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附件二附件二 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操操 作作 手手 册册 贵州省林业厅 2011 年 4 月 2 目 录 一 规划准备 3 二 林地落界 3 三 规划基数与规划数 3 四 规划基础研究 3 五 规划重大问题协调 3 六 规划框架拟定 3 七 规划成果编制 3 八 成果审定报备 3 附件 1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 3 附件 2 贵州省林地分级标准与 级保护林地 3 附件 3 调查因子代码表 3 附件 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表 3 附件 5 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生产流程 3 3 一 一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 基础资料 1 基础地理信息和遥感资料 县域行政界线 县域内各乡 镇 场 界线 涉及的国家级 省级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界线 省直属森林经营单位界线 1 10000比例 尺地形图 覆盖县域近期的 近3年内接收的 下同 高分辨率遥感资料 等 2 森林资源调查资料 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历次森林资源调查 公益林区划界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成果资料 3 林业专业调查资料 林地质量评价 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评价 森林土壤调查 野生 动植物资源调查等林业专项调查资料 森林采伐和造林设计及其检查验 收等森林经营活动资料 占用征用林地及其检查资料 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外业勘界成果及其他专项调查资料等 4 有关规划资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林业发展规划 主 体功能区规划 林业发展三级区划 城镇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以及交通 水利 农业等部门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5 其他基础资料 自然条件 气候 地貌 资源 土壤 水文 自然灾害等 林业 及其他主要产业发展 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生 态环境状况以及县域历史资料等 2 林地落界底图 4 林地落界底图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制作提交县级林业行政主管 部门 二 林地落界二 林地落界 林地落界方法与要求执行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地类区划到三级地类 各县根据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所提供的矢量数据文 件 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图斑落界和数据生产 一 对省提供的各县二调矢量数据进行空间拓扑错误的检查与修 一 对省提供的各县二调矢量数据进行空间拓扑错误的检查与修 改 参照附件改 参照附件5 5 1 调入县面文件 原则上县界不能修改 有重大变动要修改的 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联系 联系人 肖玲 电话 0851 6503322 2 调入公路线文件 1 对公路线的空间错误进行修正 如位置偏移 删除与增加等 2 对修正后的公路线进行拓扑错误的检查与修改 如自相交 打 折 伪结点等错误进行修改 3 对公路线文件属性进行赋值 3 调入铁路线文件 1 对铁路线的空间错误进行修正 如位置偏移 删除与增加等 2 对修正后的铁路线进行拓扑错误的检查与修改 如自相交 打 折 伪结点等错误进行修改 3 对铁路线文件属性进行赋值 4 调入水系面文件 5 1 对水系面 主要指湖泊 水库 水塘 双线河等面状水系 的 空间错误进行修正 如位置偏移 越界 缺损的调整及删除面与增加面 等 2 对水系面进行拓扑错误检查与修改 3 对水系面文件属性进行赋值 5 调入水系线文件 1 对水系线 主要指单线河等 的空间错误修改 如位置偏移 与水系面相交等错误的修改 删除与增加 2 对水系线进行拓扑错误检查与修改 如对自相交 打折 伪结 点等错误进行修改 3 对水系线文件属性进行赋值 注 卫星遥感影像偏移过大或不清晰的 可利用地形图等相关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6 调入乡 镇 面文件 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 实现乡面与乡面合并 分割 删除 修改属性功能 2 纵向检查乡面与县面之间的拓扑错误 并实现修改乡面与县面 公共边处完全重合 公共边处实行乡界服从县界 做为乡界的公路 河流的原则 3 横向检查乡面与乡面之间的拓扑错误 实现无重叠面与无空白 区 并修改乡面属性 7 调入乡注记点文件 实现注记点的删除与增加 并对的注记点进行人工拓扑错误排查与 修改 8 调入村面文件 6 操作内容 1 实现村面与村面合并 分割 删除 修改属性功能 2 纵向检查村面与乡面之间的逻辑错误 并实现修改村面与乡面 公共边处完全重合 公共边处实行村界服从乡界 做为村界的公路 河流的原则 3 横向检查村面与村面之间的拓扑错误 实现无重叠面与无空白 区 并实现修改村面属性 9 调入村注记点文件 实现注记点的删除与增加 并对的注记点进行人工拓扑错误排查与 修改 10 调入二调图斑面文件 1 纵向检查图斑面与村面之间的逻辑错误 并实现图斑面与村面 公共边处完全重合 公共边处实行图斑界服从村界 做为图斑界的公 路 铁路 河流的原则 2 实现新增图斑属性字段代码可通过已有二调字段的代码条件筛 选后批量录入 小细班因子填记方法见附件1 二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二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1 