为主要标志。据此回答:(1)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经济工业化”方面有哪些重大尝试?答:(2)资产阶级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答:(3)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先进化”方面掀起什么运动?高举哪两面旗帜? 答:2.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皇帝灭”材料三 “北大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老兔子蔡元培,中兔子陈独秀,小兔子胡适。”(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2)材料二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颁布了哪一部宪法文件来确保“共和政体”? 答:(3)材料三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答:(4)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答: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若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材料四: 图1 图2 图3(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材料二的诏书表明了一种什么态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3)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他领导的“颠覆满清专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材料四与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所冲破的封建思想是汉武帝采纳谁的什么建议而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八上第三单元1“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 ( )A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3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 )A.新青年创刊 B.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C.五四运动爆发D.南昌起义爆发4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5毛泽东说:“1927年老蒋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许多人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起义 B中共创建了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根据地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6“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 )A五四运动 B中国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7、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8.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9“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五四运动中 ( )A、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农民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10、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1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2、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贺龙等准备“干”的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13、1921 - 1949 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