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分工 根据相关资料 利用GIS软件对图斑面 文件进行图斑落界和属性修改 进行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1 对图斑面落界的所有拓扑错误进行修改 例如可能发生的情况 以公路线将一个图斑剖分生成两个图斑 原 来二调两个图斑需要合并成一个图斑 二调图斑偏移 新增图斑 图斑 面与水系面拓扑错误修改 只修改图斑面 水系面一经确定不可轻易变 动 等等 2 实现图斑批量附属性 进行单条属性的录入与修改 7 3 利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发的属性因子逻辑检查软件 对属性 因子进行检查和修改 4 对面积偏大 偏小和没有属性的可疑图斑一一进行人工排查 特别强调分工后的其它文件不允许修改 其它文件包括 乡面文件 Polygon 村面文件 Polygon 乡镇注记点文件 Point 村注记点文件 Point 全县公路线文件 Polyline 全县铁路线文件 Polyline 全县水系面 Polygon 全县水系线 Polyline 2 现地补充调查 利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提供的林地落界底图和相关资料进行林地落 界补充调查 调查方法见附件1 3 根据补充调查结果 对图斑面文件进行修改 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 结合 森林经营活动档案 2006 2009年度各种营造林验收图 林地征占用小 班图 采伐验收图 火灾调查图 其它自然灾害调查图等 资料及必要 外业的补充调查 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 地类 土地权属 森林类别 林种 起源不同等 和精度要求 明显界线与落界底图上同名地物的偏 移不得大于图上0 5mm 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 0mm 勾绘林地边 界 4 各工组横向检查图斑面与图斑面之间的拓扑错误 面和面之间公 共边上的空白区和重叠面 飞地等检查与修改 8 5 将每个工组更新好的各乡 镇 图斑面文件收集在一台计算机上 进行合并 6 对各工组乡界的接边处进行逻辑性检查和属性检查 7 对合并后的全县图斑进行全面的逻辑性检查 拓扑检查和一一对 应检查 三 提交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进行首次检查入库 提交格式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下发的数据库格式 mdb格式 相同 保证数据集里各文件的唯一性 四 合格后的资源数据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图斑面中统一增加 规划内容字段后返还给各县林业主管部门 五 各县利用GIS软件 依据省大纲的控制数 选择规划图斑 对 全县图斑属性因子进行条件筛选 在规划字段中进行批量或单个赋值 并对相应图斑进行修改和拓扑错误检查 同时利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 发的逻辑检查软件和统计软件 检查并修改规划数据逻辑错误 确定 2009年规划基数和2020年规划数 规划数据库再次提交省林业调查规划 院检查入库 格式与上同 六 林地落界检查 成果检查包括自检和省级检查 自检由林地 落界工作承担单位负责 省级检查由省林业厅组织检查 按照工组成果 自检 县级内外业全面检查 省级抽查进行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内 容包括 1 坐标系统 行政邻界接边 2 地类划分 林地落界 面积求算 3 矢量数据拓扑关系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性等 4 属性因子完整性和逻辑关系检查 各项属性因子不能出现逻辑错 误 9 省级抽查比例为小班数量的2 按照工组全覆盖的原则 在各工组 进行小班数量分配 权属 地类 森林类别 林种不得有错 林地图斑 界线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一旦出现不合格情况 返回县级自查 七 检查合格后 利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开发的成果图模版 打印成果图 八 林地落界补充调查方法 见附件1 对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与落界底图反映的地类不同的图斑 应到现地进行补充调查 核实地类边界 调查图斑因子 补充调查的图 斑应填记外业调查卡片 三 规划基数三 规划基数与规划数与规划数 以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 根据卫星影像图进行林地落界区划 区划 时应结合工业园区 城镇发展 工程建设占用征用林地统等筹考虑 为 经济社会发展预留空间 同时 应将废弃工矿用地 临时占用征用林地 计划用于退耕还林的 25 以上坡耕地等作为补充林地来源进行区划 形 成以林地落界成果 本底数据 以此作为规划基数 各指标规划基数按 照下述范围控制 1 森林保有量 不得低于省大纲控制面积 2 林地保有量 不得低于省大纲控制面积 3 公益林地 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不得低于 2010 年的上报数 地方公 益林原则上不得低于省大纲控制面积 4 商品林地 其中重点商品林面积不得低于省大纲控制数 四 规划基础研究四 规划基础研究 一 现状分析 10 1 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通过对气候 地貌 资源 土壤 水文 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和人 口 产业 城镇化 基础建设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明确林地保护 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2 数量 质量及变化分析 通过林地数量 质量 动态变化及其对经济 社会 生态的影响分 析 客观评价林地状况和规划期内林地变化趋势 3 结构与布局分析 结合自然条件 分析林地的结构和分布状况 重点对森林 公益林 和天然林的分布和面积比例等增减变化进行分析 总结规律和特点 4 综合分析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 归纳总结林地保护利用的特点 问题及原因 提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措施与建议 二 供需分析 1 需求分析 以经济社会发展预期为基础 按照省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结合历年 林地利用和逆转情况 分析测算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 对林地和木材的需求 2 潜力分析 在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相关 政策 预测规划期内林地用途调整 宜林闲置土地整治利用的可能性 并结合历年营造林 森林采伐 自然灾害等情况 提出规划期间林地的 发展潜力 3 平衡分析 在林地现状分析 需求分析 潜力分析等基础上 对县域内林地空 11 间布局 保护利用结构 林地平衡等进行分析 三 规划专题研究 充分利用原有工作基础和成果 依照相关技术标准或规定 因地制 宜 有选择地开展规划专题研究 1 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对节约 集约利用林地和分区 分类 分级 分等管理林地对策和 措施进行研究 2 保护利用重大问题研究 对可能影响规划范围内林地保护利用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区 域林地生产潜力分析 林地保护利用战略选择 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保 护利用的影响和提高林地生产率措施等有关专题研究 主要有 1 森林资源数据的调整研究 2 林地保护利用战略 管理政策 3 经济社会对林地的需求 4 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及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措施 5 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的关系 6 林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公益林地问题及分项控制 7 主体功能区与林地保护利用关系 3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研究 对保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的政策 组织 机制 资金 技术等 问题进行研究 五 规划重大问题协调五 规划重大问题协调 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应广泛征求发改 财政 国土 环保 城建 农 业 交通 水利等部门的意见 与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 产业发展 12 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六 规划框架拟定六 规划框架拟定 县级规划框架由市 州 地 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省林业厅派 人参加 在正式规划成果编制前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框架 并按规 定通过审查 规划框架审查未通过的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查 意见修改规划框架 重新申报审查 保证在规划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政策 落实和质量控制 规划框架编制所涉及的规划实施措施要有针对性 规划框架表达简 明 有关图件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 规划框架应明确未来林地保护利用 的基本战略 确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主要目标和相应控制性指标 提 出保护利用措施 按照规划框架编制相关要求 形成规划框架 为规划 成果编制奠定基础 规划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规划背景 简述县域概况 现状评价及上轮规划实施的评价结论 林地保护利用特点 主要问题等 2 规划基数确定 3 规划目标 4 保护利用结构和布局 5 其他规划设想 6 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7 主要统计表 规划框架编制应当广泛征求发改 财政 国土 环保 城建 农业 交通 水利等部门的意见 与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 产业发展 城乡 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13 七 规划成果编制七 规划成果编制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以规划框架为依据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组 织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 开展林地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 保护措施 利用方向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多方案设计与评价 确定优化方案 编写规划文本 相关说明 规划图表 专题研究等成果 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与主体功能区 土地利用 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 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对涉及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 土地整 治和生态建设等重大问题要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对直接涉及林 农和其它森林经营者合法利益的规划内容 应当充分听取利益相关人的 意见 必要时可以依法举行听证会 八 成果审定报备八 成果审定报备 一 规划审查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 规划框架 的审查工作由省林业厅 市 州 地 林业 绿化 局负责 规划成果审查 分为规划框架审查和 规划成果审查报批两个阶段 主要审查规划文本及编制说明 附表和图 件专题研究报告 林地档案和林地规划数据库 含矢量和属性数据 数 据库说明 论证意见和框架审查意见等材料 规划成果审查应当征求发改 财政 国土 环保 城建 农业 交 通 水利等部门和公众的意见 对规划目标及林地规模 结构 布局和 相关政策等进行重点论证 由省林业厅组织评审论证后 形成规划成果 材料 二 成果报批 县级规划成果经省林业厅审查同意后 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4 15 附件附件 1 1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 一 林地落界补充调查的图斑应填记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 表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方法按照以下对应因子执行 所有林地小 细班须填记以下1 47项因子 二 小细班因子调查和填记 一 外业调查表基础信息填记 a 调查时间 按公历年月日顺序用6位数记载 如调查日期为2011 年4月22日 则记为110422 b 卫片图幅号 填记小细班所在卫片的编号 c 调查人员 准确填写调查人员姓名 二 小班因子填记 1 省 按省代码填记 贵州省为52 2 县 市 区 按县 市 区 代码填写 3 乡 林场 按各县 市 区 自行编码确定的乡 林场 代码 填写 4 村 按各县 市 区 自行编码确定的村代码填写 5 林业局 场 此项不填 6 林场 分场 此项不填 7 小班号 规划基数和规划数据的小班 以村 林斑 为单位从上 到下 从左到右按1 2 3 由小到大顺序编号填记 小班编码不得重 漏 16 8 细班号 规划基数和规划数据的小班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按 1 2 3 由小到大顺序编号填记 细班编码不得重 漏 9 外业小班号 根据外业小班编号填记 10 外业细班号 根据外业细班编号填记 11 地貌 根据小班所在位置方圆10平方公里范围内最高山的海拔高 度查地貌标准确定 用代码记载 12 坡向 按东 南 西 北和东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全坡 无坡向 九个方向用代码记载 13 坡位 按脊 上 中 下 谷 平地六个坡位 用代码记载 14 坡度 按小细班平均坡度记载到度 15 交通区位 按离最近等级公路的距离所对应的代码记载 16 土壤名称 按土壤分类名称代码填记 17 土壤厚度 按照土壤调查方法 记载A层 B层厚度 记至1厘米 18 面积 由计算机计算生成 19 土地权属 按林地所有权调查用代码记载 注意 林地权属为 集体的又细分为三类 20 地类 按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规定的土地分类系统最后一级地类 调查记载 21 林种 对于有林地 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按林种划分技术标准 调查确定 用亚林种代码记载 竹林按林种分类时 只划分为用材林 防护林和特用林 22 起源 对于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 按技术标 准调查确定起源 用代码记载 17 23 森林类别 分公益林 地 和商品林 地 两个大类别 公益 林 地 分为国家级公益林 地 和其他公益林 地 国家级公益林 均为重点公益林 地 其他公益林 地 分为重点公益林 地 和一 般公益林 地 商品林地分为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 国家级 公益林 地 界定标准按照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执行 按森 林 林地 类别代码记载 24 事权等级 对于森林类别确定为公益林的小班 利用已有的森 林分类区划界定资料确定 用代码记载 25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现状等级 按标准对国家级公益林划分的林 地保护等级 按对应代码记载 26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规划等级 按标准对国家级公益林规划的林 地保护等级 按对应代码记载 27 工程类别 对2005年 上次二调基准年 以来实施的营造林工 程项目进行调查 通过查阅验收 设计 规划等材料确定小细班所属的 林业工程类别 并按相应代码记载 28 龄组 根据各优势树种 组 的平均年龄与起源及龄组划分标 准确定龄组 用代码记载 29 郁闭度 覆盖度 目测或实测有 疏林地细班郁闭度 记至 0 01 灌木林地填记覆盖度 用小数表示 记至0 01 对于实际郁闭 度达不到0 20 但保存率达到80 以上生长稳定的人工幼林 郁闭度按 0 20记载 30 优势树种 按二调细则规定的树种 组 划分标准填记本规定 的相应代码 31 平均胸径 指细班优势树种 组 林木的平均胸径 记至0 1厘 米 18 32 公顷蓄积 活立木 二调已有蓄积细班 按现状更新公顷蓄积 新增有蓄积细班调查各树种平均高 公顷断面计算公顷蓄积 记至0 01 立方米 公顷 33 幼树每公顷株数 无林木蓄积的有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竹林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作10米 10米的样方调查推算每公顷株数 记至整 个位数 34 土地退化类型 全省分沙化土地 石漠化土地 非退化土地三 类按代码填记 沙化 贵州沙化监测范围的15个县 市 铜仁 沿河 德江 思南 江口 石阡 玉屏 黄平 镇远 三穗 天柱 威宁 金 沙 施秉 榕江 69 个乡镇的沙化土地 石漠化 贵州石漠化土地调 查范围为除赤水市 雷山县 榕江县外的地区 35 36项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对于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 林地 应调查森林灾害类型 并根据受害木株数 确定受害等级 分别 用相应的代码记载 37 林地质量等级 根据土壤厚度 土壤类型 坡度 坡向 坡位 交通区位等因子综合评定 由计算机统一生成 38 林带宽度 据实填记 39 林带长度 据实填记 40 是否为补充林地 分现状林地和补充林地两种 按代码填记 41 林地保护现状等级 分 四级按代码填记 42 林地保护规划等级 根据规划结果 分 四级按 代码填记 43 林地功能分区 根据功能分区结果 由各县自行编码后按代码 填记 19 44 主体功能区 全省分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四类 按代码填记 45 林地利用方向 根据林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利用方向 按相应代 码填记 46 是否为规划基数图斑 不填 47 是否规划为森林 进入规划基数 其现状不为有林地 国家特 别规定灌木林地的图斑填记 指是否规划为有林地或国家特别规定灌木 林地 按代码填记 48 图斑处理类型 图斑落界时根据实际对图斑的处理方式 按对 应代码记载 49 图斑处理原因 图斑落界时因何原因而对图斑进行的处理 按 对应代码记载 当图斑同时存在空间处理类型和地类变化时 地类变化 处理类型优先 20 附件附件 2 2 贵州省林地分级标准与 贵州省林地分级标准与 级保护林地级保护林地 贵州省林地分级标准贵州省林地分级标准 保护等级保护等级划分标准划分标准 I 级 流程 1000 公里以上江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源头汇水区林地 国家级 省级自然 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林地 世界自然遗产地林地 重要湿地和大型水库周围林 地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林地 森林分布上限与高山植被之间的林地 级 国家级公益林地 级保护林地 军事禁区林地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林地 江河两岸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地 国家级 省级自然保护区实 验区 其他自然保护区 点 的林地 军事禁区内林地 国家森林公园内林地 级地方公益林地 丰产林 粮油林 能源林 级林地 级保护林地 级保护林地 级保护林地 贵州省贵州省 级保护林地级保护林地 生态区位生态区位区域区域备注备注 1 乌江源头汇水区威宁县盐仓镇西南 2 乌江一级支流六冲河源头汇水区赫章县可乐乡北面 3 乌江一级支流猫跳河源头汇水区安顺市七眼桥镇郑家屯 4 乌江一级支流野纪河源头汇水区黔西县洪水乡纸厂 5 乌江一级支流偏岩河源头汇水区金沙县平坝乡西南 6 乌江一级支流湘江源头汇水区汇川区海龙镇西面 7 乌江一级支流清水河源头汇水区平坝县林卡乡竹林寨 8 乌江一级支流余庆河源头汇水区瓮安县永和镇 9 乌江一级支流六池河源头汇水区德江县煎茶镇东北 10 乌江一级支流石阡河源头汇水区石阡县白沙镇柿坪 11 乌江一级支流印江河源头汇水区印江县新业乡北梵净山 12 乌江一级支流甘龙河源头汇水区松桃县永安乡红石板 13 乌江一级支流洪渡河源头汇水区正安县谢坝乡上关 14 乌江一级支流芙蓉江源头汇水区绥阳县枧坝乡杨家 15 沅江干流清水江源头汇水区都匀市谷江乡西北 16 沅江一级支流洪州河源头汇水区黎平县永从乡 17 沅江一级支流舞阳河源头汇水区瓮安县长林乡 18 沅江一级支流锦江源头汇水区江口县德旺乡北面梵净山 19 沅江一级支流松桃河源头汇水区松桃县冷水溪乡三阳 20 沅江一级支流松坎河源头汇水区桐梓县夜郎镇北面 1 流程 1000 公里 以上江河 干流及其 一级支流 的源头汇 水区的林 地 21 西江一级支流柳江上游都柳江源头汇水 区 独山县独山林场北面拉林 自源头起向 上以分水岭 为界 向下 延伸 10 公 里 汇水区 内江河两侧 最大 10 公 里以内的林 地 21 贵州省贵州省 级保护林地级保护林地 生态区位生态区位区域区域备注备注 1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流域 7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 道真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9 百里杜鹃省级自然保护区 2 自然保 护区的核 心区和缓 冲区的林 地 10 石阡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遗产地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荔波樟 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大 小七孔景区 3 世界自 然遗产地 的林地 2 赤水丹霞遗产地 赤水市南部 风溪河以东 习水 河以西 1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 行动计划 2 龙滩水库 273 3 天生桥水库 102 57 4 光照水库 32 45 5 乌江渡水库 23 6 构皮滩水库 63 78 7 三板溪水库 40 94 8 彭水水库 2 32 9 沙沱水库 6 31 10 思林水库 12 05 11 东风水库 10 25 12 洪家渡水库 49 47 13 红枫湖水库 7 529 14 平寨水库 10 89 15 引子渡水库 5 31 16 百花湖水库 2 508 17 普定水库 4 0137 18 观音岩水库 1 23 19 漾头水库 1 146 20 索风营水库 2 012 重要湿地和 大型水库周 围 2 公里以 内从林缘起 为平地的向 外延伸 2 公 里 为山地 的向外延伸 至第一重山 脊 且坡度 46 度以上 的有林地 灌木林地 4 重要湿 地和大型 水库周围 的林地 21 其它在建和已规划建设的库容 1 亿立方 米以上的水库 5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林地 6 森林分布上限与高山植被之间的林地 梵净山 韭菜坪海拔 2200 米以上 的林地 22 附件附件 3 3 调查因子代码表 调查因子代码表 代码简表 代码简表 1 1 9 9 地貌地貌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18 18 地类地类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20 20 起源起源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中山11 133乔木林11 12111天然天然 低山204竹 林13113纯天然111 丘陵305疏林地20120人工促进112 10 10 坡向坡向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31131萌生113 北41其它灌木林地32132人工人工 东北52未成林造林地41141植苗221 东13未成林封育地42142直播222 东南64苗圃地50150飞播323 南25采伐迹地61161萌生224 西南86火烧迹地62162 21 21 森林森林 林地林地 类别类别 西37其它无立木林地63163公益林公益林 地地 西北78宜林荒山荒地71171重点公益林 地 10 1311 无坡向99宜林沙荒地172一般公益林 地 10 1312 11 11 坡位坡位其它宜林地72 74173商品林商品林 地地 脊1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80180重点商品林 地 20 2321 上22耕地91210一般商品林 地 20 2322 中33牧草地92220 22 22 公益林事权等级公益林事权等级 下44水域92230国家公益林10 谷55未利用地92240地方公益林20 平地6 76建设用地92250 23 23 24 24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13 13 交通区位交通区位 19 19 林种林种一级1 10 公里内有等级公路1水源涵养林11111二级2 11 20 公里内有等级公路2水土保持林12112三级3 21 40 公里内有等级公路3防风固沙林113 25 25 工程类别工程类别 41 60 公里内有等级公路4农田牧场防护林114天保工程1011 60 公里以外有等级公路5护岸林15115长江中下游防护林3022 14 14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 名称名称 护路林16116珠江防护林3025 黄壤11其它防护林17117退耕还林工程2030 黄红壤22国防林21121石漠化治理工程4042 红壤33实验林2212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1 黄棕壤44母树林23123省级自然保护区52 山地灌丛草甸土55环境保护林24124市级自然保护区53 石灰土66风景林25125 野生动植 物保护及 自然保护 区建设工 程 县级自然保护区54 紫色土77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26126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 设工程 5460 石骨土88自然保护林27127全国湿地保护工程6070 洪积冲击土99一般用材林33231 重点公益林经营工 程 6080 耕作土1010速生丰产用材林32232其它林业工程6090 17 17 土地权属土地权属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31233非工程造林7095 国有林地国有林地110薪炭林41240 26 26 龄组龄组 集体林地集体林地 果树林51251幼龄林11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221食用原料林52252中龄林22 联户合作经营222林化工业原料林53253近熟林33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223药用林54254成熟林44 其他经济林55255过熟林55 23 代码简表 代码简表 2 2 32 32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 类型类型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43 43 利用方向利用方向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28 28 优势树种 组 代码表优势树种 组 代码表 荒漠化土地1重点公益林地防护林1树种树种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树种树种 二调二调 代码代码 本次本次 代码代码 沙化土地2重点公益林地特用林2铁杉50130食用油料树种550750 石漠化土地3重点公益林地其它林地3柏木60350油茶551751 非退化土地0一般公益林地防护林4华山松120210油橄榄552752 33 33 森林灾害类型森林灾害类型一般公益林地特用林5油杉 铁坚杉 黄杉130140其它559770 病害11一般公益林地其它林地6马尾松 国外松140220饮料树种600780 虫害12重点商品林地用材林7云南松150230茶叶601755 火灾20重点商品林地经济林8杉木180310其它602790 风折 倒 31重点商品林地薪炭林9 柳杉 台湾杉 日本柳 杉 190320调香料树种650791 雪压32重点商品林地其它林地10水杉组200300花椒651758 滑坡 泥石 流 33一般商品林地用材林11水杉201330八角652759 干旱34一般商品林地经济林12秃杉202331肉桂653760 其他灾害40一般商品林地薪炭林13樟类220440桂花655761 无灾害00一般商品林地其它林地14楠类230450其它659799 34 34 森林灾害等级森林灾害等级 46 46 图斑处理类型图斑处理类型栎类240410药用树种700800 无0修边1桦类250420杜仲 701801 轻1合并2 硬阔类栲属及其它常绿 阔叶 260490厚朴 702802 中2拆分3椴类270510枸杞703803 重3删除4檫木280520黄柏 704805 35 35 林地质量等级林地质量等级增加5桉树290550盐肤木705822 1地类变化6杨树组310531金银花706810 2不处理0杨树311530吴茱萸707815 3 47 47 图斑处理原因图斑处理原因枫香312480其它709819 4采伐110泡桐320540工业原料树种750820 5人工造林121 软阔类 刺楸 桤木 朴 等 330590漆树 751821 38 38 是否为补充林地是否为补充林地人工更新 122 杂木 除已编码 外的树木 340591山苍子752829 现状林地1人工更新 123针叶混350610油桐753823 补充林地2造林更新失败124针阔混360630乌桕 754824 39 39 40 40 林地保护等级林地保护等级退耕还林141阔叶混370620棕榈755825 1其它规划调整142毛竹401660黄栀子756830 2占用征收征用林地150杂竹402670栓皮栎 758828 3毁林开荒160 小杂竹 H 3 5m D 2 5cm 403680其它759849 4其它人为原因170果品树种500700其它经济树种800850 42 42 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火灾210桔柑类501701蚕桑801851 优化开发区1病虫害220苹果502702蚕柞802852 重点开发区2其它灾害230梨桃类503704其它809859 限制开发区3冰灾240枣 504707杜鹃219420 禁止开发区4封山育林311柿 505709火棘229512 44 44 是否为规划基数图斑是否为规划基数图斑其它天然更新312核桃 506710栎类23943 是1自然变化320板栗 507711小果南烛249501 不是0其它自然因素330银杏 508804杂灌25999 45 45 是否规划为森林是否规划为森林二类调查错误430其它509749 杂杂 灌灌 竹灌26981 是1精度误差460 不是0 二类调查非林地中不应 包含的有林地或国特灌 470 优势优势 树种树种 组 组 注 有 号应按用材树检尺 当散生于样地内时均按硬阔类代码 260 填记 24 其它因素500 说明 人工造林 前期地类为宜林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 由于间隔期内人工造林 本期地类变为有林 地 未成林造林地 疏林地 人工灌木林地 人工更新 前期地类为迹地 火烧迹地 采伐迹地 由于间 隔期内人工造林 本期地类变为有林地 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人工灌木林地 人工更新 前期地类为 有林地 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人工灌木林地 由于间隔期内采伐和人工更新 本期地类又变为有林地 疏林 地 未成林造林地 人工灌木林地 25 附件附件 4 4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表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表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外业调查表 调查时间 卫片图幅号 调查人员 序号项目 项目 值 备注序号项目 项目 值 备注 1 省 25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 现状等级 2 县 市 区 名 26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 规划等级 3 乡 林场 名 27 工程类别 4 村名 28 龄组 5 林业局 场 29 郁闭度 覆盖度 6 林场 分场 30 优势树种 7 二调小班号 31 平均胸径 8 二调细班号 32 公顷蓄积 活立木 9 外业小班号 33 幼树每公顷株数 10 外业细班号 34 土地退化类型 11 地貌 35 灾害类型 12 坡向 36 灾害等级 13 坡位 37 林地质量等级 14 坡度 38 林带宽度 15 交通区位 39 林带长度 16 土壤名称 40 是否为补充林地 17 土壤厚度 41 林地保护现状等级 18 面积 42 林地保护规划等级 19 土地权属 43 林地功能分区 20 地类 44 主体功能区 21 林种 45 林地利用方向 22 起源 46 是否为规划基数图 斑 23 森林类别 47 是否规划为森林 24 事权等级 48 图斑处理类型 49 图斑处理原因 26 附件附件 5 5 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生产流程 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生产流程 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贵州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数据生产流程数据生产流程 案 案 例 例 27 ArcGISArcGIS 面状数据处理流程面状数据处理流程 在林地利用保护规划地图数据中 面状数据分为县面 乡面 村面 水系面 二调细班面 以下简称细班面 5 个面图层 它们之间是包含 与被包含关系 即下级边界服从上级边界 如 当乡边界与县边界不一 致时 以县边界为准 面状数据处理主要就是查找图层之间的拓扑错误 并加以修改校正 下面以福泉市数据为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1 县面与乡面的拓扑检查县面与乡面的拓扑检查 1 1 面图层数据加载 打开 ArcMap 程序 点击工具栏按钮 加载县面和乡面图层 数据 为便于查看上下图层 将面图层填充为空 如下图所示 单击 乡面 下的方框 出现下面对话框 点击 Fill Color 旁的下拉按 钮 28 选择 No Color 确定即可将面图层设为透明 其它面图层操作相 同 1 2 县面与乡面进行拓扑检查计算 单击工具栏图标 打开 ArcCatalog 程序 找到二调数据所在 数据库 从菜单中选择 Topology 工具 如下图所示 29 如出现下面对话框 需将 ArcMap 程序关闭才能使用该工具 打开 Topology 工具显示的画面如下图 点击 下一步 直到出现以下画面 30 在此对话框中选择县面和乡面两个图层 然后按 下一步 直到出 现以下画面 单击 Add Rule 按钮 出现以下画面 31 如图所示 选择拓扑规则为 Must Cover Each Other 单击 OK 稍等片刻即可完成拓扑检查 生成名为 福泉市二调矢量数据 Topology 的拓扑图层 然后在 ArcMap 程序中打开它 1 3 拓扑错误修改 在 ArcMap 程序中打开 福泉市二调矢量数据 Topology 的拓扑 图层 单击 乡面 图层 在编辑工具栏中单击编辑按钮 Editor 选择 开始编辑 Start Editing 32 在工具栏单击鼠标右键 弹出快捷菜单 选择 Topology 工具 如下图 单击 Topology 工具条上的最后一个按钮 显示出错误列表 框 单击 Search Now 按钮 列表框将显示出县面与乡面的拓扑错误 33 点击全图显示的状态下 单击 Search Now 按钮 在列出的错误中 鼠标右键单击第一条记录 选择 Zoom To 将 显示出错误在图上的地点 34 对出错的地点进行分析后 确定修改方法 目前主要是增加和删除 操作 如下图所示 经分析后县面边界大于乡面边界 理论上应该重合 修改方法是将缺口部分增加到乡面图层中 在工具栏中用选择工具 同时选中县面和乡面 在编辑工具栏设置如图所示 35 选择 Auto Complete Polygon 模式进行增加面 同时选择中新增 加的面和将要纳入的面进行合并 在编辑工具中选择合并 Merge 36 在此对话框中选择要并入的乡 合并后在乡面边界与县面边界重合 涉及到从乡面图层中减去多出面的操作 与新增面操作所不同的是 选择的任务项不同 将多余的面从原乡面中分割出来并删除即可 Task 选择 Cut Polygon Features 37 多出部分将要裁剪删除 经裁剪后的乡面 需将多出部分删除 38 删除后的效果 完成一个拓扑错误的处理后 须在 ArcCatalog 界面中重复相同 拓扑错误的处理 直到所有拓扑错误处理结束 在编辑中保存保存成果 以 下各种拓扑错误检查处理过程相同 2 2 乡面自身拓扑检查乡面自身拓扑检查 在 ArcCatalog 程序中删除删除上一拓扑操作结果 只选择乡面进行 39 拓扑错误检查 目的在于找出乡与乡之间的重叠和空白错误 理论上乡 与乡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全覆盖图层 拓扑操作同上 所不同的是拓扑 关系 现在要建两个拓扑关系 一个是 Must Not Overlap 不允许面 重叠 另一个是 Must Not Have Gaps 不允许面之间有缝隙 拓扑完成后进行拓扑错误修改 方法同 1 3 3 乡面与村面拓扑检查乡面与村面拓扑检查 乡面与村面的拓扑检查 基本方法同 1 不同的是拓扑关系 应选 择 Area Boundary Must Be Covered By Boundary Of 某个多边形要 素类的边界线在另一个多边形要素类的边界上 40 在 ArcMap 中打开拓扑错误并进行修正 4 4 村面自身拓扑检查村面自身拓扑检查 村面自身拓扑检查方法与乡面自身拓扑检查方法相同 5 5 村面与细班面拓扑检查村面与细班面拓扑检查 由于细班面不包括非林地图斑 因此要先将这些空白处添加图斑 使之全图被细班面所覆盖 然后将一些小碎片与邻近图斑进行合并 最 后进行村面与细班面的拓扑检查 目的是找出细班界超过所在村的村界 并进行修改 完成拓扑错误修改后 将原细班属性赋给新细班 并删除 非林地图斑 5 1 空白处添加图斑 在 ArcMap 程序中打开 村面 和 细班面 两个图层 设置显 示模式 便于查看 在工具栏上单击按钮打开 ArcToolbox 工具箱 在工具箱底部选择 Index 选项 输入 update 关键字 下列表框中 显示出相应的命令 在列表框中双击 Update analysis 选项 弹出 Update 对话框 41 输入 update 关键字 双击 Update analysis 单击 OK 按钮 即可生成新的细班面图层 重新取名叫 新细班面 5 2 碎片合并到相邻图斑 在 ArcMap 程序中打开新细班面图层 在其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 42 弹出快捷菜单 单击 Open Attribute Table 弹出新细班面的属性表 双击字段名 Shape Area 使之按升序方式排序 酌情选择所有碎片 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工具栏选择按钮打开 ArcToolbox 工具箱 选择 Index 43 选项 输入 eliminate 在列表框中双击 Eliminate management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细班面 单击 OK 以完成操作 生成 新细班面 Eliminate 图层 44 生成的新图层 打开 新细班面 Eliminate 图层的属性查看 碎片已经看不见了 5 3 村面与新细班面 Eliminate 的拓扑检查 在 ArcCatalog 程序中 对村面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7课《夏天里的成长》(第二课时)(说课稿)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五四制)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My week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吉林省长春九年级历史上册 活动科三:我看拿破仑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古董典当质押借款合同模板
- 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补偿及心理咨询服务协议
- 食堂员工权益保障与劳动纠纷处理协议
-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及环保保密合同
- 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合同终止及学员权益保障协议
- 土地承包经营权延期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补充协议
- 2025年FIDIC合同条件体系的发展
- T/SHPTA 033-2022聚氯乙烯软制品用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 探究2025年中小学STEAM教育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 GB/T 45604-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大抓力平衡锚
- 上门灭蚊合同范例
- 教师资格考试中的科研素养提升试题及答案
- 双休背景下的自律学习的重要性课件-高一下学期自律的力量主题班会
- 采棉机棉花采摘合同协议书
- 工贸公司管理制度
- 员工岗前培训管理办法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法人股权转让
- T-CALC 005-2024 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